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
发热性疾病临床颇为常见,原因各不相同,或由于外感邪气,或由于正气虚弱,或由于血瘀不行,或由于气郁化火,临床当详辨阴阳表里、虚实寒热,该补则补,该清则清,或药或针,灵活运用,方可取得理想疗效。笔者兹举数例,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optica,NMO)又称Devic病,是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同时或相继累及视神经与脊髓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脱髓鞘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不同程度的单眼或双眼视力丧失,在视力改变之前或之后数日或数周伴发横贯性或上升性脊髓炎症状。现对我院2000年-2008年收治的25例NMO的临床资料、脑脊液、视觉诱发电位、影像学改变及治疗与转归进行分析,以探讨NMO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3.
药对是临床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药物的配伍形式,是组成方剂的最小单位,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协调作用或有较好的制约作用,或增强药物功效,或减低药物毒副作用,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笔者从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的600多首方剂中,筛选出临床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阳痿是指成年男子性交时阴茎不举,或举而不坚,夫妇不能完成性交者。该病临床表现呈现多样化,或见阴茎痿软,勃起困难,性欲低下,或见阳室举而不坚、或见阳痿不举、寂然不动,临床常伴有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或见两颧面赤、体瘦、夜间咽干,小便短少,或见精神不振,或见胸闷不适,或见体壮面红赤、口苦、尿赤,或见少腹胀痛、遇冷加重、得热则减、阴囊湿冷,或见形体肥胖、身重不舒、胸闷纳呆,或见少腹胀痛,牵引睾丸等。其舌苔脉象每因临床证型不同而有不同显现。  相似文献   

5.
风湿病,中医称之为痹病。由于受风、寒、湿、热等邪气,阻滞经脉,影响关节屈伸不利,筋脉拘急,局部或肿或胀,有时触之发冷觉寒,或潮湿有汗,或干燥皲裂,或者湿热火盛,它的成因一般是风寒、湿热,另外也还有痰、瘀、燥、毒,多年来,广大临床医生和风湿病患者一直寻求着通过饮食而改善病情,减轻症状。目前,他们的努力已部分得到临床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四逆散临床运用举例陈同琴(新疆哈密铁路医院河东门诊部839001)四逆散,系《伤寒论》方,由炙甘草、枳实、白芍药各十分组成。是治疗少阴病,四逆,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泻利下重的有效方剂。笔者在临床上以此方为基础,灵活加减变通,治疗不少觉...  相似文献   

7.
益气滋阴通络汤治疗脑梗塞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丽玲 《北京中医》2006,25(12):736-737
2002年3月-2004年1月。本人自拟益气滋阴通络汤,临床辨证加减治疗气虚血瘀、肾阴不足型脑梗塞42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符合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中风病的诊断标准,并经CT检查证实。临床症状:半身瘫痪或无力,舌强言謇或失语,或见偏身麻木,手足拘急,或见腰膝酸软,头晕乏力,心慌失眠,口干便秘,舌淡暗或舌暗红少苔,或有瘀斑,脉沉细弦,临床辨证属气虚血瘀、肾阴不足者列为观察治疗范围。  相似文献   

8.
大肠炎症性疾病种类繁多,临床上引起症状都极为相似,多数表现为腹痛、粘液便或脓血便,或便秘;或伴有某些全身症状。笔者在临床上采用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内外同治,中西药物合用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小青龙汤是治疗表邪引动内饮,出现表证兼有咳喘的主方。《伤寒论》把病变概括为“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其症状为“干呕,发热则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本证《金匮要略》称之为支饮。临床上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均属此范围。临床所见患者一般有几年十几年或更长时间的咳喘史。  相似文献   

10.
笔者近几年在临床工作中,收治慢性胆囊炎17例,女14例,男3例,均以右胁疼痛就诊,伴心烦易怒、口苦、双目干涩,或胁胀痛有烧灼感,舌质红或边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或无苔,脉弦细或细数,并无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临床表现。但是在临床进行辅助检查时,发现...  相似文献   

11.
痿痹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8年1月~1999年1月,笔者自拟痿痹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WHO糖尿病诊断标准(1),并且临床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四肢发凉、麻木、末端束缚感或蚁行感,疼痛呈刺痛或钝痛,夜间尤甚,行走似踩棉絮,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症状和体征。临床出现气短畏寒,肢麻无力或疼痛,舌淡红,苔薄白或黄腻,脉弦细或沉涩,中医辨证为元气亏虚、痰瘀阻络型。 2一般资料选择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68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和住院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男2…  相似文献   

12.
清热化瘀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有糜烂为临床常见病,以胃黏膜糜烂、隆起为主要特征,可表现为上腹部灼热样疼痛或烧灼感、嗳气、泛酸或恶心呕吐等。对糜烂灶的修复为治疗上的难点。我们运用清热化瘀的方法,对临床常见的湿热瘀滞证进行前瞻性研究,以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复方田七液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挫伤554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闭合性软组织挫伤临床上十分常见,多因扭伤、挫伤、跌仆伤或撞击伤,造成机体局部皮下软组织撕裂出血或渗出。临床上以肿痛、发红或青紫及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1978年冬,我院在收治一批因挖土方造成塌方数十人负伤病人的治疗中,研制了“复方田七液”方剂,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4.
水肿之病为临床常见、多发性病变,尤以肾源性和心源性水肿对患者危害较大,治疗中都颇感棘手。而临床亦常见有不明原因颜面、手足拘胀、浮肿,晨重夜轻,活动后遂减;或仅有水肿,或伴神疲纳呆,患者常误认为肾炎或心源性水肿,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临床检查时多项化验正常。此类特发性水肿运用抗菌素及利尿剂治疗,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5.
越来越多的临床观察和药理实验证明,中西药临床的合理应用或组方制剂,具有提高疗效、降低毒副反应、扩大临床适应证范围等优点,能标本兼顾,发挥单独中药或西药所没有的治疗作用,充分显示合并用药的长处。但是,医药从业人员必须重视和了解中西药物配伍所引起的物理、化学、药理学以及药物制剂等方面的配伍宜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临床上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6.
林岫  宗峰  杨涛 《北京中医》2007,26(1):47-48
临床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即临床症状复杂,无论各种检查指标正常或异常、诊断明确或不明确,其治疗效果均不理想。遇此情况笔者多从瘀论治,收效满意。现将个人临床体会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同时也是临床上一种常见伴随症状。当鼻出血成为主要临床症状,且多次或长期发作时,若继发于其他疾病则称为继发性鼻出血或症状性鼻出血。对全身未能找到明确病因,不论其局部出现病变与否,均可称为特发性鼻出血、原发性鼻出血、鼻出血病、习惯性鼻出血或原因不明的鼻出血。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间盘突出症(Cervical Intervertebral Disc Ivlerniation,CIDH)是因退变或外伤致椎间盘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或脊髓,而出现急慢性颈项痛、上肢麻痹痛或步态不稳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临床常分为中央型、侧方型、中央旁型。其发病率约为全部椎间盘突出症的4—6%,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0%,随着电脑的普及,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及年轻化倾向。  相似文献   

19.
产后发热,是指产褥期间出现发热,或寒战高热,或低热持续不退,伴有小腹疼痛、恶露异常等症。病因不同而症状各异,常发生于产程过长、早破膜、剖宫产或产后出血、胎盘剥离不全的患者。究其原因。不外产后气血耗伤、阴液不足,复加邪毒感染或瘀血内阻。尽管临床常用抗生素治疗,但往往难以奏效,中医药辨治产后发热有独特优势,临床验证每获良效。李克勤教授是山东省立医院主任医师,从医三十载,学验俱丰。历来博古览今,善于总结临床心得。尤其擅长运用中医药调治产后病,现将其辨治产后发热的经验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骨伤科临床以伤筋、伤骨、伤气血为主要特征。但损伤后气血逆乱,络脉阻滞,气机运化不畅而使水津敷布失常,或渗出脉外,或泄于肌腠筋膜之间而成肿。反过来又成为致病因素,进一步阻碍气血的正常运行,加重创伤症状。使邪或从热化,或从寒化,或伤阳气,或损脏腑,出现多种变证。故骨伤科临床在脏腑、气血、筋骨、阴阳辩证的基础上适当注意化湿疗伤,消除水肿,减少创伤后的局部渗出,减轻水肿对末梢感觉神经的压迫,缓解疼痛,恢复正常血液微循环,改善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促进损伤修复有积极的作用。今从临床所获禀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