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重症胰腺炎术后阶梯性营养支持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重症胰腺炎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法 重症胰腺炎手术后 2 2例全静脉营养、肠内营养的阶梯性营养支持 (A组 )与 2 0例全静脉营养 (B组 )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A组全静脉营养 (TPN)时间 (8.6± 4.8)d ,管饲肠内营养 (EN)时间 (2 1.6± 9.3)d ;B组TPN时间 (19.7± 5 .6 )d ,胰腺炎胰周感染 5 / 2 2例 ,B组为 10 / 2 0例 ,A组病人住院时间 (6 2 .1± 30 .4)d ,B组病人住院时间 (78.5± 31.3)d ,A组病人平均医疗费用 (182 80± 2 5 0 0 )元 ,B组病人平均医疗费用 (2 5 92 2± 2 75 0 )元。结论 急性胰腺炎病人早期采用阶梯性营养支持治疗安全有效 ,缩短住院时间 ,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防治急性胰腺炎 (AP)由轻型向重型发展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根据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轻重、有关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结果和其病情演化情况分组并采取区别对待原则 ,A组 (一般治疗组 ) :行常规治疗、全身应用较大剂量山莨菪碱及行“茵陈小承气汤”灌胃。B组 (综合治疗组 ) :除上述一般治疗外 ,加行 1%利多卡因经肾囊封闭胰周区域和稀碘复液清洁灌肠。并对有关治疗方法的机理及结果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A组 4 0例AP患者 ,B组 2 2例 ,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 9d、18d。 14例胆石性AP病人中 ,2例由于感染控制不佳 ,中转手术。全部 62例AP患者均痊愈 ,无转化为重症AP者 ,也未出现全身、局部或与治疗有关的并发症者 ,总平均住院时间为 12d。结论 该综合治疗方法能有效防止AP的重型化发展 ,且经济又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3.
急性胰腺炎的全肠外营养与生长抑素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在禁食、胃肠减压和预防感染的基础上 ,加用生长抑素和全肠外营养对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影响。 方法 :将 1990年 1月至 1994年 12月底收治的急性胰腺炎 2 6例 ,归为A组。自 1995年以来收治的急性胰腺炎 2 8例 ,归为B组。两组胰腺炎的病因和严重程度无明显差别。B组病人采用全肠外营养支持和生长抑素治疗。 结果 :A组病人入院时血清白蛋白为 (30 .0± 1.2 ) g/L ,治疗 15天后 ,白蛋白仍在 (30 .4± 0 .8) g/L。B组病人于入院后即行全肠外营养支持 ,时间为 (17± 6 )天 ,施他宁使用时间为 (7± 2 )天。其血清白蛋白入院时为 (2 9.0±1.3)g/L ,治疗 15天后 ,白蛋白上升至 (35 .7± 0 .9) g/L ,明显高于入院时 (P <0 .0 1)。B组病人的病死率及住院日、中转手术率、淀粉酶的恢复天数较A组病人有明显改善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 结论 :在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原则的基础上 ,通过加用全肠外营养和生长抑素可最大程度地抑制胰腺的分泌 ,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与病死率 ,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郑小红 《现代保健》2012,(6):105-106
目的比较泮托拉唑和西咪替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8月~2011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分为A、B两组,A组给予西咪替丁治疗,B组给予泮托拉唑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B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首次通便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较A组均明显缩短(P〈0.01或P〈0.05)。结论在急性胰腺炎的综合治疗过程中,泮托拉唑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明显,宜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鼻胃管肠内营养(EN)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愿意接受EN治疗的SAP病人,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随机分为经鼻胃管EN(鼻胃管)组和经鼻空肠管EN(鼻空肠管)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病人治疗过程中的血淀粉酶、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清蛋白、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消化道不良反应、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和死亡情况。结果:两组病人营养支持1周、2周后的血淀粉酶、血常规、C反应蛋白、清蛋白、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消化道不良反应、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等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鼻胃管EN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更易被病人接受的肠内营养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发病早期(72h)患有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病人行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ST(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NBD(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等诊断及微创治疗,以动态评价治疗性ERCP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0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分为A、B两组,A组行ERCP检查和治疗,B组行内科保守疗,分别观察两组的腹痛缓解时间、胰腺炎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及治疗后前3d的血淀粉酶、白细胞数、体温的动态变化。结果患者A组较B组在48h、72h血淀粉酶、白细胞数、体温的动态变化显著,两组的腹痛缓解时间、胰腺炎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差异显著。结论在早期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中,治疗性ERCP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发病早期(72 h)患有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病人行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ST(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NBD(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等诊断及微创治疗.以动态评价治疗性EKCP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10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分为A、B两组,A组行ERCP检查和治疗,B组行内科保守疗.分别观察两组的腹痛缓解时间、胰腺炎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及治疗后前3 d的血淀粉酶、白细胞数、体温的动态变化.结果 患者A组较B组在48 h、72 h血淀粉酶、白细胞数、体温的动态变化显著,两组的腹痛缓解时间、胰腺炎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差异显著.结论 在早期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中,治疗性EKCP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周家德 《现代医院》2012,12(5):70-71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的5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并全胃肠外营养;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体重、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值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呕吐、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血淀粉酶下降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住院时间,降低其医疗费用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马建党 《现代保健》2009,(14):121-12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淀粉酶脂肪酶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43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对照组为30例健康人。采用速率法检测淀粉酶(AMY),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脂肪酶(LPS)和C反应蛋白(CRP)。结果起病时MAP组和SAP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SAP组又明显高于MAP组;MAP组和SAP组血清AMY、LP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疾病早期联合检测CRP、AMY、LPS诊断MAP组、SAP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结论C反应蛋白与淀粉酶、脂肪酶联合检测有助于AP的早期诊断、病变程度的判断、治疗效果的观察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时机经三腔胃肠管给予EN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 方法:43例SAP病人均在人院48 h内放置三腔胃肠管行胃肠减压,随机分为A组(n=20)和B组(n=23).A组在患病48~168 h(平均109.2 h)经三腔胃肠管途径给予EN,B组在患病48 h内(平均30.7 h)经三腔胃肠管途径给予EN.观察病人治疗7和14 d时APACHE-Ⅱ评分、BalthazarCT积分、C反应蛋白(CRP)和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等. 结果:治疗7d时,B组APACHE-Ⅱ评分较A组明显降低(P<0.05);CRP恢复时间较A组明显缩短(P<0.05),住院费用亦低于A组. 结论:早期(患病48 h内)给予EN,能有效地控制SAP的全身炎症反应,减少感染的发生率,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1.
硫普罗宁治疗急性胰腺炎肝损害临床疗效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硫普罗宁治疗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害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 将81例急性胰腺炎肝损害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1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普罗宁.两组患者于治疗第1、8天分别检测肝功能、胰脂肪酶和C反应蛋白(CRP),同时观察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第8天两组肝功能均有好转,胰脂肪酶、CRP均下降,但治疗组较对照组各项指标好转更明显(P<0.05);治疗组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明显缩短[(8.6±2.7)d比(13.8±3.5)d](P<0.05).结论 硫普罗宁对急性胰腺炎并发肝损害有很好疗效,并且对急性胰腺炎本身亦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性介质和清除氧自由基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患者8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仅行常规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保守治疗基础上加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结果治疗3 d时的全身严重程度APACHEⅡ评分观察组为(6.47±2.01)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炎症因子TNF-α和CRP分别为(135.63±24.13)μg/L、(21.58±7.32)mg/L,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腹痛缓解时间、肠道恢复通气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5±0.3)、(3.6±1.2)、(5.6±1.3)、(11.3±2.4)d,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均p<0.05);仅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ERCP治疗ABP,可快速改善患者全身状况,降低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救治率。  相似文献   

13.
AIM: 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glutamine enriched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PN) on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 (AP). METHOD: Forty patients with AP, who had Ranson's score between 2 and 4 received either standard TPN (control group) or TPN with glutamine (treatment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TPN containing 0.3 g/kg/days glutamine. At the end of the study,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for nutritional and inflammatory parameters, length of TPN 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RESULTS: The length of TPN applications were 10.5+/-3.6 days and 11.6+/-2.5 days, and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s were 14.2+/-4.4 and 16.4+/-3.9 days for the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NS), and the complication rates in the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were 10 and 40%, respectively (P<0.05). The transferrin level increased by 11.7% in the group that received glutamine-enriched TPN (P<0.05), whereas the transferrin level decreased by 12.1% in the control group (NS). At the end of the study, slight but not significant changes were determined in both groups in fasting blood sugar, albumin, blood urea nitrogen (BUN), creatinine, total 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s,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alanine transaminase (ALT) and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activities, leukocytes, CD(4), CD(8), serum Zn, Ca and P levels compare to the baseline levels (NS). Significant decreases were determined in serum lipase, amylase activities and C-reactive protein (CRP) levels in both groups (P<0.05).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have shown that glutamine supplementation to TPN have beneficial effects on the 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AP.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肾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SCr、 BUN)及炎性因子(CRP、TNF-α、 IL-6)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的SCr、 BUN、 CRP、 TNF-α、 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SCr、 BUN、 CRP、 TNF-α、 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可有效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肾功能,降低其体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5.
王贺 《中国校医》2020,34(6):443
目的 探讨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白蛋白(SA)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检测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某医院2016年4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8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选取50例同期于医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的HDL-C、SA、CRP水平,分析不同病变程度与HDL-C、SA、CRP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测定HDL-C、SA、CRP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HDL-C、SA 水平:SAP组[(0.68±0.14)mmol/L、(28.47±5.26)g/L]MAP组[(76.58±17.32)mg/L]>对照组[(3.64±0.5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下面积检验发现,HDL-C、SA、CRP 各指标联合用于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的ROC 曲线下面积(AUC)(0.961)高于各指标单独应用(0.839、0.936、0.868)。结论 血清HDL-C、SA 及CRP 水平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判定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肠内营养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在急性胰腺炎(A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研究17例急性胰腺炎病例的临床及治疗经过,均予以肠内营养,平均2ld。结果 17例患最终全部过渡为正常或低脂饮食,营养状况均明显改善;在空肠内营养期间血清胰淀粉酶均逐渐降至正常,无病情反复和血清胰淀粉酶波动,无感染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出现。7例胰腺假性囊肿中6例自行消退。结论 在急性胰腺炎的非手术治疗期间,尽快由肠外营养向肠内营养过渡,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剂量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每天给予奥曲肽1.2mg、对照组每天给予奥曲肽0.6mg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APACHEⅡ评分、腹痛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平均住院日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剂量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明显、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4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病因、治疗方式及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延期手术,31例急诊手术。31例术后积极综合治疗,获满意疗效,平均住院2W。T管于出院后4W造影证实胆道通畅,一次性拔除,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3年,平均2.5年,无胰腺炎再次发作。结论轻型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应以非手术治疗为宜,急性重型胆源性胰腺炎早期亦主张非手术治疗,一旦病情发展需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实验室血尿淀粉酶检验指标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观察我院2010-2011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9N,探讨在不同的病变过程中血尿淀粉酶的变化情况。结果:1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尿淀粉酶测定指标都不同程度的高出正常值,其中有2例误诊。结论:急性胰腺炎(Ap)起病急,发展迅速,演变复杂,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导致不良后果。因此,凡遇突然发作的持续性腹痛,应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结合血尿淀粉酶测定,综合分析,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20.
李东亮 《中国校医》2019,33(11):837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对胃癌术后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46例胃癌术后伴发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均接受传统疗法,观察组在传统疗法基础上实施生长抑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分级变化、治疗前后血清淀粉酶含量变化、治疗前后腹痛腹胀消失时间变化进行治愈率评定。结果 治疗后,CT分级平均得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轻型病理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淀粉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痛消失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为47.83%,观察组为78.26%(P<0.05)。结论 使用生长抑素可以有效减轻胃癌术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