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浅谈《内经》中有关痹证的针灸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内经》中有关“痹”字的解释有:①痹有疼痛之意,指肢体关节的疼痛,如《素问·痹论》中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寒气胜者为痛痹……痹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灵枢·官针》“病痹气痛而不去者,取以毫针”说明了痹即是痛;  相似文献   

2.
腹满以腹部胀满为主症,病情有虚、实、寒、热之别,其中实证、热证多责之胃,虚证、寒证多责之脾。治疗时,虚者直补,实者宜下,实而兼寒者宜温下,实而兼热者则宜寒下。寒疝即阴寒性腹痛,《素问·长刺节论》云:“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可见,寒疝与现代所说之疝气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3.
喉风明目繁多,《重楼玉钥》分喉风36症,《喉科秘旨》分喉风12症,《经验喉科紫珍集》分喉风18症等。那么,何谓喉风?《喉风论》:“咽喉病,喉肿而疼,恶风发热者,名日喉风。”《重楼玉钥》:“凡属喉风之症,预先必作寒发热,甚则大便秘结,小便涩赤,头痛烦渴。”《康健喉科秘集》:“凡见咽喉肿疼,痰浊上逆,呼吸不利,咳嗽不爽,就是喉风。”临床上喉风往往指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咽喉红肿疼痛,吞咽困难,汤水难下,甚则畏寒发热等急性病症。  相似文献   

4.
温胆汤小议     
温胆汤出自《千金方》,由半夏、竹茹、积实、杨皮、生姜、甘草组成。原书用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同胆寒者。考“胆寒”一证,《中藏经·论胆虚实寒热生死脉证之法》云:“胆者……虚则伤寒,寒则恐惧头眩,不能独卧。”又回:“胆冷则无限。”从失眠、恐惧来看,确同温胆场所治之症。但既为“胆冷”,又何来“虚烦”呢?后世医家对温胆汤温胆之寒的说法,亦多有异议。如《医方集解》云:“温胆汤治不眠,用二陈加机实、竹茹二味,皆凉药,乃以凉胃经之热,非以温胆经之寒也。其以温胆名汤者,以胆欲不寒、不燥常温为解耳。”《医宗金鉴·名…  相似文献   

5.
“烧山火”与“透天凉”两法,在临床上有分别温寒和清热的作用,前者能使患者产生热感,后者可以产生凉感。兹将临床运用的粗浅体会介绍如下:手法的沿革与操作方法针刺能产生寒、热的作用,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素问·针解篇》云:“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虛乃寒也。”又说:“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内经》中虽没有“烧山火”与  相似文献   

6.
齐斌  李俊毅  张庚  刘艳 《环球中医药》2009,2(4):282-284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等范畴,其病机属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阴阳不足,标实为血瘀、气滞寒凝、痰浊等。如《素问·举痛论》云:“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中则气不返,故卒然而痛”,《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心痹痛者,亦有顽痰死血。”可见诸多实邪中以瘀血和痰浊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7.
烦躁在《伤寒论》中因“热”邪所致者,有表寒郁热、热郁胸膈、阳明经热、阳明腑实、水热结胸、阴虚阳亢、阴虚水热互结、残阳上浮等.临症用清法得当,则烦躁与诸症痊愈.否则,热扰神明,可致“神昏,谵语”、“四逆”等重症,因此,“清”法治疗烦躁十分重要。《伤寒论》对此论述颇详,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四肢疼痛是指病人上下肢、筋脉肌肉、关节疼痛的症状。痹痛最早见于《内经》“肢节痛”、“手臂痛”、“脚下痛”、“腰股痛”等。《伤寒论》、《金匮要略》载有“历节病”、“四肢痛”、“肢节痛”。后世俗称“痛风”、“腰腿疼痛”、“肩肘痛”、“手指痛”等。《内经》论述的“痹症”亦是历节病和以四肢疼痛为主症疾病的范畴。《症因脉治.痹症论》:“风痹之症,走注疼痛,上下左右行而不定,故名行痹。寒痹之症,疼痛苦楚,手足拘紧,得热稍减,得寒欲甚,名曰痛痹。湿痹之症,或一处麻痹不仁,或四肢手足不举,或半身不能转侧,或湿变为热、热变为燥…  相似文献   

9.
柴瑞震 《光明中医》2008,23(8):1056-1059
《伤寒论》所论“疼痛”,至精至微,治法有温清消补、汗下和吐,为后世治疗疼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笔者在本文仅从《伤寒论》“疼痛”发生所在的部位,分:头痛、头项强痛、身疼痛、胁痛、阴疼、痛无定处、心中结痛、心中疼热、心下痛、胁下及心痛、胸中痛、从胁下痛引少腹入阴筋、腹痛、绕脐痛、小腹痛、咽痛等十数条而讨论之。就每一不同的疼痛部位中,又有:寒、热、虚、实、表、里、阴、阳之辨证治法,学者宜守其规矩,但不可泥于方圆。  相似文献   

10.
“无者求之”下寒勿忘上热上热下寒,或上寒下热证候,临床并非罕见,基此,因寒而起的腹痛疾患,尚须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关于“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的精神,审察有无上热病机,以防失之偏颇。如1982年3月20日,一陈姓患者,男,65岁。经西医诊断为胃下垂,转中医科治疗。诊得大腹之分作痛,痛无虚日,喜热喜按,痛甚则连及下脘,已迁延七月余。胃纳不减,泛吐酸水,肠鸣漉漉,大便溏薄,日二三行,多在辰已之分入厕。脉弦,舌正红,苔白、根部黄而腻。当时因  相似文献   

11.
3.2寒痹疼痛:寒性收引而主痛。《素问·痹论》曰“寒气胜者,为痛痹”、“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灵枢·经筋》曰“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素问·脉要精微论》亦曰“诸痈肿筋挛骨痛……此寒气之肿,八风之变也”。寒痹之生,一由寒邪胜引起,二由体质阳虚所致,内外相得乃客其形。症见肢体关节、筋骨、肌肉挛急疼痛,遇寒加剧,不得屈伸,得温痛减,痛处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舌苔白,脉象弦紧。此皆由筋骨血脉遇寒收引所致,治宜散寒温阳、舒筋止痛。  相似文献   

12.
解与抑郁性精神障碍的关系浅探──附58例临床报道卢湾区精神病防治院韩钟博(100020)关键词:解,甘麦大枣汤,抑郁症解,最早见于《内经》。明·李对于解的主证、病因以及治则作了这样的概括:“解者,肌肉解散,者筋不束骨。其症似寒非寒,似热非热,四肢骨节...  相似文献   

13.
1初创热病理论的《素问·热论篇》《素问·热论篇》认为,“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此处“伤寒”,指广义的伤寒,包括不同季节发生的温病和暑病,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认为热病之形成是因为“人之伤于寒”。寒性收引,人体感寒则腠理闭固,阳气不得散发,“则为病热”。然四时之邪侵及人体,皆可导致病热,故此“伤于寒”之“寒”,可概括为各种外邪。热病之辨证,《热论》中首创六经分证法:太阳受病,“头项痛,腰脊强”;阳明受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少阳受病,“胸胁痛而耳聋”;太阴…  相似文献   

14.
复发性口疮,中医称“口疳”。因患者大多有口舌灼热疼痛、舌红等热症,故病因以火立论。《丹溪心法》说:“舌上生疮,皆上焦热壅所致。”《圣济总录》也说:“口疮者,心脾有热。气冲上焦,熏发口舌,故作口疮。”所以一般认为口舌溃疡不是“心脾有热”,便是“阴虚火旺...  相似文献   

15.
吕聪枝  苗治国 《光明中医》2014,(10):2209-2210
关于中药的起源,有许多神奇的传说流传至今,《帝王本纪》和《淮南子》中各自载有伏羲、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的记载,可见,最初人们对于中药功用的了解,是从不断的品尝、实践中得来的,这些知识,散见于古代早期的诗歌(如《诗经》)、地理志(如《山海经》)中,例如《诗经》中有“食其(不苜)实宜子孙”,《山海经》中有“食之已苈”、“食之多力”的记载。随着药物知识的不断丰富,记载这些用药经验的专门书籍才得以出现,《神农本草经》便成为众多本草著作中唯一幸存者,《本经》对药物的记载,如“茯苓,味甘,平,无毒,主胸胁逆气,犹恚惊悸邪恐悸,心下结痛”“蜀椒,味辛,温,大热,有毒,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1]。这时,药物的功效得到了部分的抽象,如寒热,与人体的寒热对应起来,症寒治以热,症热治以寒,同时,补(虚)泻(实)的理论也在临床中得以应用,“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2]。虽然,此时《内经》中也有五脏苦欲的用药理论,但未得到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马看     
任宏丽 《气功》2014,(5):392-394
“暑”,小篆写作 ,本意是炎热,指炎热的夏季。说文:“暑,热也。”《易》系辞上:“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黄帝内经》对夏季这样描述,意思是天阳下济,地热上蒸,天地之气上下交合。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生机旺盛。植物开花结果,万物繁荣秀丽。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旺盛,并且活跃于机体表面。  相似文献   

17.
寒热往来是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 ,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症状。此症早在《伤寒论》中就已经提到。《伤寒论》第 96条云 :“伤寒五六日 ,中风 ,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 ,默默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 ,或胸中烦而不呕 ,或渴 ,或腹中痛 ,或胁下痞硬 ,或心下悸 ,小便不利 ,或不渴 ,身有微热 ,或咳者 ,小柴胡汤主之。”对于本条的理解 ,没有太大分歧。惟有往来寒热一症 ,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成无己认为 :“邪在表则寒 ,邪在里则热 ,今邪在半表半里 ,未有定处 ,是以寒热往来也。”(《注解伤寒论·卷三》)陈尧道对此症的解释为“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外与阳争而…  相似文献   

18.
我业医三十余载,所诊治过的痛症患者中,因痰致痛者屡见不鲜。元贤中阳老人尝云“痰之为物,随升降,无处不到……为寒热肿痛,或心下寒痛如冰,或骨节刺痛无常”《医述》。凡痰到之处,气血被其阻滞,“不通则痛”,痛症由生。今撷四案于兹,以求教于同道。1风痰致颊痛...  相似文献   

19.
陈娟 《新中医》2009,(5):106-107
痛有虚实,实痛由于气血凝滞,痛当拒按;虚痛由于气血不足,痛当喜按。即在医者,此理皆知。杨玄操注《难经·四十八难》中亦云:“凡人病按之则痛者,皆为实,按之则快者皆为虚也。”《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即是说腹满的辨证方法,以手按之痛与不痛分虚实,此属中医腹诊范畴。大抵按之不痛者为无形之气,属于虚证,当用温法;按之痛者为有形之积,属于实证,当用下法。然观之临床,错综复杂,变证频生,可因起病缓急、病情虚实、病位深浅、病程长短和病邪致病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另有五贼之变,七情之发,  相似文献   

20.
疼痛,是临床常见证候之一。其病因虽十分复杂,但病机不外乎邪气干犯、气血运行不畅之不通而痛,以及气血津液亏虚、脏腑经脉失养之不濡而痛。由于临床上实邪致痛者较为多见,故后世有“诸痛为实”、“痛无补法”之说。事实上因虚致痛者并不鲜见,早在《金匮要略》中就已经把补虚止痛作为治疗痛证的重要方法,本方特就此探讨如下。1补中益气法用于因气虚鼓动无力而致的疼痛。此类疼痛的特点为痛势悠悠,时作时止,遇劳则甚,痛处按之柔软,喜温熨。例如胸痹,心中痞,按之虚软者,仲景以人参汤治之。《医宗金鉴》云:“人参汤即理中汤,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