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龈乳头退缩会引发食物嵌塞、菌斑堆积、根面敏感和影响美观等一系列问题。透明质酸作为一种技术较成熟的软组织充填剂,在修复龈乳头退缩的微创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疗效。现结合最新文献,总结透明质酸的制备工艺及特性,从透明质酸在修复龈乳头退缩的临床应用入手,对其使用方式及治疗效果进行重点阐述并展望其发展前景,为透明质酸修复龈乳头退缩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畸患者龈乳头退缩所致的前牙“黑三角”是仅次于龋齿和修复体边缘暴露的第三大美学问题,发病率高达38.0% ~ 43.7%。龈乳头退缩的危险因素有正畸移动方式、牙列拥挤程度、牙槽骨高度和局部解剖结构等。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修复、正畸、膜龈手术以及注射透明质酸等。文章就正畸患者龈乳头退缩的危险因素、治疗和预防做一综述,以期制定合理的正畸治疗计划,为预防龈乳头退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牙周组织丧失所导致的前牙牙龈乳头退缩是影响口腔美学的重要原因。牙龈乳头退缩还会引起食物嵌塞、牙龈乳头炎症,甚至影响发音。牙龈乳头退缩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膜龈手术中保留牙龈乳头的切口设计能避免龈乳头高度丧失,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术结合特殊的翻瓣术式是重建牙龈乳头的重要途径。牙龈乳头保留或重建成功的关键在于良好的血供。本文就膜龈手术方式在保留和重建牙龈乳头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文通过报道上前牙邻面黑三角的治疗过程1例,希望为黑三角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诊疗经过:患者女性,33岁。上前牙邻面龈乳头退缩1月余。使用隧道技术(tunnel technique,TUN)+结缔组织移植术(connective tissue graft,CTG)联合树脂充填,治疗其上前牙邻面龈乳头退缩,术后随访2年。结果 2年后前牙区龈乳头外形丰满,完全充盈邻间隙,美学效果改善明显。结论 TUN+CTG联合树脂充填可以治疗前牙区黑三角,其适应证和优缺点还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去证明。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找上颌前牙种植的牙龈乳头重建的方法. 方法:选择30例上颌前牙种植二期术患者随机分实验与对照组,实验组上颌前牙种植区正中偏腭侧作横切口,并保留龈乳头,钝性剥离颊腭侧龈组织瓣及龈乳头瓣,以基台弧度为模板,制备适当宽度有蒂龈组织瓣,并旋转植入近远中龈乳头瓣下方,基台挤压龈乳头瓣诱导种植体周围龈乳头成形;上部结构(基台)精细研磨,重建无缝隙冠龈连接,精度贵金属烤瓷修复.对照组上颌前牙种植区正中切口,剥离粘骨膜瓣,上愈合基台,常规牙龈缝合;基台研磨贵金属烤瓷修复.分别于种植修复后3、6、12月测量上颌前牙种植周龈乳头高度.和评价龈乳头外形.结果:实验组龈乳头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龈乳头外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上颌前牙种植的龈乳头重建方法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上颌前牙区龈乳头充满牙间接触点根方楔形间隙时(以下简称龈乳头充满)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牙龈健康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在读学生15人,共纳入62个龈乳头,进行印模技术结合造影间接牙龈显影的锥形束CT拍摄后测量骨嵴顶处的龈乳头高度及厚度,临床测量龈乳头宽度,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 自然人群中上颌前牙区健康牙龈乳头充满时骨嵴顶处的龈乳头高度为(3.67 ±0.51) mm(均<5 mm);龈乳头厚度为(8.38±0.75) mm;龈乳头宽度为(4.35±1.03) mm.中切牙与侧切牙间骨嵴顶处龈乳头厚度为(7.97±0.56) mm,与中切牙间及侧切牙与尖牙间的龈乳头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龈乳头充满时骨嵴顶处的龈乳头高度与厚度呈中度正相关(r=0.433,P<0.001).结论 应用锥形束CT拍摄能获得龈乳头的清晰影像并可测量其相关指标,牙龈健康的自然人群上颌前牙区龈乳头充满时骨嵴顶处龈乳头高度均<5 mm;骨嵴顶处龈乳头高度、厚度、宽度两两相关.  相似文献   

7.
随着种植义齿在临床上的广泛运用,人们对口腔种植修复效果的期望值亦不断提高.而龈乳头的缺失形成的"黑三角"常带来美学效果的缺憾.恢复自然、美观、与邻牙相协调的龈乳头成为种植美学修复效果的重要方面.研究发现种植义齿龈乳头随着缺牙区邻面牙槽嵴顶的高度、牙冠接触点到牙槽嵴顶的距离等相关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针对缺牙区条件的差异进行术前设计、采用术区植骨术、软组织外科成形术、临时义齿修复等方法可在较大程度上恢复龈乳头的外形美观性,减少"黑三角"的发生率,提高种植修复的美学效果.本文就种植修复龈乳头外形美观的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口腔软组织美学已越来越受重视.龈乳头形态是影响口腔软组织美观的重要因素之一.龈乳头高度的丧失导致黑三角的形成.在前牙区,黑三角不仅带来功能性问题,也影响发音和美观.国内外学者对影响龈乳头高度的因素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包括患者年龄,牙龈生物型,以及牙冠外形、接触点-牙槽嵴顶距离、牙间距、根间分离角、龈外展隙形态等形态学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前瞻性观察牙槽嵴顶黏骨膜旋转瓣Ⅱ期手术对上颌前牙区单颗牙种植体龈乳头高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32例患者的34枚上颌前牙区潜入式单颗牙种植体进行研究,所有种植体均采用牙槽嵴顶黏骨膜旋转瓣进行Ⅱ期手术.制取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的印模,灌注模型后测量种植体两侧龈乳头高度的变化.测量术前、术后患者种植体龈乳头指数的变化.结果 术后种植体两侧龈乳头高度增加(0.77±0.25)mm,经自身配对t检验分析,手术前后种植体两侧龈乳头高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秩和检验分析,术前和术后龈乳头指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手术前种植体龈乳头指数越小,术后龈乳头高度的增加量越小.结论 种植Ⅱ期手术时牙槽嵴顶黏骨膜旋转瓣术式的操作简单实用、预后好,可增加种植体龈乳头高度,有利于种植体单冠的美学修复.  相似文献   

10.
牙周手术中龈乳头的保存既有利于维持术后美观和良好的口腔卫生, 又有利于获得良好的牙周再生效果。为保存龈乳头, 各种以保留龈乳头为目的的牙周翻瓣术式被提出, 构成了牙周翻瓣清创和牙周再生手术的临床操作基础。全面了解各种术式的设计目的、适应证和技术要点有助于医师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案, 提升临床综合诊疗水平, 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本文阐述了龈乳头保存技术、改良龈乳头保存技术、简化龈乳头保存瓣等多种外科瓣的设计背景、适应证与技术要点, 以期为临床医师牙周手术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上颌前牙区单个种植牙近远中龈乳头高度变化,并分析不同牙龈生物学类型对龈乳头重建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上前牙区单牙缺失患者,分别植入Straumann软组织水平种植体.所有患者在3个月后取模时,用直接测量方法测量种植体唇侧黏膜厚度,将其分为A组(黏膜厚度≥1.5 mm,16例)、B组(黏膜厚度<1.5 mm,14例)2组.在修复体戴入时(基线期)和6个月后(随访期)观察近、远中龈乳头充盈度,并测量龈乳头高度及龈乳头-冠接触点的距离.采用SPSS19.0软件包分析6个月后近、远中龈乳头高度的变化,比较龈乳头高度在A、B2组间的差异.结果:所有种植体的留存率为100%. 60个龈乳头的平均高度在基线期和随访期分别为(1.64-±0.97)mm和(3.10±1.39)mm,平均增加(1.46±0.75)mm,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A组,近、远中龈乳头-冠接触点的平均距离分别为(O.15±0.24)mm和(0.23±0.33)mm,充盈度则为(97±5)%和(94±8)%;而在B组,近、远中龈乳头-冠接触点的平均距离分别为(1.94±0.40)mm和(2.10±0.34)mm,充盈度则为(53±9)%和(43±14)%.A、B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上颌前牙区单个种植牙修复后6个月,两侧的龈乳头高度可随着时间产生不同程度的增加,而龈乳头的增加则受不同的牙龈生物学类型的影响.其中,厚龈生物型比薄龈生物型在龈乳头重建方面有着更好的再生潜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前瞻性的研究种植修复单个上颌中切牙近中龈乳头高度与手术前邻间接触区最低点到牙槽嵴顶的距离间的关系.方法:选择56例上颌中切牙单个种植修复患者,在上颌中切牙部住的数码根尖片,利用Planmeca Dimaxis Ver-sion3.3.2软件分别测量手术前、手术后、修复前、修复后以及修复半年后中近中邻间接触区最低点与牙槽嵴顶问的距离,分析在整个种植修复的过程中影响邻间接触区最低点与牙槽嵴顶间的距离的因素,以统计软件SPSS12.0对各时期邻间接触区最低点到牙槽嵴顸问距离与龈乳头高度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56名单个上颌缺失行种植修复的患者中:当邻间接触区最低点到牙槽嵴顸间距离在3~5mm之间时,龈乳头在种植修复后有45.5%的龈乳头可恢复到良好,修复半年后的复查期龈乳头恢复良好的概率可达到95.5%;当该距离在5~6mm时,修复后及修复半年后龈乳头恢复良好的概率分别下降至30%和75%;但当该距离升至7mm以上时,几乎不可能恢复美观的龈乳头.邻间接触区最低点到牙槽嵴项间距离的变化主要在手术后到修复前这段期闻,变化范围在[-0.13mm,0.46mm]之间.手术前邻间接触区最低点到牙槽嵴项间距离与种植修复半年后龈乳头指数值之间呈负相关,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r=-0.715(P<0.01).结论:手术前上颌中切牙邻面接触区最低点与邻近天然牙侧牙槽嵴顶间的距离可作为预测上颌中切牙种植修复后龈乳头高度恢复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龈乳头缺失形成的"黑三角"常常造成口腔美观的不足.本研究利用X光根尖片,探讨上颌中切牙牙间龈乳头存在与年龄、性别、邻间接触点到牙槽嵴顶的距离之间的关系.方法:共982名成人患者接受检查,对龈乳头的评价以视诊判断;接触点与牙槽嵴顶间的距离由X光根尖片测得.结果:当两上颌中切牙接触点至牙槽嵴顶的距离小于5mm时,"黑三角"出现的机率只有2.3%;距离在5-6Mm之间和6-7mm之间时,出现率分别为43.3%和57.7%;距离升至7mm以上时达到78.9$."黑三角"的出现与接触点与牙槽嵴顶间的距离、年龄有关,与性别无关.结论:接触点与牙槽嵴顶间的距离与龈乳头存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单枚后牙种植修复体龈乳头形态及变化,探讨其与种植修复体牙龈美学有关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枚后牙种植修复体,通过修复后不同时期的临床检查、根尖片、研究模型、患者满意度调查等方法,得到种植修复体龈乳头高度、牙龈乳头指数(papilla index score,PIS)和患者满意度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访到的19枚种植体均形成良好的骨结合,所观察的35个龈乳头中,根据Jemt的PIS分级,11个龈乳头为Ⅲ级,19个龈乳头为Ⅱ级,5个龈乳头为Ⅰ级。龈乳头高度在修复完成后即刻、修复后1个月、修复后3个月的3次测量中逐次增大。使用SAS 9.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在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中,满意率达89.47%。结论:单枚后牙种植修复体的龈乳头高度在冠修复完成后的3个月内随时间延长而增高。  相似文献   

15.
评价上颌中切牙龈乳头缺陷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龈乳头缺失形成的"黑三角"常常造成口腔美观的不足.本研究利用X线根尖片探讨上颌中切牙牙间龈乳头存在与年龄、性别、邻间接触点到牙槽嵴顶的距离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982名成人患者接受检查,对龈乳头的评价以视诊判断;接触点与牙槽嵴顶间的距离由X线根尖片测得.结果 当2个上颌中切牙接触点至牙槽嵴顶的距离小于5 mm时, "黑三角"出现的机率只有2.3%;距离在5~6 mm之间和6~7 mm之间时,"黑三角"出现的机率分别为43.3%和57.7%;距离升至7 mm以上时达到78.9%."黑三角"的出现与接触点到牙槽嵴顶间的距离、年龄有关,与性别无关.结论 接触点到牙槽嵴顶间的距离与龈乳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牙槽嵴吸收时上前牙不同程度龈乳头缺陷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6至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周科,且经治疗后牙周炎控制稳定并定期进行牙周维护的14例牙周炎患者的64个上前牙龈乳头,通过标准化临床图像及锥形束CT影像资料综合分析,评价邻接触点至骨嵴顶的距离(distance from contact point to bone crest,CP-BC)、邻面釉质牙骨质界至骨嵴顶的距离(distance from proximal cemento-enamel junction to bone crest,pCEJ-BC)、骨嵴顶水平的根间距(distance between roots,RD)、骨嵴顶水平龈乳头高度(height of gingival papilla,PH)、骨嵴顶水平颊舌向骨宽度(width of bone crest,BCW)等指标与龈乳头充满和轻中重度缺陷的关系。结果纳入研究的64个上前牙龈乳头,充满率为28%(18/64),缺陷率为72%(46/64),其中轻、中、重度缺陷率分别为36%(23/64)、27%(17/64)和9%(6/64)。当CP-BC≥7.0 mm或pCEJ-BC≥4.5 mm时,龈乳头均为中、重度缺陷;而当CP-BC<5.0 mm或pCEJ-BC<1.5 mm时,龈乳头为充满或轻度缺陷。上前牙CP-BC与pCEJ-BC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为0.812(P<0.01),线性拟合系数为0.93(R2=0.659)。64个上前牙龈乳头不同程度缺陷时,其骨嵴顶水平R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嵴顶水平BCW随龈乳头缺陷程度增加略有增加,龈乳头充满与中重度缺陷时BC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嵴顶水平PH随龈乳头缺陷程度增加略有减少,龈乳头充满与中重度缺陷时P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牙槽嵴吸收的牙周炎控制稳定患者的龈乳头缺陷率高,且主要与龈乳头根方骨嵴顶的吸收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比较上颌前牙区单个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修复对龈乳头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对64例患者的单个上颌中切牙拔除后行即刻种植或延期种植,4-6个月后分别行二期手术、临时冠软组织成形以及一个月后烤瓷全冠修复,观察正中龈乳头高度情况.并进行一年后的随访复查.结果:64例患者行种植修复一年后,即刻种植组中龈乳头外形美观良好的占86.3%,相比之下延期种植修复后龈乳头外形美观达到良好的只占45.7%.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单个前牙即刻种植修复比延期修复更易获得理想的牙间龈乳头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Tu HJ  Ye P  Lin P  Wu RF  Bai P  Dai YZ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0,28(5):513-516
目的研究种植修复单个上颌中切牙近中龈乳头高度与手术前邻间接触区最低点到牙槽嵴顶的距离(CPB)的关系。方法选择56例上颌中切牙单个种植修复患者,拍摄上颌中切牙的数码根尖片,利用PlanmecaDimaxis Version 3.3.2软件分别测量手术前、手术后、修复前、修复后以及修复6个月后近中CPB,分析在整个种植修复过程中影响CPB的因素,并用统计软件SPSS 12.0对修复不同时期CPB与龈乳头高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中,当3 mm相似文献   

19.
口腔软组织美学已越来越受重视。龈乳头形态是影响口腔软组织美观的重要因素之一。龈乳头高度的丧失导致黑三角的形成。在前牙区,黑三角不仅带来功能性问题,也影响发音和美观。国内外学者对影响龈乳头高度的因素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包括患者年龄,牙龈生物型,以及牙冠外形、接触点-牙槽嵴顶距离、牙间距、根间分离角、龈外展隙形态等形态学因素。临床医生必须了解评估龈乳头高度的参数才能准确地判断治疗效果及实现龈乳头的再生。  相似文献   

20.
龈乳头缺失形成的“黑三角”常常影响美观,造成口腔治疗美观性上的失败,对龈乳头的保护及丧失后的重建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龈乳头的解剖、影响其存在的因素、龈乳头的评价及重建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