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报告了伊春地区居民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病近况。在该地区,首次发现放逸短沟蜷作为第一中间宿主存在。并对东北蝲蛄进行了调查。同时对卫氏并殖吸虫伊春亚种的成虫、虫卵及囊蚴进行了观测;对成虫进行了染色体及核型的观察,探讨了该虫种独立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作者用Terasaki(1977)标准化了的单个生殖细胞培养及空气干燥法研究了绥芬河流域卫氏并殖吸虫的染色体,并与辽宁省宽甸县卫氏并殖吸虫的染色体组型做了对比,其结果两者相似,但未见精子形成及减数分裂。  相似文献   

3.
用相差显微镜及空气干燥法对黑龙江省绥芬河和辽宁省宽甸卫氏并殖吸虫的生殖细胞进行了活体及核型观察。结果表明,前者受精囊内有大量精子,精子发生、发育过程正常,有减数分裂象。染色体数为2n=22,n=11,属于卫氏并殖吸虫。后者精子发生停留在32个精细胞期,无减数分裂象,无成熟精子,染色体数为3n=33,属于肺生并殖吸虫。  相似文献   

4.
对辽宁省凤城县四条河流9个自然村进行了卫氏并殖吸虫类型调查。观察了囊蚴、成虫、虫卵形态及成虫染色体核型。证实该县存在卫氏并殖吸虫两型。位于靉河上游金家河伙荣沟村的卫氏并殖吸虫为三倍体型,该村有现患,人群皮试阳性率为26.7%;而靉河下游秋岭村的卫氏并殖吸虫为二倍体型,无典型病人发现,人群皮试阳性率为2.1%。两型形态除囊蚴大小不同外,以虫卵的区别最为明显。同时就两型卫氏并殖吸虫对人体的致病性及鉴别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东北地区的卫氏并殖吸虫及其亚种和变种的囊蚴、虫卵以及染色体核型进行了观察。认为二倍体型为卫氏并殖吸虫,三倍体型为前者在进化过程中,通过染色体突变形成的独立虫——肺并殖吸虫。作者首次在国内证实同一流域卫氏并殖吸虫与肺并殖吸虫共存,并推测有混合寄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扁囊并殖吸虫和卫氏并殖吸虫的囊蚴、后尾蚴、成虫和虫卵各阶段在光镜下的形态学比较及所测数据的统计学处理,认为这两种虫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人体卫氏并殖吸虫病一例崔晶,王中全,晋雪香,武峰,王运章河南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郑州450052关键词卫氏并殖吸虫;卫氏并殖吸虫病;河南省1病例摘要患者,女,8岁,河南省南召县人,因间断性咯血2a余而在某医院就诊,胸部X线检查发现右上肺尖前段及中外...  相似文献   

8.
免疫印渍技术用于斯氏并殖吸虫病抗原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免疫印渍技术分析了斯氏并殖吸虫30、60和90d虫体抗原组份与斯氏、卫氏并殖吸虫病人、华支睾吸虫、血吸虫、囊虫、包虫病人和健康人血清反应情况。结果发现斯氏和卫氏并殖吸虫病人血清均可识别9条抗原多肽,分子量分别为17、27、29、35.5、37.5、60、72和90kDa,其中35.5、37.5和39kDa三条抗原带可100%同2种并殖吸虫病人血清起反应,特异性达100%。72和90kDa抗原多肽可与其他寄生虫病人和正常人血清发生交叉反应。不同虫龄期的抗原在反应条带上无明显区别,但以30d龄虫体抗原的显色更清晰。结果提示35.5、37.5、和39kDa抗原多肽具免疫学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卫氏并殖吸虫成虫的特异性诊断抗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寻找诊断并殖吸虫病的特异性抗原。方法:应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中的蛋白组分进行分析。结果: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蛋白经SDS-PAGE后显示14条蛋白带,其中相对分子质量为53000、3l000、25000、16000、11000是主带;相对分子质量为53000和34000的条带可与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反应;108000、94000、65000的条带可与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反应;58000、53000、43000的条带可与旋毛虫感染的大鼠血清、小鼠血清及旋毛虫病患者血清反应。37000的蛋白带只能被斯氏狸殖吸虫感染的大鼠血清和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所识别,而不与华支睾吸虫病、血吸虫病患者血清、旋毛虫感染的大鼠和小鼠血清、旋毛虫病患者血清、正常大鼠、小鼠血清及正常人血清发生交叉反应。结论: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中相对分子质量为37000的蛋白组分为卫氏并殖吸虫成虫的特异性抗原,可用于并殖吸虫病的免疫学诊断及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0.
用沃特斯高效液相色谱仪,对黑龙江省二倍体和辽宁省三倍体卫氏并殖吸虫新鲜囊蚴进行了17种氨基酸的含量测定。两型中相同的氨基酸有11种。均未测出缬氨酸(Val)、甲硫氨酸(Met)。此外,二倍体还未测出脯氨酸(Pro)、酪氨酸(Tyr)及精氨酸(Arg)。两型中胱氨酸(Cys)的含量最高,三倍体为0.808%,二倍体为0.611%,三倍体型囊蚴的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二倍体型。推测两型卫氏并殖吸虫囊蚴的蛋白质构成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在蝲蛄体内的分布就我国东北地区来讲是有其规律的,以头胸部和足肌最多,其次为螯肢肌肉、腹肌和鳃,内脏中最少。按每克组织的含囊蚴数计算,鳃仅次于足肌和头胸部,结果提示囊蚴的分布和尾蚴的侵入部位有一定关系。各部位囊蚴的大小无显著差异。通过对三种类型囊蚴及囊壁的光镜、扫描电镜观察,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壁由外壁和内壁组成。外壁薄而透明,平均厚度为5.1μm,内壁厚,色暗而坚韧,平均为16.6μm。内壁实际由两层构成,内壁外层较厚,平均为13.7μm,在扫描电镜下两侧缘各为一较薄致密层,中间为疏松层。内壁内层较薄,平均厚度为2.9μm。三层囊壁厚度平均之比为1:26:0.56。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辽宁省两种染色体核型卫氏并殖吸虫成虫浸出物层析后所得蛋白液及其体外培养分泌物进行氨基酸测定。值得注意的是二种肺吸虫成虫分泌物中,胱氨酸、缬氨酸及脯氨酸的相对含量,都有明显差别,在浸出物及层析后蛋白液中三倍体的甘氨酸重量百分比比二倍体的明显为高。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s. To determine the natural crustacean host, the Paragonimus specie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host-parasit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ipur Paragonimus and some of the laboratory animals.Methods. The laboratory animals such as puppies, albino rats and Swiss mice were infected orally with metacercariae isolated from the fresh water crabs, Potamiscus manipurensis. The fecal specimens of the experimentally infected animals were examined microscopically for Paragonimus eggs at regular intervals. The animals were autopsied on days 35 - 328 after infection and the isolated worms were flattened between glass slides and fixed in 70% alcohol. The worms were stained with carmine and mounted with Canada balsam for morphological studies. The eggs were collected in 5% formol saline solution for microscopy. The flukes were classified into 4 developmental stages.Results. A total of 11 worms, 5 mature, 5 immature and 1 pre - adult were recovered. The 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metacercariae, worms and  相似文献   

14.
家犬分成(1)卫氏并殖吸虫(P.w.)囊蚴感染组;(2)P.w.成虫感染组。两组分别经78~150天、3O天后,用P.w.囊蚴攻击感染,再分别经17—3O天剖验。结果表明:(1)P.w.囊蚴感染可诱发犬的伴随免疫,而P.w.成虫移植感染未见诱发犬的伴随免疫。(2)第一组的犬用囊蚴攻击感染时,其童虫引起的病变较重。  相似文献   

15.
大白鼠卫氏并殖吸虫病的免疫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斯氏并殖和两型卫氏并殖三种同工酶的板状电泳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板状电泳(Vertical PAGE)对我国斯氏并殖与两型(2n和3n)卫氏并殖的LDH、MDH、EST同工酶进行了研究,酶谱相似系数分析后显示斯氏并殖与卫氏并殖间三种酶的同工酶有明显差异,实验结果进一步支持斯氏并殖为一独立虫种。而卫氏并殖两型间同工酶谱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亲缘关系上较其与斯氏并殖为近  相似文献   

17.
作者调查了宽甸县浑江流域卫氏肺吸虫的流行情况,对人群做了皮内试验及血清免疫学检查。在蜊蛄和犬体内分别检出囊蚴和成虫,证实该地区为一新的流行区。对囊蚴、虫卵、成虫和染色体的观察结果,显示该地区的肺吸虫为二倍体型—小型卫氏肺吸虫。未发现具有明显症状和痰检虫卵阳性的病人。并就血清免疫学检查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对湘东地区浏阳县卫氏并殖吸虫不同发育阶段(囊蚴、后尾蚴、童虫和成虫)的MDH的检测结果,发现其主要特征酶带相一致,但酶带的数目和/或位置有差别。同时选择出以15只囊蚴为一组分作MDH检测,即可显现酶带;并检测到不同发育阶段的MDH酶谱与宿主(蟹)的MDH酶谱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