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家庭男性躯体施暴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干预家庭暴力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病例时照研究,对156例社区家庭男性躯体施暴者和44例社区正常对照组用社会人口学指标、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一般资料显示,家庭暴力男性躯体施暴者较对照组有更多的低教育水平者;更多的嗜烟者,且每天抽烟量大;且他们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和偏执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暴力男性躯体施暴者有较多的低教育水平者和有较多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家庭男性躯体施暴者的社会心理学因素,为进一步干预家庭暴力提供帮助。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56例社区家庭男性躯体施暴者和44例正常对照组用社会人口学指标、社会支持量表、父母养育方式培表、儿童期虐待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反衬:会人格症状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家庭功能问卷进行评定.对多种因素进行Logestic同归分析。结果:Logestic回归分析依次进入方程的是婚后夫妻关系,父亲惩罚、严厉的养育方式.嗜烟、反社会人格障碍症状、外向型人格、主观的社会支持、情感介入和退避的应付方式。结论:父亲惩罚、严厉的养育方式,嗜烟,外向性格,社会支持和情感介入6个变量是家庭躯体暴力男性施暴者最显著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成年男性严重躯体施暴行为与儿童期受虐的关系,为家庭暴力行为的成因与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独访谈及问卷评估(冲突策略问卷与儿童期虐待简式问卷),结合当地公安司法部门、妇联等机构备案登记存在严重家庭暴力的资料,对四川省绵阳市某社区38例严重躯体施暴者与38例非施暴者根据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基本一致配对进行研究。结果:①严重躯体施暴组年龄集中在18~29岁(65.8%);②严重躯体暴力组儿童期虐待问卷各分量表分值及量表总分均高于非暴力组(P<0.05);③严重躯体暴力组目前躯体虐待及躯体虐待严重程度、情感虐待、性虐待分量表分值均高于非施暴组(P<0.05),与访谈结果基本一致;④严重躯体施暴组的CTQ-SF躯体虐待分量表分值与CTS-2躯体虐待分值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男性儿童期遭受躯体虐待对其成年后严重躯体施暴行为的形成有一定影响;严重躯体施暴者存在其他施暴形式,包括情感虐待与性虐待,单一的施暴形式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家庭结构下夫妻暴力施暴者和受虐者的社会心理学特征。方法:采取多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用自编家庭暴力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80户城市有暴力行为的家庭,以及按照以家庭结构相近作为配对条件,从无暴力行为的家庭中选取96户作为对照家庭。并在对照家庭中选取与施暴者性别、年龄基本情况相配者96人作为施暴者的对照组作横断面调查访谈。结果:(1)施暴组中丈夫65人(81%),妻子15人(19%),受虐组中妻子65人(19%),丈夫15人(85%);对照组中丈夫83人(86%),妻子13人(14%)。(2)施暴组的SCL-90总分以及各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施暴组的消极应对分高于受虐组(29.6±8.3/29.5/7.4,F=2.127,P<0.05);施暴组精神质分低于受虐组(65.9±9.6/69.8±12.9±12.9,F=2.185,P<0.05),社会支持总分(36.9±9.2/40.7±6.4,F=9.922)、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均低于对照组,情绪稳定性分高于对照组(48.1±10.1/44.5±9.0,F=2.461,P<0.05)。(3)夫妻独子家庭施暴组精神质分低于受虐组(64.6±10.9/69.5±12.6,F=4.875,P<0.05);施暴组的社会支持总分(37.2±9.0/41.4±6.3,F=2.923)、主观支持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夫妻多子家庭的施暴组焦虑(19.6/28.6,u=41.00,P<0.05)、抑郁(20.3/30.3,u=35.50,P<0.05)、躯体化因子分低于受虐组(15.0/26.9,u=34.00,P<0.05);施暴组抑郁、神经质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夫妻暴力中施暴者具有情绪不稳的个性特征、较少的社会支持及消极的应对方式等,容易促成施暴行为;受虐者具有精神质的个性特征。其中以夫妻独子及多子家庭社会心理问题较为突出。提示在对夫妻暴力的干预中,更应重视夫妻独子及多子家庭的夫妻暴力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验证并探讨国内家庭暴力严重躯体施暴行为代际传递的特点,为家庭暴力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线索调查的方法,结合当地派出所、妇联等机构提供的存在家庭暴力的备案登记资料,筛选入组暴力家系施暴者(AP)136例,无暴力家系施暴者(ANP)93例,暴力家系非施暴者(NAP)105例,无暴力家系非施暴者(NANP)198例,比较不同家系来源家庭暴力施暴行为代际传递的形式特点。结果:AP组儿童期遭受躯体虐待、性虐待分及儿童期虐待总分、目睹家庭暴力分均高于其他三组。NAP组在儿童期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分和目睹家暴分均显著高于ANP和NANP组。严重躯体施暴行为与儿童期遭受各型虐待分及总分、目睹家暴分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国内社区家庭暴力严重躯体施暴行为存在代际传递现象,但儿童期目睹家庭暴力成年后更容易成为严重躯体施暴者,而儿童期经历家庭暴力不一定成为严重躯体施暴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社区家庭暴力(DV,Domestic Violence)施暴者的部分心理学特征。方法:采取多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300户有暴力家庭的施暴者(316人),以及按照年龄、性别和家庭结构配对的无家庭暴力对照组(310人)的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身症状和对家庭暴力的态度。结果:(1)施暴组的SCL-90总分(38.6±32.4)以及强迫(0.6±0.5)、人际敏感(0.5±0.5)、抑郁(0.5±0.5)、焦虑(0.3±0.4)、敌对(0.4±0.5)、偏执(0.4±0.5)、精神病(0.2±0.3)与疑病因子分(0.5±0.5)均高于对照组(均分分别为30.8±28.6、0.5±0.5、0.4±0.4、0.4±0.5、0.3±0.3、0.3±0.4、0.3±0.5、0.2±0.3、0.4±0.4)(P<0.05或P<0.01);生活事件总分和负性事件分均高于对照组(38.0±34.5/31.4±7.3,23.7±26.2/12.8±21.8)(P<0.01);社会支持总分(37.4±8.2)、客观支持(12.2±3.5)、主观支持(17.8±5.0)和支持利用度(7.4±2.0)均低于对照组(均分分别为40.8±6.6、12.8±3.0、20.2±4.0、7.8±2.0)(P<0.05或P<0.01);(2)施暴者接受家庭暴力的态度比例高于对照组(79.9%/11.9%,P<0.05);(3)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家庭有赌博成员、负性生活事件、人际关系敏感症状、主观社会支持差和对DV认同态度是施暴行为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2.74,1.00-7.74、1.02,1.01-1.03、2.83,1.43-5.59、0.91,0.86-0.96、0.05,0.03-0.08)。结论:家庭暴力施暴者存在很多的心理问题;对家庭暴力的认同态度是施暴者采取行为的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夫妻暴力社会人口学及社会文化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夫妻暴力的社会人口学及社会文化高危因素,为进一步心理干预夫妻暴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级分层抽样方法,在湖南省郴州市抽取3087个家庭.其中有384户曾发生夫妻暴力,从中随机抽取80户,将施暴者80人作为暴力组.另外,以家庭结构相同为前提条件,选取96户无暴力行为的家庭,并从中选取与施暴者性别相同、年龄相近的96人作为对照,为非暴力组.用自编家庭暴力问卷进行访谈.结果:施暴者男性的比例(81.3%)显著高于女性(18.7%),受虐者女性的比例(81.3%)显著高于男性(18.7%)(P<0.05);夫妻暴力家庭中3l~40岁的人数最多为60人,占37.5%;暴力组的受教育年限、经济收入低于非暴力组(P<0.05).施暴者的经济收入高于受虐者(P<0.05).家庭体制中暴力组家长制、自由制高于非暴力组(P<0.01),而暴力组民主制的家庭体制低于非暴力组(P<0.01).结论:施暴者以男性居多,受虐者以女性居多.以31~40岁年龄段夫妻暴力发生最多.受教育年限低、经济收入低较易有施暴倾向.家庭体制中家长制和自由制作风,容易引发暴力事件.  相似文献   

8.
家庭暴力的表现形式及其相关因素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家庭暴力的表现形式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用自行设计的家庭暴力一般资料和表现形式问卷对318名家庭暴力施暴者和306名受虐者进行调查。结果:家庭暴力的表现形式以言语辱骂的发生率最高(90.5%),其次是徒手殴打(42.4%)、损毁家什(19.8%)、持械殴打(10.3%),其中50%的家庭存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暴力表现形式;在不同家庭结构中,言语辱骂以夫妻二人家庭、夫妻多子家庭的发生率最高(100%),其次为多代大家庭(96.2%),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毁坏家什、持械殴打以重组家庭的发生率最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徒手殴打也以重组家庭的发生率最高,但差异尚不具有显著性(P〉0.05);施暴形式与施暴者的性别无关(P〉0.05),遭受持械殴打的受虐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15.8%vs 7.3%,P〈0.05);文化程度较低的施暴者言语辱骂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较高文化程度者(95.4%vs 83.3%.P〈0.01);文化程度较低的受虐者遭受言语辱骂和持械殴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较高文化程度者(97.5%vs.88.6%和13.2%vs.1.1%,均P〈0.01)。结论:家庭暴力的表现形式以言语暴力为主,其次是徒手殴打。其中半数家庭并存多种暴力形式。重组家庭的躯体暴力发生率较高。施暴行为与性别无关,文化程度较低的男性遭受持械殴打者较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家庭暴力中对儿童施暴者的心理状况及其生活事件。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受虐儿童筛查表、生活事件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0户家庭暴力中对儿童施暴的施暴者与同期70名身份匹配的对儿童非施暴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施暴组的负性生活事件分值及生活事件总分均高于非施暴组(18.74±29.09/7.31±12.53,P=0.003;25.56±33.13/14.47±25.35,P=0.023),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社会心理因素是家庭暴力中对儿童施暴者进行施暴的重要因素。②对儿童进行暴力攻击不仅是病态父母的行为,正常父母中也可能存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儿童期虐待、父母教养方式与反社会人格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人格诊断问卷,对866名监狱犯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①与其他类型犯人相比,反社会人格倾向犯人更多地受到情绪和躯体上的虐待与忽视,父母对其较少关怀,并且不鼓励其在行为上独立自主。②儿童期虐待与反社会人格症状呈显著正相关。父母关怀与反社会人格症状呈显著负相关,父母鼓励行为自由与反社会人格症状呈显著正相关,母亲否认心理自主与反社会人格症状呈显著正相关。儿童期虐待和父母教养方式对反社会人格症状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情绪虐待和母亲否认心理自主对反社会人格症状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母亲的关怀对反社会人格症状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在控制了儿童期虐待的预测作用之后,父母教养方式对反社会人格症状仍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儿童期虐待、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反社会人格倾向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抑郁症患者的家庭暴力及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家庭暴力与抑郁症个性特点、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针对心理十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家庭暴力调查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72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有家庭内暴力者38例(男16例,女22例),家庭暴力与抑郁症患者HAMD 抑郁总分呈正相关;有家庭暴力组男性的主观支持分、总社会支持分低于无家庭暴力组(18.8±4.9,22.6±3.4;33.7±8.2,39.6±6.4,P<0.05),消极应对分高于无家庭暴力组(34.9±4.7,30.1±6.5,P<0.05);有家庭暴力组女性的支持利用度分低于无家庭暴力组(6.1±2.0,8.1±2.0,P<0.05), EPQ的神经质评分高于无家庭暴力组(64.2±7.4,56.5±10.3,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的家庭暴力事件应予以重视,家庭暴力与男性抑郁症患者的绝望感、主观支持、总社会支持及消极应对方式相关;家庭暴力与女性的支持利用度和神经质个性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EPQ测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现今中学生的个性特征。方法 应用EPQ个性量表对1069名中学生进行评分,并与全国常模比较,城市与郊区中学生比较,并将中学生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进行比较。结果 现今中学生EPQ因子分与80年代常模比较大多有显著差异,城郊中学生EPQ因子分除L因子分外无显著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中学生P,N因子分无显著差异,而E,L因子分有显著差异。结论 现今的中学生个性整合较为良好,个性更趋于稳定。郊区中学生较城市中学生掩饰能力高,独生子女较非独生子女的个性偏外倾,掩饰能力低。  相似文献   

13.
拒绝上学住院儿童的临床分析及个性特征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拒绝上学住院儿童的临床特点 ,诊断及个性特征。方法 :对 4 4名因拒绝上学而入院的儿童进行临床分析 ,采用韦氏智测及艾森克个性问卷对研究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测试。结果 :因拒绝上学而入院的儿童中有 50 %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36 4 %被诊断为情绪障碍 ,4 5%被诊断为情感性精神障碍 ,9 1 %被诊断为品行障碍。 2 5%有家族精神病史 ,59 9%的儿童在其拒绝上学前有一定诱因。拒绝上学儿童拒绝上学时常伴有躯体症状 ( 54% ) ,情绪反应 ( 77 3% ) ,拒绝上学可发生于各智商段边缘智力及以下者显著多于对照组儿童。拒绝上学儿童与正常对照组艾森克个性问卷有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熟悉拒绝上学儿童的临床特点及个性特征 ,有助于家长、教师及临床工作者对拒绝上学儿童进行早期预防 ,早期发现及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性别口吃患者的情绪状态、人格特征、治疗效果及其相互关系,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AS、SDS、MMPI、EPQ、口吃程度评定表、疗效主观评价表等,测量159名口吃患者,110名正常对照。采用认知治疗、行为治疗、森田疗法、语言流畅训练等方法治疗。结果:口吃组与对照组比较,焦虑、抑郁情绪、人格特点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比较疗效显著。结论:口吃患者存在负性情绪、不良人格,应给予干预。短期、强化、整合性心理治疗治疗口吃有效。  相似文献   

15.
34名沉缅电子游戏儿童的心理行为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电子游戏依赖性儿童的心理、行为及家庭环境特点。方法 :选择用艾森克问卷(EPQ)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CBCL) ,家庭环境量表 (FES)分别对 3 4例电子游戏依赖性儿童及 3 4例正常儿童进行评定。结果 :电子游戏依赖性儿童在EPQ量表的P分、L分 ,CBCL量表的社交情况、学校情况、退缩、焦虑 抑郁、社会问题、违纪问题、攻击性行为、内向性行为问题、外向性行为问题、行为问题总分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在FES -CV量表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得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在家庭的矛盾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电子游戏依赖性儿童有较多的心理、行为问题 ,某些家庭环境因素可能是儿童电子游戏依赖性的原发和促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家庭环境与ADHD儿童某些心理特征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edisorder,ADHD)儿童家庭环境特点及其与儿童自我意识、自尊、内外控等心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用家庭环境量表 (FES)、Piers -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自尊调查 (TheSelf-esteemInventory ,Coopersmith)、儿童内外控量表 (Nowicki-StricklandInternal -ExternalControlScaleforChildren)以及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 -儿童版 )分别对 10 8例ADHD及 10 8名正常儿童进行评定。结果 :ADHD儿童的家庭在FES量表中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文化性、独立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观、家庭组织性上的得分都显著低于对照组 (均P <0 0 5 ) ;而在家庭的矛盾性高于对照组 (P <0 0 5 )。ADHD儿童的自我意识、自尊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儿童。ADHD儿童表现更为外控 ,而正常对照组则更为内控。ADHD儿童在精神质、神经质得分高于对照组 ,掩饰性低于对照组。FES量表中的家庭环境因素对ADHD儿童的自我意识、自尊、内外控及个性特征没有显著影响 ;而正常组儿童的这些心理特征与家庭环境中的某些因素有关。结论 :家庭环境因素对ADHD和对照组儿童自我意识、自尊、内外控及个性特征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differential prevalence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PD) and clinical syndromes between male perpetrators of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IPV) with and without a history of childhood family violence (CFV). A sample of 981 perpetrators of IPV was assessed with the Millon Clinical Multiaxial Inventory-III (MCMI-III). Comparisons of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MCMI-III scales' scores between perpetrators with (n = 293) and without (n = 688) CFV were carried out. Results showed that IPV perpetrators with CFV had a lower level of education, were less frequently employed, and had higher rates of previous psychiatric history than perpetrators without CFV.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in almost all the MCMI-III scales were found. Perpetrators with CFV presented with higher scores on most of the evaluated scales and showed a more severe psychopathological profile than perpetrators without CFV. The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ain MCMI-III domains related to CFV were higher scores on the disclosure and alcohol dependence scales and lower scores on the passive-aggressive scale. These findings reveal that CFV is associated with a more severe psychopathological profile in perpetrators of IPV. In order to develop tailored interventions, the presence of CFV and psychopathological symptoms should be assessed in IPV perpetrators.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患者个性EPQ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个性特征。方法 以艾森克个性问卷为工具,对72例患者和7例正常健康志愿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糖尿病患者N量表和P量表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性格呈不稳定型也显著多于对照组。结论 糖尿病患者具有性格不稳定和精神质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行为问题学龄儿童的人格特征、父母养育模式及父母养育模式对儿童人格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筛查行为问题儿童,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幼年版)(EPQ-Junior)及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评估56例行为问题儿童(研究组)及56例正常儿童(对照组)的人格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结果:(1)研究组的内-外向(E)维度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情绪稳定性(N)维度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86,P0.05;t=4.020,P0.01);(2)EMBU的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两个因子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448,P0.05;t=-4.607,P0.01),父亲惩罚、严厉与父亲过分干涉两项因子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307,P0.01;t=2.168,P0.05);(3)研究组内-外向(E)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及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r=0.307,0.299;P0.05),情绪稳定性(N)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及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r=-0.292,-0.264;P0.05),与母亲过度干涉、保护因子、父亲惩罚、严厉因子及父亲过分干涉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r=0.361,0.359,P0.01;r=0.300,P0.05)结论:行为问题学龄儿童的人格特征、父母养育模式与正常儿童存在差异,其人格特征与父母不良养育模式可能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