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普外科急诊手术切口裂开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 374例普外科急诊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374例患者中发生切口裂开34例(2.47%);术后切口感染者切口裂开率13.1%,高于未切口感染者的0.84%,P<0.05;≥60岁者切口裂开率3.67%,高于<60岁者的1.61%,P<0.05;术后有致腹内压升高因素者切口裂开率8.27%,高于术后无致腹内压升高因素者的1.85%,P<0.05;合并基础疾病者切口裂开率5.36%,高于无基础疾病者的1.50%,P<0.05;夏季患者切裂开率为3.56%,高于春、秋、冬季节的2.12%、1.98%、2.21%,P均<0.05;Ⅲ类切口裂开率3.65%,明显高于Ⅱ、Ⅰ类切口的1.70%和1.32%,P均<0.01.结论 普外科急诊手术切口裂开与感染、年龄、术后患者有致腹内压升高因素、手术季节、合并基础疾病、切口等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经半月线切口、腹膜外径路,显露肾上腺、肾及输尿管进行手术治疗,不仅术野显露满意,而且无1例切口裂开和腹肌萎缩,亦无明显腹壁皮肤感觉障碍,此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金娥  王言奎 《山东医药》2003,43(36):31-32
切口裂开是剖腹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它不仅延长病程及患者住院时间,而且加重患者的心理及经济负担,严重者可使病情恶化。为了更好地防治腹部切口裂开,本文对101例腹部切口裂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骨正中小切口在心脏瓣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优点。方法在2000年8月至2006年10月间,5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在常规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手术。其中二尖瓣置换术30例,主动脉瓣置换术20例。分别采用胸骨正中上段或下段部分胸骨劈开切口。切口长7田cm。结果本组无围术期死亡。术后恢复快,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纵隔引流量少,输血量少,无切口感染、裂开。手术效果满意。结论胸骨正中小切口可安全用于心脏瓣膜手术,具有创伤小、胸骨完整性破坏小、疗效好及美观效果。  相似文献   

5.
胸骨切口感染裂开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5%,病死率30%以上。我科于2002年2月~2006年10月,采用腹直肌肌皮瓣转移修复的方法,治疗胸骨切口感染裂开5例,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合成补片在腹壁切口疝修补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02/2003—02问收治的25例腹壁切口疝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人均治愈出院,围手术期无死亡,手术时间l~2.5h,平均1.5h。术后放置闭式引流3~7天,平均4天;术中和术后抗生素使用4~7天,伤口全部I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和切口裂开,平均住院7天,随访3个月~5年,无复发。结论人工合成补片腹壁切口疝修补是安全、可靠的方法,尤其适用于腹壁缺损较大的病人,应根据病人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补片和疝修补方式。  相似文献   

7.
会阴侧切术是产科常用的助产手术,是难产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会阴切口接近肛门,污染机会大,较易发生感染或裂开,使愈合时间延长,给患者生活带来麻烦。2004年6月~2006年6月,我院经阴分娩7250例,侧切2732例,发生会阴切口裂开3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胶片引流预防妇科手术切口脂肪液化11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希波  孙瑜 《山东医药》2006,46(24):6-6
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可造成切口愈合不良,甚至非感染性裂开。2003年8月~2006年2月,我们采用局部放置乳胶片引流条的方法预防妇科手术患者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裂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腹部切口裂开患者27例,其中单纯性营养不良、感染及化脓共24例,胆道术后3例.前者予Ⅰ期清创缝合或折线引流及植皮等处理,后者即胆道“T’管引流术后切口全层裂开合并右肝下大量血块的处理.本组胆道术后裂开原因有:①老年,胆道再次手术,术野广泛渗血致输血2280mL以上;②切口内止血不彻底而积血与腹腔内大量积血交互浸渍,切口各层组织部分卒中;③问题切口早期处理不当,如术后切口内溢血未当即拆线清除血肿,而仅在原缝合切口上加固缝合.处理必右肝下己部分机化血块如无感染可不清除,或仅部分清除,复盖于胃十二指肠韧带上的己部分机化血块3cm~4cM一层切忌清除,以防胆总管前壁暴露失去支撑而形成胆漏;②若有胆漏应持续负压吸引;③积极处理盆腔脓肿等其他情况.结果本组切口再次缝合后住院时间7d~5mo不等,全部治愈.结论右肝下大量已部分机化血块对预防胆漏有确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红昕 《山东医药》2004,44(33):64-65
心脏病手术后患者机体的营养状况与疾病的康复、发展和死亡有着密切关系。营养不良可导致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电解质缺乏,出现糖耐量异常,肌肉蛋白分解,机体无脂肪体重急剧下降,切口愈合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表现为切口或吻合口裂开,易感染。广泛的肌肉蛋白分解,使得呼吸、咳嗽无力,心肺功能降低,术后易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的危险,因此对危重心脏病术后患者的营养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状况的改善,缝合材料的日益出新.缝合技术的提高,切口裂开的发生率已明显减少.但仍有一定的发病率,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比较妊娠合并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产妇剖宫产手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方法将2013年1月—2016年3月该科行剖宫产的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共98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行剖宫产的非糖尿病产妇1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手术方式均为子宫下段切口剖宫产,切口为横切口,切口长约10~12 cm。观察两组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具体切口愈合不良包括术后切口感染、裂开、脂肪液化等。结果观察组98例中切口感染6例、裂开2例、脂肪液化2例,切口愈合不良共10例,发生率为10.2%(10/98),对照组150例中切口感染1例、裂开0例、脂肪液化0例,切口愈合不良共1例,发生率为0.67%(1/150),观察组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10.2%)明显高于对照组(0.67%),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会影响手术切口的愈合和增加感染的机会,医护人员应重视糖尿病剖宫产产妇术后切口的愈合情况,减少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皮下置细血浆引流管联合TDP特定电磁波治疗器(俗称神灯)照射切口对治疗肥胖患者胃肠道肿瘤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择我院普外科及急诊外科2005-05/2008-05行胃肠肿瘤手术的肥胖患者1050例.依据不同的术后治疗方式随机分为皮下引流组(n=530)和对照组(n=520),两组均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观察切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及切口裂开发生率等各项指标.结果: 引流组478例术后第3天拔除引流管,17例术后第4-5天拔除引流管,伤口甲级愈合;对照组137例进行二期缝合.引流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3.3±3.6vs20.6±11.6:19.8±4.6vs31.5±10.5,均P<0.05).两组切口裂开发生率及切口感染发生率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肥胖患者胃肠道肿瘤手术后切口皮下置细血浆引流管联合神灯照射切口有利于切口愈合,能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负压伤口治疗技术(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NPWT)联合皮瓣移植治疗压力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Ⅲ~Ⅳ度压力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清创、换药(外用生物敷料、银离子敷料、功能性敷料等)治疗,创面感染控制后行皮瓣移植术。治疗组一期行创面清创,清除坏死组织及窦道后行持续负压伤口治疗,待3~5天创面新鲜有生机,二期应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创面。观察两组皮瓣坏死率、切口裂开率、切口感染率、创面引流量、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组有43例创面一期愈合,1例患者皮瓣远端坏死,皮瓣坏死率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治疗组1例患者发生切口裂开,切口裂开率为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治疗组无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引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在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方面明显短于对照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对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治水平。方法总结43例外伤性小肠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治愈43例,无死亡病例;并发切口感染6例,切口裂开1例,粘连性不完全性肠梗阻3例,腹腔多发脓肿1例。结论在治疗外伤性小肠破裂病人时,需系统、细致地考虑病情,对可能有腹腔脏器损伤者,要持续细致观察,确诊者应及早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胸骨正中劈开切口术后裂开的处理是心脏外科的一大难题,往往因感染难以控制和胸骨失去固定,而经久不愈。胸骨裂开应再次固定,但多因内固定钢丝的遗留,感染不易消除。减张缝合法又难以避免皮肤受压坏  相似文献   

17.
刘素华  杨静 《山东医药》2005,45(18):82-83
自1989年以来.我们共遇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裂开致晚期阴道大出血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Miles术后缩短会阴切口愈合时间。方法 对1996-01/2002-06收治的52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会阴切口Ⅰ期愈合率89.6%,这些病人未发生Miles手术后易发生的会阴切口严重的化脓感染等,切口裂开,内脏脱出、尿潴留静脉血栓栓塞等并发症。3例腹壁切口感染,换药33天出院,49例平均住院42天,术后平均住院32天,如术后切口愈合即出院,术后住院20天。结论 采用本法,大大改善术后过程,减少了病人痛苦,缩短住院时间,节约了医疗费用,有利于早期进行术后化疗或放疗。  相似文献   

19.
剖宫产术后超声监测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切口感染、愈合不良等原因导致的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是最为严重剖宫产术并发症。除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把握手术时机、提高手术操作技能外,术后通过B超监测子宫切口愈合情况,指导临床治疗也是预防术后子宫切口裂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对23例在体外循环下使用球囊导管进行直视肺动脉瓣或二尖瓣扩张病人的瓣膜形态学改变进行了观察。14例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病人(12例三叶瓣、2例二叶瓣)均为交界融合,瓣口面积为0.8~1.4cm2。扩张后至少有一个交界融合裂开,6例发生瓣撕裂,其发生撕裂与使用球囊径大小无相关。9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病人,扩张后8例前交界完全裂开,1例后交界完全裂开,前交界裂开较后交界明显。1例沿钙化斑边缘发生瓣撕裂。3例有瓣下粘连者,扩张效果不如其它6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