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在甲状腺肿块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细针吸取细胞,以5ml~10ml一次性塑料注射器,1ml~3ml负压,在甲状腺肿块处来回快速抽吸2次~3次,把吸取物涂片1张~2张,95%酒精固定,H·E染色.结果:选择有病理组织学对照的175例病例,细胞学诊断与组织学诊断完全符合108例,基本符合 38例,符合率83.4%,不符合 29例,占16.6%.结论:细针吸取细胞学对区别甲状腺肿块的良恶性,明确诊断某些甲状腺疾病不失为一种简便、安全、可靠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方法:对曾作过术前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的100例组织学病理诊断为乳腺癌的病例,进行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比较分析.结果: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Ⅰ类表述诊断为癌者83例,Ⅱ类表述诊断倾向癌和疑癌者14例,Ⅳ类表述诊断者2例,诊断为良性者1例.结论:本文资料显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较高,准确率为83%(83/100). 在目前,除组织学病理检查方法以外,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是临床检查乳腺癌最为有效且诊断准确性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肿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有组织学证实的386例甲状腺物细针穿刺涂片进行.结果:386例甲状腺肿物细胞学检查结果与组织学检查结果相符359例,准确率为93.0%,结论:大多数甲状腺肿物在细针穿刺细胞学上可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胰腺肿块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与组织学诊断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细针穿刺吸取细胞涂片 ,同时吸取微型组织块进行组织学观察的 83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细胞学检查总准确性 98 8% ,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98 3%和 10 0 % ;组织学活检分别为 95 1%、93 2 %和 10 0 %。均无假阳性。结论 该诊断方法快速 ,经济实用 ,安全和准确性高。两种方法同时使用可起到互补作用 ,胰腺恶性肿瘤检出率会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方法:对曾作过术前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的100例组织学病理诊断为乳腺癌的病例,进行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比较分析。结果: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Ⅰ类表述诊断为癌者83例,Ⅱ类表述诊断倾向癌和疑癌者14例,Ⅳ类表述诊断者2例,诊断为良性者1例。结论:本文资料显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较高,准确率为83%(83/100)。在目前,除组织学病理检查方法以外,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是临床检查乳腺癌最为有效且诊断准确性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75例甲状腺肿块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结果发现:细胞学与病理学检查总的符合率为95%,不相符假阴性率为5%,无1例假阳性病例发生;2例细胞学诊断为甲状腺癌的病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6例细胞学诊断可疑恶性已手术的病例经病理学检查有3例确诊为甲状腺高分化癌。对甲状腺肿块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的可行性及细胞学诊断甲状腺高分化癌的依据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甲状腺癌的误诊原因,以便吸取经验教训,提高细胞学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诊断软组织肿瘤价值。方法 对1999年—2002年用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诊断的软组织肿瘤19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细胞诊断组织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准确率分别为97.3%和93.2%;软组织恶性肿瘤细胞学诊断与组织学类型的符号率为73%。结论 细针吸取细胞学操作简便,病人无痛苦,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在乳腺肿块诊断价值。方法1998年~2002年用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诊断乳腺肿块91例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乳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准确率分别是90%和100%。结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快速简便,病人无痛苦,对术式选择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细针吸取细胞学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分析漏诊误诊原因.方法 总结493例乳腺肿块细针吸取细胞学资料,其中303例与术后病理组织学结果对照.结果 303例乳腺肿块病人,恶性肿瘤131例,良性172例,而细针吸取细胞学对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敏感性为96.2﹪,假阳性率为0,假阴性率为3.8﹪,准确率为98.3﹪.结论 细针吸取细胞学对乳腺肿块术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细胞学医生应详细询问病史,结合临床资料及免疫组化标记等进一步提高其准确性,避免漏诊误诊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胰腺肿块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与组织学诊断方法及临界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细针穿刺吸取细胞涂片,有取微型组织块进行组织学观察的83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细胞学检查总准确性98.8%,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3%和100%;组织学活检分别为95.1%、93.2%和100%。均无假阳性。结论 该诊断方法快速,经济实用,安全和准确性高。两种方法同时使用可起到互补作用,胰腺恶性肿瘤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在乳腺肿物穿刺中的应用进行评价。方法 细针穿刺乳腺触及到实变处肿物吸取组织细胞涂片 ,采用瑞氏 -姬姆萨复合染色 ,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排列、结构、背景特点、细胞形态等方面对乳腺肿物良恶性判定 ,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乳腺肿物 3 3 2 5例细针穿刺 ,总准确率为 98 1% ;65 5例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为 10 0 % ;在部分良性病例 (乳腺纤维腺瘤 )的诊断准确率为 88% ;疑癌 94% ,描述性报告 7%确诊为乳腺癌。结论 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对于临床诊断良恶性病变有独到价值。且对恶性病例诊断更为可靠。此诊断技术简便 ,费用低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与粗针穿刺组织学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及并发症。方法收集95例超声检查疑似为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的98个结节,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与粗针穿刺组织学检查,并经术后常规病理检查证实。比较两种方法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及术后并发症。分析结节直径大小与取材满意率、诊断准确率的关系。结果 (1)细针穿刺取材满意率89.8%,粗针为96.9%。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86.4%、90.5%、82.6%;粗针穿刺组织学诊断为90.5%、91.7%、88.6%;(2)粗针穿刺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细针穿刺(14.3% vs.2.0%,P<0.05);(3)结节直径≥1.0 cm时,粗针穿刺诊断准确率高于细针穿刺(P<0.05)。结论细针穿刺细胞学与粗针穿刺组织学检查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可互相补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涎腺上皮性肿瘤的细胞学特征,以提高针吸细胞学确诊率.方法:对253例有组织学对照的涎腺上皮性肿瘤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标本进行分析.结果:针吸细胞学诊断涎腺上皮性肿瘤的总准确率为95.7%,其中良性准确率为98.1%(203/207例),恶性准确率为84.8%(39/46例).同一类型的涎腺上皮性肿瘤中常有不同的细胞学特征,少数高分化涎腺癌可呈良性细胞学表现.结论:针吸细胞学对涎腺上皮性肿瘤的诊断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镜下缺乏组织学结构及针吸成分少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吸细胞学检查在乳腺包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针吸细胞学检查乳腺包块后,同时做石蜡切片的病人作为对照研究.结果: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达97.8%,良性病变的特异性达93.3%.同时,由于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简便、快速、费用低廉,有值得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在乳腺肿块的临床诊断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现就我院所做仅表现为乳腺增生症的中老年女性乳癌患者用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情况,作一总结分析。材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收集近期35~70岁女性用针吸乳腺组织作细胞学检查,患者均未明显触及肿块共160例,结果证实乳腺癌25例(占15.6%)。并在术后或活检经病理组织学所证实。穿刺方法:采用7号针头,10ml注射器,在乳腺增厚组织中心刺入,空针负压下在组织内不同方向穿刺数次(来回抽插不少于5次,至少3个不同方向)。将针头内的组织均匀涂在玻片上,95%乙醚酒精固定,采用HE染色镜检。细胞学诊…  相似文献   

16.
在1979年至1987年间行乳腺细计吸取细胞学检查1525例,其中经手术证实的403例进行了与组织学对照分析的研究。恶件肿瘤257例中254例为细胞学诊断(98.8%);良性肿瘤与疾病146例中142例得到正确诊断(97.3%)、分析了3例假阴性病例和1例假阳性病例的原因,并对罕见肿瘤的细胞学形态特点进行了描述。作者认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在足一种准确付高的乳腺肿瘤诊断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5054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结果。结果: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敏感度88.5%,特异度93.9%,总的诊断准确率91.24%。结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在临床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细针吸取涎腺肿块细胞图片的形态学分析,研究细针吸取细胞学在涎腺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9例涎腺肿块疾病行细针吸取细胞学涂片,用显微镜对涂片进行形态学分析,作出细胞学诊断,并与术后病理学诊断作比较。结果本组病例细胞学诊断的总体分类准确率为93.2%,特异性为94.3%;良性病变准确率为95%,特异性为94.4%;恶性肿瘤准确率为83.3%,特异性为88.2%。结论细针吸取细胞学对涎腺肿块的诊断具有操作简便、诊断快速、准确率高等优点,可作为涎腺肿块疾病的常规诊断方法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与B超相结合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B超引导下定位穿刺吸取细胞学及单纯应用针吸细胞学两种方法,与肿物切除后组织学检查相对比进行分析。结果肿物切除后组织学检查诊断乳腺癌98例,假阴性11例,其中36例应用B超引导下定位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假阴性2例;62例单纯应用针吸细胞学检查,假阴性9例,细胞学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4%和85.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具有安全、经济、方便、快速、痛苦小、准确率高的特点,结合B超引导下的定位穿刺更可获取足量的细胞成分,提高细胞学诊断正确率。对乳腺肿块尤其是对乳腺癌的筛选具有重要意义,可达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目的。虽然乳腺的穿刺细胞学检查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误诊率,需要组织学诊断解决。  相似文献   

20.
B超引导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肝脏恶性肿瘤正确性约为76.9~83.1%,其优越性被多数人所接受。但也存在假阴性、假阳性、对良好分化型肝癌(HCC)细胞鉴别困难、差分化型HCC组织来源不易判断等问题。为此,我们采用肝素化细针吸取法(简称肝素针吸)与不用肝素细针吸取法(简称一般针吸)进行比较,结果提示肝素针吸诊断的正确性较高,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凡B超显示肝有占位性病变且符合下列标准者,即作针吸:(1)出凝血时间基本正常;(2)无大量腹水及恶病质;(3)病变位于肝包膜下2 cm以内。二、穿刺方法先B超选点定位,1%普鲁卡因局麻,用经肝素化处理过的国产细针(G-7~9号),达到目标后,接上20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