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胰管结石合并胰腺癌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并胰腺癌的超声图回声改变及超声的诊断作用。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2例胰管结石合并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图回声咚变,以及在术前超声诊断漏诊的原因和术中超声诊断的价值。结果术前获得正确诊断10例,2例漏诊患者在术中获得诊断。结论胰腺结石诊断不难,胰腺实质回声增强的强度反映纤维化的程度,在实质回声增强的胰腺中出现回声减弱并有模糊边界是胰腺肿瘤的表现。术中超声检查对胰腺癌的确诊和防止漏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腺癌的声像图特征及误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胰腺癌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30例胰腺癌中超声诊断25例,超声诊断符合率83%,误诊壶腹部肿瘤2例,胆总管肿瘤1例,漏诊2例。结论超声对胰腺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需结合其他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特征,以进一步提高超声对胰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发生胰腺癌漏诊的原因,探讨预防措施、处理对策。方法:对1999-01~2007- 06间发生的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10个月内诊断为胰腺癌的漏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胰腺癌漏诊病例,男2例,女3例,当再次诊断为胰腺癌时,均属晚期,2例失去手术切除肿瘤病灶的机会。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漏诊胰腺癌后果严重,对症状不典型或有可疑点的病例、术后恢复缓慢或症状仍持续存在的患者,都要高度怀疑有胰腺癌等疾病漏诊的可能,相信随着重视度的提高、系统性检查的完善,胰腺癌的漏诊率能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具有典型高代谢症候群、甲状腺肿大、眼征症状的Graves病诊断较易,而症状不典型或以某些并发症为主要表现就诊者,极易误诊或漏诊。尤其在基层医院诊断更为困难。我院2004-2005年共收治Graves病125例,其中15例(12%)入院时误漏诊,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伴明显出血的冠心病并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易致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间21例冠心病并存消化性溃疡而不伴明显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多表现为心前区或上腹部疼痛,疼痛程度较轻,无明显消化道出血,内镜检查胃溃疡多见,多数患者曾反复按心绞痛治疗效果不佳,抑酸等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冠心病并存消化性溃疡临床多见,及时诊断出并存的消化性溃疡可避免不必要医疗花费及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探讨胰腺癌的CT不典型征象特点与漏误诊原因,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4月39例胰腺癌CT影像特点、解析漏诊误诊原因。结果 2008年1月至2014年4月经CT扫描并经手术、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证实和临床随访证实的39例胰腺癌中,22例位于胰头及(或)钩突部,胰颈部10例,体尾部7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准确诊断胰腺癌28例,漏误诊11例。漏误诊11例中,1例钩突部、1例体部外生肿块CT平扫及增强无明显密度差而漏诊;慢性胰腺炎并发胰腺癌误诊2例;2例胰头癌误诊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1例胰腺黏液腺癌误诊为囊腺瘤;1例胰头及另1例胰尾较大肿块,误诊为囊腺癌;误诊为壶腹癌1例;误诊为胰腺转移性肿瘤1例。结论胰腺癌的CT准确诊断依赖于检查技术的合理应用及充分认识胰腺癌的不典型CT表现。  相似文献   

7.
不典型老年肺结核误诊2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平 《临床医学》2007,27(1):92-92
近年来老年人肺结核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但有时被误诊、漏诊,老年人单纯患肺结核诊断不难,但与其他疾病并存时,易被伴随疾病所掩盖,我科从2000—2003年间误诊、漏诊24例老年肺结核,为探讨其原因,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胰腺癌延误诊断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兴超  邓中华 《华西医学》2005,20(2):324-325
目的:探索胰腺癌延误诊断原因。方法:搜集1989年至2004年6月的126例胰腺癌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思维局限,缺乏对胰腺癌某些少见症状体征的认识,与某些良性疾病并存,过分依赖某些辅助检查等是主要延误诊断原因。结论:目前胰腺癌的误诊比例仍比较高,警惕胰腺癌的某些诊断线索,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必要时进行剖腹探查可尽早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0月~2002年10月87例60岁以上急性阑尾炎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资料。结果:并存病多(49.4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2.5%,围手术期死亡率为7.41%。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合理处理并存病、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dieulafoy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断,治疗和误诊原因。方法:报道1例dieulafoy病及该病治疗后并发吻合口溃疡,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和结论:对dieulafoy病及时诊断,正确治疗能改善该病的预后,避免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结肠癌并存阑尾炎误诊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癌并存阑尾炎的误诊、漏诊原因,以减少临床误诊、漏诊。方法:系统回顾我院1996~2006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8例结肠癌误诊、漏诊阑尾炎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例首诊时均仅诊断为阑尾炎,5例患者在阑尾手术中发现结肠癌与阑尾炎并存而行右半结肠切除术,3例行阑尾切除术后3~7 d,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结论:结肠癌并存阑尾炎误诊、漏诊率高,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重视术前检查术中探查,可减少该病的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2.
右半结肠癌误漏诊3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右半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早期症状不典型,易漏诊误诊。现就右半结肠癌患者经肠镜检查明确诊断前误诊或漏诊的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2):2306-2307
56例检测发现胰腺肿块的患者均行超声和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检查,统计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和超声技术检测诊断胰腺癌的病例数,结合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结果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胰腺癌诊断的准确率,记录并对比分析胰腺癌患者和胰腺炎患者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三期的CT值。多排螺旋CT检查胰腺癌的准确率为90.69%,而超声检查的准确率为51.16%,多排螺旋CT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超声检测技术,且胰腺癌患者的CT值在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均明显高于非胰腺癌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辅助诊断胰腺癌可减少误诊率、漏诊率,提高癌症检出率,并能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的数据资料和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经腹超声检查膀胱癌的误、漏诊原因,并探讨避免的方法对策。方法对1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膀胱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膀胱癌准确率83.4%(12l/145),漏诊发生率9.7%(14/145),误诊发生率6.9%(10/145),漏诊率与误诊率的差别无显著性(P〉0.5)。肿瘤体积小、位于膀胱前壁或顶部和膀胱不充盈为漏诊的主要原因。而血块、结石、前列腺增生组织、良性肿瘤为误诊对象。在对误、漏诊原因分析的同时还总结出了经验教训及鉴别要点。结论常规超声诊断膀胱癌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但存在一定的误、漏诊率,应结合膀胱镜等多种方法综合检查以减少或避免误、漏诊现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分析结肠镜诊断成人鞭虫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误诊、漏诊原因。方法收集了500例有下消化道不同症状的成人,均经结肠镜检查,送达回盲部。结果 诊断为鞭虫病23例,镜下发病率为4.6%,均在回盲部发现成虫活动,表现为各种不同的消化道症状,部分伴有贫血、阑尾炎。病理诊断均为结肠慢性炎症。23例鞭虫病常规粪检均未查到鞭虫卵。结论 鞭虫病发病率不一,成人发病率低于儿童,结肠镜下可观察到鞭虫的数目、不同形态及吸血情况。鞭虫感染是结肠炎、阑尾炎、贫血的发病原因之一。单纯粪便直接涂片法检出率低,是成人鞭虫病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结肠镜检查为鞭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手段,结肠镜下直接喷洒驱虫药方法简便、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CT诊断常见误诊原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CT诊断已进入了普及应用阶段,CT诊断方法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临床检查程序,替代或部分替代了某些创伤性检查方法,提高了疾病的早期诊断率,但是CT只是一种诊断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样会导致误诊漏诊,本仅对CT诊断中的误诊漏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80例经B超检查并由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胰腺癌,其中60例经CT检查。胰头癌的诊断符合率,B超与CT大致相同;胰体尾癌则CT高于B超。在判断肿物大小方面,CT优于B超,尤以3cm以下的胰腺癌,CT更显优越。确定癌肿对周围血管的压迫,周围组织浸润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等CT亦优于B超。但显示胰腺管及胆总管扩张等间接征象,则B超优于CT。本文分析了B超,CT对胰腺癌漏诊及误诊的原因。最后指出B超,CT对胰腺癌的诊断各有优缺点,如能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可进一步提高胰腺癌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和冠心病均为老年常见病、多发病,两病易同时并存,其临床表现较单发者更为复杂,增加了诊断的困难。因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易漏诊误诊。本文就我院1996~2004年住院患者中110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进行临床分析,以探讨其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9.
肝吸虫病外科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肝吸虫病外科并发的诊断与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肝吸虫病外科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处理。结果:所有病例均以其并发症症状首诊,仅4例术前诊断为肝吸虫并发症。主要并发症有急性胆管炎(96.4%)、胆管结石(46.4%),胆囊结石(21.4%),肝癌(10.7%)等。手术及驱虫治疗后,症状全部消失,随访1-3年,胆管炎及胆结石无复发。结论:提高对肝吸虫病的认识,是减少春误诊,漏诊的关键。对症状较重或反复发作的胆管炎并发症患者,以及胆结石和能切除的肝癌并发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和驱虫治疗,可达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漏诊、误诊是引发严重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避免漏诊、误诊,有效地提高诊断符合率是提高医疗质量、避免或减少医疗纠纷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医疗技术、医疗知识常常被认为是诊断技能的全部,忽略了对诊断思维的培养与训练。将法学证据学关于证据、质证和事实推定的原则与方法引入医学诊断学,将有助于建立并拓宽正确的临床诊断思维,提高医疗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