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造影(CAG)与常规心电图检查(ECG)诊断与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329例临床怀疑冠心病、心绞痛的住院患者,行常规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对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计算出常规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心绞痛的准确性指标。结果常规心电图冠心病、心绞痛的灵敏性为85.9%、特异性为58.3%、假阳性率为41.6%、假阴性预测值为18.8%,阳性预测值为72.1%,阴性预测率为60.4%。ECG检查对冠状动脉狭窄单支病变检出率为67.5%,双支病变为85.0%,三支病变为88.6%。结论常规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是筛选冠心病的首要有效手段,但应结合临床症状和酶学变化等,亦可作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2.
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的女性患者冠脉造影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女性平板运动试验(TET)假阳性的原因及颈动脉斑块检查对冠心病无创性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96例TET阳性的女性患者进行冠脉造影(CAG)及颈动脉斑块检查,对三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回顾性分析女性患者出现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的原因.结果 CAG证实为冠心病(CHD)58例(占60.4%),非CHD 38例(占39.6%);颈动脉斑块检查阳性者71.2%被证实为CHD,而阴性者仅36.7%被证实为CHD;非CHD 38例中临床最后诊断:心血管神经症20例,高血压病4例,单纯血脂异常4例,糖尿病3例,X综合征2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2例,冠状动脉心肌桥2例,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1例.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与心血管神经症、X综合征、冠状动脉肌桥、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因素有关,心血管神经症为最常见病因.TET结合颈动脉斑块检查可显著提高冠心病无创性检查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用冠状动脉造影(CAG)对比食道心房调搏心脏负荷试验(TEAP)评价TEAP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78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的患者.均在CAG术前进行TEAP,比较TEAP与CAG检查阳性率,并观察CAG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狭窄情况.结果 TEAP检查阳性率79.4%,CAG检查阳性率87.2%,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道心房调搏心脏负荷试验是目前用于临床评价冠心病的一种可靠、较为安全的无创伤性检查方法,因其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及假阴性,判断该试验结果时必须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运动平板试验(treadmill exercise ECG testing,TET)对CohnⅠ型无症状心肌缺血(slient myocardial ischemia,SMI)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动态心电图检查拟诊的145例CohnⅠ型SMI进行TET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观察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TET诊断CohnⅠ型SMI的敏感性为89.3%,特异性为67.2%,准确性为80.0%,阳性预测值为78.9%,阴性预测值为82.0%;多支冠状动脉病变TET阳性率与单支病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有≥2个危险因素组TET检查敏感性和准确性均高于无/1个危险因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TET假阳性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ET对CohnⅠ型SMI的特异性较低,但敏感性较高,与SMI的危险因素相结合,能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降低假阳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64层螺旋CT结合多时相重建,探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价值。方法采用日本Toshiba公司(Aquil-ion64)螺旋CT机,用双筒高压注射器,采用手动或自动触发扫描。结果 70例患者中,共显示530支血管,显示冠状动脉的敏感性为95%,假阴性率为2%,假阳性率为4%,阳性预测值为95%,阴性预测值为97%。结论相对于CCA(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而言,64SCTCA是一种无创检查,花费少,更适宜作为一种筛查手段用于冠心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蔡小婕  冯蓓莉  江隆福 《江西医药》2007,42(11):971-973
目的 通过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评价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CTA)和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2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行冠脉造影(CAG)、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显像(16-SCT)和平板运动试验(EET).以冠脉狭窄≥50%作为CAG和16-SCT阳性结果,并对结果进行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结果 以冠脉造影作为"金标准",16-SC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达到87.0%,特异性为83.3%.16-SCT和EET检查皆阳性者作为冠心病的诊断方法敏感性为53.7%,特异性为88.9%;将16-SCT、EET检查中一项阳性者为阳性组,敏感性达到90.7%,特异性为55.6%.结论 16-SCT可以作为冠心病患者重要的筛选手段.联合平板运动试验可提高冠心病的检出率,可能减少假阳性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结合冠状动脉造影评估伴有临床症状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平板运动试验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方法 对符合中华内分泌协会诊断标准并伴有临床症状的38例代谢综合征患者(MS组),与同样伴有临床症状的38例不具备诊断标准的非-S患者(非-S组)均进行平板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8例MS组中,30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而冠状动脉造影异常28例.8例平板运动试验阴性中,冠状动脉造影阴性7例;38例非MS组中,28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而冠状动脉造影异常22例.10例平板运动试验阴性中,冠状动脉造影阴性7例.MS组中共29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而其中多支病变22例占75.9%.非MS组中共25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而其中多支病变12例占48%.伴有临床症状的代谢综合征患者与非代谢综合征患者相比,平板运动试验的敏感性(93.3%对78.5%),特异性(87.5%对70%),假阳性(7.7%对21.5%),假阴性(12.5%对30%)以及多支病变发生率(75.9%对48%)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提示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在伴有临床症状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具有更显著的价值,并预示比非代谢综合征患者存在更为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  相似文献   

8.
张虹 《河北医药》2013,35(11):1639-1641
目的探讨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TET)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意义,对比研究TET假阳性结果与CAG在诊断冠心病方面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就诊并于门诊行TET并行CAG检查的患者419例,比较分析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本组患者TET检出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4%,特异性为59%。经CAG检出47例女性TET假阳性患者,TET诊断女性冠心病的灵敏性为83%,特异性为41%,准确性59%;男性TET假阳性患者39例,TET诊断男性冠心病的灵敏性为85%,特异性为70%,准确性7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安全、操作简单、无创,对诊断冠心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平板运动试验(TET)结果的相关因素,以提高TET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准确性。方法 154例TET阳性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冠脉造影)术(CAG),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真阳性组(95例)与假阳性组(59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的差异,并对影响TET真阳性和假阳性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平板运动真阳性率为61.69%,其中男性为49.35%,女性为12.34%;2 TET真假阳性临床相关资料分析,有典型心绞痛、糖尿病史以及ST段下移>0.2 m V、运动中诱发心绞痛的患者真阳性组高于假阳性组(P<0.05);出现ST段损伤型抬高的患者均为真阳性组。结论对TET的结果 ,应结合TET中ST段改变的形式和程度,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新的诊断模式,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影响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样有形成分假阳性的原因,结合显微镜检测为临床提供更可靠、准确的诊断依据。方法对2011-02-07~03-08,住院患者975份早晨空腹尿液标本进行两种不同方法检测,即UF-100分析仪自动检测与SXP-5c生物显微镜检查。结果 UF-100尿沉渣分析仪法和镜检法两种方法检测尿样有形成分结果符合率及假阳性率,分别为红细胞(RBC)阳性符合率为82.3%,假阳性率为21.6%;白细胞(WBC)阳性符合率为85.4%,假阳性率为11.2%;管型(CAST)阳性符合率为65.1%,假阳性率为13.4%;上皮细胞的阳性符合率为77.5%,假阳性率为8.9%。结论 UF-100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查联合应用,可提高尿检的准确率,适应尿沉渣分析标准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4年9月本院拟诊为冠心病的1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14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阳性84例,阴性30例,阳性率73.7%;其中单支病变36例,双支病变26例,多支病变22例。动态心电图诊断阳性66例,阴性48例,阳性率为57.9%,敏感性为70.2%,特异性为76.7%,假阳性率为23.3%,假阴性率为29.8%。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多,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阳性率亦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是目前开展的无创、安全、价廉的诊断冠心病方法之一,尤其对冠状动脉双支及多支病变的阳性检出率高,可作为冠心病诊断的初筛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运动平板试验可疑阳性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及有无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必要性。方法 104例行运动平板试验可疑阳性疑诊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运动平板试验可疑阳性在诊断冠心病的符合率70.2%(73/104)。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无或1个危险因素、2个危险因素、3个或3个以上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分别为25.0%、77.8%和88.6%,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平板试可疑阳性检出冠心病符合率高,是一种简便、经济和相对安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但对可疑阳性患者如果含有2个危险因素以上及有必要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决定将来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CT与磁共振成像(MRI)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50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1周内通过CT和MRI以及手术或者穿刺病理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 ,诊断效能,影像学特征,满意度。结果 手术或者穿刺病理检查结果显示:阳性42例,阴性8例。CT检查结果显示:真阳性30例、假阳性5例、假阴性12例、真阴性3例;MRI检查结果显示:真阳性39例、假阳性1例、假阴性3例、真阴性7例。CT检查的准确度为66.0%,灵敏度为71.4%,特异度为37.5%;MRI检查的准确度为92.0%,灵敏度为92.9%,特异度为87.5%。MRI检查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CT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的肿块检出率86.0%高于CT检查的64.0%、钙化检出率0低于CT检查的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的胸大肌受侵、腋窝淋巴结肿大、边缘棘状突起或毛刺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的满意度94.0%高于CT检查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运动平板心电图,评价运动平板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之前运动平板心电图比较,ST段改变位置与病变位置的符合率,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两种冠心病检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CAG均为100%,优于TET。TET敏感度87.5%,特异度52.4%,假阳性率47.6%,假阴性率12.5%,TET检查中提示可能病变位置与实际结果的符合率:LAD58.8%,LCX50.0%,双支病变符合率76.9%,三支病变符合率100%。结论运动平板实验对比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存在假阳性及假阴性,不能单凭运动平板实验决定或者否定冠心病,运动平板心电图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单支血管病变符合率最低,三支血管病变符合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电图差异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临床对比。方法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72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72例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为阳性的患者有45例,其中29例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阳性,占64.44%,16例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阴性,点35.56%;心电图检查结果为阴性的患者为27例,其中18例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阳性,占66.67%,9例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阴性,点33.33%。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病变的心电图检查结果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P<0.05);而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的心电图检查结果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差异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均可作为临床冠心病的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引起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的原因以及怎样提高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的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至2011年门诊及住院拟诊为冠心病的143例患者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并对其中结果显示为阳性的患者在一周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二者进行对比。结果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共113,其中男性71例,女性42例。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显示阳性61例,占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人数的54.0%,男性假阳性率39.0%,女性假阳性率50.8%。结论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女性假阳性率较高,但只要我们认真询问病史,紧密结合临床,一定能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应用于老年冠心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怀疑冠心病患者198例,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以及常规静息心电图检查,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ECC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3.3%、47.1%、37.2%、51.1%。结论常规静息心电图ST-T动态变化对于老年冠心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假阳性以及假阴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造影与常规心电图检查诊断价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CHD)中的诊断价值,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的400例住院患者中,对常规心电图(ECG)检查进行CHD诊断价值的分析比较。结果 ECG检查的敏感性为78.5%,特异性为51.0%,假阳性率为49.0%,假阴性率为21.5%,阳性预测值为61.6%,阴性预测值为70.3%,准确率为64.8%。心电图检查的阳性检出率随病变支数的增多而增高,冠状动脉狭窄单支病变为65.3%,双支病变为92.2%,三支病变为88.6%。结论 ECG可作为CHD筛选检查的首选方法,具有实用价值,用于发现院外及日常生活中的心肌缺血,是其他检查方法无法替代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SCTCA)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110例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选作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和MSCTCA检查,对比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以CAG检查结果为诊断的金标准,计算MSCTCA在诊断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中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析MSCTCA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110例患者中,CAG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阳性检出率98.18%(108/110),MS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阳性检出率为95.45%(105/110);MSCTCA组的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率为97.22%(105/1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以CAG检查结果为标准,计算可知MS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B超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度为98.82%(84/85),特异度为91.30%(21/23),准确度为97.22%(105/108),阳性预测值为97.67%(84/86),阴性预测值为95.45%(21/22)。MSCTCA诊断与CAG诊断对钙化斑块检出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在诊断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狭窄方面有较高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诊断价值较高,对诊断冠心病尤其是筛选冠心病有良好的前景,可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MRI诊断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7年5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6例膝关节ACL损伤患者进行关节镜及MRI检查,比较关节镜与MRI检查的诊断结果,以关节镜诊断为金标准,统计MRI诊断ACL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及诊断正确率。结果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MRI诊断ACL损伤的真阳性、真阴性、假阳性、假阴性分别为46、15、4、1例,经统计获知灵敏度为97.9%、特异度为78.9%、诊断正确率为92.4%。结论 MRI诊断ACL损伤的准确性较高,但存在假阴性和假阳性情况,需结合临床病史及其他手段进行更细致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