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命门学说奠基于《难经》,发展成熟于明代。在命门学说发展成熟的过程中,道家养生发挥了重要作用。命门学说是道家养生理论与医学实践逐步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安艳秋 《四川中医》2009,27(1):39-40
赵献可命门学说观点鲜明、影响深远,至今对中医学“命门学说”的理论研究与临床运用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从命门的基础概念、生理作用、病理变化,以及指导疾病治疗等方面,对赵献可的命门学说进行初步探究,以便临床医师更好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命门学说是中医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藏象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难经》为命门学说的奠基之作,对后世命门学说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难经》中命门的名称、位置、功能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命门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后世经过不断的理论创新将其逐渐发展成为命门学说。从命门到命门学说的发展过程中,历来各家一直将争论的焦点放在命门与肾的关系上,文章通过从3个历史时期考察得出命门与相火理论的出现对肝脏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脑为命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锋 《光明中医》2008,23(8):1063-1065
命门学说是中医藏象学中争议较大且又比较重要的学说之一,至今尚无定论,为了探明命门学说的准确内涵,发挥命门学说对临床的指导作用,通过对古代命门学说的渊源、命门的位置、生理功能和命门为先天的相关探讨,对照脑(脑髓)的位置、生理功能和脑是人体最早形成的器官,可以看出二者极其相似,故提出了脑就是中医藏象学中的命门,是人体的主宰。  相似文献   

6.
命门即生命之门。自从《难经》提出“肾命门学说”以来,先后创立了多种学说,尤其至明清时期,诸多医家提出多种学说,如张介宾、程知等的“包络命门说”,赵献可的“肾间命门说”,孙一奎的“动气命门说”等,百家争鸣。综合历代诸家之理论,并结合现代解剖学知识,笔者认为命门不是一个具有形质的脏器,它既不是右肾,在两肾之间又找不到它的具体所在,而只能是上络于心、下系于肾,能主持机体生命活动的无形之动气。  相似文献   

7.
明代命门学说成为医学发展的热点,其中以孙一奎、赵献可、张景岳三家的理论最为完善、成熟,代表了命门研究的最高成就。孙一奎是命门三大家中最早的一位,首先着手于命门理论的总结与提炼工作,创立"命门动气"学说,极富新义,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赵献可对命门的论述可以总结为"君主命门"说,他认为命门位处两肾中间,彻底与肾脏脱离,而成为主宰十二官的"真君真主",其功能位于五脏六府之上,为"主宰先天之体",有"流行后天之用"。张景岳提出"水火命门"学说,大量运用太极阴阳理论阐述命门,认为命门为人身之太极,是人体生命的本源,统括阴阳、五行和精气。而命门兼具水火,化生先天无形真阴、真阳,在人身中处于核心枢纽地位。  相似文献   

8.
命门一词源于《内经》,在《难经》时期形成学说,两千年,关于命门学说一直争论不休,大体上存在着"有形与无形"之说和"右肾与两肾之间"之争。现代医家也对命门实质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深刻的探讨,还有学者从不同的方面阐述命门学说,亦有创新和发挥之处。总之,对命门学说进行的深入研究为命门学说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祖国医学理论。  相似文献   

9.
明代命门学说成为医学发展的热点,其中以孙一奎、赵献可、张景岳三家的理论最为完善、成熟,代表了命门研究的最高成就。孙一奎是命门三大家中最早的一位,首先着手于命门理论的总结与提炼工作,创立"命门动气"学说,极富新义,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赵献可对命门的论述可以总结为"君主命门"说,他认为命门位处两肾中间,彻底与肾脏脱离,而成为主宰十二官的"真君真主",其功能位于五脏六府之上,为"主宰先天之体",有"流行后天之用"。张景岳提出"水火命门"学说,大量运用太极阴阳理论阐述命门,认为命门为人身之太极,是人体生命的本源,统括阴阳、五行和精气。而命门兼具水火,化生先天无形真阴、真阳,在人身中处于核心枢纽地位。  相似文献   

10.
命门学说为中医内科临床指导虚损病证治疗的重要学说性理论,而且它对针灸临床也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现论述如下。1 命门学说的起源及内容“命门”之称,早始于《灵枢·根结》:“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此“命门”指的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睛明穴。而现今命门学说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