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经行头痛是指每于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以头痛为主症的病证,如《张氏医通》有"每遇经行辄头痛"的记载,属于西医学"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范畴,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概述了经行头痛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药对经行头痛的治法方药,包括经方、验方及针灸等中医特色疗法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经行头痛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以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为主证,故亦称“经行腹痛”。现代医学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二类,中医治疗本病无论原发性、继发性,疗效满意。近年来以中医外治为主的临床报日益增多,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希浩主任中医师是全国名老中医,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7年度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继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他从事中医妇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近30年,通晓古今学术思想,临床上又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经行头痛是指妇人每逢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属于西医学"经前紧张综合征""月经相关性偏头痛"的范畴,为临床常见病。王老师认为:经行头痛多因肝肾阴血亏虚、肝阳上亢、血瘀脉络所致,治宜滋补肝肾阴血、平肝潜阳、活血通络为主。他治疗本病注重疏导患者心情,强调经前和平时用药的区别,注意平时预防调护,临床取得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4.
中医寒热辨证治疗膜样痛经43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样痛经属中医痛经范畴,经期子宫内膜呈整块脱落,引起严重的经行腹痛,并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本病多发于未生育的年轻女性,常给患者生活学习造成影响。近几年笔者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把握寒热为主,辨证治疗43例膜样  相似文献   

5.
经行头痛是每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以头痛为主的病证。本病在中医古籍中专篇论述较少,只散见于月经不调中。本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常伴有心烦、失眠、乳房胀痛、下肢水肿等全身不适。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东梅主任医师从事妇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20余年,经验丰富,以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经行头痛,收效颇好。现将其治疗经验浅析于下。  相似文献   

6.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经行发热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行发热系指妇女每值经期或行经前后而出现以发热为主的症候。笔者近年来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经行发热疗效较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经行身痛治验二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行身痛是指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以身体肢节、肌肉疼痛为主的病症.笔者在临证中以中医药治疗经行身痛收到较好的疗效,现举2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6年至2008年.笔者采用平时治本.补疏结合,经期以通为用的方法从肝论治经行头痛32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杨准叶 《河南中医》2003,23(12):58-58
经行头痛是指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的以头痛为主的病症。笔者应用龙胆泻肝汤治疗肝火上扰型头痛取得良好疗效 ,现简介如下。1 一般资料30例患者 ,中医辨证均为肝火上扰型。症见经前或经行头痛 ,甚或巅顶掣痛 ,伴头晕目眩 ,性情急躁易怒 ,口苦咽干 ,或带下量多 ,色黄质稠 ,纳谷欠  相似文献   

10.
经行衄血为妇科常见病,是指每逢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周期性的吐血或衄血者,常伴经量减少或经停不来。原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贵阳中医学院教授,著名中医妇科学、中药学专家丁启后,临床擅长妇科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就丁老治疗经行衄血验案报道如下,以飱同道。  相似文献   

11.
经行头痛1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在经期或经行前后以头痛为主症的,称之为“经行头痛”。笔者近二年收治了12例经行头痛病人,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临床症状:12例病人在经期或经行前后5天左右均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病程:三年以上者2例,二年以上者7例,一年以上者3例。  相似文献   

12.
月经前后诸证,泛指经行前后及经期出现如头晕、头痛、烦躁失眠、胸胁作痛,浮肿泄泻,身痛发热等症状,一般以经前及经期较多见,在古代医籍中,根据症状不同分别称为"经行头痛"、"经行身痛"、"经行浮肿"、"经行泄泻"、"经行发热"等。  相似文献   

13.
妇女每逢经前、经期或经后,出现以身体疼痛为主症者,称为“经行身痛”,其特点是身痛每随月经周期而发。经净后逐渐减轻,严重者则经净数日仍身痛不止。中医认为,经行身痛的发生,多由于气血亏虚,筋脉失养;或素体虚弱,经期卫外不固,风寒之邪乘虚侵袭;或气滞血瘀,经络痹阻,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临床一般可分下列三型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4.
妇女每逢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以头痛为主症者,称为“经行头痛”,其临床特点是头痛发作与月经有关,每伴随月经周期而反复发作,症状轻者经净而渐愈,严重者可迁延日久而疼痛不止,影响患者工作及生活。中医认为,妇女气亏虚,脑失所养;阴虚火旺,肝火上炎,扰乱清窍以及瘀轿内阻,脉络不通,均可导致经行头痛。根据临床所见,一般分下列几种证型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5.
经行泄泻是每值行经前后或经期,大便溏薄,甚或清稀如水,日解数次,经行即作,经净即止.本病可运用中药内服治疗,疗效显著.自2007年10月-2010年6月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内服中药,治疗经行泄泻4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经行头痛是指女性每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的以头痛为主的病症,严重者剧痛难忍~([1]),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月经性偏头痛"。据调查,经期头痛约占女性偏头痛的56%~([2])。近年来,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女性职业竞争力增大,加之精神紧张,经行头痛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严重影响着年轻女性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临床针灸治疗经行头痛疗效显著[3-4],现将近10年来针灸治疗经行头痛的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杞菊地黄丸加味治疗经行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2年4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主诉为经期或经后出现以头痛或巅顶痛,头晕目眩,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腰膝酸软手足心热为主要症状的患者32例,中医辩证以阴虚阳亢证为主,运用杞菊地黄丸加减味治疗.结果:32例中,治愈25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7%.结论:杞菊地黄丸加味治疗经行头痛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朱惠莲 《四川中医》2001,19(9):52-52
经行头痛是发生在经期的一种妇科常见病,属祖国医学“月经病”范畴,笔者运用中医辨证理论,采用滋肝补肾,活血通络之法,自拟中药方治疗经行头痛,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经行头痛是妇科临床常见多发病,早在《张氏医通》就有“经行辄头痛”的记载。其头痛有规律的发生在经前、经期或经后,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且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妇女正常生活。现将近年来中医治疗本病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周××,女,46岁,农民。1985年11月30日初诊。患者三年来经期忽前忽后,经量较多、色鲜红,且每至经行,必伴双眼球结膜下溢血,经行结束,则球结膜出血吸收。平时常觉口干,腰酸。曾在某医院诊为“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