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例:患者,男,65岁,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于2007年7月7日在我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放置术。7月13日出院,院外继续口服药物治疗:阿司匹林,每次0.1g,1日1次;氯吡格雷,每次75mg,1日1次;洛伐他汀,每次20mg,1日1次(晚间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每次20mg,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2007年5月-2008年5月对3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多次血液流变学检查,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检测对象选择在采血测定血液流变学的同时做心电图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并经临床确诊的30例冠心病患者,男20例,女10例,其中40—50岁4例,50~60岁12例,60岁以上14例,均有冠心病史。  相似文献   

3.
陈志蓉 《海峡药学》2008,20(3):159-159
1病例 患者,女,42岁,于2006年10月确诊甲亢,予以左甲状腺片25μg饭前服qd;甲巯咪唑片5mg饭后服qd,2007年5月患者除服用上述两药外另予以谷维索3片tid.  相似文献   

4.
经皮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青 《贵州医药》2008,32(1):F0003-F0003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往施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时常选择股动脉途径进行。术后患者需制动,卧床20~24h,而且并发症较多,对患者的活动很不方便。我科自2006年11月至2007年11月开展经皮桡动脉穿刺途径施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较股动脉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易止血等优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型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合并症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本文对我院2003年5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及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剂量普伐他汀对老年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脂等指标的影响,旨在探讨普伐他汀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老年ACS患者92例,包括不稳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男,年龄67岁。因"阵发性心悸10年余"入院。患者10余年前开始心悸、心跳不适,伴头晕,无晕厥及大汗,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病后在我院诊断为"冠心病、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于2007年4月20日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示双支病变,建议患者行介入治疗但患者拒绝,住院期间并行(VVI)起搏器植入术治疗。院外坚持服用阿司匹林、倍他乐克、麝香保心丸治疗。于2014年7月  相似文献   

8.
我今年82岁,患高血压、冠心痛、糖尿病等。2007年5月惠心房颤动,住院1天复律,医嘱服用胺碘酮维持,因服用后失眠停服。2008年6月5日复发。住院后静滴、服用胺碘酮1天复律。贵刊今年第3期《根除房颤不再是天方夜谭》文中提到常用药物有胺碘酮、心律平和索他洛尔等。  相似文献   

9.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57岁,因发热4天伴乏力于2007年5月4日入院,既往,2006年12月在保山市人民医院诊断为甲亢,坚持服用他巴唑片10mg3次/d(未定期监测血常规及甲功),查体:T:40.0℃,P:98次/分,R:20次/分,BP:140/70mmHg。一般情况差,消瘦,神  相似文献   

10.
杨兴华  兰庚茂  黄菊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2):1863-1863
我院于2006年1月~2007年5月对147例临床确诊或疑似冠心病患者行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可明确检出心肌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需行冠状动脉造影协助诊断的患者也日益增多.过去一般以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常规检查手段,对患者有创伤,且费用高,患者不易接受.随着16层、64层等多层螺旋CT的使用,CT冠状动脉造影(CTCA)图像质量显著提高,以至无创的CTCA检查逐渐受到许多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青睐.2006年6月~2007年5月,我们对15例冠心病患者进行CTCA检查,现作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并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抗栓治疗方法,以提高此疾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方法我院2009年12月1日至2012年12月1日共收治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33例,所有患者均停止服用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等药物,给予其他汀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硝酸脂类药物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并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其质子泵抑制剂进行静脉治疗。结果治疗期间,本研究中的3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死亡,另外30例患者经过治疗,1~3周之后病情均有所好转,且痊愈出院。出院后患者均继续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和阿司匹林等药物,对患者进行为期6~12个月的出院后随访,均未见明显的活动性出血征象。结论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而言,在治疗过程中运用质子泵抑制剂和阿司匹林等药物较为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门诊患者退药原因。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07年5月门诊中、西药房退药处方,共计1068张,按照退药原因进行分类。结果退药原因按所占比例依次为收费有误或药房药品库存不足、患者住院、患者拒绝服用或配伍禁忌以及用药过敏、胃肠道反应等。结论加强门诊医疗质量,深入开展好临床药学工作,增强工作人员责任心等可减少门诊退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何朝荣 《家庭医药》2009,(10):34-34
我72岁,患有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狭窄,曾于2007年10月行PCI,术后一直坚持药物治疗。近2个月我每天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次,每次100毫克;硝苯地平缓释片20毫克及倍他乐克25毫克(早晚各1粒),晚餐时与饭同服洛伐他汀胶囊20毫克,若呼吸困难再含服复方丹参滴丸10粒可缓解。现血压为120~130/72~85毫米汞柱,心率62~75次/分,  相似文献   

15.
赵春龙  殷少龙  冯庆韬 《河北医药》2009,31(17):2258-2260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及不同渗透压对比剂对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成像的影响,以期找到最佳的对比剂给药方案。方法2007年5月至2007年12月对50例临床怀疑或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增强扫描,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对比剂浓度为320mgI/ml.共15例;B组对比剂浓度为350mgI/ml,共20例;C组对比剂浓度为370mgI/ml,共15例。使用多种图像后处理方法进行重建,分析冠状动脉各主要分支的增强对比效果及显示情况,并进行评分。结果3组不同浓度对比剂在图像增强效果和冠脉显示情况方面差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20mgI/ml浓度的等渗对比剂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成像能更好地满足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26岁,新调入传染病科护士。于1989年5月第一次在0.5%过氧乙酸溶液中(20%过氧乙酸系本院制剂室配制)浸泡双手后数小时,双手感觉发痒,尔后双手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进而在斑丘疹处出现水疱。此次未作任何治疗。1周后渐愈。  相似文献   

17.
他汀类药物致横纹肌溶解症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男性,80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多年,曾有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史,2006年4月19日再次出现下壁心肌梗死,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扩冠治疗。于4月20日开始给予辛伐他汀(舒降之,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每片40 mg,批号:W 1108)40 mg口服,qn。4月26日行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支架术,同时服用拜阿司匹灵100 mg·d-1,氯吡格雷(波立维)75 mg·d-1,福辛普利(蒙诺)10 mg·d-1,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瑞德明)40 mg·d-1。患者病情稳定于5月10日出院。因“腰腿痛7 d,尿色红5 d”于2006年5月19日再次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30余年,脑梗死…  相似文献   

18.
摘要:<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65岁,主因"间断烦躁、情绪低落20年余,出现视物模糊、复视1个月"于2019年5月6日在药学门诊就诊。患者既往患高血压7年,高脂血症4年,目前服药控制,情况稳定。2016年起因抑郁症持续服用盐酸帕罗西汀片(中美史克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0 mg/片,当前批  相似文献   

19.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20岁,以上腹部不适4年,加重伴喛气3月为主诉于2007年11月29日入院。患者既往病程中间断服用三九胃泰、胃苏颗粒等药物治疗,效果一般。查体示营养中等,腹肌软,脐上腹部有深压痛,未及包块,电子胃镜检查示胃体下部小  相似文献   

20.
摘要:<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81岁,主因"腹痛腹胀、黑便"于2020年6月19日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血压最高达170/100 mmHg,服用苯磺酸左氨氯地平5 mg,po,qd,富马酸比索洛尔片2.5 mg,po,qd,血压控制在130~140/80~90 mmHg。既往冠心病史,2年前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目前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po,qd,辛伐他汀片20 mg,po,q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