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儿科用药呈现出儿童专属药物缺乏、种类、规格、剂型和给药装置较少的特点,近年来吸入制剂、直肠给药和经皮给药系统等依从性更好的新剂型在儿科用药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儿童用药群体具有脏腑娇嫩、吞咽能力差异等生理特点和恐惧疼痛、厌恶苦味等心理特点,所以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选择适合的给药途径及给药装置显得尤为重要。传统中药与创新中药借助特殊给药装置可以实现相应药物按照预期设计的途径进行给药,并且可以确保剂量精准与提升顺应性,达到有效、安全给药的目的,并实现传统中药再创新。该文对常见给药途径和新型给药途径所用的给药装置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同时结合儿童的特殊需求提出儿童用给药装置的创新设计思路,指出目前发展中存在的给药装置相容性等问题,对智能化信息技术和增材制造技术在给药装置创新中的应用提出展望,为研发适宜儿童多维度用药需要的创新药物与给药装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并分析影响住院儿科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从中寻找出提高患儿用药依从性的方法,为临床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山市中医院2011年12月1日至2012年2月29日在儿科住院部随机发放的调查问卷103份,并利用EXCEL软件,对影响用药依从性的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同时参与儿科日常查房工作,查阅病历、药历,详细记录患儿用药情况。结果:影响住院儿科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有:患儿年龄,疾病种类,监护人文化程度及医药知识掌握度,药物剂型,药学服务。其中,药物剂型缺乏与药学服务不足是儿科患者用药不依从的关键原因。结论:临床药师深入查房,深入了解患儿疾病特点,家庭情况,监护人信息,并且对患儿实施治疗药物监测,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建立病人药历,加强医患沟通等药学服务工作,能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中药新剂型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中药的新剂型,着重介绍了长效口腔用药的新剂型—含袋、鼻腔给药的剂型、粘膜给药新剂型—生物粘附片等的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4.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身体各个器官发育未成熟,对药物的反应与成人不同,其用药的合理性及服药方法亦不同。目前,在治疗药物监测中,有关成人的药动学参数不适用于儿童。但临床上却大多以成人剂型减量给药,难以掌握剂量,致使小儿用药不足或过量的情况时有发生,不良反应严重,甚至发生中毒致死。因此,如何指导儿童用药,让患儿承受最小的风险,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以期达到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合理用药,是目前儿童用药的重中之重。1儿童用药存在的问题(1)现有药物剂型少:所以儿童用药剂型的方向应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发展:①易分剂量型:如口服…  相似文献   

5.
口腔黏膜给药是一种新型给药途径,目前有多种制剂,包括喷雾剂、片剂、漱口剂、凝胶剂、糊剂、贴剂等。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口腔黏膜给药的研究现状,系统介绍口腔黏膜结构特点、给药途径机理、剂型选择、制剂评价方法,为相关新剂型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儿童用药剂型多样,总体分为口服固体剂型和液体剂型,固体剂型中微片、微丸、分散片、细颗粒剂等成为当下儿科用药的发展趋势。液体剂型主要包括糖浆剂、混悬液、口服液、滴剂。中药不良口感的形成、药物在不同年龄段儿童体内的处置过程是影响儿科用药有效性、安全性及顺应性的关键因素。为了降低血药浓度波动引起的风险性以及提高儿科用药的口服顺应性,发展改善不良味感固体制剂的造粒掩味新技术是当务之急。而对于具有不良口感液体制剂,则需应用矫味技术。该文对造粒掩味制药新技术进行总结,发现缓控释颗粒剂、细颗粒剂、咀嚼固体迷你片剂成为儿童口服固体剂型的主流,这些剂型普遍涉及到多微粒制剂、包衣、微囊化等造粒技术。造粒与掩味密不可分,属于协同关系。掩味技术从4种不同的角度掩盖中药苦味,包括混淆大脑味觉掩盖苦味、改变化合物本身消除苦味、减少苦味分子与口腔苦味受体接触、麻痹味觉细胞提高苦味感受阈值。目前市面上的儿童药物主要以抑制苦味药物口腔释放为主。  相似文献   

7.
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透皮给药新技术——离子电渗析透皮给药法”,该方法被认为是迄今为止透皮给药技术的最新突破。 “经皮给药制剂”或称“贴药”,是近年来国外发展很快的一种投药剂型,与口服药相比,贴剂可以一次用药,在比较长时间内(可长达1周)使药物以比较稳定的速度进入体内。另外,贴剂经皮肤作为给药“窗口”,可避免口服药物对胃肠的刺激,也避免了药物对肝脏的影响。但现有的透  相似文献   

8.
儿童安全与合理用药的问题是一个越来越受到临床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儿童对药物的反应具有其特殊性,确定儿童用药剂量需综合考虑其生理特点及药物的理化性质,选择合适的剂型、剂量、增加用药依从性等,并且需关注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促进儿童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口腔给药系统研究进展及其在中医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口腔给药特点、药物在口腔的吸收、口腔给药的新剂型等方面,综述近年来口腔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中医药中的应用,以期为中药新剂型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透皮贴剂的研究近况,综述了贴剂在基质、促进药物渗透的新方法和趋术、粘着力测定等方面的最新进展,突出了这种新剂型的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给我国经皮给药制剂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比较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儿童用药与世界卫生组织(WH0)儿童基本药物示范目录,为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儿童基本药物目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比较两份目录在药品类别、剂型、规格及标示方面的异同。结果:两份目录有21个分类重合,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未包含WHO儿童基本药物示范目录中的血浆替代品、新生儿用药及消毒剂,在剂型方面也未包含刻痕片、咀嚼片、含化片、贴剂等适合儿童使用的剂型,在规格及用药标示方面补充收录的部分有大幅改进。结论:2012版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NEML)中考虑到与儿童用药的衔接,增加了适合儿童使用的药物品种和剂型,并明确标注了药品规格,但从根本上保障我国儿童用药安全有效和可及性仍需长期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儿科门诊患儿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为规范儿科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儿科门诊1月内的门诊处方,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最新颁布的药品说明书对儿科门诊处方中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进行统计总结分析,了解超说明书用药类型及不同年龄段患儿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同时分析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发生的患儿年龄、性别及药物种类因素的关系。结果:调查处方共1860张,用药医嘱3852条。其中处方中发生超说明书用药128张(6.89%),用药医嘱发生超说明书用药212条(5.50%)。给药剂量、给药频次与未提及儿童用药信息是临床中常见的三类超说明书用药类型,分别占全部类型的36.32%、28.30%和26.42%。不同年龄段、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在超说明书用药出现情况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基本药物的使用发生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P0.01)。在全部超说明书用药情况方面,出现种类最多的药物是抗生素类药物(38.21%),其次为中成药(12.74%)和解热镇痛药(10.37%)。结论:儿科门诊中患儿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较为常见,应加强药师对儿科门诊用药的监督及干预,同时也存在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剂量标注不明的现象,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此的监督管理,以保障儿童在用药过程中安全,并有效减少医师职业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对CNKI中有关北豆根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归纳,进而对北豆根的剂型进行综述,结果发现药学工作者在已有北豆根片、北豆根胶囊的基础上,又开发出了软胶囊、咀嚼片、口腔崩解片及经皮给药制剂等多种剂型。通过总结,以期为北豆根新剂型的研发、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数据和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山市南部镇区医院国家基本药物在儿科患者中使用情况。方法:通过自制问卷调查、上门走访等方式对中山市南部镇区医院的儿科医生、患儿家属,统计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率。结果:有儿童用药说明书品种共207个,占比71.88%,新生儿用药说明书仅19个,占比6.6%。一级类别儿童可用药均包含儿童用药说明书,共31类药物,占比100%;98类药有明确使用剂量,22类药物为非普适性药物。有儿童用药说明书药物中,抗微生物药、抗寄生虫病药、镇痛解热类药、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类药使用频度高,有新生儿用药说明书药物中仅抗微生物药的使用频率高。儿童中成药以颗粒剂为主。结论: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存在缺陷,无法满足儿科患者需求,还需完善儿童基本药物目录及其相关信息,加大研发补偿。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证儿科用药安全、有效,窗口药师在调配儿科处方时需要特别注意交待儿科用药的几个问题,包括用药途径、给药操作、特殊患儿、避免重复用药、药物贮存条件、药物常见副作用及变态反应、饮食对药物影响等内容,向患儿家属交待这些内容的详细程度直接关系到患儿用药安全以及提高实际疗效,才能真正达到儿科用药的合理有效。笔者以个人工作经验就小儿药房发药交待需要注意的几类问题进行以下阐述,便于窗口工作人员进行发药与用药交待。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医院儿科口服药的发放管理过程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探究临床的实施效果。方法:于2017年7月~2018年7月间在医院儿科病区口服药的分发管理过程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以病区实施之前的情况为对照,比较持续质量改进(CQI)前后科室内口服药发放不良事件、护士与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CQI后,医院儿科给药差错、药杯错误使用及药物未冷藏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比实施CQI前降低,患儿用药依从性明显提高(P0.05)。医院儿科病区的16名护理工作人员及90位患儿家属对护理管理效果的满意度评分均值相较于实施前提高明显(P0.05)。讨论: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儿科病区的口服药发放管理中成效显著,给药差错及剂量差错等不良分发情况减少明显,患儿服药的依从性有所保障,科室护理人员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制蒿甲醚贴剂,并评价其经皮吸收对感染疟原虫小鼠的杀灭及抗复燃作用。方法涂布法制备蒿甲醚贴剂,考察不同促进剂、药物的浓度对透皮速率的影响;首次建立蒿甲醚贴剂体外透皮速率常数的HPLC测定方法;按新药(西药)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进行抗疟实验。结果药剂学研究表明,当透皮促进剂丙二醇和月桂氮酮以4%浓度按3∶1比例合用时,贴剂的体外透皮速率常数最大;药效学研究显示,该贴剂能明显减少给药次数,显著降低给药剂量。结论蒿甲醚可以经皮肤给药,达到杀灭疟原虫的作用,并且给药次数及剂量明显减少,患者依从性提高,因此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儿科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现状和原因,探讨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促进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2月医院儿科开具的2 326张门诊及住院处方为研究对象,调查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药物种类和类型分布。结果:门诊及住院处方中含用药记录7 639条,其中超药品说明书用药801条。发生率最高的是抗变态反应药和解热镇痛抗炎药,类型最多的是超给药剂量和超给药频次。结论:儿科用药具有较高风险,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现象普遍,应当完善儿童用药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医务人员的执业水平,规范儿科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情况,以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儿童药物利用指数在儿科用药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医院儿科门诊药物处方289张为研究对象,分析在儿科用药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患儿年龄在4~6岁的患儿最多,占比53.44%。男占比59.79%,女占比40.21%。289张处方单中使用药品总数为312种,其中比较多的是抗菌药物,免疫调节剂和辅助治疗药物,其中葡萄糖注射液和氯化钠注射液的消耗量最大。结论:提高儿科用药管理规范性,规范儿科用药,对儿童用药的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药物利用指数对于儿科用药剂量合理性,规范用药管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 省儿科中药剂型改革会议三月下旬在潍坊市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北京等地的专家和我省省直科研、医疗、教学单位及各地市代表50余人。会议认为:改革儿科中药剂型,解决患儿服用中药的困难,提高临床疗效,这项工作势在必行。剂型改革要注意保持和体现祖国医药学的特点,坚持理、法、方、药的一致性,注意方剂配伍中的主、辅、佐、使,从汤头入手运用现代科学手段进行研究,不能单纯搞药物化学分析.改进后的新剂型要符合简、便、廉、验的要求.即使用简易、方便,临床有效验.价格比较低廉。要针对小儿用药剂量小、服用方便、无异味等特点,达到高效、速效的标准。儿科中药剂型改革是一门综合性科学,要密切结合临床治疗,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