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口腔护理行为对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开展种植义齿治疗的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临床资料的回顾分析,观察比较不同的口腔护理行为对于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结果:32例刷牙时间3min的患者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的有24例(75.0%),27例刷牙时间在3~5min的患者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的有15例(55.6%),其余3例刷牙时间5min未发生种植体周围炎。54例吸烟患者中48例(88.9%)发生种植体周围炎,8例不吸烟患者中2例(25.0%)发生种植体周围炎。定期复查的15例患者无一例发生种植体周围炎,21例偶尔复查的患者中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的有11例(52.4%),26例从未复查的患者中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的有20例(76.9%)。结论:正确的口腔护理行为对于减少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病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防治种植体周围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128例口腔种植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8例患者,其中诊断种植体周围炎44例患者作为病例组,其余84例为对照组.两组间患者日常使用的牙刷类型、每天刷牙次数以及食物嵌塞后是否及时处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烟史、每日吸烟量及是否有糖尿病病史、血糖控制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后是否定期随访和定期到医院进行洁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口腔种植修复患者后期口腔卫生护理、个人生活行为方式以及定期随访情况会影响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知信行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健康、疾病认知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60例,按双色球法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知信行理论的护理干预。将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口腔卫生指数、口腔健康行为自我管理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口腔卫生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刷牙次数、刷牙时间以及其他口腔卫生习惯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信行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慢性牙周炎患者有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口腔卫生指数以及培养健康行为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系统口腔护理干预模式在牙周患者口腔保健行为中的影响效果。方法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牙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49例)采用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口腔保健行为明显优于护理前,而护理后实验组的口腔保健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牙周患者的口腔保健过程中,采用有效的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其护理效果较好,并提升患者的口腔保健行为能力,对牙齿进行良好的保护,从而可以有效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口腔综合保健干预对儿童龋齿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0-2013年于偏关县妇幼卫生保健院接受口腔检查的儿童7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龋齿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口腔综合保健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半年后的正确刷牙比例,每天刷牙次数、牙齿保健知识掌握程度及龋齿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儿童的正确刷牙比例、刷牙2次以上比例、饭后漱口比例均高于对照组,龋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口腔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为91.9%;对照组为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每次刷牙时间为(3.0±1.0) min,观察组每次刷牙时间为(3.1±1.0) min,两组儿童刷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综合保健干预对儿童龋齿的预防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康复及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4例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康复情况和产科护理质量。结果:两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切皮到胎儿娩出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产妇康复中应用精细化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增加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术前口腔护理频次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性.方法 将400例确诊需择期在全麻下行心脏手术的心胸外科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00例.实验组在术前1天的餐前、餐后、睡前及插管前30 min常规刷牙后给予漱口,对照组术前1天常规的早晚刷牙后漱口液(复方氯已定)漱口,比较两组口咽部菌落数、VAP发生率、死亡率、MV时间和ICU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口腔护理2 h后、插管前以及拔管后4 h的口腔护理前菌落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后VAP发生率、死亡率、MV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增加口腔护理频次,可有效提升患者口腔清洁度,降低VAP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不同口腔护理方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间在我院接受呼吸机通气治疗的新生儿5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新生儿进行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新生儿进行标准护理,对两组新生儿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对照组8例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例患者发生口腔炎,住院持续时间为(32.11±12.58)d,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无口腔炎发生,住院持续时间为(23.49±10.41)d,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口腔炎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进行标准口腔护理能够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以及口腔炎的发生率,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加快患儿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7,(17):138-140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62例采用儿童软毛牙刷刷牙+口腔冲洗行口腔护理,观察组患者62例采用冲吸式口护吸痰管行口腔护理,于护理干预前后行菌斑评定和CPI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状况、症状出现时间、呛咳情况、口腔护理时间。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菌斑指数评分、CPIS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菌斑指数评分、CPIS评分、口臭发生率、黏膜充血发生率、黏膜溃疡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呛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口臭出现时间、黏膜充血出现时间、黏膜溃疡出现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出现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用物准备时间、护理操作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冲吸式口护吸痰管行口腔护理,可改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症状状况,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口腔正畸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正畸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咀嚼功能及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尖牙间宽度、下齿槽座角.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咬合力、咀嚼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影响.方法:99 例头颈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口腔卫生知识教育,实行口腔护理及物理性预防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比较其与对照组之间口腔黏膜炎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干预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66.7%,对照组发生率85.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干预组发生口腔黏膜炎的程度较轻,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刷牙冲洗法对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50例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75)和对照组(n=75),实验组采用儿童软毛牙刷蘸牙膏刷牙,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的方法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口腔护理方法进行口腔护理,对两组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口腔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口臭发生率为6.67%、口腔溃疡发生率为1.33%、疱疹发生率为4.00%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明显降低,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刷牙冲洗法应用于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能促进患者舒适,降低气管插管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用儿童牙刷刷牙配合冲洗法在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268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生理盐水棉球擦洗行口腔护理,实验组采用儿童牙刷刷牙配合冲洗法和负压吸引行口腔护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口腔异味、口腔炎、口腔溃疡、肺部感染分别为58、26、18、14、10例,而实验组仅有16、12、7、6、4例;实验组牙菌斑指数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儿童牙刷刷牙配合冲洗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行口腔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口腔外科术后护理中口腔冲洗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92例口腔外科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口腔护理干预,观察组常规术后护理基础上给予口腔冲洗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感染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6.96%)和护理满意度(97.83%)皆高于对照组(67.39%,80.43%),感染率(2.17%)低于对照组感染率(17.39%),其差异皆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口腔外科手术护理中采用口腔冲洗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伤口愈合,降低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口腔护理液在中风患者口腔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对172例中风患者进行口腔护理。观察(中药)组86例,用院内自制中药口腔护理液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86例,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观察口腔局部发生口臭、口腔肿胀、口腔溃疡、口腔糜烂、口腔霉菌感染的情况。结果两组疗效比较,中药组上述口腔疾病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口腔护理液对中风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可有效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对控制口腔诊疗感染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120例在2014-01~2015-08到我院口腔科接受诊疗患者,其中根据患者接受的护理方式分为两个组别,对60例接受细节护理模式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对60例接受常规护理模式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口腔诊疗感染发生率1.7%,并发症发生率3.3%,护理满意率98.3%;对照组口腔诊疗感染发生率10%,并发症发生率20%,护理满意度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口腔科内采用细节护理,可预防口腔诊疗感染,效果显著,值得口腔科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个性化口腔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分配法,从本院收治的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患者中抽选出病例数80例。将这80例手术患者视为研究对象,均分为2组(40/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护理服务,视为对照组;另外一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口腔护理,对比2组手术患者临床疗效、伤口愈合、口腔功能修复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康复效果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存在鲜明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口腔护理对于口腔颌面治疗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的影响较大,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江红  周颖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310-311
目的 探讨昏迷患者临床口腔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脑外科2009 年10 月至2011 年5 月住院的昏迷患者60 例,随机将该60 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 例患者,对照组按照口腔护理操作常规步骤进行口腔护理;观察组,该组患者除了进行常规护理外,并给与1%~3%双氧水进行护理.结果 在同等治疗情况下,对照组有2 例患者在第2 天即发生口臭,本组发生口臭的患者共有10 例,有2 例患者在第7~14 天发生口腔溃疡,1 例患者发生疱疹,3 例患者发生霉菌感染;观察组有1 例患者发生口臭,1 例患者发生霉菌,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口臭率和口腔感染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昏迷患者必须进行有效的口腔护理,而在口腔护理中加入1%~3% 双氧水,能够进一步降低口腔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昏迷患者口腔护理的方法。方法将60例神经内科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口腔,再用盐水纱布擦洗口腔;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棉球按传统口腔护理方法操作。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发生口臭1例,霉菌感染1例。对照组第2天即发生口臭1例,共发生口臭11例,第7~14天发生口腔溃疡2例,霉菌感染3例,疱疹1例。观察组口臭和口腔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昏迷患者口腔护理中,运用生理盐水冲洗+盐水纱布擦洗进行口腔护理,能更好的预防患者的口臭和口腔炎性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张丹如  金如  徐武秀 《海峡药学》2012,24(2):196-197
目的 探讨用口泰清洗口腔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 根据病例选择:①入科前无机械通气;②机械通气前无口腔感染;③经口气管插管;④机械通气时间>48h;⑤口腔分泌物多,两次吸引间隔时间≤1h.对符合上述条件的病例58例,按入院顺序随机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每天早晚用口泰进行口腔清洗两次,每次清洗后进行口腔分泌物持续低负压吸引,对照组每天用生理盐水常规口腔护理3次,进行常规吸痰法,比较两组患儿VAP 的例数、VAP发生的时间、吸痰次数、口腔溃疡例数、脱管次数、更换气管插管固定胶布的次数.结果 观察组VAP发生率、口腔溃疡发生率、脱管次数及更换气管插管固定胶布的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VAP发生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口泰清洗口腔联合口腔持续低负压吸引能有效降低VAP的发生且方法简便,不仅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还可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也为做好口腔护理和口腔分泌物的引流能减少VAP的发生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