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主要成分为水蛭素)对原发性脑出血血肿吸收、血肿周围低密度区改变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397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ml,1次/d静滴,连用21d,甘露醇作为基础治疗药物。于治疗第4、10和21d行CT检查测量血肿体积、血肿周围低密度区改变,肢体功能改变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第10和21d治疗组血肿体积和血肿周围低密度区明显缩小(P<0.01),ESS评分较高(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能促进脑出血时的血肿吸收、血肿周围低密度区缩小和神经功能改善,且安全有效,可早期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对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周围水肿改善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于入组第1、7、21天利用CT测量血肿体积、病灶体积(血肿+水肿带),并行临床神经功能评分(CSS)。治疗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β-七叶皂甙钠注射液20mg,静脉滴注1次/d,连用10天。结果:治疗组病灶体积、血肿体积和CSS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应用β-七叶皂甙钠治疗后第21天病灶体积由(22.8±6)ml变为(10.9±4)ml,血肿体积由(21±6)ml变为(8±5)ml,CSS由23±8变为8±6,对照组第21天病灶体积由(23.4±7)ml变为(21.9±5)ml,血肿体积由(22±6)ml变为(12±6)ml,CSS由24±7变为13±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β-七叶皂甙钠对组织损伤有抗炎、抗渗出及消水肿作用,β-七叶皂甙钠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促进脑出血患者水肿消退,血肿吸收和神经功能改善,并可减少甘露醇的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水肿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9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160mg/d)静滴。入组前、治疗7、21d测定神经功能评分、血肿和水肿体积。结果治疗7d,治疗组血肿体积、水肿体积及CS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21d,治疗组无论血肿体积、水肿体积还是CS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治疗21d神经功能评分与血肿体积相关性较高(P<0.01),与水肿体积无相关性(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有利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水肿和血肿的吸收,改善脑出血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醒脑静对脑出血患者神经肽Y(NPY)和脑水肿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选取52例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加醒脑静治疗;余32例为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测定NPY及计算脑水肿体积,治疗后7、14d复查。同时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第14天血浆NPY 2组均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水肿面积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在治疗后第7天NIHSS评分较入院时明显改善,对照组在治疗后第14天才出现神经功能改善,治疗后第14天观察组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结论 NPY监测对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均有较好的临床价值。醒脑静可降低患者静脉血NPY水平,改善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状况和继发性脑水肿。  相似文献   

5.
低分子右旋糖酐促进脑出血血肿吸收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低分子右旋糖酐对高血压性脑出血(ICH)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24例入选的IC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入组第1、4、10、21天利用CT测量血肿体积,临床进行欧洲中评分(ESS)。治疗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滴,1/d,连用14天;甘露醇静滴作为基础治疗。结果 治疗组第10、21天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治疗组第4、10、21天ESS分值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低分子右旋糖酐能促进脑出血血肿的吸收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符合条件的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mL 1次/d静滴,连用15 d.入院第1天,治疗第7、15天行头颅CT检查测量血肿体积、血肿周围低密度容积的大小,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监测两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 入院第1天,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肿体积、血肿周围低密度容积的大小、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15天,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肿体积、血肿周围低密度容积的大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15天,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能促进脑出血时的血肿吸收、血肿周围低密度区缩小和神经功能改善,不会引起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和血肿的扩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小剂量凝血酶抑制剂-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后对血肿吸收及血肿周围缺血的影响.方法 将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04年2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12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4mL/d静滴,连用15 d;评价两组患者第7天、第21天头CT影像所示的血肿体积和血肿周围低密度区变化.结果 第7天、第21天治疗组CT显示血肿体积均较对照组明显缩小[(17.8±2.1)mL vs(21.3±1.6)mL;(8.2±2.1)mL vs(15.1±1.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21天治疗组血肿周围低密度区较对照组有缩小(1.433 mm vs 3.04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有促进血肿吸收及减轻血肿周围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脑出血微创血肿引流术后鞘内注射地塞米松对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周围水肿的疗效。方法 162例经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随机被分为观察组(81例)和对照组(81例)。观察组微创术后给予血肿腔内注射地塞米松,每日2 mg,连用5 d;对照组鞘内未注射地塞米松外,其治疗方法等均与观察组保持一致,以2组血肿周围水肿大小和神经功能缺损作为评分标准。结果观察组微创术后7 d和14 d血肿周围水肿大小较对照组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术后7 d和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在治疗过程中未见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脑出血微创术后鞘内注射地塞米松可明显减轻脑血肿周围水肿,并能促进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9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05-2009年的脑出血患者93例,随机分为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组47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组)46例;治疗组在入院后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冰帽局部亚低温治疗7 d,同时静滴依达拉奉30 mg/d,qd,连续14 d;于入院时、发病21 d行头CT检查,计算血肿体积、水肿体积;于入院时和21 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在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肿及水肿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21 d后,联合治疗组的血肿体积(11.32±7.56)ml较对照组的(15.01±3.95)ml有所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肿体积在治疗后(15.33±12.65)ml则较对照组(21.64±13.71)ml明显降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9.36%,较对照组的69.57%明显提高.结论 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可获得较好的疗效,适于基层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尼莫地平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及控制继发性再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可能机制。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82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42例,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微量泵静脉泵入,共7d;对照组40例,应用20%甘露醇注射液静滴,2组其余基础治疗均相同。2组均在入院时、入院后1、3、7、21d行头颅CT检查,测量血肿体积、血肿周围水肿带体积,并给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入院时及28d后行生活自理能力量表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2组在血肿体积、血肿周围水肿带体积、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生活自理能力量表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出血急性期给予尼莫地平降压止血治疗,不仅可以降低血肿扩大及再出血的发生风险,减轻血肿周围水肿带,且可以降低致残率,改善临床转归。  相似文献   

11.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舒血宁注射液对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的疗效和完全性.方法 将入组的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29例,2组在急性期(病程10d以内)治疗相同,10d以后,治疗组应用舒血宁15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qd,15d,其余常规治疗2组相同.结果 用药14d治疗组血肿体积及脑水肿体积较对照组显著缩小(※P<0.01,△P<0.05),30d,90d时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未见再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 舒血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恢复期安全有效,可促进血肿吸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脑血肿、脑水肿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尼莫地平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第14天测量脑血肿和脑水肿带的体积,同时在入院时、发病后30天和90天随访进行ESS评分,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租患者脑血肿、脑水肿体积明显减小,治疗效果较对照组好。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早期可以使用尼莫地平,达到减轻脑水肿、促进脑血肿的吸收和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疏血通治疗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4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组(36例)和对照组(38例)。疏血通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8mL/d,连用2周。入院当天,疗程第7、14天查头CT检测血肿大小和周围低密度容积并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入院第l天,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肿大小、周围低密度容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14天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肿及周围低密度容积的大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能促进急性期脑出血的血肿吸收和神经功能改善,不引起血肿扩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舒血宁治疗脑出血术后残余血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非外伤性36例脑出血术后残余血肿患者随机分为舒血宁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脑血肿吸收、脑水肿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7d后治疗组术后残余血肿及水肿体积较对照组明显缩小,治疗30d后欧洲卒中评分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舒血宁有助于脑出血术后残余血肿和水肿的吸收,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于脑出血后继发脑水肿的影响及疗效。方法收集2012-01—2014-01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6%;治疗后2组血肿大小以及水肿体积均显著缩小,但观察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2组SSS评分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ADL评分均显著提高,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用于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可有效减轻患者脑水肿,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疗效。方法 对40例患者行亚低温联合静点依达拉奉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脑血肿脑水肿体积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血肿及水肿体积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 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能促进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促进血肿吸收抑制水肿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B-七叶皂甙钠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血肿周围水肿的影响。方法 12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62例,对照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5mg口服,1次/d,静滴B-七叶皂甙钠20mg,1次/d。2组均于发病后24h、7d、14d复查头颅CT,以了解血肿周围水肿变化情况,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发病后24h对照组血肿周围水肿体积较研究组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d时2组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增大均最为明显。14d时2组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均较7d时缩小,但研究组缩小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B-七叶皂甙钠可有效控制血肿周围水肿体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治疗原发性急性脑出血(IC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IC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50例,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和舒血宁静脉滴注称为治疗组,疗程均为14 d。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d进行CT检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水肿面积。结果与常规组相比,治疗组较常规组血肿体积明显缩小(P<0.01);血肿周围低密度区明显缩小(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P<0.05);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治疗能促进ICH的血肿吸收、血肿周围水肿带的缩小及神经功能缺失改善。  相似文献   

19.
钙离子拮抗剂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作用。方法对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治疗组和照组各42例,治疗组术后6h开始泵点尼莫地平,持续14d;对照组除不用尼莫地平外,其他同治疗组。对2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功能评分并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颅内血肿大小及周围水肿的变化。结果尼莫地平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血肿及周围水肿面积较对照组显著减小(P<0.05)。结论尼莫地平能促进水肿和血肿吸收,抑制脑水肿形成,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静脉滴注尼莫通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尼莫通在急性脑出血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将 84例经头颅 CT证实为基底节脑出血的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给予降颅压、营养脑细胞及止血降压等常规治疗 ,治疗组同时加用尼莫通 5 0 ml(10 mg)静脉滴注 ,每天 1次 ,共用 10~ 14天 ,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病人的颅内血肿、血肿周围水肿带面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变。结果 尼莫通治疗组较对照组血肿周围水肿带面积明显缩小 (P <0 .0 5 )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 (P <0 .0 1) ,血肿体积则改变不显著。结论 在脑出血急性期应用尼莫通治疗可明显改善其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