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材料与方法 2004年至2006年期间用多孔聚乙烯(Medpor)作为填充材料治疗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35例(35只眼)。其中右眼15例,左眼20例;男27例,女8例;年龄最大52岁,最小14岁,平均30.6岁。单纯眶下壁骨折20例,单纯眶内壁骨折10例,眶内壁和眶下壁同时骨折5例。病因为交通事故13例,拳击伤18例。其他伤4例。眼球内陷情况:≥2mm 5例,≥3mm 11例,≥4mm 16例,≥5mm 3例。复视情况:29例存在复视,第一眼位复视21例,17例眼球运动障碍。手术时间为伤后12~60d。平均18d。随访4个月至3年,平均9个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眶壁修补术治疗眶壁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眶壁修补术治疗30例眶壁爆裂性骨折。术后随访3~6月,平均4.5月。观察术后视力、眼球突出度、眼球活动度及其并发症。结果 视力:3例因伴有眼部有它病变,严重影响视力,治疗的视力有提高;余27例手术前后视力基本不变。跟球突出度:术后增加1mm者4例;增加2mm者9例;增加3mm者9例;增加4mm者8例。眼球活动度:术前上转或外转完全受限或部分受限者,术后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眶壁修补术是治疗眶壁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复杂性眼眶骨折后眼球内陷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Zhang Z  Gui L  Teng L  Huang L  Yu B  Zhou X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11):651-653
目的:探讨复杂性眶骨骨折后眼球内陷的手术治疗。方法 自1996年7月至2001年6月,共治疗复杂性眼眶骨折后眼球内陷畸形患者42例,术前常规X线检查,眶部轴面及冠状位CT扫描,了解眶骨骨折及眶内容物移位嵌顿情况。术中首先将移位的骨折块截骨复位,小夹板坚强内固定,重建正常的眶缘,然后用自体或人工材料植入,同时修复眶壁。结果 所有患者眼球内陷畸形的获明显改善或矫正。结论 复杂性眶骨骨折所致后期眼球内陷畸形可截骨复位及植骨的手段重建眶缘,修复眶骨各壁的缺损,缩小扩大的眶腔而得以有效矫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个体化预成型钛网修复眶下壁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下壁眼眶骨折患者共67例67眼采用个体化预成型钛网进行手术修复,术后随访期为1a,监测切口愈合情况、视力、眼球运动度、复视及眼球突出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期间无感染,无钛网移位、脱出、变形及排斥等并发症,无下睑外翻病例发生。眼球内陷均达到双眼球突出度对比相差小于2mm。术后随访1a,所有患者眶下壁骨折全面修复。眼球运动无受限,各方向运动到位。复视者5例中复视完全消失4例,明显改善1例,2例眼球下移者下移均消失。术后视力与术前对比无明显变化。第一眼位复视消失率为93%,另外3例患者明显改善,周边视野复视消失率为86%,另2例患者明显改善。结论:应用个体化预成型钛网进行眶下壁骨折修复效果满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钛板、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矫正眼眶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根据术前CT诊断明确的25例(25眼)眼眶骨折术中用钛钉、钛板将复位的眶缘骨折进行坚强内固定,重建正常的眶缘,用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植入眼眶,以填补眶腔容积的缺损,同时修复重建眶壁。结果术后随访3-12月,CT水平和冠状位扫描复查,眼球内陷的18眼中,17眼获得矫正,1眼仍存在中度内陷,再次手术后矫正。复视5例中,4例获得良好改善,1例无效,偶伴歪头。3例颧弓骨折,与口腔科联合手术后完全矫正。无植入物感染、移位和脱出,未见视力丧失者。结论钛板和复合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眶壁重建手术中可获得满意的疗效,是眶壁重建术良好的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自体阔筋膜修复治疗单纯眼眶下壁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将21例(21只眼)单纯性眼眶下壁爆裂性骨折患者根据骨折范围分为2组,骨折范围〉2cm^2者9例(9只眼),≤2cm^2者12例(12只眼),行自体阔筋膜修复术,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两组术后复视,眼球突出度情况及视力。结果复视完全消失15例(71.43%),眶下壁骨折〉2cm^2者眼球内陷矫正2例(22.2%),≤2cm^2眼球内陷矫正10例(83.3%),视力提高5例(23.8%)。结论应用自体阔筋膜经下睑缘人路治疗单纯眶下壁爆裂性骨折,能有效地恢复眼球运动。修复眶腔,对于损伤≤2cm^2病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眶壁爆裂性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一般资料:我院2003年2月~2004年8月采用Medpor人造骨行眶壁修补术治疗眶爆裂性骨折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8~60岁。其中拳脚伤17例,头撞伤1例,车肇事2例。均为单眼受伤。首诊时间1天~3月,以眼外伤及复视为主诉。眼部情况:眼睑皮下瘀血16例,眼球内陷和复视4例。视力0.3以下者3例,0.4~1.0者5例,1.0以上12例。CT检查:眶内壁骨折10例,下壁骨折4例,内侧壁合并下壁骨折5例,内壁、外壁及下壁骨折1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高密度聚乙烯(Medpor)作为填充物同期行额肌瓣悬吊术在治疗晚期眶壁骨折伴外伤性上睑下垂中的作用。方法 对眼眶壁骨折伴上睑下垂进行整复,术中使用Medpor人工材料充填修复眶壁缺损,以矫治眼球内陷和移位;同期行额肌瓣与上睑提肌远端吻合治疗外伤性上睑下垂。结果 1998年1月~2002年12月施行此手术7例,随访3~24月(平均9.8月),显示整形后的眼眶眼睑外形良好,无感染、排异;其中7例原眼球内陷、下移均获得改善,7例睑裂宽度与健眼对称,3例复视消失,4例复视明显的改善。结论 Medpor是一种良好的眼眶骨缺损填充替代骨移植的人工材料,同期行额肌瓣与上睑提肌远端吻合治疗复杂眼眶骨折伴上睑下垂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王义 《临床眼科杂志》1995,3(2):104-104
眼球摘除术后出现上睑凹陷,给患者带来美学方面的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曾有不少作者应用聚甲基丙烯酸甲脂、硅橡胶、碳纤维等人工材料做成义眼座填入眶内进行矫正。其缺点是在不同的时间内均会出现排出并在眶内移位[1]。笔者自1990年以来,应用一种新型的人工合成材料填充物一羟基磷灰石活动义眼座眶内植入。经3年多的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共25例,其中女6例、男19例,最小年龄8岁,最大年龄55岁。角膜葡萄肿3例、眼球萎缩4例、眼球破裂伤6例、青光眼晚期7例、全眼球炎5例。二、材料选择:我院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上颌窦进路手术治疗眶下壁爆裂性骨折所致眼球运动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例12只眼眶下壁爆裂性骨折伴复视及眼球运动障碍者,眼眶CT显示:眼外肌眶内软组织嵌顿于眶下壁骨折区,伤后观察2周,复视及眼球运动障碍无明显改善,采用上颌窦进路行眶下壁骨折复位术.术后随诊3~6个月.结果 12例患者术中开放上颌窦后可清晰观察到眶下壁骨折区各个边界及眶内软组织嵌顿情况,术中均将嵌顿在眶底骨折处的眶内组织推送回眶内,眶底骨折复位.术后12例患者中10例各方向眼球运动不受限,无复视,2例正前方及下方无复视,向上方运动轻度受限.术后1例并发上颌窦炎,经上颌窦冲洗治愈.结论 上颌窦进路早期治疗单纯眶下壁爆裂性骨折所致眼球运动障碍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眶内植入物充填术矫正外伤性眼球内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羟基磷石灰(hydroxyapatites,HA)材料行眶内植入矫正外伤性眼球内隐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HA植入眶骨折凹陷处16例、HA植入肌肉锥体内6例,使眼球突出1.5mm。结果 用HA矫正外伤性眼球内陷22例,均获满意效果。随访3-12月,平均6.6月,未见植入物脱出或移位等并发症。结论 HA是一种良好的骨替代材料,明显优于自体组织及其它人工材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治疗眼球萎缩合并眶壁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眼球萎缩合并眶壁骨折患者47例(47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9例(39只眼),女性8例(8只眼);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39.3±11.8)岁。根据规则采取不同方案进行手术治疗。记录患者的手术方案、病变类型、植入材料、植入义眼台的直径及佩戴义眼片的情况,以例数(眼数)和百分比进行描述;测量并计算术后6个月时患者双侧眼球突出度差值,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M(P25,P75)]表示;问询患者对术后外观的满意度,记录患者的随访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例数(眼数)和百分比进行描述。 结果全部患者47例(47只眼)佩戴义眼片后均可调整至两侧眼球突出度差值<2 mm,至随访结束,均对外观满意。其中,合并单纯眶内壁骨折无眶壁骨折修复仅植入义眼台者19例(19只眼),占40.43%;术后6个月时两侧眼球突出度差值为2~4 mm,中位数为3(2,3)mm。合并单纯眶下壁骨折无眶壁骨折修复仅植入义眼台者15例(15只眼),占31.92%;术后6个月,两侧眼球突出度差值为3~5 mm,中位数为4(3,4)mm。合并单纯眶下壁骨折行眶壁骨折修复且植入义眼台者2例(2只眼),占4.26%;术后6个月时两侧眼球突出度差值均为3 mm。合并眼眶内壁及下壁骨折无眶壁骨折修复仅植入义眼台者7例(7只眼),占14.89%;术后6个月时两侧眼球突出度差值为4~5 mm,中位数为4(4,5)mm。合并眼眶内壁及下壁骨折仅行眶下壁骨折修复且植入义眼台者3例(3只眼),占6.38%;术后6个月时两侧眼球突出度差值为2~4 mm,中位数为3(2,4)mm。合并眼眶内壁及下壁骨折行眶内壁及下壁联合修复且植入义眼台者1例(1只眼),占2.13%;术后6个月时两侧眼球突出度差值为4 mm。全部患者47例(47只眼)中,植入23 mm直径义眼台者共8例(8只眼),占17.02%;术后6个月时两侧眼球突出度差值为3~5 mm,中位数为3.5(3,4)mm。植入24 mm直径义眼台者39例(39只眼),占82.98%;术后6个月时两侧眼球突出度差值为2~5 mm,中位数为3(3,4)mm。全部患者47例(47只眼)中,进行眶壁骨折修复者6例(6只眼),占12.77%。其中,植入预成型小钛网未植入聚乙烯板者4例(4只眼),占8.51%;术后6个月时两侧眼球突出度差值为3~4 mm,中位数为3(3,3.75)mm。植入预成型小钛网和聚乙烯板者1例(1只眼),占2.13%;术后6个月时两侧眼球突出度差值为2 mm。植入预成型大钛网和聚乙烯板者1例(1只眼),占2.13%;术后6个月时两侧眼球突出度差值为4 mm。全部患者在随访期内,均未发生并发症。 结论以本研究制定的规则手术治疗眼球萎缩合并眶壁骨折,术后患者双侧眼球突出度差值可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术后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3.
宋维贤  孙华 《眼科》2005,14(6):380-382
目的分析儿童眶壁爆裂性骨折的特点,寻求有效的治疗措施。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研究对象12岁以下儿童眶壁爆裂性骨折患者59例(59眼)。方法观察患儿眼位、眼球内陷程度、眼球运动、复视情况,通过眼眶CT观察骨折位置、大小、肌肉嵌顿情况等。59眼中牵拉治疗5眼,行眶壁骨折整复术治疗54眼。主要指标骨折位置,眼位,眼球内陷程度,眼球运动,复视情况。结果59例患者治疗前均有复视,眼球运动受限,1例眼球轻微内陷。59例眼眶CT均显示眶壁骨折,其中眶底骨折57例,眶内壁骨折2例,眶底与眶内壁均骨折1例。牵拉治疗1-3次5例患者复视消失。整复手术治疗者于术后8个月内复视消失,伤后1周内手术者,术后1个月内复视消失。结论儿童眶壁骨折多发生于眶底,眼球内陷少且轻微。重度眼球运动障碍,有直肌嵌塞者,应及早手术;手术越早(〈1周),复视消失越迅速。牵拉治疗对儿童某些轻型骨折有效。  相似文献   

14.
眼眶爆裂骨折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眼眶爆裂骨折是措由暴力撞击眼眶组织致使眶内压力突然增高,间接作用于眶壁导致眶壁骨折造成一系列临床症状。现将我院近3年来眼眶爆裂性骨折18例治疗报告如下。一般情况:18例中男15例,女3例,右眼10例,左眼8例。年龄15-74岁,伤后就诊时间1小时~32天。车祸14例,拳击伤3例,铁棒伤1例。眶周软组织肿胀及瘀血斑18例,视力下降9例(50%),复视8例(44.4%),眼球运动受限6例(33.3%),眼球内陷6例(33.3%),眼下皮肤感觉丧失4例(22.2%)。球结膜下出血12例,前房积血3例,瞳孔下移1例,晶状体脱位1例,视网膜震荡4例,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初步探讨和评价CT两维、三维成像技术(2D-CT,3D-CT)对眼眶爆裂性骨折修复术的临床指导作用.方法 以2D-CT及3D-CT成像技术诊断眶壁骨折资料为依据,以Medpor人工骨片及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片为填充材料,对39例(39眼)眼眶爆裂性骨折施行眶壁骨折修复术.结果 2D-CT良好的显示出眶内软组织嵌顿及疝出的状态,3D-CT清晰的显示出眶壁骨折空间立体结构,窦腔重建图像具有帮助术前诊断和了解窦损伤情况的作用.37例眼球内陷经3月的术后观察,33例完全矫正,4例部分矫正;34例复视者中30例复视症状基本消失.结论 CT两维、三维成像相结合有助于医生精确的进行手术设计,较好地解决眼球内陷、复视和美容问题.  相似文献   

16.
周忠友  朱奇  杨新吉  苟文  江新利  闫志鹏 《眼科》2007,16(6):388-390
目的评价在鼻内窥镜引导下应用自体帽状腱膜修补爆裂性眶下壁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骨折范围与手术效果的关系。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单纯爆裂性眶下壁骨折32例。方法对32例单纯爆裂性眶下壁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眶下壁骨折范围>2cm~2者11例,≤2cm~2者2例,均存在双眼垂直复视,并对其术后视力、复视和眼球内陷矫正情况进行评价。主要指标眼球内陷程度及双眼复视程度。结果术后视力提高23例(71.9%),复视完全消失23例(71.9%),周边残留复视9例(28.1%),眶下壁骨折>2cm~2者眼球内陷矫正3例(27.3%),损伤≤2cm~2者眼球内陷矫正18例(85.7%)。结论在鼻内窥镜引导下,应用自体帽状腱膜修补爆裂性眶下壁骨折,能有效地修复眶腔,恢复眼球的运动功能,对于眶下壁骨折损伤≤2cm~2的病例效果较好。(眼科,2007,16:388-390)  相似文献   

17.
眶壁爆裂性骨折是由于突然的眶压升高而造成,这种骨折常累及眶底及鼻侧眶壁,但上壁及颞侧壁较少受累[1]。现将我院2003年2月~2004年8月采用Medpor人造骨行眶壁修补术治疗眶爆裂性骨折20例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8~60岁。其中拳脚伤17例,头撞伤1例,车肇事2例,均为单眼受伤。外伤后来首诊时间1天~3月,以眼外伤及复视为主诉。眼部情况:眼睑皮下瘀血16例,眼球内陷和复视4例,视力0·3以下者3例,0·4~1·0者5例,1·0以上者12例。CT检查:眶鼻侧壁骨折10例,下壁骨折4例,鼻侧壁合并下壁骨折5例,鼻侧壁、颞侧…  相似文献   

18.
眼部钝力伤常导致眶壁爆裂性骨折。这种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眼眶外伤,骨折好发部位为眶底和内壁筛骨纸板处。该病在1884年由Mackenzie首先描述,其临床表现为复视、眼球运动受限,眼球内陷等。本文报告眶爆裂性骨折、眶内壁骨折23例(其中2例合并眶下壁骨折),经骨膜下植入骨水泥矫正复视,观察1年~3年,取得满意疗效。材料:国产骨水泥制成板状,为6mm×6mm×2mm至20mm×20mm×3mm,术前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备用。2002年3月——2004年5月期间住院病人。诊断为:眶爆裂性骨折及眶内壁骨折23例(其中2例合并眶下壁骨折)。男15例,女8例,18岁~60岁。致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鼻内镜协助下经结膜切口以Medpor材料修复眶下壁骨折效果。方法单纯爆裂性眶下壁骨折13例,采用结膜切口联合外眦皮肤切开入路,鼻内镜下取出游离的碎骨片,将嵌顿的下直肌及其他眶组织充分游离还纳至眶内,植入修剪塑形后的Medpor板重建眶下壁,随访4~12个月,观察眼位、复视、眼球内陷及眼球运动改善情况。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复视及眼球运动受限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10例复视完全消失,眼球运动恢复正常;3例好转(其中2例伤后近2个月手术)。眼球内陷均在1mm以内。结论鼻内镜下经结膜切口眼眶爆裂性骨折整复术合并Medpor板植入可有效矫正眼球内陷及复视,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外伤性眼球脱臼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外伤性眼球脱臼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方法外伤性眼球脱臼6例(6眼),其中眼球半脱臼5例,眼球全脱臼1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眼球半脱臼5例中,4例合并眶壁骨折,2例合并巩膜裂伤。5例均行巩膜伤口探查及眼球还纳术。术后除1例保留颞侧光感外,其余均无光感。眼球全脱臼者合并眶壁骨折,无法还纳,行眼球摘除术。结论外伤性眼球脱臼伤情复杂,可合并眶壁骨折和巩膜裂伤,预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