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性单发性创伤性颅脑损伤后血钠、血钾、血氯、血镁、血钙离子的变化情况,并探究多重离子紊乱与颅脑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5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158例,根据其入院格拉斯哥评分( Glasgow Coma Scale,GCS)判定颅脑损伤程度分为3组:重度损伤(GCS 评分3~8分)78例,中度损伤(GCS 评分9~14分)33例,轻度损伤( GCS 评分15分)47例。分别收集患者急诊入院时即时血离子浓度。采用相应的统计学方法分析急性单发性创伤性颅脑外伤后离子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组间离子浓度均数和不同离子类型的发生率分别同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不同组别中多重离子紊乱构成比的差异。结果损伤严重程度、CT 提示中线位移、脑组织挫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颞叶和小脑损伤是颅脑损伤后离子降低的危险因素( OR ﹥1,P ﹤0.05)。血钠、血钾、血氯、和血镁浓度在不同颅脑损伤组间存在差异(r s ﹤0,P ﹤0.05)。各组间离子紊乱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05),其中对于多重离子紊乱,重度损伤组发生率与轻、中度损伤组存在明显差异(P ﹤0.05)。其中血钠、镁,血钠、氯、镁,血钠、氯以及血钠、钾、镁、氯同时降低这4类离子紊乱模式的发病率较高。结论颅脑损伤的程度与多重离子紊乱密切相关,多重离子紊乱既可以作为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又可加重颅脑损害。明确急性单发性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离子变化情况对患者病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波 《海峡药学》2013,(11):107-108
目的研究颅脑创伤患者早期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水平的变化及在伤情判断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ICU收治的80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按GCS评分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及分组,其中重-特重型组(3—8分)48例,轻-中型组(9—15分)32例,测定患者24h内血清ACTH及COR浓度,比较分析颅脑创伤患者ACTH、COR水平与伤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颅脑创伤所有患者早期ACTH、COR浓度普遍升高,并且重-特重型组患者血ACTH、皮质醇浓度显著高于轻呻型组的患者(P〈0.05)。轻-中型组的患者预后和重-特重型组的预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ACTH、COR值均与GOS预后评分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颅脑损伤早期所有患者血ACTH、COR浓度均明显升高,损伤越严重,升高越明显,预后越差,并可用来判断颅脑外伤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血糖和血钾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45例脑外伤患者分为GCS3-8分组、9-12分组和13-15分组,测其入院时空腹血糖和血钾水平,并比较结果,分析其预后的关系。结果 重型组和中型组较轻型组血糖水平显著升高(P<0.01和P<0.05),三组之间血钾水平无变化。结论 颅脑损伤后血糖水平越高预后越差,血糖可作为判断伤情的指标,治疗中应努力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血糖和血钾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 4 5例脑外伤患者分为GCS 3~ 8分组、9~ 12分组和 13~ 15分组 ,测其入院时空腹血糖和血钾水平 ,并比较结果 ,分析其预后的关系。结果 重型组和中型组较轻型组血糖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1和P <0 0 5 ) ,三组之间血钾水平无变化。结论 颅脑损伤后血糖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血糖可作为判断伤情的指标 ,治疗中应努力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5.
鹿中华  孙昀  汤艳  曹利军  郑瑶 《安徽医药》2012,16(7):946-948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6~8分患者急性期脑氧代谢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理。方法采集2009年6月—2011年7月35例术后转入ICU的重型颅脑损伤GCS评分6~8分患者的颈静脉血与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及血葡萄糖测定检查,计算脑氧利用率(O2Ucc)和颈内静脉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V-APCO2)、乳酸差(V-ALac)、血糖差(V-AGlu)的绝对值以及颈内静脉氧饱和度(SjvO2),根据短期预后将上述病例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并观察上述两组指标差异。结果与死亡组比较,存活组V-AGlu、V-ALac显著降低(P0.05),O2Ucc、V-APCO2、SjvO2明显升高(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GCS评分6~8分患者术后脑氧代谢在死亡组显示明显异常,尤其是无氧代谢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6.
刘俊 《江西医药》2014,(4):300-301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血糖异常率、血糖与GCS评分的关系、入院血糖与病人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性颅脑外伤合并血糖升高率达56.86%;轻、中、高重型3组的血糖值分别为(5.59±0.33)mmol/L、(6.26±1.43)mmol/L、(13.90±2.74)mmol/L;血糖正常组和异常组死亡率分别为2.22、43.86%(P〈0.05)。结论血糖是判断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高血糖患者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对颅脑损伤后住院治疗的96例高血糖患者采用GCS分级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患者均进行了动态血糖监测,并协助医生调控血糖,加强患者的护理。结果颅脑外伤后血糖浓度过高者预后明显差于血糖浓度正常略高者。入院GCS评分与测定血糖含量相结合,必然能够更为准确客观地判断病情和估计预后。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动态血糖监测,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开颅手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2年10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大骨瓣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手术前后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同时对手术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患者GCS为(5.42±1.44)分,治疗后为(12.57±3.75)分,治疗前后GC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存活率达90.0%(54/60);手术后患者发生脑积水7例,脑脊液外漏4例,脑膨出3例,其他并发症1例。结论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临床疗效显著,可大大提高患者的存活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临床治疗重症颅脑外伤较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宋香孔  王克剑 《首都医药》2009,16(24):43-43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血糖浓度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即刻行血糖检测,3N后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进行预后评分。结果颅脑损伤3周后中残、重残、植物生存状态以及急性期死亡患者入院即刻血糖浓度均明显高于恢复良好患者(P〈0.05,P〈0.01)。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血糖浓度是近期预后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镁离子(Mg^2+)、血糖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55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镁离子及血糖浓度,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颅脑损伤患者血清Mg^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糖浓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不同病情颅脑损伤患者血清Mg^2+比较为重度〈中度〈轻度(P〈0.01),血糖浓度比较重度〉中度〉轻度(P〈0.01);(3)存活组血清Mg^2+明显高于死亡者(P〈0.01),存活组血糖浓度明显低于死亡者(P〈0.01)。结论:血清Mg^2+、血糖浓度变化与颅脑损伤患者病情有一定关系.浓度变化可作为判断其病情及评估其预后的一项指标,对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补充镁制剂对其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血糖水平与其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25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急性颅脑损伤分为轻型、中型、重型3组,应用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分析血糖水平与颅脑损伤程度的关系。根据血糖水平将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血糖升高组、血糖<11.1mmol/L组和血糖≥11.1mmol/L组,采用χ2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分析血糖水平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随着颅脑损伤程度的加重,血糖值明显升高(P<0.01),呈正相关。颅脑损伤患者中,血糖值越高其预后越差(P<0.01)。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血糖水平可以作为监测病情及判断预后的指标,在治疗过程中严格控制血糖,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颅脑损伤GCS评分与CT像计分对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GCS得分与CT图像之间的关系.方法 511例颅脑损伤患者连续进行10 mm厚度和区间CT切片扫描,根据CT图像得分和临床GCS标准,CT图像计分理想总分为15分,依据积分情况分为轻型(≤5分)33例,中型(6~10分)247例和重型(≥11分)231例.GCS评分为:轻型(13~15分)61例,中型(9~12分)311例,重型(3~10分)139例.结果 两种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图像计分与GCS评分在颅脑损伤病情分级存在相关性,随着GCS评分病情的加重而CT图像计分呈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糖水平与疾病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87例,根据入院GCS评分,将患者分为GCS 3~5分和GCS 6~8分两组;出院时根据GO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GOS 4~5分)和预后不良组(GOS 1~3分);根据血糖水平分为高血糖组和非高血糖组.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伤后12 h内和伤后24 h内血糖,记录高血糖组和非高血糖组的死亡率.结果 血糖与伤情:伤后12 h和24 hGCS 6~8分组患者血糖水平显著低于GCS 3~5分组(P<0.05);血糖与预后:伤后12 h和24 h预后良好组患者血糖水平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非高血糖组患者预后良好(恢复良好+轻度残疾)发生率显著高于高血糖组(43.75% VS 23.07%,P<0.05),非高血糖组患者死亡率显著低于高血糖组(8.33% VS 25.64%,P<0.05).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糖水平与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应给予积极控制以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临床因素。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30例)和预后良好组(34例),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间、血糖、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血氧饱和度、收缩压以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两组患者中可能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入院时间较长,血糖和ISS较高,而GOS分值、血氧饱和度、收缩压以及GCS分值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疝、CT中线移动程度、环池形态、并发症及基础疾病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OR=1.025、32.546、3.237、4.561,P〈0.05)。结论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建立迅速有效的救治绿色通道,充分评估患者的损伤,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早期积极地处理颅脑损伤和合并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在提高生存率的基础上可促进其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血糖增高对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患者入院时按GCS分重型组、中型组与轻型组,出院时按GOS分死亡或植物生存组、残疾组与良好组,分别测定血糖,将其测定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出血急性期血糖越高,入院时病情越重。GCS评分越低。同时出院时GOS分级越低,预后越差。结论脑出血急性期血糖水平对判断病情、估计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学科联合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6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进行常规治疗的48例患者为对照组,2010年1月~2012年12月实施多学科联合治疗的48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ADL、GCS评分以及死亡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DL评分为(89.36±15.33)分,GCS评分为(14.12±1.22)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后ADL评分为(62.37±10.28)分,GCS评分为(9.89±1.58)分,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12.5%,对照组死亡率为2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联合治疗可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治愈率,降低患者死亡以及致残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子军  崔明  江永  左延卿 《安徽医药》2009,13(10):1271-1272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价值。方法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28),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乌司他丁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乌司他丁20万U,3次/d,连用10d,观察两组的治疗第1,4,8,12d的GCS记分及6个月后GOS评分。记录两组的血生化指标及生命体征变化。两组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GCS记分明显升高(P〈0.05),6个月后GOS评分的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死率亦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有效地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死亡风险,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应激性高血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高血压脑出血后应激性高血糖及胰岛素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应激性高血糖患者49例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为重型组18例,9~15分为轻型组31例。两组患者随机分成胰岛素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治疗1个月。结果:GCS与血糖水平显著相关(P〈0.05)。用胰岛素治疗能降低重型组患者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重型患者的预后(P〈0.05)。结论:测定血糖有助于了解脑出血的严重程度、评估患者预后。胰岛素能改善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