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丁座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丁座草Boschniakia himalaicaHook.f.et Thoms.块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与结论从丁座草块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3β-乙酰熊果酸(3β-acetoxyurs-12-en-28-oic acid,Ⅰ)、3β-乙酰齐墩果酸(3β-acetyloleanolic acid,Ⅱ)、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Ⅲ)、熊果酸(ursolic acid,Ⅳ)、( )-松脂素单葡萄糖苷[( )-pinoresinol monoglucoside,Ⅴ]。化合物Ⅰ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Ⅱ和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青椒根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青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et Zucc.)根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其中2个为新结构定名为青椒内酯(schinifolin Ⅰ),乙酰氧青椒内酯(acetoxyschinifolin Ⅱ),其他5个为已知化合物,葡萄内酯(aurapten Ⅲ),白鲜碱(dictamnine Ⅳ),滨嵩内酯(scoparon Ⅴ),茵芋碱(skimmianine Ⅵ),β-谷甾醇(β-sitosterol Ⅶ)。根据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Ⅰ,Ⅱ化 的鉴定为7氧代(3′,7′-二甲基-2′,6′-辛二烯)-8-甲氧基香豆素及7氧代(3′,7′-二甲基-5′-乙酰氧基-2′,6′-辛二烯基)8-甲氧基香豆素,化合物Ⅰ、Ⅱ、Ⅲ、Ⅴ在由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实验中,具有拮抗血小板聚集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旋覆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旋覆花Inula japonica Thunb.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分离技术对旋覆花乙醇提取物的氯仿和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旋覆花中分得11个化合物,经鉴定为金圣草素(Ⅰ),万寿菊素(Ⅱ),槲皮素(Ⅲ),木犀草素(Ⅳ),山奈酚(Ⅴ),旋覆花内酯C(Ⅵ),旋覆花内酯(Ⅶ),胡萝卜苷(Ⅷ),β-谷甾醇(Ⅸ),大花旋覆花内酯(Ⅹ),ivangustin(Ⅺ)。结论化合物Ⅰ为首次从欧亚旋覆花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4.
大叶冬青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彬  郑曦孜 《中国药业》2009,18(10):17-18
目的研究大叶冬青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及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利用核磁共振(NMR)和质谱(MS)等方法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果从大叶冬青的干燥叶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羽扇豆醇、熊果酸、23-羟基齐墩果酸、熊果醇、27-羟基-α-香树脂醇、坡模酸、3β,23-二羟基乌索-12-烯-28-酸、羽扇-20(29)-烯-3β,24-二醇。结论该植物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裸花紫珠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洁  柳文媛  冯锋 《海峡药学》2010,22(9):77-79
目的研究裸花紫珠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各种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运用光谱数据解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2α,3α,24-三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酸(Ⅰ),2α,3β,24-三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酸(Ⅱ),2α,3β,19α-三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O-β-D-葡萄糖苷(Ⅲ),2α,3α,19α,23-四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O-β-D-葡萄糖苷(Ⅳ),岳桦素(Ⅴ),芹菜素(Ⅵ),木犀草素(Ⅶ),无梗五加苷B(Ⅷ),aurantiamide acetate(Ⅸ),β-谷甾醇(Ⅹ),β-胡萝卜苷(Ⅺ)。结论化合物Ⅱ~Ⅳ,Ⅷ和Ⅸ为首次从紫珠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和Ⅴ为从裸花紫珠中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6.
水杨柳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的目的是对水杨柳的根部进行化学成分研究, 采用硅胶柱色谱的方法分离和纯化化合物, 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从水杨柳的根部分离得到了13个化合物, 包括1-羰基-油桐酸(1), 油桐酸(2), 3-乙酰氧基-油桐酸(3), 蒲公英赛酮(4), 蒲公英赛醇(5), 3-乙酰氧基-12-齐墩果烯-28-酸甲酯(6), 3-乙酰氧基-12-齐墩果烯-28-醇(7), 熊果酸(8), 羽扇豆醇(9), 乙酰氧羽扇豆醇酯(10), 臭矢菜素A(11), 大黄酚(12)和没食子酸(13)。化合物1为新的蒲公英赛烷三萜类化合物, 化合物2~12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用MTT法测定了化合物1~3对AGZY 83-a和SMMC-7721细胞的抑制作用。证明化合物2对AGZY 83-a细胞有弱抑制作用(IC50 33.055 μg·mL-1)。  相似文献   

7.
曾有报道,齐墩果(Olea europaea Linn)茎中(+)-1-乙酰氧基松脂素-4’-β-D-葡萄糖甙的分离和结构确定及九种木脂素化合物的分离.本文报道该植物中的四种酚性化合物,即山奈酚(Ⅰ).槲皮素(Ⅱ).七叶内酯(Ⅲ)和七叶甙(Ⅴ)的分离与鉴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HPLC制备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采用有机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四合木醋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为11α,12α:13β,28-diepoxyoleanane-3β-caffeate(1),3β-hydroxy-11α,12α:13β,28-diepoxyoleanane(2),3β-(3,4-dihydroxy-cinnamoyl)-erythrodiol(3),槲皮素(4),(E)-22-(3-(4-hydroxy-3-methoxyphenyl)acryloyloxy)docosanoic acid(5)。结论: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为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化合物2为新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9.
梅叶冬青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梅叶冬青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反相硅胶柱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梅叶冬青根的化学成分,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梅叶冬青根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β-O-乙酰熊果醇(Ⅰ)、3β-O-乙酰熊果酸(Ⅱ)、泰国树脂酸(Ⅲ)、齐墩果酸(Ⅳ)、咖啡酸(Ⅴ)、乌索酸(Ⅵ)、2α,3β,19α-三羟基乌索-12-烯-23,28-二羧酸(Ⅶ)、β-谷甾醇(Ⅷ)和胡萝卜苷(Ⅸ)。结论化合物Ⅰ~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红车轴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红梅  李宁  李铣 《中南药学》2008,6(5):534-536
目的对红车轴草全草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重结晶,制备薄层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香草醛(vanillin,Ⅰ),山柰酚(kaempferol,Ⅱ),鹰嘴豆芽素A(biochaninA,Ⅲ),德鸢尾素(irilone,Ⅳ),芒柄花素(formononetin,Ⅴ),鹰嘴豆芽素A-7-O-β-D-吡喃葡萄糖苷(biochanin.A-7-O-β-D-glucopyranoside,Ⅵ),大豆素(daidzein,Ⅶ),(-)maackiain(Ⅷ),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Ⅸ)。结论化合物Ⅰ、Ⅱ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中药金樱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正反相硅胶,凝胶(Sephadex LH-20)等多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2α,3β,19α-三羟基齐墩果酸(Ⅰ),山奈酚(Ⅱ),翻白叶苷A(Ⅲ),β-谷甾醇(Ⅳ),胡萝卜亭(Ⅴ)。结论:化合物Ⅰ为首次从金樱子果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卫矛科卫矛属植物肉花卫矛 (Euonymus carnosus Hemsl.) 的化学成分。方 采用正相硅胶和 Sephalex LH-20 凝胶柱色谱等分离方法对肉花卫矛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 5 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β-香树脂醇棕榈酸酯(Ⅰ)、β-香树脂醇(Ⅱ)、齐墩果酸(Ⅲ)、3β, 22α-二羟基-12-齐墩果烯-29-羧酸(Ⅳ)、山海棠萜酸(Ⅴ)。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肉花卫矛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黄荆子亲脂性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黄荆果实亲脂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法、ODS柱层析法、Sephadex LH-20柱层析等分离方法对黄荆子亲脂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abietatrien-3β-ol(Ⅰ)、vitexifolin C(Ⅱ)、phytol(Ⅲ)、obtusalin(Ⅳ)、L-芝麻脂素(Ⅴ)、邻苯二甲酸二丁酯(Ⅵ)、β-谷甾醇(Ⅶ)。结论化合物为Ⅰ,Ⅱ,Ⅲ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金刚藤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百合科菝葜属植物金刚藤Smilax bockii.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金刚藤分离得到了6个黄酮类及有机酸类化合物,分别为芦丁(rutin,Ⅰ),异台黄杞苷(isoengeletin,Ⅱ),咖啡酸正丁酯(caffeic acid n-butyl ester,Ⅲ),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n-butyl-β-D-fructopyranoside,Ⅳ),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3,5-dimethoxy-4-hydroxy-benzonic acid,Ⅴ),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Ⅵ)。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Ⅲ,Ⅳ,Ⅵ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刺山柑茎和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系统地研究刺山柑(Capparis spinosa)茎和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再通过LC-MS、1H-NMR、13C-NMR等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刺山柑茎和叶经体积分数85%的乙醇提取,从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补骨脂素(psoralen,Ⅰ)、异补骨脂素(isopsoralen,Ⅱ)、对羟基苯甲酸乙酯(ethyl hydroxybenzo-ate,Ⅲ)、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ethylparaben,Ⅳ)、反式肉桂酸(transcinnamic acid,Ⅴ)、苯甲酸(benzoic acid,Ⅵ)、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Ⅶ)、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Ⅷ)、山柰酚芸香苷(kaempfer-ol-3-O-rutinoside,Ⅸ)、芦丁(rutin,Ⅹ)、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Ⅺ)和β-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Ⅻ)。结论化合物Ⅰ~Ⅴ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周鹏  周琦  陈磊 《黑龙江医药》2011,24(3):381-382
目的:对苦楝子的甲醇提取物中的三萜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常压RP-C18硅胶,葡聚糖凝胶 LH-20以及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纯化,通过1D-NMR,2D-NMR以及EI-MS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苦楝子的甲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4个三萜化合物经鉴定为:Meliasenin B (Ⅰ),Meliasenin ...  相似文献   

17.
石莼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绿藻石莼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 20、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24R,28R环氧5烯3β醇(Ⅰ)、豆甾5,24(28)二烯3β醇(Ⅱ)、豆甾5,28(29)二烯3β醇(Ⅲ)、β谷甾醇(Ⅳ)、对羟基苯甲酸(Ⅴ)、琥珀酸(Ⅵ)。结论化合物除(Ⅱ)以外均为首次从石莼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水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Ellis f.logicarpa)果实中化学成分。方法利用不同的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解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为琥珀酸(succinic acid)(Ⅰ)、芥子酸(sinapinic acid)(Ⅱ)、莽草酸(shikimic acid)(Ⅲ)及D-甘露醇(D-mannitol)(Ⅳ)。结论化合物Ⅰ~Ⅲ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Ⅳ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