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价值。方法对48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MRCP进行分析,并与超声和临床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MRCP对梗阻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对梗阻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9.58%。结论MRCP对梗阻性黄疸定位及定性诊断准确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胰胆管系统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5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行MRCP检查,同时对比US、CT、直接胰胆管造影及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评价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影像学对比研究.结果 52例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胰胆管显示满意,其效果类似于直接胰胆管造影图像.MRCP可显示各种良恶性胆道梗阻性病变影像学特征,对梗阻程度判断和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8.4%.结论 MRCP成像技术为重T2WI扫描,检查成功率高,胰胆管显示清晰,对各种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适应证广泛,与常规MRI结合能提高胰胆管梗阻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石,良性狭窄,壶腹癌,胰头癌,胆管癌,肝癌的梗阻性黄疸患者MRCP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恶性肿瘤77例,结石57例,炎症19例,胆总管蛔虫3例,胆总管囊肿9例。MRCP能清晰地显示正常胰胆管树的结构,能直观地显示胰胆管扩张和梗阻的部位、形态、范围,其检出率和定位准确率为100%,定性准确率为93.3%。【结论】MRCP对梗阻性黄疸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特别是对结石的诊断,能清楚地显示梗阻部位、梗阻原因、病变形态、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及病变性质。  相似文献   

4.
姜旭栋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8):6964-6965
目的通过分析低场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在胆道梗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梗阻性黄疸患者80例,均行腹部常规MRI扫描,包括T1WI、T2WI轴位。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采用屏气、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二维数据采集成像。结果 80例MRCP图像清楚显示了梗阻部位及狭窄形态,62例与手术病理对照,其中52例符合,准确率为83.8%。结论 MRCP显示胰胆管系统,图像清晰直观,能够多角度、多方位显示肝内外胆管解剖和病变的形态,有助于阻塞性黄疸的定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5.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胆道梗阻性疾病定位与定性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患定位和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85例梗阻性黄疸病人的MRCP进行分析,并与CT、US、直接胆道造影和临床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全部病例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其中48例行直接胆道造影,与MRCP对照,二者所获图像极其相似。且对ERCP或PTC显示不完全的病例MRCP可补充有价值的诊断信息。MRCP对梗阻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对梗阻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9.4%,结合MRI可提高至95.3%。结论:MRCP对梗阻性黄疸定位诊断与定性诊断准确率均高于CT及US。MRCP图像与直接胆道造影图像基本一致。方便易行无损伤,应列为胆道梗阻性疾病的术前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梗阻性黄疸定位、定性的诊断意义。方法:对27例经MRCP诊断为胆总管恶性梗阻患者的MRCP及MRI图像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MRCP均满意地显示了梗阻及狭窄的部位和断端的形态。梗阻部位为肝门部8例,胆总管下部19例。恶性梗阻26例中胆管突然截断22例,向心性狭窄4例。结论:MRCP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胆道梗阻的性质,能够较好地评价胆道系统的正常与病理解剖,是诊断胆道病变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胰胆管曲面成像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81例临床诊断为梗阻性黄疸的病人,行64排螺旋CT腹部增强扫描检查,同时行MRCP、MRI检查,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或ERCP检查获得病理结果。利用曲面重建技术对所得CT增强图像进行胰胆管曲面重建,与MRCP、MRI检查结果对比,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对于胆道梗阻:在定位诊断方面,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胰胆管曲面成像与MRCP+MRI无明显差异;在定性诊断方面,对于良性病变尤其是对结石的诊断,前者高于后者。结论:应用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胰胆管曲面成像对于胆道梗阻性疾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快速自旋回波磁共振胰胆管造影(Turbo SE MRCP)与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梗阻性黄疸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胆道梗阻患者进行了MRCP检查后,又进行了ERCP检查,对其影像所见进行了对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结果:MRCP和ERCP对胆道梗阻的定位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00%和97%,MRCP的定性诊断正确率为85%,ERCP的定性诊断正确率为94%。结论:MRCP和ERCP对梗阻性黄疸都有准确的定位诊断价值,ERCP的定性诊断价值高于MRCP,而MRCP对一些恶性梗阻的定量诊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9.
胆道梗阻性病变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影像学检查是了解胆道系统解剖以及梗阻部位、原因的主要手段。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是近年来开展起来的一种MR新技术,由于它具有安全简便、无创伤、不需对比剂等优点,在胆系疾病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现对MRCP检查的118例胆道梗阻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MRCP在胆道梗阻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多平面(MPR)、曲面重建(CPR)在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收集31例临床诊断为梗阻性黄疸的患者,16排螺旋CT腹部扫描检查,同时行MRCP、MRI检查,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或ERCP检查获得病理结果。利用多平面、曲面重建技术对所得CT增强图像进行胰胆管重建,与低场MRCP、MRI检查结果对比,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对于胆道梗阻,在定位诊断方面,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胰胆管多平面、曲面成像与低场MRCP+MRI无明显差异;在定性诊断方面,对于良陛病变尤其是对结石的诊断,前者高于后者。结论应用16排螺旋CT扫描胰胆管多平面、曲面成像对于胆道梗阻性疾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在肝外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MRCP检查,其结果与手术和病理结果比较.结果MRCP能显示肝内和肝外不同程度扩张的胆管,并能显示梗阻部位和梗阻端形态.定位准确率达100%,定性准确率为84%.结论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是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一种安全无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在肝外恶性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0例肝外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MRI+MRCP诊断结果。结果 110例MRCP能清晰显示胰胆管的解剖结构及梗阻程度,MRI+MRCP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00%(110/11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3.6%(103/110)。结论 MRI+MRCP对恶性梗阻性黄疸大多能作出准确的定位和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3.
MRCP结合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梗阻性黄疸2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增强扫描Lava(liver acquisition with volume acceleration)序列联合胰胆管水成像(MR Cholangiopancretography,MRCP)对梗阻性黄疸疾病的诊断方法与价值。方法:对23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行3D—MRCP及LAVA动态增强扫描并重建后处理分析。结果:梗阻部位定位率99.6%,梗阻性质诊断准确率88%。结论: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可直观显示病灶,MRCP与LAVA序列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相结合明显提高梗阻性黄疸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结合临床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 (MRCP)在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时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 2 1例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MRCP检查结果 ,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 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定位准确率达 90 % ,对良性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定性准确率为 82 % ,对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定性准确率为 85 %。结论 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有较高的定位和定性正确率 ,可部分代替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永磁低场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道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的MRCP及MRI表现。结果 MRCP对胆道梗阻的定位准确率为98%,定性准确率为84%。结论低场MRCP结合MRI是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有效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技术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怀疑有胆道梗阻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腹痛和(或)黄疸的患者行常规MR扫描,包括横轴位FSE序列T2WI、SE序列T1WI、FSEIR序列STIR,MRCP采用SSFSE序列行二维厚层块投射扫描。结果 52例患者均获得满意影像表现,诊断准确率达92.37%。结论 MRCP能清楚显示梗阻部位及狭窄形态,能直观显示胰、胆管树,对胆道梗阻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 RCP)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常规M R I及M RCP检查影像资料。结果:本组中胆管癌11例,壶腹癌3例,胰头癌7例。M RCP能清晰地显示胰胆管树结构,能直观地显示胰胆管扩张和梗阻的部位、形态、范围,对梗阻性胆道疾病的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1%。结论:M RCP对恶性梗阻性黄疸定位诊断准确,定性诊断有较高特异性,为临床手术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MRCP与E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MRCP及ERCP资料完整经临床证实的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101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01例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MRCP总符合率92.1%,ERCP总符合率98%,两者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结论MRCP作为无创性检查,可作为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但ERCP可同时进行经内镜下治疗,MRCP不能完全取代ERCP,两者结合互补,可进一步提高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的MRCP与ERCP资料,MRCP采用重T2加权及快速自旋回波水成像技术进行,ERCP按常规方法进行。结果MRCP与ERCP对胆道梗阻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0.4%(45/56)和78.6%(44/56),MRCP与ERCP联合诊断准确率为98.2%(55/56)。MRCP与ERCP联合诊断准确率好于单用(X2值分别为8.10、9.09,P均〈0.05)。结论MRCP可作为胆道梗阻性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但MRCP不能完全取代ERCP,两者相结合定性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MPR)、曲面重建(CPR)与低场磁共振胆管胰管成像(MRCP)技术在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胆道梗阻,并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上腹部薄层平扫及多期薄层增强扫描,同时用MRCP技术检查,经术后病理证实的46例梗阻性黄疸病人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比较多层螺旋CT与MRCP检查对胆道梗阻定位及定性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在定位诊断方面,多层螺旋CT薄层平扫+多期薄层增强扫描结合三维胆系重建,与MRCP技术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定位诊断准确率均为100%;在定性诊断方面,对良性病变尤其是对阴性结石MRCP有更多的检出和确诊率。结论多层螺旋CT对胆道梗阻的定位、定性诊断率高,CT造影增强提高了胆管癌及小的胰腺肿瘤分辨率,是诊断胆道梗阻的重要方法之一;而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定位诊断准确,定性诊断也更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是一种安全快捷、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能为胆道梗阻的诊治及术后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