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并联合清筋术治疗糖尿病足筋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根据溃疡程度分级后再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在西药基础治疗上,联合中药以及清筋术治疗;对照组在西药基础治疗上,必要时加用清创术,即脓肿切开引流。疗程均为2个月。分别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9%,对照组为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亦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并联合清筋术治疗糖尿病足筋疽,可以较好地控制炎症反应以及血糖水平,提高治愈率,降低截肢率。  相似文献   

2.
王建春  黄学阳  白爽  林鸿国  刘明  傅强  蔡炳勤 《吉林医学》2012,33(15):3167-3168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筋疽型中医外治分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足筋疽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糖尿病足筋疽型中医外治分期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换药疗法。14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临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筋疽型中医外治分期治疗,疗效显著,可操作性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糖足方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同时,治疗组患者予糖足方冲剂联合VSD治疗,对照组患者予安慰剂联合VSD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溃疡面积,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l 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溃疡面积较治疗前均明显缩小(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溃疡面积较对照组亦明显缩小(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FPG、2 h PG、Hb Al C、hs-CRP、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较对照组亦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足方联合VSD治疗糖尿病足能够有效促进溃疡愈合,同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糖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化痰祛瘀方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临床疗效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影响。方法:160例2型糖尿病I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足三里等穴配合化痰祛瘀方,对照组给予吡格列酮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血脂水平,胰岛素抵抗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50%和7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C反应蛋白、TNF-α、IL-6水平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化痰祛瘀方治疗2型糖尿病IR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并可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和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奚氏中医外科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并根据溃疡的类型分为筋疽组、脱疽组分别对照。除常规全身系统治疗外,治疗组使用奚氏中医外科技术,对照组使用常规换药技术,换药每日1次。观察治疗前后的疗效指标、安全性指标,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脱疽治疗组疮面愈合的总显效率为66.7%,脱疽对照组疮面愈合的总显效率为3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筋疽治疗组疮面愈合的总显效率为76.2%,筋疽对照组疮面愈合的总显效率为4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奚氏中医外科技术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疮面愈合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现代检验技术研究筋疽(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湿热毒盛证的糖脂代谢指标。[方法] 收集136例筋疽(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患者进行不同证型间指标的比较。[结果] 湿热毒盛证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PBG)、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与其他证型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湿热毒盛证患者C-反应蛋白(CRP)、人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与其他证型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筋疽(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湿热毒盛证形成的原因与低营养状态下糖脂代谢紊乱引起的高血糖及持续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青金栀汤治疗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肺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88例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合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青金栀汤。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包括达峰容积比、达峰时间比、潮气量及吸呼比;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包括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1.82%,观察组有效率为97.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达峰容积比、达峰时间比、潮气量及吸呼比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两组患儿炎症因子IL-6、TNF-α及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显著(P0.01);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金栀汤治疗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降低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方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血糖、血脂及主要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80例糖尿病足患者按照完全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洛他唑;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活血通络方,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记录间歇性跛行距离、肢体抬高试验(Buerger)、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EGF、IL-6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EGF、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间歇性跛行距离、ABI指数均升高,Buerger指数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胆固醇、TG、LDL-C均降低,H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降低血糖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络方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足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VEGF和IL-6水平,降低空腹血糖,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苏露煜  曹平  李元祥  李鹏 《中医学报》2016,(10):1484-1487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者血清胱抑素C、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血尿酸的影响。方法:7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胱抑素C、TNF-α、血尿酸及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疗效相比,观察组治疗后显效率和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24、9.55,P0.05);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尿氮和血肌酐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较治疗前均下降显著(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血清胱抑素C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治疗DN可有效提高疗效,降低血清胱抑素C、TNF-α和血尿酸水平,改善患者肾脏功能并缓解病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维生素C预冲透析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半年以上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常规血液透析组和维生素C预冲组各30例,治疗12周后观察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并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常规血液透析组和维生素C预冲组炎症指标hs-CRP、IL-6、TNF-α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生素C预冲组治疗后各炎症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常规血液透析组治疗前后各炎症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维生素C预冲透析器能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扶脾抑肝汤治疗糖尿病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整肠生胶囊,口服,每次3粒,每日3次,观察组给予扶脾抑肝汤,每日2次,分早晚口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在治疗1个月和3个月时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有效率为88.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有效率为50.00%,观察组有效率为9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部分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小时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 PG)水平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PG、2h PG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肠道菌群计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肠道菌群计数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脾抑肝汤可以提高糖尿病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疗效,可以改善糖尿病性腹泻患者中医症状积分,降低FPG、2h PG水平,改善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补脏通络加减方改善2型糖尿病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失眠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对照组24例。在维持原降糖治疗方案基础上,对照组加服安定片,治疗组加服补脏通络加减方,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睡眠状况、临床症状及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改善情况。结果失眠症状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糖尿病临床症状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血糖比较:治疗组治疗后FBG、2hPG下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补脏通络加减方在改善2型糖尿病失眠症失眠症状、临床症状及血糖紊乱方面明显优于安定,且不良反应较小。补脏通络加减方治疗2型糖尿病失眠症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依帕司他,每日3次,每次50 mg,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结合自拟活血化瘀通络汤。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改善程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2.5%,对照组有效率为67.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O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脉方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血小板cAMP、cGMP的影响。方法:将300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前列地尔和降低血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通脉方。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4个疗程后的血糖、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小板cAMP、cGMP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液黏稠度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下肢血管动脉硬化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益气活血通脉方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显著,能够改善血液高凝状态,稳定血流动力学,降低血小板cAMP、cGMP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周期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肾虚血瘀证排卵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PCOS肾虚血瘀证排卵障碍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及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方周期疗法治疗。补肾活血方药物组成:菟丝子10 g,淫羊藿10 g,枸杞子15 g,熟地黄10 g,山药10 g,山茱萸10 g,杜仲10 g,牛膝10 g,当归15 g,川芎10 g,郁金10 g,鸡血藤10g。根据月经周期加减用药:卵泡期,重用熟地,加墨旱莲、女贞子;排卵期,重用菟丝子、淫羊藿,加路路通、威灵仙;黄体期,加五味子、覆盆子。两组患者均以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比较治疗后排卵及妊娠情况、临床疗效并评估临床用药安全性。结果:经不同治疗后,两组患者性激素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睾酮(testosterone,T)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两组性激素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较同组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性激素LH、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激素FS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排卵人数25例(占35.7%),观察组排卵人数43例(占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妊娠人数6例(占8.6%),观察组妊娠人数15例(占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61.4%,观察组有效率为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60,P=0.0090.01)。两组治疗过程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周期治疗PCOS肾虚血瘀证排卵障碍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卵巢功能,促进排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医药辨证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病情给予控制血糖、血脂、血压,促进胃动力等常规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中药水煎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5.37%,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68.29%,两组患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为70.73%,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为87.80%,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养生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及血糖恢复正常时间的影响。方法:8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养生运动干预模式。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血糖恢复正常时间及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有效率为70.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4%,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1.8%,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糖恢复正常时间为(23.96±5.48)d,观察组患者血糖恢复正常时间为(19.33±3.54)d,两组患者血糖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为15.9%,观察组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为2.3%,两组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养生运动干预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血糖恢复时间,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豁痰化瘀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冠心病心绞痛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豁痰化瘀方治疗,两组患者均以3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心电图、心绞痛临床疗效,并检测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疗效比较,对照组有效率为72.2%,治疗组有效率为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对照组有效率为63.9%,治疗组有效率为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豁痰化瘀方可显著减轻治疗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心绞痛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糖化血红蛋白在血糖异常和糖尿病患者中的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自国 《安徽医学》2011,32(4):523-525
目的通过检测糖尿病患者和血糖异常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空腹血糖(FBG),探讨糖尿病患者HbA1c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确诊的糖尿病患者152例,血糖异常者28例,正常对照52例,分别测定HbAlc和FBG,并记录临床并发症。结果糖尿病组的HbAlc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血糖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94,P〈0.01);糖尿病组的HbA1c和FBG均高于血糖异常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183和27.932,P〈0.01);糖尿病合并并发症组的HbA1c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组,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15,P〈0.01),而两者间FBG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35,P〉0.05)。结论 HbAlc较FBG更能真实反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可以全面了解病情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和初步判断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