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Yes相关蛋白1(YAP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沉默YAP1基因对结直肠癌SW620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08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中YAP1蛋白表达,培养SW620细胞并分为si RNA-YAP1组、si RNA-对照组和空白组,分别转染YAP1干扰物、阴性对照序列和不作任何处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胞中YAP1表达,MTT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力。结果:YAP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4.07%,高于癌旁组织的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296,P0.001);YAP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不同TNM分期和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 RNA-YAP1组细胞中YAP1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si RNA-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si RNA-YAP1组细胞吸光度值(24、48、72和96 h时)及细胞克隆形成数均低于si RNA-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si RNA-YAP1组侵袭细胞数少于si RNA-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结论:YAP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肿瘤发生及恶性进展有关,沉默结直肠癌SW620细胞中YAP1基因表达可明显减少细胞增殖,抑制细胞侵袭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干扰结肠癌细胞TrkB蛋白表达及抑制ERK活化对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以及细胞内ER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特异性TrkB-siRNA瞬时转染及ERK特异性抑制剂处理SW620结肠癌细胞,观察SW620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情况以及细胞内ERK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特异性siRNA转染高表达TrkB的SW620细胞,TrkB蛋白表达减少,ERK的磷酸化水平降低,且转染组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转染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 1),24 h后侵袭至下层小室的细胞数转染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ERK抑制剂明显降低SW620细胞ERK磷酸化水平(P=0.001),而对ERK蛋白表达没有影响,且应用ERK抑制剂作用SW620细胞,对照组和处理组中细胞数没有显著差异(P=0.544),对照组和处理组中SW620细胞的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但对照组24 h后侵袭至下层小室的细胞数显著高于处理组(P=0.0001)。结论:干扰TrkB蛋白表达能够降低高转移结肠腺癌SW620细胞内ERK磷酸化水平,促进细胞凋亡并抑制细胞增殖和侵袭。同时应用ERK特异性抑制剂也显著抑制细胞侵袭。因此ERK信号转导通路可能与TrkB介导的结肠腺癌细胞抗凋亡和侵袭能力的增加相关,沉默TrkB表达可能成为阻断结肠癌转移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对结直肠癌生物学特性的作用。方法:培养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根据转染物不同分为IGFBP7质粒组、空白质粒组和对照组,RT-PCR法检测细胞中IGFBP7基因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计量术检测细胞凋亡率,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情况。结果:IGFBP7质粒组细胞中IGFBP7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空白质粒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质粒组和对照组相比,IGFBP7质粒组细胞24、48、72和96 h吸光度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质粒组和对照组相比,IGFBP7质粒组细胞凋亡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BP7质粒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均低于空白质粒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FBP7基因过表达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加速细胞凋亡、减少细胞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薯蓣皂甙元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和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CCD-841CoN,对数期生长的SW480细胞分组进行转染和慢病毒感染;RT-PCR检测SW480细胞中miR-145-5p表达、KLF5和HIF-1α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KLF5和HIF-1α蛋白表达;CCK-8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miR-145-5p对KLF5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癌细胞组中KLF5和HIF-1α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miR-145-5p 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常氧组相比,缺氧组细胞中KLF5、HIF-1α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薯蓣皂甙元(10、20、40、80、160 μmol/L)可抑制SW480细胞活力(P0.05);与对照组相比,薯蓣皂甙元组SW480细胞中KLF5和HIF-1α的mRNA和蛋白表达、细胞克隆数、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均显著下调(P0.05),上调KLF5可逆转薯蓣皂甙元对SW480细胞的作用,上调HIF-1α的表达(P0.05);miR-145-5p靶向调控KLF5;与对照组相比,薯蓣皂甙元组miR-145-5p 表达显著上调(P0.05),KLF5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薯蓣皂甙元组相比,薯蓣皂甙元组+miR-145-5p抑制物组miR-145-5p 表达显著下调(P0.05),KLF5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薯蓣皂甙元通过miR-145-5p/KLF5/HIF-1α轴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lncRNA PCGEM1对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与侵袭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结肠癌SW480细胞,将结肠癌细胞系SW480细胞分成3组进行处理,即空白对照组:不转染慢病毒;阴性对照组:转染无序序列慢病毒载体;试验组:转染沉默lncRNA PCGEM1序列慢病毒载体。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RNA表达,CCK-8试剂盒、Transwell和AV-PI试剂盒检测增殖、侵袭与凋亡。结果:lncRNA PCGEM1沉默表达慢病毒载体的滴度为1×10~8TU/mL。RT-PCR结果显示:试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lncRNA PCGEM mRNA表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8.141,P0.05);Caspase-3 mRNA和Caspase-9 mRNA的表达具有同样的表达趋势(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982,P0.05),试验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4.223,P0.05)。CCK-8检测结果显示,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214,P0.05),试验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5.272,P0.05)。AV-PI检测结果显示,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009,P0.05),试验组与空白载体病毒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9.131,P0.05)。结论:lncRNA PCGEM1在结肠癌细胞中高表达。沉默lncRNA PCGEM1表达可以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促进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小于扰RNA(siRNA)沉默结直肠癌HT-29细胞TCF21基因对Kiss-1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等生物学行为的变化.方法 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将siRNA稳定转染结直肠癌HT-29细胞,实验分为干扰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应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与Western blot技术检测TCF21与Kiss-1基因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干扰前后细胞增殖、侵袭与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siRNA干扰后成功沉默了HT-29细胞TCF21基因的表达,Kiss-1基因mRNA的表达量为0.58 ±0.02,较对照组的1.00±0.00明显降低(P<0.05),蛋白表达量为0.3491±0.0009,与对照组比较(0.8485 ±0.0016)亦出现明显下降(P<0.05),同时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均明显增强(P<0.01).结论 沉默TCF21基因的表达可以下调结直肠癌细胞Kiss-1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导致相应生物学行为的变化,因此TC F21基因可能是Kiss-1基因的上游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结直肠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结直肠腺瘤组织、正常结直肠组织标本中PD-L1的表达;将结肠癌HCT116细胞分别转染PD-L1 si RNA(PD-L1 si RNA组)和阴性对照si RNA(阴性对照组),以无处理的HCT116细胞为空白对照组,然后分别用Western blot法、MTT法、流式细胞术、Transwell法检测各组细胞中PD-L1蛋白的表达、细胞增殖、凋亡与侵袭能力。结果:PD-L1在结直肠癌组织、结直肠腺瘤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0%、33.0%、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HCT116细胞比较,PD-L1 si RNA组HCT116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均P0.05),而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以上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和中PD-L1表达水平升高,升高的PD-L1与结直肠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人结直肠癌中表观沉默蛋白Bmil表达与结直肠癌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Bmil蛋白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85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邻近正常肠黏膜中Bmil蛋白表达:用BmilsiRNA转染结肠癌细胞系SW480.运用MTY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流式细胞仪观察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mblot检测Bmil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Bmil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56.5%(48/85).明显高于正常肠黏膜[17.6%(15/85)](P〈0.05);其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SW480转染BmilsiRNA后,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凋亡明显;转染24、48和72h后,其抑制率分别为13.1%、16.5%和18.3%.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7%、45.6%和40.2%:同时,Bmil表达水平在转染48h后下降,Bcl-2表达水平也降低(P〈0.01)。结论结直肠癌中Bmil表达与肿瘤病理学特征关系密切,阻断Bmil表达可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9.
结直肠癌中MEK2/ERK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丝裂原激活化蛋白激酶 (MAPK )中MEK2 /ERK信号传导通路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 1)采用Westernblot检测 5 2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邻近肠黏膜中MEK 2蛋白的表达。 ( 2 )用丝裂原细胞外激酶 (MEK )抑制剂作用于结肠癌细胞系SW 480 ,然后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 ;用Westernblot检测MEK2 ,p ERK及其靶基因产物C myc的表达。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MEK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邻近的肠黏膜 (P <0 .0 5 ) ,且与肿瘤的分化、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应用MEK的抑制剂后SW 480细胞中MEK2 ,p ERK ,C myc表达水平随作用时间延长而下降。结论 MEK2活性增高与结直肠癌细胞侵袭力有关 ,阻断MEK2 /ERK信号传导通路可以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 ,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组织中泛素特异性蛋白酶39(USP39)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USP39基因敲低对结直肠癌细胞系SW1116和HCT116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1)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USP39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2)选取结直肠癌SW1116和HCT116细胞系作为研究对象,将细胞分为4组(每组5个复孔):KD-1组和KD-2组,采用慢病毒短发夹RNA(shRNA)敲低肿瘤细胞中USP39基因的表达;shCon组细胞感染阴性对照慢病毒,Con组细胞未接受任何处理。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周期分布。结果 (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USP39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07)。(2)不管是在SW1116细胞还是在HCT116细胞中,第3、4及5天时,KD-1组和KD-2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均明显低于shCon组和Con组(P0.05)。(3)不管是在SW1116细胞还是在HCT116细胞的KD-1组中,G_0/G_1期细胞百分比均较Con组和shCon组降低(P0.05),G_2/M期细胞的百分比和亚G_1期细胞数均增加(P0.05)。结论 USP39蛋白高表达于结直肠癌组织中。结直肠癌细胞系中敲低USP39基因的表达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形成能力,促进肿瘤细胞早期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聚酰胺(PAMAM)树形分子高聚合物介导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Sur-vivin-asODN)转染结直肠癌SW620细胞的可行性以及对结直肠癌SW620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制备PAMAM反义基因复合物和阳离子脂质体反义基因复合物,透射电镜观察复合物的形态,激光散射粒径分析仪测定粒径,zeta电位分析仪测定zeta电位,离心法和紫外分光分度仪测定复合物的的包封率、载药率和体外DNA释放速度.将上述两种基因转染复合物转染结直肠癌细胞,测定其转染效率;检测转染后细胞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和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PAMAM-Survivin-asODN复合物的粒径小于脂质体-Survivin-asODN复合物的粒径(P<0.01),但zeta电位高于后者(P<0.05);基因载药率、包封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MAM对DNA持续释放14 d,但脂质体只持续5 d.PAMAM.Survivin-asODN转染结直肠癌细胞的效果强于脂质体-SurvivinasODN(P<0.05).转染后结直肠癌细胞Survivin蛋白的表达低于脂质体复合物(P<0.05),细胞的凋亡率高于脂质体复合物(P<0.05).结论 PAMAM能将Survivin-asODN高效递送到结直肠癌SW620细胞,降低Survivin蛋白表达并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人结直肠癌中表观沉默蛋白Bmi1和Notch1的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病理特征的关系,观察Notch通路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及Bmi1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85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邻近正常肠黏膜中Notch1及Bmi1的蛋白表达;将Notch1通路中γ-分泌酶抑制剂DAPT,作用于结肠癌SW480细胞株,运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流式细胞仪观察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ICN及Bmi1蛋白的表达。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Notch1和Bmi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肠黏膜(P<0.05),分别为61.2% (52/85)对15.3% (13/85)和56.5% (48/85)对17.6% (15/85);Bmi1表达率与Notch1表达率呈正相关(r =0.625,P<0.01),并与肿瘤分化程度、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阻断Notch1通路(DAPT)可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作用12、24、36 h后其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3.1%、17.5及22.6%,而凋亡率为32.7%、45.6%及67.2%;同时Notch1胞内活性段ICN随作用时间延长而下降,而Bmi1表达水平也逐渐降低。结论 结直肠癌中Bmi1与Notch1表达密切相关,阻断Notch通路可抑制Bmi1表达,同时可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C/EBPα在结肠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下调C/EBPα表达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利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EBPα在结肠直肠癌组织及相邻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C/EBPα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用Western印迹法筛选C/EBPα,发现SW620为高表达C/EBPα肠癌细胞株。通过RNA干扰技术下调结肠癌细胞株SW620中C/EBPα表达后,利用CCK8和流式分析技术检测SW620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C/EBPα在结肠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促进SW620细胞凋亡(P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沉默肝癌SMMC-7721细胞中叉头框Q1(FOXQ1)基因的表达对奥沙利铂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1)构建靶向FOXQ1基因的shRNA重组慢病毒载体及阴性对照重组慢病毒载体,再筛选最佳的干扰序列。(2)将细胞分为3组:干扰组(转染FOXQ1-sh RNA-1重组慢病毒载体)、阴性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重组慢病毒载体)及空白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检测3组细胞中FOXQ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3)将另一部分细胞分为干扰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干扰+奥沙利铂、阴性对照+奥沙利铂组与空白对照+奥沙利铂组,给予相应处理,培养48 h后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活力实验方法同细胞凋亡率实验。结果 (1)FOXQ1-shRNA-1组细胞中FOXQ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低于FOXQ1-shRNA-2组和FOXQ1-shRNA-3组(P0.05),为最佳干扰序列。(2)干扰组细胞中FOXQ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但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管是在加入OXA条件下,还是在未加入OXA条件下,干扰组细胞的凋亡率均高于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P0.05),细胞活力均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但同条件下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和细胞活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扰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中,均是加入OXA组的细胞凋亡率高于未加入OXA组(P0.05),加入OXA组的细胞活力低于未加入OXA组(P0.05)。结论沉默FOXQ1基因的表达能够有效诱导SMMC-7721细胞的凋亡,并增加其对奥沙利铂的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CXCR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XCR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2例结直肠癌组织CXCR3的表达,Western印迹和体外迁移实验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XCR3在大肠癌细胞株SW480、SW620、HT29细胞的表达及迁移能力.结果 CXCR3的阳性表达率为88%(46/52),CXCR3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结直肠癌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无关,而与临床转移(肝脏、淋巴结转移)有关(x2=12.1、21.5,P<0.01).SW480、SW620及HT29的CXCR3表达均呈阳性,其中大肠癌细胞HT29和SW620 CXCR3高表达,大肠癌细胞SW480 CXCR3低表达.在体外迁移实验中,大肠癌细胞HT29和SW620发生体外迁移细胞明显增多(75±6比147±8、63±5比9l±6,P<0.01),而大肠癌细胞SW480体外迁移无明显变化(47±4比45±3,P>0.05).结论 CXCR3上调表达与结直肠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USP9X在etoposide促结肠癌细胞SW620凋亡中的作用和可能的机制。方法:设计并合成USP9X的shRNA和对照shcontrol,采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干扰效率。结肠癌细胞SW620分别转染USP9X-shRNA和shcontrol后用etoposide处理,检测MCL1的蛋白水平变化并通过c-PARP的水平检测细胞的凋亡水平。结果: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在SW620细胞中USP9X-shRNA能够显著例氏USP9X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率达70%,该条shRNA可以作为有效干扰序列进行后续实验。20μg/mL etoposide处理24h后,经c-PARP的水平检测发现感染USP9X-shRNA的SW620细胞比对照组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增加。结论:以RNA干扰技术沉默USP9X基因可增加结肠癌细胞SW620对etoposide的敏感性,显著增加etoposide诱导的结肠癌SW620细胞的凋亡,推测USP9X基因可能成为结肠癌基因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细胞中Lnczc3h7a的表达及对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6种结直肠癌细胞株人结肠癌细胞(HT-29),人结直肠癌细胞(HCT-116),人结肠癌细胞(SW-60),人结直肠腺癌细胞(COLO320DM),人结肠癌细胞(Lovo)和人结直肠腺癌上皮细胞(DLD-1)与正常结直肠上皮细胞系。以Lnczc3h7a模拟物(mimics)、Lnczc3h7a抑制剂(inhibitor)及空白对照分别转染结直肠癌细胞SW60,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和细胞划痕实验分别检测转染Lnczc3h7a mimics和Lnczc3h7a inhibitor后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法检测结直肠癌细胞SW60中胶原三股螺旋重复蛋白6(CTHRC6)的表达。分别使用过表达体系和siRNA分别改变细胞系中Lnczc3h7a和CTHRC6)的表达,检测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再采用CRISP-Cas9技术敲除Lnczc3h7a和CTHRC6),检测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结果HT-29、HCT-116、SW-60、COLO320DM、Lovo和DLD-1中的Lnczc3h7a表达水平分别为0.65±0.02、0.67±0.02、0.84±0.04、0.58±0.02、0.70±0.02、0.52±0.30,均显著低于正常结直肠上皮细胞系(1.00±0.00,F=5.298、5.462、8.172、4.698、7.012、4.463,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细胞转染后第3、4、5天,模拟物组(0.33±0.02、0.58±0.01、0.65±0.02)及对照组(0.41±0.05、0.71±0.02、0.90±0.04)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能力均低于抑制剂组(0.51±0.03、0.88±0.04、1.07±0.08),且模拟物组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能力低于对照组(F=5.104、6.873、8.28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细胞培养24、48 h时,模拟物组(184.92±34.82、157.71±27.47)及对照组(411.86±62.35、412.94±63.19)的结直肠癌细胞迁移能力低于抑制剂组(466.92±47.37、470.83±47.82),且模拟物组结直肠癌细胞迁移能力低于对照组(F=1.482、5.104,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细胞转染24 h时模拟物组及对照组的CTHRC6蛋白表达分别为0.31±0.04、0.62±0.13,均低于抑制剂组(0.86±0.17),且模拟物组细胞CTHRC6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t=41.772,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直肠癌细胞中Lnczc3h7a存在明显低表达,其可能具有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的作用,且作用机制可能和抑制CTHRC6蛋白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iR-338-5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以及miR-338-5p过表达对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和SW620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使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miR-338-5p在40例临床诊断为结直肠癌患者配对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随后使用miR-338-5p-mimics转染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和SW620,确认过表达成功后,分别使用CCK-8法、FITC-AnnexinV.PI法及Propidiumiodide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①miR-338-5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其在相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P〈0.01)。②与转染阴性对照比较,转染miR-338.5p.mimics后,HCT116和SW620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弱(P〈0.01),凋亡率明显增加[HCT116细胞:(11.43±0.67)%比(7.98±0.36)%,P〈0.01;SW620细胞:(10.5±0.2)%比(7.93±0.5)%,P〈0.01],诱导HCT116和SW620细胞G1期阻滞[HCT116细胞:(80.41±1.34)%比(64.87±1.83)%,P〈0.01;SW620细胞:(68.76±0.41)%比(54.89±0.78)%,P〈0.01]。结论miR-338-5p可能作为抑癌基因在结直肠癌中发挥作用,并对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RNA干扰靶向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P85α蛋白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4条shRNA干扰载体及1条阴性对照载体.分别稳定转染结直肠癌SW480细胞。采用Western blot筛选出对P13K P85α蛋白抑制效率最高的shRNA干扰片段.然后通过PI标记法和Annexin V—FITC标记法分别检测干扰后SW480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转染shRNA/324后.SW480细胞P13K P85α蛋白降低最为显著.抑制率为90%。选择该干扰片段进行后续实验。干扰组与对照组SW480细胞的G1期细胞数量分别占(62.4±2.7)%和(51.2±3.5)%;S期细胞数量占(23.9±1.7)%和(34.1±3.4)%;氟尿嘧啶所诱导的细胞凋亡率为(11.1±3.7)%和(1.4±0.6)%;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13K P85α蛋白表达下降可引起结直肠癌SW480细胞周期阻滞,细胞凋亡增加:PI3K P85α可能成为结直肠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circDUSP16对结直肠癌(CRC)细胞增殖、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qRT-PCR检测circDUSP16、miR-126-5p、SHH表达水平,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SHH、PCNA、Bcl-2、Bax、E-cadherin、N-cadherin蛋白表达,荧光素酶实验检测circDUSP16和miR-126-5p/SHH的靶向关系。结果:沉默circDUSP16组SW480细胞circDUSP16、SHH mRNA表达、OD450值(24 h、48 h、72 h)、Bcl-2和N-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miR-126-5p、凋亡率、Bax、E-cadherin蛋白水平升高(P<0.05);下调miR-126-5p减弱了沉默circDUSP16对SW480细胞的增殖、EMT发生的抑制,降低了细胞的凋亡能力;circDUSP16靶向负调控miR-126-5p表达,miR-126-5p靶向负调控SHH表达。结论:沉默circDUSP16可能通过上调miR-126-5p并下调SHH抑制SW480细胞增殖和EMT发生,促进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