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通过疾病说文解字、疾病字义引申、疾病实质涵义、疾病本难避免和疾病常也必须5个方面,对疾病作了溯源性的研究,旨在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起到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整理《针灸大成》一书中有关足三里穴的记载,对足三里穴的腧穴定位、刺灸方法、针灸处方进行讨论,发现其除了可以治疗足阳明胃经循行所过的疾病,还与五脏关系很密切。其临床适应症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妇科疾病。其中内科疾病又可分为:肝系疾病、心系疾病、脾胃系疾病、肺系疾病、肾系疾病、气血津液疾病、肢体经络疾病等,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近十年以来麻黄附子细辛汤在临床上的应用,从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血管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疾病、五官科疾病以及其他疾病等诸多方面深入阐明,揭示了张仲景的麻黄附子细辛汤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临床经验的丰富其适应范围不断扩大。从而使这一经典方剂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江苏中医药》2007,39(11):9-9
最擅长治疗的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症及相关疾病、口腔黏膜病等,尤其擅长体质的调理。  相似文献   

5.
中医院的专科、专病科室,是指针对某科、某种病证、某种疗法和某些医生的专长而设立的,医疗范围较窄、专业性强的科室。中医院的传统专科有针灸、骨伤、肛肠、妇科、眼科及推拿、按摩等等。现代专科是针对现代疑难病证而设立的科室,如肿瘤疾病、病毒疾病、血液疾病、免疫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肝肾疾病、乳腺疾病、皮肤疾病、风湿疾病、男女不育以及肥胖、衰老等等。  相似文献   

6.
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均相当高;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神经系统疾病诊治水平不断提高。但当前大多数神经系统疾病仍属疑难顽疾,诸如脑血管疾病、帕金森氏病、肝豆状核变性、脱髓鞘疾病、重症肌无力、癫痛、颅脑损伤、脑肿瘤、脑炎及周围神经疾病等虽然在西药及手术治疗方面取得诸多成功经验,但大多数疾病仍不能治愈或根本解决问题。而一些疾病如运动神经元疾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阿尔来默氏病等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在国内广泛开展,取得了一定效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确西医疾病…  相似文献   

7.
《国医论坛》2021,36(5):72-75
推拿手法治疗内科疾病疗效肯定,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开展。本文检索和整理近年来国内利用推拿手法治疗内科疾病的相关文献,分别从临床胃肠道消化类疾病、神经及精神类疾病、血液循环类疾病、内分泌及代谢类疾病、泌尿类疾病、妇科类疾病等以及基础实验研究方面总结了推拿手法治疗内科疾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正>疾病是个故事,疾病不是一首诗。因此,疾病不适合吟唱,但疾病需要倾诉、讲述。故事有缘起,疾病有始因。疾病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至如衣食住行之情状,待人接物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疾病的病因、病机及西医疾病辨识等各个环节进行剖析,认为疾病并非是仅仅局限于器官、组织、分子层面的改变,而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机体在功能、结构、精神情志等层面随时间推移而产生变化的动态演变过程。在此过程中,疾病的萌芽、发展、传变及转归各个阶段密切相关。准确把握疾病的演变规律,用"过程论"的观点分析疾病全局,即掌握了疾病的关键环节,有助于实现疾病预防诊治预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
从消化系统疾病(食管疾病、消化不良、胃的疾病、肠的疾病、消化性溃疡、肝的疾病、胆的疾病、胰腺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综述越鞠丸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疾病的病因、病机及西医疾病辨识等各个环节进行剖析,认为疾病并非是仅仅局限于器官、组织、分子层面的改变,而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机体在功能、结构、精神情志等层面随时间推移而产生变化的动态演变过程。在此过程中,疾病的萌芽、发展、传变及转归各个阶段密切相关。准确把握疾病的演变规律,用“过程论”的观点分析疾病全局,即掌握了疾病的关键环节,有助于实现疾病预防诊治预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2.
正儿童肾系疾病包括水肿、血尿、蛋白尿、泌尿系结石、肾病综合征、脑瘫、咳嗽、哮喘、新生儿硬肿症、IgA肾病、紫癜、儿童多动症等多种疾病。这些疾病可单独出现也可结合出现,具体疾病表现形式更是多种多样。临床治疗肾系疾病时疗效反复、疗程较长,体现了肾系疾病的复杂性。儿童肾系疾病的复杂性使其成为一大类疑难杂症,疑难杂症从痰瘀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院血液透析患者中成药的使用情况,对其需求进行分析,为促进中成药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2016年~2019年在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204例患者使用中成药相关信息,通过回访询问患者对中成药的需求进行分析。结果:疾病构成为呼吸系统疾病(22.1%)、循环系统疾病(17.6%)、消化系统疾病(17.2%)、精神神经疾病(14.2%)、皮肤及附属器疾病(11.8%)、泌尿系统疾病(3.9%)、其他疾病(13.2%)等,销售金额前10位中成药为宣肺止咳合剂、疏血通注射液、复方血栓通片、开胃健脾饮、养血安神口服液、消炎止痒霜、健脾渗湿颗粒、红归祛瘀酊、蛇胆川贝液、丹参注射液;各类疾病中成药的使用量为呼吸系统疾病(80.9%)、循环系统疾病(67.6%)、消化系统疾病(81.4%)、精神神经疾病(71.1%)、皮肤及附属器疾病(88.2%)、泌尿系统疾病(46.1%)等(57.8%)。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对中成药的使用需求较高,皮肤及附属器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需求量较大。  相似文献   

14.
睡眠障碍是常见的精神类疾病(如躁狂症、忧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和一些躯体类疾病(关节炎、胃肠疾病、呼吸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共同症状。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同时纠正睡眠,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运脾法在脾胃疾病、肺系疾病、心肝疾病、变态反应疾病方面的运用进行阐述,认为运脾法在上述儿科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并附案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6.
薛己在外科疾病诊治中非常重视运用脉诊,如将其用于判断病邪深浅、病性虚实;用于推断疾病部位、成脓与否;用于推断疾病预后;用于疾病的鉴别诊断等。另外,在妇女外科疾病、小儿外科疾病脉诊方面,薛氏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对《金匮要略》全书在杂病辨证论治中蕴含的脏腑经络观,从疾病发病、疾病诊断、疾病辨证、疾病传变、疾病治疗、疾病预后六个方面进行举例剖析。由此可知,脏腑经络观在杂病辨证论治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医者客观的认识疾病,准确的辨证论治,对当今临床辨证思维的运用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真武汤出自《伤寒论》,现代研究本方具有强心、利尿的作用,还可以保护受损心肌,消除自由基,提高机体应激,促进新陈代谢抗衰老,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肾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妇科及泌尿科的疾病等,应用范围广,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运气主气理论及患者出生日期与疾病罹患规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北京东直门医院1998—2007年收治的全部住院病例,采集病例信息,将每一病人的出生时间按照主气六气进行归类,根据出院诊断与第二诊断,对纳入统计的病例进行分类整理,分别归入肝系疾病、心系疾病、脾胃疾病、肺系疾病、肾系疾病5大类,依次对应五行木、火、土、金、水,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算出相同主气出生者所罹患不同种类疾病的例数以及各自所占的比例,比较同类疾病在不同主气时段出生者身上发病频次顺序。结果五脏疾病按照出生时主气的分布,心系疾病和肺系疾病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五脏的发病,心系、肝系、脾系疾病发生在五之气出生的病人较多,二之气的较少;肺系和肾系疾病发生在五之气和终之气出生的较多,二之气的较少。  相似文献   

20.
漫谈中医治疗慢性病的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社会由于经济的发展 ,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以及新一代抗生素的问世 ,危害人类健康的各种细菌性感染性急性疾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 ,其发病率日趋下降 ,而非感染性的各种心身慢性疾病或病毒性疾病的发病率相对增高。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发表的资料表明 ,这类疾病已占各种疾病的 80 %左右。慢性疾病中尤以心脑血管疾病 (如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病、动脉硬化症 ) ,代谢性疾病 (如糖尿病、高血脂症、肥胖症 ) ,慢性消化系疾病 (如慢性胃炎、慢性肝胆系疾病 ) ,慢性呼吸系疾病 (如慢性气管炎 ) ,精神心理性疾病 (如神经衰弱症、抑郁焦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