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我校“八五”期间,共承担市以上课题219项,其中国家“八五”攻关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3项,获市以上科技进步奖59项。开发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一些重点学科由于长期资金投入不足,前景不容乐观。临床医学重点学科用于治疗的设备虽较先进,但实验室条件较差。另外,科研梯队严重断层,特别是缺少一批30~40岁左右的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科研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还需要提高。因此加强重点学科的建设已势在必行。1 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必须分级管理,择优扶植我校重点学科建设应分三级学科网、二级管理…  相似文献   

2.
《温州医学院学报》2011,(3):294-294
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了2010年审核增列的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我校上报的一级博士、硕士学位点全数获批通过,分别为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这是我校学科建设发展的又一次飞跃,实现了一级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学校现拥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4个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10个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及1个省医学重点学科群、10个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和5个省医学重点扶植学科,  相似文献   

3.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近十年来在重点学科人才培养、梯队建设方面着重抓了纵向的学科三级管理和横向的学科配套管理,建立和完善梯队建设的管理运行机制,在学科带头人的选拔、中青年人才的培养、学科结构的优化等方面取得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学科建设工作是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任务,是教学、科研、医疗发展的依托和基础。通过学科建设,有助于提高学科学术水平,培养高层次、高质量人才,提升学校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近几年来,我校十分重视学科建设工作,专门成立学科建设办公室组织管理学科建设工作,并于2006年遴选出校级重点学科,计划用3年时间,每个重点学科投入30万元,对重点学科的建设予以资助。临床中药学是我校去年遴选出的重点学科之一。关于临床中药学的学科建设,笔者试谈一些拙见。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报作为反映高校学术窗口的作用毋庸置疑,随着信息化发展,学报的传播和影响不断扩大,对高校学科建设的助推作用也日益凸显。学报通过打造特色专题,扩大我校优势学科影响力,对我校重点学科建设及研究生教育工作的进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学期伊始,我校学科建设再传喜讯。8月22日,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公布国家重点学科名单的通知》(教研函【2007】4号),在教育部开展的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评估和增补工作中,我校原有的3个重点学科——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外科学(神经外科)顺利通过了第一阶段的评估;在第二阶段的增补工作中,神经生物学、内科学(呼吸系统疾病)、内科学(心血管病)、儿科学、神经病学5个学科被增补为国家重点学科,至此,我校共拥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标志着我校近几年学科建设工作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发展中一项带有根本性的战略任务。充分认识我校中药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性,立足服务自治区中蒙药产业经济发展,加大中药学建设力度,从目标定位、研究方向、专业建设、学科梯队构建、硬件保障等多方面夯实中药学学科内涵,突显中药学学科在我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基本职能中的重要作用,是使我校中药学学科进入西部乃至国内一流学科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经过60多年的努力,尤其是近10年来的发展,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已建设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和口腔医学学科基地。口腔医学院始终将学科建设作为医院建设和发展中的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任务以及全面提高医学院医疗、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基础。目前口腔医学院包括的2个二级学科,口腔基础医学和口腔临床医学,在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均已建设成为北京市重点学科。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术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条件平台、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建设,以争取早日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9.
学科建设是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工作,也是提升高校教学、科研及服务能力的基础和保障。通过对我校重点学科建设现状的分析,提出学科建设的特点,分析了存在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为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对急诊医学科综合能力的具体指导作用。方法根据2016年河北省医学重点(发展)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具体要求对急诊科5年来学科资源、梯队建设、工作绩效、科研状况、教学水平、社会服务等进行全面梳理、总结,汇总。结果系统整理科室5年的工作,编订成册。发现不足和欠缺,未来工作更加系统性和全面性。结论以医学重点学科建设为抓手的内涵建设是推动学科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对学科临床服务能力的提升、标志性的技术水平、代表性的疑难危重诊疗水平、新技术的采用和推广、临床科研成果和辐射带动作用具有积极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重点学科建设办公室于2001年5月成立后,根据学院领导的指示精神,结合我院重点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在总结前一段学科建设工作的基础上,确立了“首重基础,辐射临床,中西并重,产业开发”的方针,对我院中西医结合基础、针灸推拿、中医内科、中医外科四个重点学科在学术研究方向、人才梯队、条件建设、后勤保障方面进行了调整、规范,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参加省重点扶持学科现场评审,得到专家一致好评,通过验收,获得了省教育厅重点学科建设专项经费资助。重点学科建设取得新进展@明磊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实践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院校学科人才建设要想实现"高原"上形成"高峰"的战略目标,必须在总结回顾的基础上,认真借鉴有关经验,努力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规律。本文通过总结几十年来我国一些高等院校重点学科在院校领导、学科带头人、学术梯队、科学研究、基本设施等方面的成功建设经验,以期对今后的重点学科建设能有所裨益。学科建设现已成为高等学校乃至整个高等教育建设发展的支撑点,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及其一流大学都将优先发展重点学科作为提高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且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几十年来,我国的学科建设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哈尔滨医科大学是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老校.10多年来,学校加强了学科建设。学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教学、科研、医疗工作有了显著进步。学校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博士点9个,省级重点专业、重点学科(专科)、硕士点45个,学术带头人74位。回顾10多年来学校学科建设的基本体会,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一、坚持学科建设的正确方针学科建设系指学科或教研室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确定学科发展方向、目标和实施措施,从学科发展全局作好思想政治和业  相似文献   

14.
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龙头,是衡量高校办学和办学层次的重要标志,重点学科是高等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学科,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可以带动和促进学校整体学科建设工作,提升高校综合实力,提高高校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高校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医学教育》2002,(1):59-60
重点学科是根据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科技发展的趋势和国家财力的可能,在高等学校择优确定并安排重点建设的学科。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重点学科应在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和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并在高等学校学科建设中起示范和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龙头,是衡量高校办学和办学层次的重要标志,重点学科是高等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学科,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可以带动和促进学校整体学科建设工作,提升高校综合实力,提高高校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高校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学科是高校学科专业以及设置教学科研机构的基础 ,是人才培养、发展科技、繁荣文化的结合点 ,是凝聚人才、科学研究的基地。学科建设则是高校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复杂性的基础性建设工程、是以学科学术性质为核心所开展的建设活动 ,是高等院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的集中体现。近年来 ,广西医科大学充分认识到学科建设在科教兴国战略和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 ,始终把学科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把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前提 ,全面规划 ,分步实施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带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引进及科学研究。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1 切实加强领导 ,大力扶持学科建设我校在 9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制定学科建设的战略性规划 ,成立了学科建设领导小组 ,把学科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 ,作为龙头性工作来抓。根据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制定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的意见》和教育厅的《广西 2 0 0 0~ 2 0 0 6年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 ,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 ,制定了《广西医科大学学科建设“十五”规划》。学校学术委员会根据有关评价指标和评分标准等条件 ,评出了学校的首批重点...  相似文献   

18.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3):F0002-F0002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学科是在“九五”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中医经络学”三级学科建设的基础上,于2001年经教育厅审批后,将“中医经络学”提升为二级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作为“十五”期间省级继续建设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19.
1984年上海市高教局批准我校的血液学、小儿心血管学、成人心血管学、消化疾病学、围产医学、整复外科学和口腔颌面外科学为上海地方高校的重点学科。此外,医学分子生物学是高教局和我校重点扶植的新兴学科,也列入重点学科建设行列。两年来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近日下发《教育部关于公布国家重点学科名单的通知》(教研函[2007]4号),我校内科学(心血管病)、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药理学3个二级学科通过国家重点学科评审,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这是我校历史上首次获得国家级重点学科,至此,我校“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重点学科体系已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