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头肿块型胰腺炎的诊断、治疗以及与胰头癌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5月~2007年8月年收治的25例胰头占位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在25例中,男17例,女8例,黄疸、腹痛和食欲减退为主要症状。25例中2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行全胰切除术,3例因术中发现肿瘤广泛转移未能切除占位病变,在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20例中有3例术后病理证实为慢性胰腺炎。结论慢性胰腺炎(胰头肿块型)术前诊断尤其是与胰头癌的鉴别诊断比较困难,对于治疗,根据病情而定可保守治疗或进行胆总管空肠吻合术或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 ,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然而手术切除率仅在 15 %左右 ,5年生存率也只有 10 %。目前手术切除仍是胰腺癌病人生存的唯一希望。虽然大多胰腺疾病术前能明确诊断 ,但少数病例 ,尤其是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 ,与胰腺癌的诊断仍存在着一定困难。我院从 1989年 1月至 2 0 0 2年 5月共收治胰头占位病变病人 12 0例 ,其中因术前诊断为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而术后病理证实为胰腺炎的病人 16例。现将胰头包块型胰腺炎与胰头癌误诊因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全组 12 0例中 ,男 80例 ,女 4 0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行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治疗的慢性胰腺炎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 24例接受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治疗的慢性胰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有效的术前及术后护理,术中密切配合,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24例慢性胰腺炎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顺利,术后无死亡病例,术后仅1例患者发生胰瘘,并发症发生率为4.2%,平均住院时间为(18.2±2.4)d。结论 加强对行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治疗的慢性胰腺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保证手术的顺利,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慢性胰腺炎外科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价.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10月至2011年10月24例北京友谊医院以慢性胰腺炎行外科手术治疗的24例患者资料.结果 24例患者术前均诊断为慢性胰腺炎,其中22例术中及术后病理证实为慢性胰腺炎,2例根据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慢性胰腺炎癌变;临床表现包括上腹痛24例,梗阻性黄疸4例,十二指肠梗阻1例,门静脉高压症伴腹腔积液2例,脂肪泻1例,继发性糖尿病者5例;有单纯酗酒史者9例,有单纯胆石症病史者4例,酗酒合并胆石症病史者5例,特发型慢性胰腺炎6例.手术方式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手术)6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加胰肠侧侧吻合术(Frey手术)1例,改良Frey手术(Izbicki手术)1例,胰管纵行切开减压胰肠侧侧吻合术加空肠侧侧吻合术(改良Partington-Rochelle手术)15例,胰体尾及脾切除术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有胆漏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个月至9年,无一例发现癌变,腹痛复发同术前者4例.结论 对于慢性胰腺炎患者,建议根据其临床分型选择手术方式;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应积极手术治疗;术后应鼓励戒酒.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良性病变所占比例及术前、术中明确诊断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2004年期间73例术前诊断为胰头或壶腹周围恶性肿瘤而做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例中,术后病理诊断为良性病变者17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发现慢性胰腺炎12例,胰腺囊腺瘤恶变1例,十二指肠乳头状腺瘤2例,胆总管下段炎性狭窄2例.良性病变占整个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例的23.3%.结论 在做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良性病变中慢性胰腺炎占大多数.术中穿刺活检做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是鉴别良、恶性病变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明君  苏宇  鞠万东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2):1921-1921
1病例介绍例1:女,47岁,因右上腹隐痛,B超示胰头部3.5cm×3cm大小的囊性肿块。2003年4月5日在本院行囊肿所在部位的胰头次全切除术,紧邻十二指肠仅留1cm左右正常组织,近端胰管结扎,远端胰腺与空肠作Roux-Y套入吻合。术后无并发症,痊愈出院。病理诊断:胰头部黏液性囊腺瘤。随访至今无上腹疼痛。例2:女,16岁,上腹持续疼痛12天,CT及B超示胰颈部囊实肿块3cm×2.5cm大小。2005年6月15日剖腹探查见胰颈部3cm×3cm大小肿块,呈囊实感,穿刺抽出0.5ml褐色液体。术中冰冻切片示慢性胰腺炎伴瘢痕组织增生。将肿块所在部位的胰头及胰颈部切除,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报道我院近期手术治疗的2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因腹痛入院,其中1例伴有阻塞性黄疸。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51、53岁,均有常年吸烟史及大量饮酒史,其中1例患者既往有7次胰腺炎病史,另1例患者哥哥因胰腺癌去世。完善辅助检查发现两者均有胰头部多发钙化灶、胰头假性囊肿,并伴有胰管、胆管扩张及胰管结石。术中发现2例患者胰腺全程质硬,胰头部尤甚,均行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至今未发现疼痛复发、继发糖尿病及恶变。结论对于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慢性胰腺炎患者,术前应规范诊断流程,并遵循个体化原则,同时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取得家属的理解、信任与支持,谨慎选用术者最有把握的术式,最大程度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对慢性胰腺炎尤其是出现并发症患者,常需手术治疗。该研究选取了20例慢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0例.分别行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W)及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DPPHR),通过对胃排空,胆囊收缩素(CCK)、胰多肽(PP)、胃泌素水平分析测定及临床观察、随访以比较两种术式对患者恢复情况的影响。 手术前、后不同时间让患者口服对乙酰氨基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头癌外科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3例,对45例未能手术切除者均行姑息性内引流术。采用1年生存率评价两种术式的疗效。结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1年生存率33.8%,姑息性内引流术后1年生存率为11.1%,两组1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后者生存质量有所改善。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能显著提高胰头癌的治疗效果及1年生存率,对不能根治切除伴有梗阻症状的患者,应争取行姑息性内引流术,以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案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2012年我院收治的15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各自接受的治疗方案和效果。结果手术治疗12例,内科治疗3例。9例行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2例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1例行胰体尾部切除加脾脏切除术。7例术后疼痛症状完全缓解,5例手术后糖尿病症状得以缓解;其中2例特发性慢性胰腺炎患者,术后腹痛症状完全缓解且分别在术后2个月和4个月时完全停用胰岛素。1例术后6个月时发现为胰腺癌。结论慢性胰腺炎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手术方式应该以简单安全和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为前提,对于肿块型的慢性胰腺炎要尽量行肿块的切除。  相似文献   

11.
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云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0):65-66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诊断及其应用价值。方法:60例经CT或由临床症状结合腹部穿刺得以确诊的急性胰腺炎,就超声表现和各类型的表现进行分析。结果: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超声诊断52例,准确率为86.7%,其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28例,胰腺大,内部回声减低或是增强,均匀或不均匀;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24例,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轮廓较为模糊,回声不均匀,低或强回声相间,回声较粗,多见边沿粗糙;60例中误诊的8例仅见气体全反射回声,未探及胰腺声像。结论:超声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准确率高,并能做出分型诊断,临床应用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12.
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红全  王晓  刘红利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9):2901-2902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ccreatitis,SAP)内科综合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30例SAP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27例治愈(90.0%),2例死亡(6.7%),1例转外科,平均住院42天。结论:SAP采用个体化内科综合治疗方案,能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如何准确、合理运用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及后重建技术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期间住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0例作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并对不同的诊断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弥散性胰腺肿大,胰腺边界模糊及左肾前筋膜增厚是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CT征象,而胰腺内低密度坏死灶和高密度出血是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特征性表现。结论多层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及并发症显示细微、准确,有较特征性表现,对其诊断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胰头实质性占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36例胰头占位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均不能明确诊断.术中探查结合术中穿刺、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明确诊断为胰头癌22例,慢性胰腺炎9例;行Whipple手术15例,PPPD术3例,Beger术3例,胰腺部分挖除 胰管空肠侧侧吻合2例,姑息性手术13例.术后误诊2例,发生胰漏2例.结论 术中的定性诊断,是制定治疗胰头占位病变的关键.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袁代清  任玉君 《淮海医药》2010,28(4):293-295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的螺旋CT征象,为临床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比8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与82例健康体检人员胰腺的螺旋CT表现;2组均作螺旋CT常规平扫或薄层扫描。结果82例胰腺炎患者中79例出现阳性CT征象,约占96%。表现为胰腺肿大、密度不均,胰周云絮状改变,Gerota’s筋膜增厚,结肠旁沟及结肠下间隙积液,胸腔积液。3例CT征象为阴性。82例健康体检人员中78例CT征象为阴性;4例CT征象为阳性约占5%,表现为胰腺稍增大及缩小。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与正常人比较,CT表现有显著性差异(P〈0.05),能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徐军  王强 《中国当代医药》2013,(35):102-103
目的 探讨64排CT在急腹症诊断与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3年2月本院普通外科收治的胰腺炎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非急性胰腺炎上腹疼痛住院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64排CT灌注扫描.结果 观察组患者CT影像学检查提示胰腺肿大或伴有渗出,有异常血流表现等;对照组提示为胰腺大小、边界正常,无异常血流表现.观察组的PS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BF和BV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MT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CT能根据血流情况对胰腺疾病进行有效诊断与鉴别,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林勇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5):194-195
目的评价CT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临床诊断并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的急性胰腺炎的表现。结果急性水肿性胰腺炎39例(69.6%),3例胰腺无明显异常,1例胰头增大,3例胰体增大,1例胰尾增大,31例弥漫性增大;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7例(30.4%),表现为胰腺密度不均,胰周积液12例,胰周脓肿2例,6例有假性囊肿形成。结论 CT检查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并能明确有无并发症,甚至还可发现病因。  相似文献   

18.
We studied two hundred patients aged 65-88 years who underwent endoscopic retrograde pancreatography (ERP); the control group included 200 patients aged 35-55 years. A normal pancreatogram was found in 51.6% of the geriatric patients and in 59.0% of the middle-aged patients. Pancreatic carcinoma and chronic pancreatitis with "Moderate" changes (according to the Cambridge classific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frequent in the group of elderly patients. In the geriatric patients without pancreatic changes in the ERP, the main pancreatic duct (in the head, body and tail of the pancreas) was significantly wider than that in the corresponding group of middle-aged patients. We suppose that age-dependent changes in the pancreas must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during diagnostic procedure in elderly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