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20例老年体检者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健康体检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研究心电图表现.方法 对52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分析异常心电图,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520例老年人健康体检心电图中正常或大致正常心电图228例,异常心电图292例.结论 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是有积极意义的.尤其是老年人,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有助于早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健康体检者心电图的异常发生情况,为预防相关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对参加体检520例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统计各异常心电图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520例体检心电图中正常或大致正常心电图占67.50%,异常心电图占32.50%.结论 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是积极有益的.老年人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诊断心血管痰病.  相似文献   

3.
QT离散度 (QTd)系指体表 12导联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存在的差异 [1 ] 。 QTd的临床应用价值得到了肯定。但是飞行人员与其他人群 QTd有无特异性 ,尚未见报道。作者对近几年来我院疗养的 2 0 0例健康飞行人员心电图进行了 QTd测量分析。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飞行员组 :选择近年来在我院疗养的飞行人员2 0 0例 ,年龄 2 0~ 4 9(平均 34)岁 ,飞行训练 3年以上 ,经临床物理、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实验室检查均无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正常对照组 :选择我院无器质性心血管疾病的工作人员 5 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1.2 方法 采用日本三荣 F…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老年教师心电图改变,为教师保健提供医学依据.方法 对1528例60岁以上老年教师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男性915例、女性613例.结果 1528例中异常心电图780例,占总教的51.1%.结论 老年教师心电图中,异常心电图检出比例较大,应加强教师保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正>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居高不下的趋势已全球化,在美国最新的死因分析中已占首位。心电图是心血管疾病诊断中最常用,最简便的无创检查,Hervey在心脏病诊断的5指法则中形象的称之为"5指中的中指"。本文结合心电图的进展与临床的期盼,报道心电图临床应用研究新亮点—首次在体表心电图逐波扫描并记录到的新小波。一.心电图进展与期盼自1903年Einthoven将心电图应用于临床已逾  相似文献   

6.
60岁以上老年人易患高血压、肺心病、冠心病等心脏疾病,各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能及时诊断老年人心脏疾病显得尤为重要.心电图检查是筛查、诊断心脏疾病的重要手段,具有经济、简便和安全的特点.本文拟分析不同年龄段心电图异常检出患者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7.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与动态心电图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心电图 (DCG)检查在心血管疾病检查的领域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势 ,特别在基层医院是心血管疾病检查的重要检查手段 ,且为广大医生及患者所接受。但在慢性冠脉供血不足患者中尚未得到充分的应用。认为静态心电图检查已可确定其有无缺血 ,且多数认为冠心病者仅以心肌缺血改变为主要依据 ,忽略了其它表现。慢性冠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变化是 :①左心室肥厚 (长期缺血引起 ) ;②心律失常 :如室性早搏 (多源 )、并行心律、心房颤动或扑动、室速、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 ,室上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 ;③…  相似文献   

8.
动态心电图记录仪是一种随身佩戴,不受监测距离影响,不受体位变化及活动限制的心电学检查仪器,其心电信息量远远大于常规心电图,特别是对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诊断有独到之处.动态心电图检查能连续不断监测人体24 h或者更长时间的心电图变化,再经过信息系统的处理分析,为临床心血管疾病诊断提供依据,同时也是发现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有效检查工具之一.作为一种实用、高效、无创、安全、准确的常规检查方法,动态心电图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分析系统不仅可以分析显示监测的总心搏,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平均心率、窦性停博、房室传导阻滞;还能分析室上性早搏、室性早搏、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短阵室速的总数及ST-T变化、心率变异等多项指标.这就要求检查人员在操作时要尽量减少干扰,争取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在急诊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2013年6月~2015年1月于江苏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就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88例,其中男性120例,女性68例,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62.1±5.7)岁。所有患者入院30 min内均行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及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观察超声心动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准确率、检查反应时间、检查用时及诊断用时。对比超声心动图与临床证实诊断结果,其中临床证实为通过手术、治疗或其他影像学检查确诊。结果所有188例患者中166例依据超声心动图结果明确诊断,准确率为88.3%。临床证实对各类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与超声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对各类心血管疾病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8.3%、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检查反应时间、检查用时及诊断用时略高于心电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血管疾病准确率较高,检查用时及诊断用时相对较少,利于急性心血管疾病的快速诊断与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0.
健康体检者心电图异常对临床的早期预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们生活和精神压力增大,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习惯改变,心脏疾患也相应增多.在健康体检中,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最基本方法.现将2009年-2010年我院不同人群体检者的心电图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体检人员16734例的常规心电图进行分析.其中男性8819例,占52.70%,女性7915例,占47.30%;年龄22岁-92岁,其中22岁-44岁(青年组)7617例,45岁-59岁(中年组)4591例,60岁-92岁(老年组)4526例.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老年运动者心电图的改变特点及其意义 ,对 2 10例老年运动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正常者 63例占3 0 % ,70 %有 1项或 1项以上的异常改变。异常改变中原发性ST -T改变多见 ,占 42 .9% (轻、中度改变为主 )。心律失常发生率较低为 2 7.6%。病种无重大临床意义 ,表明这些心电图改变与心脏退行性变有关。提示老年人作适宜的运动是有益的。1 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均是退休前后从事打门球及其他老年性体育活动的本地机关离退休人员 ,心电图为赛前体检中安静状态下记录。用美国惠普 1772A型同步记录12导联心电图。诊断参照[1 ] 拟定的标…  相似文献   

12.
心电图是帮助心血管科医生评估病人状况的重要工具,是一种快捷、简单而且无创的检查手段。最近,有研究发现其实心电图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绝经后的女性心血管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率减速力(DC)值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1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按照疾病类型分为冠心病、高血压、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老年性心瓣膜病组,各42例;另选160例无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入院均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计算各组的DC值并对比分析.结果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年龄、DC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临床上应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行DC常规检测,尤其是老年患者,能直接量化心血管疾病患者迷走神经活性,双向预判猝死的危险程度,利于分层预警,减少猝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某高校中青年教师异常心电图的发生情况,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受检者取平卧位,描记常规12导联心电图。将534例心电图按年龄分为4个年龄段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心电图469例,占87.83%。异常心电图65例,占12.17%,其中主要表现为ST-T异常和心律失常,各占5.24%。结论中青年教师异常心电图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递增,定期心电图检查,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111例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左心室造影与心电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随着非创伤性诊断技术,例如动态心电图、核素造影、超声心动图和磁共振的进展,许多心血管疾病不必作心导管术检查就可作出诊断.但是,目前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诊断仍以冠脉造影资料最为可靠.心电图是我国诊断冠心病的最常用方法.本文对心肌梗塞的异常Q波与冠脉、左心室造影结果加以比较,同时也对心绞痛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和冠脉造影结果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海岛地区企业退休职工心血管疾病的心电图变化,为老年人的心血管病防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光电6511型三道心电图机,在体检者安静休息状态下以常规12道描记,时间在15秒左右。结果本组有9735例海岛老年人完成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测,正常7047例(72.3%),异常2688例(27.7%)。异常心电图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高而递增。结论心电图检测在老年人的体检中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项目。老年人勤查心电图,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早期治疗,心电图检查对退休职工体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建安  韩鹏飞 《心电学杂志》2010,29(5):375-376,389
心电图临床应用已逾百年,其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诊断和治疗作用越来越显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心电图已从最初的弦线型描记器发展到如今的功能齐备的心内和心外电生理检查设备。本文将从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方面介绍心电学检测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 氯氮平(Clozapine)是国产的一种新广谱抗精神病药物,用于临床已十余年。我院对新入院病人均作心电图常规检查、定期复查。在以往的心电图检查过程中,发现氯氮平引起心电图异常改变较其它抗精神病药物为大。该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报道尚少,现将我院应用氯氮平治疗患者的心电图资料总结如下: 患者100例均为住院病人,治疗前经临床检查排除心血管疾病,心电图检查均正常,受检者均单用氯氮平治疗。患者分为两组:男组50例,年龄17~44岁;女组50例,年龄17~48  相似文献   

19.
<正>心电图是临床医学最常用的检查项目,在临床各种疾病的诊治中有着其他检查不可替代的作用,并成为临床医生行医治病时不可缺如的依据。心电图不仅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有着重要价值,还在心脏结构异常、心包炎、心肌炎、肺栓塞、电解质紊乱等疾患的诊治中也有重要价值。高质量的心电检测是临床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心电图质控不能等闲视之保证高质量的心电检测,首先要做好质控,进而为临床提供精准、可靠的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退休人员应付方式对不同方面的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抽取的长春市374名退休人员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退休人员应付方式与健康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退休人员的应付方式在性别和文化程度上存在交互作用,高文化程度的女性及低、中等文化程度的男性退休人员相对多地采取面对、探索、淡化、幻想和退避的应付方式;退休人员的生理健康受文化程度影响,文化程度越高生理健康水平越高;心理和社会健康受性别和文化程度的交互作用影响,女性退休人员不存在文化程度差异,而男性退休群体中,文化程度越高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的水平越高.结论退休人员的应对方式存在性别和文化程度上的特点,不同类别对健康影响因素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