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颈外静脉留置针通道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方法 将64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采用22 G静脉留置针,观察组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行前臂静脉穿刺置管.观察两组留置针穿刺效果和留置效果.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经留置针采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穿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外渗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单通道1 h液体补充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通道能有效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有利于患者的救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的不同穿刺方法对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和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6月在我院内科住院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静脉留置针的方法穿刺并用一次性贴膜固定,观察组采用合理的静脉留置针的方法穿刺并用一次性贴膜固定,比较2组穿刺的成功率及留置时间的长短。结果:观察组的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为96.67%,对照组为4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留置时间也明显长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合理的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方法可明显提高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并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在临床应用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提高烧伤、脱水患几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方法.方法 将130例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烧伤、脱水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观察组采用头部扎止血带条件下留置针穿刺技术.比较两组静脉充盈时间、充盈程度、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时患儿疼痛发生率.结果 上述指标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烧伤、脱水患儿采用头部扎止血带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可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  相似文献   

4.
夏红梅  袁慧 《护理学杂志》2009,24(23):45-45
目的 探讨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最佳方法.方法 将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住院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改进的颈外静脉穿刺法,即按照解剖部位垂直盲穿进针;对照组按照传统穿刺方法.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成功所需时间.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穿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应用改良后的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法能缩短穿刺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有利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救治.  相似文献   

5.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在大量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用于大量输液患者的效果,以寻找最佳输液途径.方法 将需大量输液(每日补液量≥2 500 ml)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采用四肢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果 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平均留置时间,导管脱落、导管堵塞、液体渗漏、静脉炎、补钾疼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用于大量输液,可减少静脉置管并发症,且可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中不同型号留置针的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使用不同型号静脉留置针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成功率.方法 将10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18 G留置针、对照组采用24 G留置针静脉留置后输注造影剂.结果 观察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中使用18 G静脉留置针输注造影剂能提高检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代温灸膏局部敷贴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代温灸膏局部敷贴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浅静脉留置针置管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在留置针处用输液贴固定;观察组加用代温灸膏在静脉穿刺上方0.5~1.0cm处沿血管走向敷贴。结果静脉炎发生率观察组(45.0%)显著低于对照组(75.0%);留置时间观察组(≥5d为80.0%)显著长于对照组(52.5%),两组比较,均P<0.01。结论用代温灸膏局部敷贴可以明显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8.
肝素帽固定部位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莎  鲁汉英 《护理学杂志》2006,21(13):19-20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固定部位对留置针回血、堵管发生率及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将60例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将肝素帽固定在穿刺点下方或水平位置,观察组将肝素帽固定在穿刺点上方3~4 cm处.结果观察组留置针回血率、堵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固定于穿刺点上方,可减少置管并发症,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9.
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宋效玲 《护理学杂志》2007,22(13):55-56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1管的方法.以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方法 选择住院老年患者6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留置针操作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左手固定皮肤,右手送管的方法,并且根据血管情况决定送管长度,进行静脉穿刺置管操作.结果 观察组穿刺置管成功率94.6%,疼痛发生率6.8%,对照组分别为79.2%、2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对老年血管条件不佳的患者,采用单手送管并根据血管情况决定送管长度的方法置管,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10.
长期输液患者施行专人穿刺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保护长期输液患者的血管并提高单条静脉使用次数.方法 将100例慢性病及化疗的长期输液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由护士按轮班制随机穿刺,观察组由固定的护士进行穿刺.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7.97%,单条静脉使用(6.23±0.76)次,对照组分别为84.98%、(5.01±0.73)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专人穿刺可明显提高单条静脉使用次数及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