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雄黄及其复方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雄黄主要成分为四硫化四砷。作为含砷矿物类中药,雄黄及其复方的毒性问题近年来倍受关注,其应用在国外也遭到了限制甚至禁止。因此,为全面正确认识雄黄及其复方的毒性,人们对其急性毒性、长期毒性、特殊毒性以及炮制、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与毒性的关系等进行了大量的毒理学研究。此外,雄黄的毒代动力学、雄黄及其复方与化学形式的砷剂(如砷酸钠)的毒性比较等也得到了相关的毒理学研究。本文对雄黄及其复方的毒理学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雄黄药用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广泛,很多传统中药名方包括儿科方剂中含有雄黄.由于雄黄为含砷矿物药,人们常以含砷的砒霜类推其毒性,对其安全性缺乏客观认识.临床上雄黄基本以炮制品入药,而不用生品.《中国药典》2020年版记载的炮制方法为水飞法,研究证明水飞炮制的雄黄毒性较低."雄黄"被列入《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然而其名称...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雄黄复方制剂在人工胃液中可溶性砷的含量,探讨可能被人体日摄入的可溶性砷盐含量,为指导雄黄复方制剂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人工胃液提取对11种雄黄复方制剂的可溶性砷盐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人工胃液中的可溶性砷盐含量可能和处方有关,本次抽检的样品绝大部分日最高摄取可溶性砷盐量均未超出安全限量。结论雄黄复方制剂中雄黄含量高、日摄取量超出安全限量并不能说明其毒性大,对日服药量较高的雄黄复方制剂的毒性成分可溶性砷盐应进行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4.
安宫牛黄散中配伍药物对雄黄可溶性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以安宫牛黄散为实例,研究中药复方中的配伍药物对雄黄中砷的溶解性的影响。方法安宫牛黄散中几种单味药与雄黄混合用人工胃液处理,用原子荧光法测定可溶性砷的含量。结果安宫牛黄散中几种单味药分别与雄黄混合用人工胃液处理后,测得的可溶性砷含量均比雄黄在人工胃液中的可溶性砷的溶出量低,使可溶性砷含量溶出减少的单味药次序依次为黄芩、黄连、珍珠、栀子、郁金和牛黄,溶出的可溶性砷含量依次减少55.1%,49.3%,29.4%,25.2%,25.0%和11.4%(P<0.01)。安宫牛黄散中的可溶性砷含量比雄黄的可溶性砷含量减少35.3%(P<0.01)。结论安宫牛黄散中的几种单味药均有抑制雄黄中可溶性砷溶出的作用,推测是降低砷的毒性作用的可能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传统中药雄黄应用概况及其安全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雄黄作为传统中药已有2000余年历史,并为1963年至2005年的各版《中国药典》收载。雄黄主要用于治疗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及疟疾。近年研究表明,雄黄有抗菌、镇痛消炎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雄黄制剂能有效治疗白血病。雄黄的剂量为0.05-0.1g/d。实际上,据不完全统计,约有66种雄黄制剂的常用量超过《中国药典》规定。雄黄的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二砷(As2S2)。尽管二硫化二砷的毒性较小,但雄黄大量长期应用可引起急、慢性中毒,这可能与其所含可溶性三氧化二砷(As2O3)有关。雄黄所致严重不良反应有出血、肝肾衰竭、呼吸中枢麻痹,甚至死亡。作者认为,雄黄临床应用的利弊应在对雄黄及其制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再进行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安宫牛黄散为实例,研究中药复方中的配伍药物对雄黄中砷的溶解性的影响. 方法安宫牛黄散中几种单味药与雄黄混合用人工胃液处理,用原子荧光法测定可溶性砷的含量.结果安宫牛黄散中几种单味药分别与雄黄混合用人工胃液处理后,测得的可溶性砷含量均比雄黄在人工胃液中的可溶性砷的溶出量低,使可溶性砷含量溶出减少的单味药次序依次为黄芩、黄连、珍珠、栀子、郁金和牛黄,溶出的可溶性砷含量依次减少55.1%,49.3%,29.4%,25.2%,25.0%和11.4%(P<0.01).安宫牛黄散中的可溶性砷含量比雄黄的可溶性砷含量减少35.3%(P<0.01).结论安宫牛黄散中的几种单味药均有抑制雄黄中可溶性砷溶出的作用,推测是降低砷的毒性作用的可能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砷的代谢及其毒性机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智  黄可龙 《中国药业》2009,18(12):19-21
临床常用的含砷中药雄黄和砒霜等均属无机砷。雄黄所致不良反应多表现为慢性中毒;砒霜则既可致急性中毒,也可致慢性中毒。该文初步探讨了体内砷的代谢及其与急、慢毒性机制的相关性。无机砷甲基化转化成毒性较小的有机砷,并主要以有机砷的形式从尿中排出,砷的毒性与其在体内代谢后的形态密切相关;而进入体内的三价砷可能与多种重要的巯基酶结合,导致酶失活,从而阻碍细胞的呼吸和正常代谢,造成细胞损害;五价砷可能与磷酸竞争,使氧化磷酸化过程拆偶联,抑制高能磷酸键三磷酸腺苷(ATP)的生成,从而干扰能量代谢等。  相似文献   

8.
李原 《中国药师》2003,6(7):450-450,453
雄黄为含砷的结晶矿石雄黄 (Realgar)之矿粉 ,其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二砷 (As2 S2 )。中国药典 2 0 0 0年版一部载 :雄黄解毒杀虫 ,燥湿祛痰 ,截疟 ;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现代临床还将它用于治疗癌症[1,2 ] 、白血病[3 ,4] 等。由于雄黄有较强的毒性 ,笔者针对雄黄及其成方制剂运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建议。1 雄黄的毒性雄黄的主要成分 (As2 S2 )毒性较小 ,其毒性主要来源于其杂质三氧化二砷 (As2 O3 )。国内多名学者对雄黄的药理作用机制、中毒机理和动物体内吸收、分布、蓄积、排泄等进行了研究 ,…  相似文献   

9.
含砷矿物药在体内存在形态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倬斌  韩树波  朱敏 《药学学报》1999,34(6):475-480
含砷矿物药数量较多,仅中国药典1995版中含雄黄的复方就有23种之多。砷类药物如雄黄、雌黄、砒石、砒霜、鬻石是这些复方药效的物质基础[1]。不同形态的砷毒性不同,如As3+毒性最大,而As5+毒性降低为As3+的17%,甲基砷类毒性更弱,砷甜菜碱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HPLC-ICP-MS)法测定单味雄黄和六神丸可溶性砷的含量方法;考察六神丸配伍对雄黄中可溶性砷溶出度的影响,探讨六神丸的配伍机制。方法分别建立了ICP-MS和HPLCICP-MS法测定雄黄及六神丸中总砷和可溶性砷含量的方法,采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为溶出介质,考察雄黄和六神丸中可溶性砷的溶出情况,分析配伍使用对雄黄中可溶性砷溶出的影响。结果 5种不同形态砷标准物质在5~500μg·L-1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和重复性均良好,回收率89%~102%。可溶性砷从六神丸复方中的溶出量和溶出速率均明显低于从单味雄黄中的溶出。结论六神丸复方配伍可显著降低雄黄中可溶性砷的溶出,从而降低其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