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目的:探讨贝复济(bFGF)对拔牙创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对59例患者拔牙后创口愈合情况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拔牙后1,3,6,8周摄X线牙片观察牙槽骨骨密度改变情况。结果:局部应用bFGF的实验组拔牙创上皮愈合较对照组早,X线牙片观察拔牙窝内新骨生长量较对照组多,速度较快,拔牙后8周骨密度即趋于正常。结论:拔牙后局部应用贝复济(bFGF)具有良好的促进拔牙创骨愈合的作用,使用简便,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2.
贝复济(bFGF)促进拔牙创早期愈合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拔牙创早期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8只家犬拔牙创动物模型,拔牙后前5天,在一侧拔牙创局部喷涂贝复济,为实验组,每日三次(每次约含bFGF 300AU),另一侧不作处理为对照组。拔牙后0,5,7,10天测量创口面积,第7天和14天各处死一组动物作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组拔牙后早期的创口面积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学观察其创口内新骨形成数目比对照组多,成骨速度较对照组快。结论:贝复济(bFGF)具有显著促进拔牙创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肉芽组织和上皮细胞生长,有利于牙槽新骨形成的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拔牙创的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分别使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行拔牙窝位点保存的临床疗效。方法:29例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患牙拔除后,牙槽窝行位点保存术:PRF组牙槽窝行位点保存术使用患者自身血液离心制备的PRF;bFGF组使用bFGF;空白对照组不使用PRF或bFGF。术后6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使用生长因子PRF或bFGF的患者术后6个月观察,牙龈形态饱满,骨高度保持,骨密度增加。未使用PRF或bFGF生长因子的患者骨密度较低。结论:牙周炎患者位点保存术中使用生长因子PRF和bFGF可以有效改善软硬组织的情况,保存更多的牙槽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缓释系统加速兔下颌骨骨折愈合的作用和机理。方法:采用32只成年新西兰兔制备下颌骨线形骨折模型,实验组骨折处分别覆盖bFGF/胶原复合膜和bFGF/藻酸钙凝胶,对照组仅涂布50μg bFGF,空白对照组未加任何生长因子和缓释系统。术后2、4、8、12周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bFGF缓释系统实验组骨折处新骨形成明显快于对照组,bFGF在骨折愈合8周后仍有高强度表达,骨折区有大量血管生成;空白对照组2周时bFGF有较弱的表达,4周后bFGF的表达不明显。bFGF/胶原复合膜组和bFGF/藻酸钙凝胶组实验组间成骨速度、血管形成量和bFGF的表达情况无显著差异,胶原的降解速度快于藻酸钙凝胶。结论:bFGF缓释系统能在骨折愈合期间持续释放bFGF生长因子,并加快下颌骨骨折的愈合速度,缩短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具有理想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 用牙周牵张成骨法进行位点保存,研究其对牙槽骨量保存所起到的作用,以期更大程度保持牙槽骨高度。方法 Beagle犬12只,随机分3组,实验组选择下颌一侧第三前磨牙为实验组行牙周牵张成骨拔牙(dentoalveolar distraction extraction,DDE),对照组1为对传统拔牙自然愈合组(Natural healing,NH);对照组2为传统拔牙后拔牙窝骨粉充填+GBR组(Bio-Oss+GBR, BOG)。牙齿拔除三个月后拍摄X线片,对比研究各组之间的牙槽骨吸收程度的差异。结果 拔牙后3个月,实验组牙槽骨吸收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1和2,对照组1和2之间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 用牙周牵张成骨拔牙法进行位点保存,能更大程度保存牙槽骨。  相似文献   

6.
聚乳酸-聚乙二醇的制备及骨修复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聚乳酸-聚乙二醇(PLA—PEG)共聚物作为细胞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载体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制备多孔PLA—PEG共聚物并对其进行表征。将PLA—PEG/BMP(实验组1)、PLA—PEG/BMP/bFGF(实验组2)和PLA—PEG(对照组)分别植入27只雄性新西兰白兔的下颌体部骨缺损处。术后、2周、4周和8周,对实验标本的成骨状况进行大体、X线、组织学: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实验期间各组成骨活跃。2周时实验组2成骨量最多,实验组1其次,对照组最少,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P〈0.05);4周时实验组2成骨量最多,其余两组成骨量差异不大(P〉0.05);8周时各组的成骨量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新型的PLA—PEG共聚物呈现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引导性,是BMP和bFGF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7.
bFGF—in vivo基因治疗促进兔下颌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促进兔下颌牵张成骨的可行性。方法:选用16只新西兰白兔,建立下颌牵张模型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牵张结束的最后1d,对实验组的牵张间隙内注入转染重组腺病毒(Ad5一bFGF),而对照组的牵张间隙内则注入生理盐水。并于牵张结束后4周处死所有实验动物,将取下的下颌骨标本分别进行影像学和组织学分析。结果:影像学、组织学以及三维CT重建结果证实:实验组牵张间隙内新骨形成的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双能X线(DXA)分析也显示实验组牵张间隙内新骨的骨密度(BMD)和骨矿物质含量(BM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bFGF—invivo基因治疗可有效地促进DO过程中的新骨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沧州地区氟斑牙青少年在正畸治疗拔除第一前磨牙后,拔牙区牙槽骨的面积和牙齿移动的距离。方法:纳入50例青少年正畸患者,按照氟斑牙指数分为轻(13例)、中(10例)、重(7例)及正常对照组(20例)4组,拔除44,戴用矫治器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时拍摄口腔全景片,用 autoCAD 软件计算牙槽骨面积,并测量石膏模型上牙齿移动距离。结果:拔牙后1、2、3个月氟斑牙组拔牙创牙槽骨面积小于对照组(P <0.01),牙齿移动距离大于对照组(P <0.01),牙齿移动距离与拔牙创面积呈负相关(P <0.05)。结论:氟斑牙影响正畸治疗中拔牙创牙槽骨改建及牙齿移动速度。  相似文献   

9.
钛膜引导骨生长保持牙槽骨骨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钛膜在拔牙后引导骨生长保持牙槽骨骨量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应用技巧。方法选取62例只拔除1颗前牙的病例,随机分为3组,第1组(21例)为对照组,拔牙后3~4个月回院接受种植牙手术,第2组(20例)为钛膜组,拔牙后牙槽窝经过修整,放置稍大于牙槽窝的纯钛膜并将周围组织拉拢缝合。5~6个月回院接受种植牙手术或钛膜取出手术。第3组(21例)为钛膜加人工骨组.拔牙后牙槽窝即刻填入人工骨并放置稍大于牙槽窝的纯钛膜并缝合.5~6个月回院接受种植牙手术或钛膜取出手术。在曲面断层片上测量牙槽骨高度的变化。以上各组分别于拔牙后1、2、3及6个月后进行牙槽骨密度的测量。结果在拔牙后5~6个月时,牙槽骨平均退缩率分别为(26.42±0.89)%,(14.71±0.92)%,(7.434±0.76)%。第1、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术后1~2个月时.第2、3组牙槽窝骨密度均高于第1组(P〈0.01)。结论钛膜可以有效保持拔牙后牙槽骨骨量.部分病例有拔牙创未能关闭及早期裂开现象,适当处理,未明显影响新生骨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咬合力改变对大鼠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牙周膜改建的可能机制。方法:拔除健康雄性SD大鼠右上颌第一、二、三磨牙建立左下颌磨牙咬合力改变动物模型,分别于拔牙后6、12h及1、2、3、5、7、14、28d分别处死大鼠(n=6),取牙槽骨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牙周膜成纤维细胞Bcl-2和Bax表达。另设正常咬合力大鼠作为对照组(n=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采用二级计分法,根据染色强度及阳性细胞的数目进行计分取平均值。结果:成功建立咬合力改变SD大鼠模型。HE染色结果显示与拔牙大鼠相比,正常对照组大鼠牙周膜结构较致密,纤维排列有序,牙槽骨骨壁较平。免疫组化染色表明拔牙后12h牙周膜成纤维细胞Bax表达达峰值(267.00±7.8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5.67±4.97,P〈0.01),其后开始下降,至28d基本恢复正常(7.50±1.87)。Bcl-2的表达在拔牙后3d表达最高(228.00±7.10),此后开始下降至正常(36.17±2.32,P〈0.01)。结论: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参与了牙周膜的改建过程。  相似文献   

11.
拔牙后牙槽骨愈合速度及骨密度变化的横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性别差异对拔牙创牙槽骨愈合速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不同年龄组的男性、女性拔牙后的牙槽骨骨密度。结果:35~54岁之间,男性与女性之间牙槽骨骨密度值无显著差异,而牙槽骨愈合速度有一定差异;55~64岁年组男性牙槽骨骨密度值高于女性。结论:年龄、性别对牙槽骨骨密度变化有显著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牙槽骨愈合速度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骨替代物矿物三氧化物骨料(MTA)与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用于上颌前牙拔牙患者牙槽骨再生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杭州口腔医院收治的上颌前牙拔牙患者66例,根据填塞材料分为MTA组、PRF组、联合组(MTA+PRF),每组各22例。获取术前和术后1、3、6、12个月的锥形束CT(CBCT)图像,比较3组患者损伤组织愈合、牙槽骨密度和牙槽骨体积。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6例患者中,61例获得完整随访记录,随访率为92.42%,其中MTA组、PRF组、联合组分别为20例、20例、21例。3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牙槽骨密度显著高于术前(P<0.05)。联合组术后6、12个月的牙槽骨密度显著高于MTA组和PRF组(P<0.05),MTA组术后6、12个月的牙槽骨密度显著高于PRF组(P<0.05)。3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牙槽骨体积显著低于术前(P<0.05),联合组术后6个月、12个月的牙槽骨体积显著低于PRF组(P<0.05)。结论: MTA单独用于上颌前牙拔牙患者牙槽骨修复再生较单独使用PRF效果更好,而MTA与PRF联合应用具有更显著的牙槽骨修复再生效果,且长期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愈合阶段的拔牙区内骨密度及骨质结构对牙齿移动的影响 ,以及邻牙向不同愈合阶段的拔牙区内移动时的组织学变化 ,确定邻牙向拔牙区移动的最佳时机。方法 :选择同源 13周龄雄性、SPF级SD大鼠 3 0只 ,分成 3个实验组。3组动物均拔除上颌第一磨牙 ,分别在拔牙后 1、7、2 1d戴用统一规格的矫治器牵第二磨牙向拔牙区移动。所有大鼠在实验结束处死后 ,将上颌骨解剖制备硬组织切片和组织学切片。通过大体标本及组织学观察、组织形态测量等手段 ,研究拔牙区骨改建对牙齿移动的影响。结果 :随着拔牙后间隔时间延长 ,拔牙区骨密度逐渐增加 ,骨结构日趋致密、牙移动逐渐减少 ;拔牙后立即移动牙齿 ,更容易引起根尖牙周组织损害及牙根吸收。结论 :拔牙后应早期移动牙齿 ,其理想的移动时机为拔牙后 1周左右。  相似文献   

14.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拔牙创愈合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growthfactor,FGF)有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作用,但关于它对口腔内拔牙创组织愈合和修复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山羊拔牙创模型,分别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浓度1000μ/ml),以及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处理创口,结果表明:bFGF具有显著促进拔牙创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肉芽组织和上皮细胞生长,有利于牙槽新骨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拔牙后牙槽骨骨密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年龄、性别等因素对拔牙创牙槽骨愈合速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不同年龄组的男性、女性的牙槽骨骨密度。结果 :35~44岁年龄组 ,男女之间牙槽骨骨密度值无显著差异 ,45~54岁年龄组 ,男女之间拔牙第 1个月牙槽骨骨密度值无显著差异 ,而2个月以后男性牙槽骨骨密度值高于女性 ;55~64岁年龄组男性牙槽骨骨密度值高于女性。结论 :年龄、性别对牙槽骨骨密度变化有显著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 ,男性牙槽骨愈合速度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6.
Aim: To compare the influence of autologous or deproteinized bovine bone mineral as grafting material on healing of buccal dehiscence defects at implants installed immediately into the maxillary second incisor extraction socket in dogs. Material and methods: In the maxillary second incisor sockets of 12 Labrador dogs, implants were installed immediately following tooth extraction. A standardized buccal defect was created and autologous bone particles or deproteinized bovine bone mineral were used to fill the defects. A collagen membrane was placed to cover the graft material, and the flaps were sutured to fully submerge the experimental areas. Six animals were sacrificed after 2 months, and six after 4 months of healing. Ground sections were obtained for histological evaluation. Results: After 2 months of healing, all implants were osseointegrated. All buccal dehiscence defects were completely filled after 2 months irrespective of the augmentation material (autologous bone or Bio‐Oss®) applied. Bone‐to‐implant contact (BIC) on the denuded implant surfaces was within a normal range of 30–40%. However, the newly formed tissue at 2 months was partially resorbed (>50% of the area measurements) after 4 months. Conclusions: Applying either autologous bone or deproteinized bovine bone mineral to dehiscences at implants installed immediately into extraction sockets resulted in high degree of regeneration of the defects with satisfactory BIC on the denuded implant surface. To cite this article:
De Santis E, Botticelli D, Pantani F, Pereira FP, Beolchini M, Lang NP. Bone regeneration at implants placed into extraction sockets of maxillary incisors in dogs.
Clin. Oral Impl. Res. 22 , 2011; 430–437.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正畸牵引拔除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对改善邻牙牙槽骨缺损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07—2018-01期间,我院收治的单侧或双侧有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缺损的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正畸牵引组(3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拔除下颌第三磨牙,正畸牵引组患者经正畸牵引1~6个月后拔除下颌第三磨牙。检测患者正畸牵引治疗前(T0)、拔牙前(T1)、拔牙后3个月(T2)、拔牙后6个月(T3)这几个时间点,下颌第二磨牙近中及远中牙槽嵴顶至釉牙骨质界高度、下颌第二磨牙近中及远中牙槽骨密度、张口受限情况。结果:正畸牵引组患者在T1、T2、T3节点时,下颌第二磨牙近中牙槽嵴顶至釉牙骨质界高度分别为5.16、3.98、2.12 mm,均低于对照组的7.16、4.57、3.16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P=12.250/0.001、8.963/0.001、56.680/0.001)。正畸牵引组患者在T1、T2、T3节点时,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牙槽嵴顶至釉牙骨质界高度分别为5.24、3.15、2.34 mm,低于对照组的8.12、5.49、3.16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P=17.670/0.001、43.280/0.001、15.110/0.001)。正畸牵引组患者在T1、T2、T3节点时,张口受限评分分别为2.10、1.25、0.6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56、2.00、1.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P=9.690/0.001、30.530/0.001、41.120/0.001)。结论:正畸牵引拔除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可有效改善邻牙牙槽骨缺损现象,增大牙槽骨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