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化玉 《北方药学》2012,9(7):103-103
蒺藜,别名刺蒺藜、土蒺藜、蒺藜子,为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terrtris L.的干燥成熟果实。功效为散风胜湿,泻肺明目,行血。主要用于治疗头痛、目赤多泪、风痒、溺血肿痛、肾虚遗精、白癜风等病症。《本经》有记载"蒺藜为治风明目要药,风入少阴、厥阴经者为向导。目病为风木之邪,风盛则目病,风去则目明矣。专破恶血积聚,治喉痹乳难,以苦能泄,温能宣,辛能润也,此言刺蒺藜之功用耳。久服长肌肉,明目轻身,以其入肾益精气也,此则专指沙苑蒺藜而言。其治痰消痈肿,搜肾脏风气,又须刺者为破敌之先锋"。在临床实际应用时,经常有混用的情况,因此,使用时需特别注意辨别真品及地区习用品。  相似文献   

2.
苍耳子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进庭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0):3067-3068
苍耳子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re Patr ex widd)的干燥成熟带总包的果实.苍耳子为辛温解表药,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之功效,用于风寒头痛(血虚头痛不宜用),鼻渊流涕、湿痹拘挛等症,其在治疗糖尿病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3.
心脑舒通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伟民 《上海医药》2009,30(11):510-512
蒺藜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了蒺藜科植物蒺藜的干燥成熟果实作为蒺藜入药,主治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等。心脑舒通为蒺藜植物地上部分有效部位的提取物,主要成分是蒺藜皂甙。近年来,人们对中药蒺藜的研究不断深入,尤以甾体皂甙类成分研究较多,其中以蒺藜总皂甙为主要成分的制剂心脑舒通在临床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潼蒺藜一药,始载于《本草便读》。异名:沙苑子、沙苑蒺藜、同州白蒺藜、沙蒺藜、夏黄草等、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AstragalusComplanatus R.Br或华黄芪Astragalus Chi-nensisl的种籽。主产:东北、河北等地。刺蒺藜一药、始载于《本草衍义》。异名:茨、蒺藜、蒺藜籽、旁通、白蒺藜、杜蒺藜、休羽、三角蒺藜、三角刺、八角刺、野菱角、硬蒺藜等。为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terrestrisL。主产:东北、华北、长江流域等地。本品的根、茎、叶、花、果实均药用。  相似文献   

5.
<正> 中药紫苏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afrutescens(L.)Britt或野生紫苏P.frutescens(L.)var.acuta(Thunb)Kudo的干燥成熟果实。检查中查出伪品为该科植物石荠苎Mosrl scabra(Thunb)C.Y.Wu et H.W.Li的干燥成熟果实,其区别如下: 一、性状(见下表):  相似文献   

6.
苍耳子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莫耳实,具有散风除湿,通鼻窍的功能,主要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孪。苍耳子为历代治疗鼻渊及头痛的要药,在治疗鼻病的常用方剂中,苍耳子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牛蒡子在《中药大辞典》(1995年版)中收载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干燥成熟果实,全国各地均产,主产于东北,以浙江产质量较优。近几年曾发现有以同科其它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实,冒充牛蒡子销售。如山东济南、泰安等地大面积栽培菊科大鳍蓟Onopordum acanthium L.的果实充当牛蒡子;在北京、河南等地发现用菊科云木香Aucklandia  相似文献   

8.
苍耳子药理与临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明发  沈雅琴 《中南药学》2006,4(3):216-218
苍耳子系菊科苍耳属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rr.(曾用学名为X.strumarium L.)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辛、苦、温,有毒.归肺经.具有散风除湿,通鼻窍功效,主治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挛。为鼻科、风湿病科和皮肤科常用之药。  相似文献   

9.
苍耳子中毒的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苍耳子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s Patr.)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其别名为谦丝子、胡苍子、饿虱子等,味辛、苦,性温,有毒。苍耳子具有通鼻窍、祛风湿、止痛的功效。主治风寒头痛、风湿固痹、四肢挛缩、疮疥瘙痒、鼻渊等,临床上用以治疗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气管炎、荨麻疹、泌尿系统感染和腮腺炎等。近年苍耳子中毒的病例屡见报道,本文将有关苍耳子毒理及中毒防治内容作一介绍。1苍耳子的毒性及毒理苍耳全株有毒,以果实为著。鲜草比干草、嫩叶比老叶毒性大,生苍耳子毒性最大。临床上不可生用苍耳子,否则…  相似文献   

10.
目的:验证传统清炒法对刺蒺藜果实中槲皮素和山柰素的影响。方法:采用KromasiL-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4%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甲醇37%~50%,0~40min),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60nm,柱温:35℃,进样量:15μl。结果:生蒺藜中槲皮素含量为0.259mg/g,山柰素含量为0.036mg/g;制蒺藜中槲皮素含量为0.211mg/g,山柰素含量为0.025mg/g。结论:炮制前后刺蒺藜中槲皮素和山柰素含量无显著差异,即炮制对蒺藜强壮和抗衰老作用的槲皮素和山柰素含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崔国静  玉婷  贺蔷 《首都医药》2012,(21):47-47
苍耳子为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在《神农本草经中功能主治为:"主风头寒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挛痛,恶肉死肌",苍耳子别名又称苍刺头、毛苍子、苍耳等。苍耳子的性状特征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除去梗叶等杂质。正品:苍耳子为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呈纺锤形或卵圆形,长1~1.5cm,直径0.4~0.7cm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全体有钩刺,顶端有2枚较粗的刺,分离或相连,基部有果梗痕。质硬而韧,横切面中央有纵隔膜,2室,各有1枚瘦果。瘦果略呈纺锤形,一面较平坦,顶端具1突起的花柱基,果皮薄,灰黑色,具纵纹。种皮膜质,浅灰色,子叶2,有油性。气微  相似文献   

12.
蛇床子为伞形科植物蛇床Cnidium monnieri(L.) Cuss的干燥成熟果实,味辛、苦、温,具有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的功效.临床上以外用为主,多用于治疗外科.妇科、皮肤诸疾.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药典荜澄茄名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释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载荜澄茄中药名称的源流.<药典>将樟科植物山鸡椒Litsea cubeba(Lour.)Pers.的干燥成熟果实确定为"荜澄茄"的来源,这与胡椒科荜澄茄植物Piper cubeba L.同名异物,建议将<药典>荜澄茄的正名改为澄茄子.  相似文献   

14.
<正> 1988年5月14日上海市医药公司与吉林洮南市第一制药厂在上海联合召开心脑舒通临床应用推广会。心脑舒通系采用蒺藜科植物刺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去根的全草,经纯化,提取蒺藜总甾体皂甙(蒺藜皂甙),加工制成口服胶囊剂。于1987年3月28日通过鉴定。临床药理与动物实验研究表明,本品可扩张冠状血管,改善冠脉循环、抗血小板聚集;故有抗心肌缺血,抗心肌梗塞,降血胆固醇与血压、壮阳、抗  相似文献   

15.
蛇床子为伞形科植物蛇床 Cnidium monnieri(L.)Cusson.干燥成熟的果实。具有温肾壮阳、散寒祛风、燥湿杀虫的功效。近来 ,笔者在检验工作中发现一种伪品 ,经鉴定为伞形科植物旱芹 Apium guaveoles L .var.dulce DC的干燥果实。蛇床子及其伪品旱芹果实的性状鉴别已在《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 0 0 0年 4月第 17卷第 2期中报道过 ,本文采用薄层色谱及 uv光谱对其进行了理化鉴别。1 材料与仪器1.1 材料蛇床子及蛇床子素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旱芹果实为抽检检品 ,由博州药检所中药室史建玲鉴定 ;硅胶 G(青岛海洋化工厂 ) ;试剂均为分…  相似文献   

16.
苍耳子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苍耳子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ncum Patr)带总苞的成熟果实,味辛、苦,性温,有小毒,具有散风除湿,通鼻窍功效。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挛。苍耳子分布于全国各地,资源极其丰富,药用历史悠久。本文简述了苍耳子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瓜蒌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屠婕红  余菁  陈伟光 《中国药师》2004,7(7):562-563,572
栝楼属Trichosanthes L.植物全世界约有70多种,我国有40多种,本属有多种药用植物,是一个药用价值较高的属.2000版中国药典收载的瓜蒌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之功效.  相似文献   

18.
单味中药治疗糖尿病的药理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糖尿病现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四大疾病之一,中医称之为“消渴病”。随着人类对其危害程度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医药工作者加大了对中药治疗该病的研究,在药理及临床应用方面都有进展,笔者整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发现单味中药治疗糖尿病亦有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1药理研究1.1蒺藜[1]:为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terresttisL.)的干燥成熟果实。其降血糖实验研究表明:蒺藜对正常小鼠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降血糖作用随剂量增大而增强;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有明显降低作用。1.2人参[2];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人参(p。11。Xgif…  相似文献   

19.
蛇床子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蛇床子为伞形科植物蛇床Cnidium monnieri(L.)Cuss的干燥成熟果实,味辛、苦、温,具有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的功效。临床上以外用为主,多用于治疗外科、妇科、皮肤诸疾。  相似文献   

20.
砂仁是常用的名贵中药材,其来源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的规定为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绿壳砂(缩砂)AmomLm villosum Lour.var.xanthioides T.L.wu et senjon.海南砂Amomum longiligulare T.L.wu.的干燥成熟果实[1][2].目前贵阳市售药材砂仁以广西产的阳春砂为主.由于其药用资源有限,近年来在我省的药材流通和临床用药中发现有用中药材益智的果实去壳与阳春砂果实去壳(砂米)混用的情况[3].阳春砂仁和益智仁同为姜科Zingiberaceae植物干燥成熟果实,外观形状极为相似.但砂仁是行气药;益智仁是补养药,二者临床疗效有异[4],药材商品间价格悬殊也很大,本文从原植物形态,药材外观形状,种子粉末显微特征,种子横切面组织显微特征[5],对二者加以鉴别比较,以利区别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