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建立复方黄獐软肝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黄芪、余甘子、肉豆蔻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黄芪中有效成分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TLC特征明显、专属性强;黄芪甲苷进样量在1.014~5.07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7.96%,RSD=1.91%(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复方黄獐软肝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虚寒胃痛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虚寒胃痛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鉴别黄芪、白芍、桂枝、甘草;采用HPLC-ELSD法测定虚寒胃痛颗粒中黄芪的活性成分黄芪甲苷的含量:使用岛津VP-ODS(4.6 mm×1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35∶65)为流动相,流量1.0 mL·min-1。结果:TLC色谱中可检出黄芪、白芍、桂枝、甘草,阴性均无干扰;黄芪甲苷在0.4892~12.2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6.2%(RSD=1.9%,n=6)。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虚寒胃痛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胃康宁颗粒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定胃康宁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对胃康宁颗粒中黄芪、黄连、陈皮、白及进行定性鉴别;并应用TLCS对胃康宁颗粒中黄芪甲苷进行了含量测定.测定波长λs=530nm,参比波长λR=700nm,展开剂为氯仿-甲醇-水(13:6:2).结果黄芪甲苷在0.5~5.2μg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09%,RSD=1.42%.结论该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胃康宁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欧阳春华 《中国药师》2011,14(7):980-982
目的:建立芪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鉴别方中黄芪、丹参、淫羊藿、五味子;采用HPLC-ELSD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可检出黄芪、丹参、淫羊藿、五味子的特征斑点,且斑点清晰,易于观察;黄芪甲苷在0.458~4.12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平均回收率为96.0%,RSD=0.2%(n=6)。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固冲止血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炙黄芪、炒升麻、远志、三七、地黄、女贞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测定黄芪甲苷含量。结果:TLC色谱中检出炙黄芪、炒升麻、远志、三七、地黄、女贞子的特征斑点;黄芪甲苷在1.1~6.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34%,RSD为1.08%(n=6)。结论:本文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本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坤  张祖亮 《海峡药学》2014,(11):89-91
目的建立十味疏风通窍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颗粒中黄芪、甘草进行定性鉴别,并用HPLC-ELSD法测定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均能检测出黄芪甲苷和甘草,阴性无干扰。黄芪甲苷浓度范围在60.06μg·m L^-1~300.30μg·m L^-1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4%,RSD为1.50%(n=6)。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十味疏风通窍颗粒的质量标准控制。  相似文献   

7.
崔刚  魏凤玲  鞠海  裴旭红 《中国新药杂志》2007,16(18):1507-1510
目的:建立升解通瘀颗粒(黄芪、山萸肉、柴胡、升麻)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的黄芪、山萸肉、柴胡、升麻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测定制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TLC均能检出黄芪、山萸肉、柴胡、升麻;HPLC含量测定中,黄芪甲苷在0.53~10.52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0.5%(n=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靠,准确,重现性良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复感康颗粒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覃伟  赵春景 《中国药房》2005,16(16):1255-1257
目的:建立复感康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感康颗粒中黄芪、白术、陈皮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测定复感康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可鉴别出黄芪、白术、陈皮;黄芪甲苷进样量在1.306μg~13.06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62%(RSD=1.72%)。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感康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任大伟 《中国药房》2010,(23):2181-2183
目的:建立补气通脉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补气通脉胶囊中的丹参、川芎、冰片、枳壳进行定性鉴别;用薄层扫描法对制剂中黄芪甲苷进行定量分析。结果:TLC法能对丹参、川芎、冰片、枳壳进行专属性定性分析。黄芪甲苷进样量在0.2742~4.9347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89);平均回收率为96.56%,RSD=2.70%(n=5)。结论:所建标准可有效地控制补气通脉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消白颗粒的质量标准提升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建立并提升消白颗粒制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对消白颗粒中的黄芪、地黄、首乌、补骨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ELSD测定制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条件:Lichrospher-C18柱(4.6 mm×250 mm,5 mm),以乙腈-水(32∶68)为流动相,流速 1.0 mL·min-1,柱温 25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结果 消白颗粒中黄芪、地黄、首乌、补骨脂的TLC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阴性无干扰。黄芪甲苷在0.311 5~2.803 9 μg(r=0.999 9)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4%(RSD=2.67%)。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消白颗粒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1.
方道硕  贾晶  黄春燕  张小琳 《中国药房》2008,19(18):1401-1403
目的:改进复方蛤青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前胡、南五味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定性鉴别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黄芪甲苷进样量在1.4472~16.08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8%,RSD=1.16%(n=6)。结论:本方法进一步完善了复方蛤青片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2.
雷健  邢茂  张恩娟  余涛  胡雪莲 《中国药师》2010,13(11):1548-1550
目的:建立益生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黄芪、女贞子、淫羊藿、补骨脂进行定性色谱鉴别;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以三氯甲烷一甲醇一水(13:7:2)下层溶液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溶液显色,λs=530nm,λR=700nm。结果:黄芪、女贞子、补骨脂、淫羊藿的定性鉴别专属性强;黄芪甲苷点样量在2.588—7.76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0%(RSD=3.26%,n=6)。结论:本方法定性定量准确、可靠,可用于控制益生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王晓飞  葛海生  于玲  柴江平 《中国药房》2011,(19):1800-1802
目的:建立柴辛鼻敏康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柴胡、细辛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斑点清晰、易于识别、重复性好;芍药苷进样量在0.512~15.36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87%,RSD=0.97%(n=6)。结论:该质量控制方法简单、准确度高、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柴辛鼻敏康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完善山东阿胶膏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山东阿胶膏中阿胶和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HPLC-ELSD)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对样品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在TLC色谱中均可检出与对照品或对照药材相同的斑点,且阴性无干扰;黄芪甲苷进样量在1.032~6.192μg范围之间其对数值与峰面积对数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1%,RSD为1.4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山东阿胶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痛风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痛风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薏苡仁、赤芍、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知母中有效成分菝葜皂苷元的含量。结果:TLC特征明显、专属性强;菝葜皂苷元进样量在0.546~4.36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74%,RSD=1.3%(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痛风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偏瘫康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的石菖蒲、丹参、赤芍、郁金、冰片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TLC法可检出石菖蒲、丹参、赤芍、郁金、冰片的特征斑点;丹参酮ⅡA的线性范围为0.032 ~ 0.32 μg(r =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28%(RSD = 1.37%,n = 6);丹酚酸B的线性范围为0.56 ~ 5.6 μg (r =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02%(RSD = 1.74%,n = 6).结论:该质量标准可有效控制偏瘫康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熊爱珍 《中国药房》2011,(23):2150-2152
目的:研究抗溶血颗粒的制备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醇提法制备本品;对方中的黄芩、茵陈、大黄和甘草进行薄层色谱(TLC)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所得制剂性质稳定,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黄芩苷进样量在0.236~2.36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01%,RSD=0.55%(n=6)。结论:该制备工艺合理、可行,质量标准准确、可靠,可用于抗溶血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