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胃癌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48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癌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 主要CT征象为胃壁增厚僵硬、肿块。动脉期及门静脉期病变明显强化,35例以门静脉期更著;周围脏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各12例,远处转移ll例;增强分期准确性87.5%。结论 多层螺旋增强可对胃癌作出更为完善的评价,有助于胃癌的诊断及分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螺旋CT及患者胃癌组织中MMP-3的表达水平以提高胃癌的浸润和转移的诊断率。方法应用螺旋CT对患者进行术前诊断;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胃癌患者MMP-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SCT与MMP-3联合诊断胃癌的检出率为(92.31%),明显高于SCT(71.79%)及MMP-3(74.36%)单个指标的检出率。结论应用SCT与MMP-3联合诊断,诊出率较高,可用于临床判断胃癌的浸润和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Cox-2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评价Cox-2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P53、PCNA表达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8例胃癌组织中Cox-2、P53及PCNA的表达。结果胃癌患者中Cox-2、P53及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6%、85.7%和92.9%。Cox-2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P=0.045)、浸润深度(P=0.007)及生存时间(P=0.043)相关,但与患者年龄、性别、肿块部位、肿块大小、TNM分期、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另外,胃癌组织中Cox-2异常表达与PCNA表达在统计学上呈高度相关(P=0.006),但与P53表达无关(P>0.05)。结论Cox-2在胃癌的转移浸润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恶性指标之一。胃癌组织中Cox-2与PCNA表达的高度相关为Cox-2具有促细胞增殖的作用进一步提供了证据。Cox-2和P53基因可能分别通过各自不同的途径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体表超声在胃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 50例体表超声检查诊断胃癌 ,并经胃镜及 (或 )术后病理确诊的病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50例体表超声诊断胃癌的诊断率 1 0 0 % ,浸润深度与淋巴转移及远处转移符合率 89%。结论 体表超声为胃癌的分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p2 7蛋白表达在胃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p2 7蛋白在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分析p2 7在不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状况以及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p2 7在胃癌中的表达强度低于其他组织 (P <0 .0 1) ;p2 7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相关 (P <0 .0 1) ,在有浆膜侵犯、淋巴结或远处转移、TNM分期晚的胃癌中p2 7表达强度显著下降。结论 p2 7表达异常是胃癌发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分子机制。分析p2 7蛋白表达状况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及恶性程度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胃癌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胸苷激酶(thymidine kinase,TK1)的表达,探讨TK1与胃癌分期、分级、淋巴转移、浸润深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TK1在39例胃癌和12例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39例胃癌组织中TK1表达呈强阳性,与12例正常胃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K1在不同病理分级、是否伴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的胃癌组织中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K1与胃癌的恶性潜力和淋巴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胃癌的辅助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现代医院》2015,(12):29-31
目的探讨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Ezrin)和α-连接蛋白(α-cat)在胃癌组织及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该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8例胃癌组织标本与3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标本中Ezrin和α-cat的表达。其中胃癌组织标本根据其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另行分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Ezrin在胃癌组织和正常胃粘膜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3%和33.3%(P<0.01),α-cat则为26.6%和100%(P<0.01)。Ezr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呈正相关,而α-cat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呈负相关。结论 Ezrin与α-cat在胃粘膜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有关,它们对胃癌的诊断及其恶性程度的评估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Survivin基因在人胃癌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研究Survivin mRNA在胃癌及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46例胃癌组织的Survivin mRNA阳性表达率为32.6%,46例相应正常组织为10.9%,两组阳性表达率差异非常显著(P<0.005).胃癌组织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78%)与相应正常组织(30%)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癌组织Survivin mRNA蛋白表达阳性率在不同的性别、肿瘤长径(>和≤5cm)、发生部位、大体类型、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有无脉管侵犯、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TNM分期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Survivin在胃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提示Survivin与胃癌形成有关,与胃癌发展侵袭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肾母细胞瘤的SCT表现与临床病理、Ki-67表达水平的关系。材料和方法搜集经术前CT诊断及手术病理证实的我院儿童肾母细胞瘤35例,分析其CT征象及特征,并行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Ki-67标记肿瘤细胞的阳性率并研究SCT征象与Ki-67标记肿瘤细胞阳性率的关系。结果儿童肾母细胞瘤的部位、大小与Ki-67表达水平无关,肾母细胞瘤的病理级别、肿块密度均匀度、瘤旁浸润程度、增强程度及周围组织及远处器官浸润程度均与Ki-67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儿童肾母细胞瘤的CT征象与Ki-67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SCT征象能够间接反映儿童肾母细胞瘤的增殖能力,可作为临床上选择治疗方案、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癌浸润转移的生物学指标。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对 83例胃癌组织、2 5例正常胃组织进行MMP - 2表达的测定 ,同时以经典的Feulgen染色法及图象分析技术对癌细胞DNA含量进行测定 ,分析与胃癌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 MMP - 2在正常胃黏膜中呈阴性表达 ,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呈阳性 ,阳性率为 78.3%(6 5 83) ,MMP - 2表达强度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生长方式、浸润深度、TNM分期显著相关 (P <0 .0 5 )。DNA指数在胃癌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分别为 1.4 7± 0 .2 3和 0 .97± 0 .15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且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生长方式、浸润深度显著相关 (P <0 .0 1)。结论 MMP - 2表达和DNA含量与胃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对其检测有助于对胃癌病人的转移及预后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的表达,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2011年7月—2012年7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组化)法检测100例胃癌组织及50例正常胃组织中Her-2的表达水平,将检测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随访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χ~2检验,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期的差异,生存曲线用Kaplan-Meier法绘制。多因素采用Cox逐步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00例胃癌组织中Her-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8.0%,正常胃黏膜中无Her-2阳性表达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的表达与胃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与位置无明显相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与Lauren类型、TNM分期、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显著相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逐步Cox回归分析提示Lauren类型、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均影响Her-2的表达,并与胃癌术后患者的远期生存相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8例Her-2表达阳性胃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平均(16.1±2.43)个月;72例Her-2表达阴性者中位生存时间(38.1±3.80)个月,经Log-Rank检验,Her-2表达阳性者与Her-2表达阴性者之间的生存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r-2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的浸润、转移相关,可作为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这也为胃癌患者的个性化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肾母细胞瘤的SCT表现与临床病理、Ki-67表达水平的关系。材料和方法搜集经术前CT诊断及手术病理证实的我院儿童肾母细胞瘤35例,分析其CT征象及特征,并行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Ki~67标记肿瘤细胞的阳性率并研究SCT征象与Ki-67标记肿瘤细胞阳性率的关系。结果儿童肾母细胞瘤的部位、大小与Ki-67表达水平无关,肾母细胞瘤的病理级别、肿块密度均匀度、瘤旁浸润程度、增强程度及周围组织及远处器官浸润程度均与Ki-67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儿童肾母细胞瘤的CT征象与Ki-67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SCT征象能够间接反映儿童肾母细胞瘤的增殖能力,可作为临床上选择治疗方案、判断预后的-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弥漫浸润型胃癌生物学行为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弥漫浸润型胃癌的生物行为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将390例行术治疗的胃癌病人分为弥漫浸润型胃癌和非弥漫浸润型胃癌两组,比较两组的肿瘤组织病理分级、腹腔游离癌细胞、术后病理分期(PTNM分期)以及术后癌残留情况.结果弥漫浸润型胃癌肿瘤组织病理分级多为恶性度级别较高的病理类型(P<0.05),肿瘤易侵犯邻近脏器并发生远处转移(P<0.05),早期诊断困难,确诊时PTNM分期多为Ⅲ期、Ⅳ期(P<0.05),手术治疗效果相对较差,术后癌残留比例较高(P<0.05).结论弥漫浸润型胃癌具有与其他类型胃癌不同的生物行为学特点,临床上应注重多种影像学方法结合应用提高确诊,并且更应注重术前和术后的腹腔化疗和手术治疗相结合改善弥漫浸润型胃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HER2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43例胃癌石蜡组织中的HER2基因扩增状况,将检测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43例病例中,15例(34.88%)患者胃癌组织中有HER2基因表达,且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胃癌浸润深度相关(P值均<0.05)。结论 HER2表达在胃癌中发生率较高,可作为评价胃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王翠祥 《中国保健营养》2012,(18):4154-4155
目的探讨直肠癌在CT中的表现及手术前价值。方法对10例经过手术活检病理证实为直肠癌的患者的CT片中表现进行回顾性阅读,分析其CT中的表现。并将CT表现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直肠癌CT表现为肠壁增厚、肠腔狭窄、软组织肿块及周围组织结构侵犯、区域淋巴结肿大和远处转移。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MSCT)可以有效地显示结直肠癌的部位、大小和形态、确定中晚期结直肠癌的侵犯范围、远处转移及淋巴结转移等,从而更准确地诊断并进行术前分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卵巢肿瘤的CT诊断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TCT-3000T(日产岛津)的CT机,做常规平扫,并且使用60%的泛影葡胺做增强扫描,分析本院在2016年6—12月经手术病理确认的20例卵巢肿瘤的CT表现特点。结果本组20例病例的CT诊断与手术病例诊断符合率为80%。肿瘤直径在4~18 cm,平均肿瘤直径为(11.5±2.4)cm。良性肿瘤为边缘光滑规则的囊实性肿块,恶性肿瘤呈实质性肿块,与良性肿瘤不同的是囊周围组织时有浸润,而良性肿瘤周围组织无浸润。结论针对卵巢肿瘤,CT扫描具有极高确诊率及诊断价值,但转移瘤、交界性肿瘤等少数恶性肿瘤病变的最后诊断还需要通过手术病理来最后确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在原发性胃癌诊断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1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胃癌患者予18F-FDGPET显像检查.采用视觉分析及半定量方法[标准摄取值(SUV)]进行影像学诊断,并与CT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PET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为87.1%(27/31),原发病灶的大小是导致假阴性的主要原因,4例假阴性原发病灶直径均<1 cm(T1期).(2)18例术后证实有胃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18F-FDG PET检出12例,而CT只检出8例,灵敏度分别为66.7%和44.4%.(3)31例患者中PET检出8例有肝脏、肺、腹腔、后腹膜淋巴结等远处转移,其中4例由于PET的结果改变治疗策略.结论18F-FDG PET对于胃癌是一种较灵敏的检查方法,对诊断局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可能优于传统的影像学检查,对术前分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永根  尹军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8):1523-1525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5年12月有完整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的289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89例胃癌患者术后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0.96%、50.87%和42.91%;单因素分析表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Bor-rmann分型、肿瘤部位、组织病理学分级、TNM分期和肿瘤的根治度、化疗疗程对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均有影响(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Borrmann分型、病理组织学分级、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及远处转移,TNM分期和化疗6个疗程7个因素是影响胃癌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胃癌的Borrmann分型、病理组织学分级、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和化疗6个疗程是影响其术后生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1062例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方法 确定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临床与病理参数 32项 ,选择施行手术的 10 6 2例胃癌病例 ,逐项登记、汇总、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用χ2 检验。结果 通过对 10 6 2例胃癌手术病例的 32项临床及病理参数分析得到影响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1)胃癌的浸润深度是影响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组 34例黏膜内癌 ,无一例发生淋巴结转移 ,浸及邻近脏器 (如肝、脾、胰等 ) 75例 ,全部出现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在胃壁浸润越深 ,淋巴结转移机率越高 ;(2 )胃癌体积也是影响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浸润胃壁相同层次的胃癌 ,体积越大转移率越高。结论 胃癌的浸润深度与胃癌体积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两大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bFGFR)与胃癌血管形成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1例手术切除的胃癌标本为观察组,29例胃癌旁标本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bFGFR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bFGFR在胃癌组及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0.7%、17.2%,差异有显著性(P<0.01),bFGFR的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及远处转移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肿瘤大小、组织分型、分化程度无关(P>0.05);胃癌组和对照组的MVD分别为45.2±15.2和35.1±5.0,有显著性差异(P<0.05);MVD与肿瘤的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及远处转移有密切相关(P<0.01或P<0.05);胃癌组织中bFGFR阳性的微血管密度高于阴性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bFGFR和MVD表达增高,二者可作为胃癌浸润、转移的重要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