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正确评价《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用引文分析法对该刊1996~2001年6年中所载论文的引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该刊6年中刊载论文618篇,引文7844频次,平均12.69±8.32频次/篇。引文中以英文期刊为主,占0.8243;排在第二位是汉文期刊,占0.1415;汉文图书占0.0172,排在第三位;英文图书和其它文种的期刊与图书所占比例都小于0.01。在所引用的英文期刊文献中,有21种期刊的被引频次超过50,总被引频次为3749,占全部引文的0.4779;排在第一位是《Circulation》,被引频次为436,占全部引文的0.0556。在所引用的汉文期刊文献中,有19种期刊的被引频次超过12,总被频次为697,占全部引文的0.0889,排在第一位的是《中国动脉硬化杂志》,被引频次为212,占全部引文的0.0270,平均自引率为0.0265±0.0069。在引用的图书文献中,《Molecular Cloning:ALaboratory Manual》(1993年出版,第二版)及其汉译本和《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这两种图书分别排在第一二位;在引用的期刊文献中,Ross R于1993年发表在《Nature》的文章“The Pathogenesis of Atherosclerosis:a Perspective for the1990s”以总被引32频次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Chomozynski P于1987年发表在《Anal Biochem》的文章“singlestep Method of RNA Isolation bv Guanidinium Thiocyanatephenol-Chlorform Extraction”;张林华和刘秉文等1989年刊载于《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的文章“一次性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分离人血清脂蛋白”以重复引用11次而排在第三位。通过对《中国动脉硬化杂志》6年中所载论文的引文进行分析,提出了99种期刊和2种图书为该刊所载论文在引用文献时的核心书刊,可供作者在撰写向《中国动脉硬化杂志》投稿的研究论文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主办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国微循环>和<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的期刊被引计量指标(包括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即年指标、他引率和引半衰期)和来源期刊计量指标(包括来源文献量、参考文献量、平均引文率、平均作者数、地区分布数、机构数、国际论文比、基金论文比、发表时滞、引文文种分布和引文半衰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两个指标分别以<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和<中国病理生理杂志>最高,均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各期刊引文文种以英文为主,病理生理学会主办的4种科技期刊在病理生理学交流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1997至2007年引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的引文情况,客观分析本刊作者吸收和利用科技文献的规律和特征.方法 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自1997年创刊至2007年所刊载论义的引文量、引文语种、引文类型、引文年代分布、普赖斯指数、半衰期、自引率进行分析,并按照Bradford文献离散定律找出该领域的核心引用期刊.结果 该刊论文的引文率为99.6%,篇平均引文量为10.4条.主要引文类型为期刊,其中中文期刊为55种,引文量为711条占总引文量的11.35%.普赖斯指数67.51%,半衰期3.78年.英文期刊297种,引文量4858条,占总引文量的84.38%,普赖斯指数43.60%,半衰期5.19年.期刊自引220条,自引率3.94%,作者自引130条,自引率2.33%.引用期刊共352种,其中引用频次占前7位的中文期刊的引文数占中文总引文姑的77.50%;引用频次占前10位的英文期刊的引文数占英文总引文最的70.09%.结论 该刊作者引川的文献范围广泛,跟踪国外先进科研成果比较紧密,该领域的知识更新速度较快.该刊引文主要类型为期刊,中、英文为主要语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3至2006年载文被引情况,评价该期刊的学术水平和载文质量.方法 依据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act,CNKI)的中国引文数据库,以"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作为"被引文献来源"进行检索,利用文献计量学和引文分析法对总被引频次、自被引率、被引时差、关联期刊等进行分析.结果 该刊2003至2006年共载文576篇,311篇共被引用1020次,单篇平均被引频次为3.28次.引证文献分布在211种期刊以及31所大学院校的研究生论文.引用该刊文献10次以上的期刊共14种,占总被引频次的39.90%.结论 该刊载文质量较高,引证来源较广,载文的连贯性和稳定性好,是学术水平较高的专业期刊.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文献引证的角度了解《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的学术水平和期刊质量。方法依据《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中国动脉硬化杂志》载文被《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引用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结果2000~2004年间《中国动脉硬化杂志》载文869篇,有423篇被来源期刊引用,被引率为48.7%;被引率最高是2002年,达78.5%,平均53.4%±25.4%,2004年仅为8.0%,可能为数据不完整所致。单篇被引最高达19次,平均2.79±2.57次。载文被引的第一作者分布在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湖南、北京和湖北位居前三位。有268种期刊引用了该刊所载论文,但自引率较高。该刊2004年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的总被引频次达867,影响因子1.019,他引率52%,有240种刊引用了该刊文章,被引半衰期3.40年。结论该刊所载文献质量相对较高,自引率较高,该刊是我国动脉硬化性疾病研究领域最重要的信息源之一,也是我国医学领域的主要期刊。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论文的引文分析及核心期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88~1992年发表的全部论文为统计对象。选取了附有引文的481篇论文为样本,根据文献计量学原理应用数理统计方法,以篇为单位,分别对其引文的数量、语种、类型、年代分布、半衰期、刊自引量及核心期刊分布等进行了定量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地方病学论文的平均引文量为7.86条,文献发表3~5年引用率达最大值,引文半衰期约为6年。期刊是本学科论文的主要引文源,并以中文期刊引用率最高,其次为英文期刊,两者合计占总引文量的66.76%。按被引期刊条数统计,该刊在中文期刊中居首位,为本专业的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7.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创刊三年所载论文的引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国际上通行的评价学术期刊质量与影响率的方法,对《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创刊三年来所载论文引用的文献数量、类型、语种、被引频次,时间分布和自引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动脉硬化杂志》自1993年创刊以来,刊登学术论文261篇,平均每期发文量18篇,共附有参参考文献1800篇,平均引文量是12.5篇,引用参考文献最多的达107篇,语种以英、中文文献为主。引用的中文期刊以达到90种,频次在前10  相似文献   

8.
《中国心血管杂志》2002~2006年载文被引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国心血管杂志》2002~2006年载文被引情况,以评价该杂志的学术水平和载文质量。方法利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CNKI)的中国引文数据库检索《中国心血管杂志》2002~2006年所载的论文,根据文献计量学和引文分析法,对总被引频次、自被引率、关联期刊、被引时差、作者群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该杂志2000~2005年共载文987篇,276篇503次被CNKI来源期刊237种引用,单篇平均被引次数为1.82次,单篇被引最高次数为20次;在276篇被引用的论文中,单篇被引用6次以上的论文共11篇,占被引用总频次的17.69%(89/503),占被引用篇数的3.99%。载文被引用频次最多的前3位期刊分别为《中国心血管杂志》、《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和《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共引用503次。结论该刊载文质量较高,引证期刊较广,载文连续性和稳定性好,是水平较高的专业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国脑血管病杂志》杂志情报吸收和利用情况,客观地反映文献的引用规律及特征。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统计《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4-2007年间刊载的651篇论文所用的参考文献(引文),以此作为数据源,利用Excel软件对全部引文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分别对引文数量、引文类型、普赖斯指数、文献自引构成比及主要被引期刊等指标,进行文献计量学统计分析。结果651篇论文中共有引文7680条,有引文的论文为596篇,引文率占91.6%,篇均引文11.8条。引文总量中期刊占95.5%,图书占4.3%,其他占0.2%。普赖斯指数为54.0%。651篇论文中有61篇论文出现期刊自引文献79条,占论文总数的9.4%,文献自引构成比为0.010(79/7680)。被引用频次居前20位的期刊占引文总量的47.4%。结论《中国脑血管病杂志》涉猎文献范围广,栏目丰富,引文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引文类型以期刊为主,自引率在适中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3-2007年度引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3-2007年载文的引文进行分析,以了解该刊引用文献的规律以及吸收利用信息的能力。方法统计《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3-2007年刊载的1190篇论文的引文,从引文量、引文率、引文语种、引文时间、高频被引期刊、自引率和普赖斯指数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总引文量9141条,篇均引文量为7.68条,引文率逐年升高。引文语种:中文占46.95%,外文占53.05%。引文出版年限:中文文献集中在出版后的1-5年,英文集中在出版后的2-6年。引文期刊的核心区域期刊:中文4种,占37.34%;英文26种,占33.45%。自引率由2003年的8.29%下降到2007年的3.64%,普赖斯指数为42.81%。结论该刊载文的引用范围较广,引文语种以中、英文为主,引证时间基本在最佳年限,但篇均引文量及引文的新颖性还有待于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创刊三年所载论文的引文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参照国际上通行的评价学术期刊质量与影响率(impactfactor)的方法,对《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创刊三年来所载论文引用的文献数量、类型、语种、被引频次、时间分布和自行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动脉硬化杂志》自1993年创刊以来,刊登学术论文261篇,平均每期发文量18篇,共附有参考文献1800篇,平均引文量是12.5篇,引用参考文献最多的达107篇,语种以英、中文文献为主。引用的中文期刊达到90种,频次在前10位期刊中,《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居首位,即三年内期刊本身自引26次,占中文期刊被引频次的9.85%,其它包括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中华医学杂志、中国循环杂志及部分医科大学学报。这说明《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在我国动脉硬化学术界已经具有较突出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引用的外文期刊具有学术水准高、专业性强和覆盖面宽的特点。被引频次在前20位的期刊中,Impactfactor大于5.0的期刊占80%。这说明我国动脉硬化研究人员对目前国际上该领域的学术动态和前沿进展的了解和掌握是相当不错的。引用最多的前2种期刊(Atherosclerosis和ArteriosclerThromb)均是国际上公认的动脉硬化专业  相似文献   

12.
《中国心血管杂志》2007—2011年引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国心血管杂志》2007—2011年刊载论文的引文情况,评价该杂志作者吸收和利用科技文献的规律和特征。方法利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CNKI)对《中国心血管杂志》2007—2011年所载论文进行检索,应用文献计量学和引文分析法,对所载论文引文量、引文语种、引文年代分布和自引率等进行分析,并计算文献的半衰期和普赖斯指数。结果该刊2007—2011年共刊载论文721篇,附有引文的论文628篇,引文率为87.10%;总引文条数6601条,篇均引文量为9.16条。该刊引文语种以英文为主,引文数占引文总数的80.97%(5345/6601),中文引文数占18.95%(1251/6601),其他语种占0.08%(5/6601)。2007—2011年该刊作者自引文献54条,自引率为0.82%;期刊自引108条,期刊自引率为1.64%。该刊引文文献的半衰期为4.20年,普赖斯指数为46.22%。结论该刊作者引用的文献范围广泛,引文时效性较好,内容较新颖,该刊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主办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国微循环》和《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的期刊被引计量指标(包括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即年指标、他引率和引半衰期)和来源期刊计量指标(包括来源文献量、参考文献量、平均引文率、平均作者数、地区分布数、机构数、国际论文比、基金论文比、发表时滞、引文文种分布和引文半衰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两个指标分别以《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和《中国病理生理杂志》最高,均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各期刊引文文种以英文为主,病理生理学会主办的4种科技期刊在病理生理学交流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消息     
根据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统计,《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在1999年度各项引用指标如下: 总被引频次:303次;影响因子:0.693;即年指标:0.090;自引率:0.06;他引率:0.94。影响因子在1372种期刊中排名第39位;在临床医学领域排名第15位。总被引频次在1372种期刊中排名第190位,在临床医学领域排名第42位。  相似文献   

15.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的最新统计结果,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年影响因子为1.268,居医学期刊的第一位。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为基础,选择数学、信息与系统科学、物理学、力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的1 300余种中国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期刊作为来源期刊。据该引证报告结果,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年影响因子在所有来源期刊中总排名第二,总被引频次排名第十五。 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是反映期刊影响力和作用的两个重要参考指标。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为: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一般而言,期刊的影响因子越大,其学术影响力和作用就越大。总被引频次是指该刊自创刊以来所刊登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可以显示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6.
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 对《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4和2005年发表的论文和引用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该刊两年共载文312篇, 主要载文类型为论著(42.3%)和实验报道(7.7%)。 作者群的分布主要来自高等院校(61.5%)和疾病防治机构(28.5%)。平均基金论文比为51.9%。刊载论文的引文率为82.3%, 被引文献的类型主要为期刊, 其中58.7%引自外文期刊, 31.5%引自中文期刊, 平均普赖斯指数为44.9%。该刊有一支较高水平的作者群,刊载的论文内容丰富, 引文范围广, 是寄生虫病学领域研究中较为重要的文献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年被引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中华肝脏病杂志》杂志在2005年被国内期刊引用情况。方法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分析万方数据库中《中华肝脏病杂志》杂志在2005年被国内期刊引用情况,并对其学术水平及影响力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2005年该刊共有699篇文献被国内期刊引用1673次,平均每篇文献被引2.39次,被引5次以上文献有44篇,共被引720次;(2)该刊被引年代分布广泛,被引最早为创刊年1993年,最新的是2005年,年份跨度为13年,当年文献被引占全部被引文献的1.49%。(3)自引率为3.83%,他引率高达96.17%;(4)在2005年里共被国内400种期刊引用1673次,引用该刊的400种期刊中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99种(核心版66种,扩展版33种),374次(22.36%);《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10种,42次(26.42%)。结论该刊已载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影响深远的学术性文献,且著者整体学术水平高,有数量较为固定的高水平关联期刊,在我国肝脏病研究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是肝脏病学科的重要期刊和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8.
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 对《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6-2008年发表的论文及引用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该刊3年共载文431篇, 主要载文类型为论著(31.8%)和实验研究(17.6%)。作者群的分布主要来自高等院校(53.8%)和疾病防治机构(34.1%)。平均基金论文比为71.5%。刊载论文的引文率为96.3%, 被引文献的类型主要为期刊, 平均普赖斯指数为46.5%。该刊拥有一批较高水平的作者群, 刊载论文的内容丰富, 引文范围广, 是寄生虫病学领域中较为重要的文献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确认识期刊评价的有关指标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You SN 《中华内科杂志》2003,42(9):609-610
近年来 ,各级医疗主管部门和许多医务人员在对期刊及其所刊登论文的评价中 ,由于对评价指标的理解不够全面 ,不仅导致了在对期刊评价和职称评定中的错误导向[1] ,而且也给我们日常的编辑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为此 ,有必要将期刊评价的有关指标及其影响因素做一简要介绍 ,以澄清部分医务人员中存在的某些错误认识。一、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定义 :(1)总被引频次是指某刊自创刊以来所刊登的全部论文在某年被其他期刊 (包括本刊 )引用的总次数。 (2 )影响因子 :期刊在某年的影响因子为该年引证该刊前 2年论文的总次数与前 2年该刊所发表的论文总…  相似文献   

20.
消息     
根据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统计,《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在1999年度各项引用指标如下: 总被引频次:303次;影响因子:0.693;即年指标:0.090;自引率:0.06;他引率:0.94。影响因子在1372种期刊中排名第39位;在临床医学领域排名第15位。总被引频次在1372种期刊中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