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称为肝源性溃疡(Hepatogenic ulcer,Hu),特指在肝硬化门脉高压基础上发生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其发病机制、好发部位、临床表现等方面不同于一般人群的消化性溃疡,往往因为肝硬化症状掩盖了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以致延误诊治。我院对1998年至2006年收治的各类肝硬化347例进行胃镜检查,共发现Hu病67例,随机分组,应用潘托拉唑联合心得安治疗Hu病37例,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肝源性溃疡49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称之为肝源性溃疡(Hepatogeniculcer, Hu)。我院自1994-09~2001-09,共收治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200例,其中Hu 49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46例,女3例,年龄22~70岁,平均50.07岁。肝硬化除典型的临床表现外,均经超声波、实  相似文献   

3.
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用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61例,并与37例雷尼替丁治疗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均有活动性上消化道出血、呕血及/或黑便、心悸、头昏、乏力、血压下降等症状。并经胃镜检查证实系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随机分为两组,洛赛克组61例,男48例,女13例,年龄16~75岁,其中十二指肠溃疡50例,胃溃疡9例,复合性溃疡2例;雷尼替丁对照组37例,男30例,女7例,年龄17~71岁,其中十二指肠溃疡31例,胃溃疡5例,复合性溃疡1例,两组具有可比性。二、治疗方法 洛赛克组用洛赛克40mg/次,每12小时一次静脉滴注,出血停止后改…  相似文献   

4.
我们观察了奥美拉唑 (Ome)与法莫替丁 (famotidine ,Fam)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近期疗效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经胃镜确诊为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5 0例 ,溃疡直径 0 3~ 4 0cm ,溃疡数 1~ 2个 ,均无心、肺、肝、肾严重疾病。随机分为两组 :Ome组 2 9例 ,男 2 0例 ,女 9例 ;年龄 17~ 5 6岁 ,平均 39± 8岁 ;病程 0 5~ 2 0年 ,平均 7± 9年 ;其中十二指肠溃疡 2 0例 ,胃溃疡 5例 ,复合性溃疡 4例。Fam组 2 1例 ,男 10例 ,女 11例 ;年龄 18~ 6 0岁 ,平均41± 9岁 ;病程 0 5~ 2 9年 ,平均 5± 8年…  相似文献   

5.
十六角蒙脱石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3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消化性溃疡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 ,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我们应用十六角蒙脱石 (dioctahedralsmectite ,DS)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 3 0例 ,取得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66例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3 6例 ,男 2 4例 ,女 12例 ;年龄 18~ 68岁 ,平均 3 4± 8岁 ;胃溃疡 11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2 5例。治疗组 3 0例 ,男 19例 ,女 11例 ;年龄 19~ 70岁 ,平均 3 5± 7岁 ;胃溃疡 9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2 1例。全部病例均有黑便或伴有呕血。两组病人的性…  相似文献   

6.
夏萍 《中国药业》2000,9(10):46-46
奥美拉唑(洛塞克)已广泛应用于成人消化性溃疡的治疗,近年来也发现其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药物。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我院用奥美拉唑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25例,并以同期用雷尼替丁治疗的25例为对照,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年龄5~14岁,平均10岁;均有呕血和/或黑便,按小儿消化性溃疡胃镜诊断标准[1]确诊为消化性溃疡住院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奥美拉唑组和雷尼替丁组各25例,两组资料见表1。表1两组临床资料1.2治疗方法:奥美拉唑组给予奥美拉唑0.7mg/(kg·次),每日1次,静脉注射;雷尼…  相似文献   

7.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病因较多;腹泻型是其较多的一种类型;单一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现应用复方谷氨酰胺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制剂治疗,取得了明显疗效。1资料和方法1·1入选病例所选病例为本院2001年8月至2005年2月消化专科及普通门诊患者82例,男38例,女44例,年龄16~72岁,平均年龄41·5岁,入选病例均符合2000年罗马消化疾病会议所订Ⅱ诊断标准,且具备以下条件:排除肝、胆、胰等疾病引起的疾病;排除饮食、手术因素;经肠镜排除器质性疾病;能配合治疗和随访。按安全随机取样法将82例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41例,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  相似文献   

8.
消化性溃疡目前被认为是一种感染性疾病 ,胃酸和幽门螺杆菌 (HP)在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我院自 1999年元月~ 2 0 0 1年元月用果胶铋、阿莫西林、甲硝唑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 39例 ,效果满意 ,与单用雷尼替丁相比 ,有效而且安全 ,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所选 6 8例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 ,年龄 17~ 70岁 ,平均 4 6 5岁 ,平均病程 5 4年。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单用雷尼替丁治疗组。联合组 39例 ,其中男 2 8例 ,女 11例 ,胃溃疡 12例 ,十二指肠溃疡 19例 ,复合溃疡 8例 ;单用组 2 9例 ,其中男 2 2例 …  相似文献   

9.
刘燕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6):119-120
<正>我们采用阿莫西林与法莫替丁合用治疗消化性溃疡40例并与单用法莫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进行比较,疗效满意。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入选患者均具有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并经胃镜检查确诊的消化性溃疡7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治疗组40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血竭胶囊对消化性溃疡的冶疗效果,笔者于1997~1999年间对82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进行了同期对照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择经胃镜检查后确诊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82例,分为血竭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1.
2001年3月~2004年3月应用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120例,雷尼替丁治疗100例,以对照比较其止血效果,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01年3月~2004年3月经内镜检查证实为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住院患者220例,将其随机分为泮托拉唑组(泮组)和雷尼替丁组(雷组)。泮组共120例,男73例,女47例,年龄18~67岁,平均42岁,其中胃溃疡62例,十二指肠溃疡43例,复合性溃疡15例;大量出血25例,中等量出血95例,内镜检查时溃疡有活动出血占52%。雷组共100例,男61例,女39例,年龄19~65岁,平均41岁,其中十二指肠溃疡35例,胃溃疡55例,复合溃疡10例;大量出…  相似文献   

12.
刁世擎 《临床医药实践》2009,(4Z):1568-1569
目的:探索消化性溃疡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选2006年8月~2008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36例,均经过胃镜检查确诊为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无明显手术指征。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纳入患者均符合陈灏珠主编的《内科学》中关于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标准。治疗组68例,男50例,女18例;年龄18~70岁,平均43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7年;胃溃疡19例,十二指肠溃疡36例,复合性溃疡13例。对照组68例,男51例,女17例;年龄17~67岁,平均41岁;病程5个月~12年,平均6.5年,胃溃疡21例,十二指溃疡38例,复合性溃疡9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方剂治疗,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胃镜检查与HP检测并详细记录症状、体征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合并症好转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疗效高,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消化性溃疡病因较复杂,治疗药物种类繁多,疗效及作用机理不一。近年来我们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选择:我们于1993年10月至1995年3月对门诊及住院的经纤维胃镜检查证实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组奥美拉唑治疗组4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8例;年龄17—65岁,平均41岁;胃溃疡5例,十二指肠溃疡32例,复合性溃疡3例。2组雷尼替丁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16—60岁,平均38岁,胃溃疡8例,十二指肠溃疡30例,复合性溃疡2例。  相似文献   

14.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多发病 ,目前认为幽门弯曲菌 (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之一。本文通过对痢特灵、雷尼替丁联合用药和单独使用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的比较 ,观察联合用药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1 临床资料收集本院内科门诊及住院部近年来采用痢特灵、雷尼替丁单用或合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病例 ,选择其中在治疗前作胃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者 5 0例 ,并用尿素酶法测定 HP。研究对象分为两组 ,联合用药组 2 5例 ,男 2 0例 ,女 5例 ;年龄 2 6~ 47岁 ,平均 34 .5岁 ;平均病程为 6年 ;其中胃溃疡 7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16例 ,复…  相似文献   

15.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性溃疡的常见并发症 ,也是危及人民生命的一种临床急症。我们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病人 ,并作对比研究 ,观察其在止血 ,溃疡愈合中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来源 均为我院经内镜诊断为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住院病人共 64例 ,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共 36例 ,男 2 9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39± 1 1岁 ,其中胃溃疡 8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2 8例。对照组共 2 8例 ,男 2 2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4 0± 1 2岁 ,其中胃溃疡 5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2 3例。所有病例均为单个溃疡且两…  相似文献   

16.
我们采用前瞻随机对照方案,研究了复方雷尼替丁为核心三联疗法对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的HP(幽门螺杆菌)清除效果及不良反应,并与奥美拉唑为核心三联疗法进行比较.所选病例临床表现为上腹不适、嗳气、反酸、隐痛症状,病程半月以上;胃镜证实有慢性糜烂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胃粘膜活检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切片改良Giemsa染色2项阳性者;1周内未接受铋剂和抗生素治疗,未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和皮质激素.符合上述标准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6例,男73例,女23例,年龄41±13岁;对照组84例,男65例,女19例,年龄39±11岁.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吸烟人数比例、病情及镜下病变程度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闫茂星 《医药世界》2006,(9):142-142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系1994年~1998年我科住院病人。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24h内出血量>100m l;发生出血性休克;24h内血红蛋白下降>30g/L。本组共84例,分为凝血酶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止血组(对照组)。治疗42例,男32例,女10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6岁。基础病因为消化性溃疡21例,急性胃黏膜病变10例,胃底食管静脉曲张7例,胃癌4例。对照组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21~70岁,平均45.5岁。基础病因为消化性溃疡22例,急性胃黏膜病变13例,胃底食道静脉曲张6例,胃癌1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基础病因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  相似文献   

18.
穿心莲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20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我院 1999年 4月~ 1999年 11月应用穿心莲 (穿琥宁 )诊治疱疹性咽峡炎患儿 2 0例 ,取得显著疗效。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 4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2 0例。治疗组 ,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 2~ 14岁 ,平均5 .7岁。对照组 ,男 16例 ,女 4例 ,年龄 3~ 14岁 ,平均 6 .4岁。病程 1~ 2d。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使用穿心莲注射液 (成都制药三厂生产 ,规格 2 0 0mg) 10mg·kg-1·d-1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对照组口服病毒冲剂 6~ 12g ,tid ,磺胺制剂 2 5~ 5 0mg·kg-1·d-1,分 2次口…  相似文献   

19.
美托洛尔控释片系一种新型高度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临床常用于高血压、冠心病的治疗。目前未见有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文献报道。我院于2005年1月~2006年1月,采用美托洛尔控释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取得较好疗效。1病例选择及方法1·1病例选择按照《实用内科学》第10版关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44~68岁,平均55岁;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4~66岁,平均56岁。排除梗死后心绞痛、冠脉成形术后心绞痛、变异性心绞痛及有β受体阻滞剂禁忌证的患者。1·2…  相似文献   

20.
在中老年人中,由颈部疾病,如颈椎病、颈动脉狭窄等引起的颈性眩晕十分常见,临床常用复方丹参、脉络宁等药物治疗,疗效欠佳。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Extract ofGink-go bilobaLeaves Injection,商品名为金纳多)治疗由颈椎病引发的颈性眩晕取得较好效果,现予以报道。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颈性眩晕患者共82例,随机分2组。治疗组41例,男21例,女20例,年龄44~67岁,平均55岁;对照组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44~6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均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1]入选病例为中年以上就诊者,具有颈椎病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