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彭焱  郭莉  潘传波  曾艺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1):2898-2899
目的:对重庆市渝中区2004~2005年流行性感冒(流感)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以发现流行规律,为政府决策和疫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门诊就诊的流感样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观察,分离流感病毒进行病原学监测:对暴发疫情进行监测。结果:2004 ̄2005年流感样病例占发热门诊及儿内科门诊病例总数的13.32%。1年来共采集流感样病人标本540份,分离出流感病毒株113株,H3N2型61株,占53.98%,B型52株,占46.02%。结论:这1年流感发病情况较平稳,有3 ̄5月和10 ̄11月两个发病高峰。上半年H3N2型为优势株,下半年为B型。  相似文献   

2.
杨柳 《抗感染药学》2021,18(7):1040-1043
目的:探究许昌地区呼吸道感染(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TI)住院患儿流感病毒的监测及在不同亚型中的分布及其预防措施.方法:抽取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RTI患儿952例临床病历资料,探究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患儿流感病毒在不同亚型的分布,分析其不同年龄段患儿流感病毒感染的阳性情况.结果:952例患儿的送检标本中,检出流感病毒阳性121例(占12.71%),其中流感病毒-A型阳性率(7.46%)明显高于流感病毒-B型(7.46% vs 5.52%,P<0.05);在流感病毒阳性患儿中,2018年的A/H1N1、A/H3N2、B/Victoria、B/Yamagata型分别为25.62%、2.48%、11.57%和7.44%,2019年的A/H1N1、A/H3N2、 B/Victoria、B/Yamagata型分别为26.45%、4.13%、12.40%和9.92%,以A/H1N1亚型最为常见;在不同年龄段患儿中,3~5岁患儿的流感病毒阳性率为47.93%,其次为1~3岁患儿为22.49%、5~12岁患儿为19.01%、≤1岁患儿为11.57%.结论:许昌地区RTI住院患儿的主要致病原为流感病毒,并以A/H1N1亚型为常见,且多发于3~5岁儿童群体;流感流行期间应遵循传染病防治的一般规律,预防应重于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安徽省淮南市2012-2013年流感病毒细胞培养分离结果,研究淮南市流感流行特征,为该市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哨点医院送检咽拭子标本进行核酸快速分型后采用狗肾( MDCK)传代细胞培养法分离病毒,红细胞凝集试验( HA)鉴定病毒滴度,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HI)进行型和亚型的鉴定。结果从148份流感网络实验室实时定量PCR阳性标本中,分离出流感毒株68株,总分离率45.9%,其中 A1(H1N1)型26株,分离成功率56.5%,A3(H3N2)型25株,分离成功率33.3%;BY型4株,BV型13株,B型毒株分离成功率为63.0%;各型毒株的分离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淮南市流行株为BV型流感病毒,于3月份达到流行高峰;2013年流行株为A(H1N1)型流感病毒,流行高峰期则是12月份。结论淮南市2012-2013年甲型流感病毒抗原的变异性强;细胞培养分离病毒对流感流行的病原鉴定起决定性作用;流感病毒B型毒株和新A(H1N1)型毒株分离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制定有效的流感防控措施提供分析资料。方法收集本市2005-2010年流感样病例发病资料及其暴发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及病毒学检测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9年ILI百分比为0.22%,分离出153株季A(H1N1)、季A(H3N2)和B型流感病毒,高峰在每年12月或次年的1月;2009-2010年ILI百分比1.44%,分离出甲型H1N1、季A(H1N1)、季A(H3N2)、和B型,高峰在11月;流感暴发疫情以中小学校为主(占74.19%)。结论本市流感流行高峰在每年的12月或次年的1月份,应加强中小学为主的预防。  相似文献   

5.
任丽娟  庄丽  付琳 《贵州医药》2012,36(8):689-691
目的 了解2010年贵州省H3N2亚型流感病毒HA1基因变异特征.方法 用MDCK细胞分离流感病毒,采用血凝抑制试验分型鉴定,随机选取8株H3N2亚型流感毒株进行RNA提取,逆转录扩增获得HA1基因产物,将其进行基因产物测序,测定的序列用相关的生物信息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贵州省各代表株在同一分支.该分支与2008-2009年疫苗推荐株A/Brisbane/10/2007(H3N2)接近,与WHO 2010年疫苗推荐株A/Perth/16/2009 (H3N2)相距较远.结论 2010年根据WHO疫苗推荐株生产的疫苗对该年我市H3N2亚型流感预防效果不好,以至于H3亚型在我省成为优势株,引起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2001年-2004年流感病原学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天津市流感病毒流行特点以及发生禽流感疫情时的情况。方法:2001年10月-2004年3月3个冬春季的类流感患者咽拭子标本采用MDCK细胞和鸡胚双腔法分离流感病毒,用鸡红细胞和豚鼠红细胞凝集试验(HA)证实是否存在病毒,再用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进行型和亚型的鉴定。2004年用RT—PCR方法检测禽流感疫情区发热患者咽拭子标本。结果:3个监测周期共采集类流感样患者咽拭子标本953份.分离出流感毒株285株,总检出率为29、9%,男女比例为1.06:1,其中A(H1Nl)亚型4.6%(13/285株),A(H3N2)亚型59.6%(170/285株),B型35.8%(102/285株)。285株流感病毒都能适应MDCK细胞,但阳性标本液直接接种鸡胚阳性率极低,仅为2.1%(6/285)。21份禽流感监测咽拭子标本H5亚型RT—PCR结果为阴性。结论:天津地区同时存在A(H1N1)、A(H3N2)和B型流感病毒,12月为发病高峰。天津市2004年发生禽流感时未发现人感染H5亚型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赣州市流感病毒流行亚型的变化。方法对2011—2012年赣州市流感监测国家哨点医院监测的流感样病例(ILI)以及网络实验室对国家哨点医院采集标本的核酸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011-2012年赣州市国家哨点医院共报告流感样病例1936例.ILI%为1.78%.2012年ILI%高于2011年。(2)2011-2012年ILI%的高峰出现在冬春季。(3)2011—2012年赣州市共检测标本840份,共分离流感病毒185株,阳性率为22.02%,其中B型占50.81%,新甲H1型占27.03%,季节性H3型21.62%,混合型占0.54%。(4)2011年流感类型以B型和新甲H1型为主,2012年流感毒株以B型和季节性H3型为主。(5)2011-2012年阳性株主要分布在1—3月.占阳性株总数的77-30%。结论2011—2012年赣州市流感的流行高峰出现在冬春季。2011年B型和新甲H1型为优势株,2012年B型和季节性H3型为优势株。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流感的流行特征及流感流行优势毒株的变化,为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至2009年度黑龙江省流感监测系统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流行病学资料和病原学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年至2008年度黑龙江省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数占门诊病例总数的百分比平均为3.4%,2008年至2009年度ILI%平均为2.1%,整体水平低于去年同期;黑龙江省的季节性流感高峰出现在每年的12月份和次年的1月份,2007年至2008年度和2008年至2009年度12月份、1月份的ILI%分别为4.85%、3.66%和2.46%、2.37%。2007年至2008年度全省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共从924份流感样病例的咽拭标本中分离到144份毒株,其中乙型(B)70株,占48.6%;甲3(H3N2)72株,占50%,甲1(H1N1)2株,占1.4%;2008年至2009年度从995份标本中分离到130份毒株,甲1(H1N1)121份,占93.08%;甲3(H3N2)9份,占6.92%。结论黑龙江省的季节性流感高峰为每年的12月份和次年的1月份,2007年至2008年度黑龙江省流感流行以甲3(H3N2)和乙型为主,2008年至2009年度则以甲1(H1N1)为主。  相似文献   

9.
2009年9月-2010年1月,全球分离到甲型H1N1、甲型H3N2、甲型H5N1、甲型H9N2和乙型流感病毒.全球流感疫情比上年同期严重得多,由2009大流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传播所致.北半球有2009大流行甲型H1N1流感的广泛疫情,这比通常季节性流感出现得早.南半球大多数国家到9月,大流行流感疫情已减至散发病例状态.对流感病毒分离株的抗原性和遗传学分析表明,2009大流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呈抗原同质性,并与疫苗病毒A/California/7/2009密切相关.2009大流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序列分析表明,病毒呈遗传同质性.大多数季节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和遗传性与A/Brisbane/59/2007密切相关.许多新近分离的甲型H3N2流感病毒的抗原性与南半球现行疫苗病毒A/Pert]h/16/2009密切相关.大多数B/Victoria/2/87谱系病毒的抗原性与疫苗病毒B/Brisbane/60/2008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2009年9月-2010年1月,全球分离到甲型H1N1、甲型H3N2、甲型H5N1、甲型H9N2和乙型流感病毒.全球流感疫情比上年同期严重得多,由2009大流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传播所致.北半球有2009大流行甲型H1N1流感的广泛疫情,这比通常季节性流感出现得早.南半球大多数国家到9月,大流行流感疫情已减至散发病例状态.对流感病毒分离株的抗原性和遗传学分析表明,2009大流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呈抗原同质性,并与疫苗病毒A/California/7/2009密切相关.2009大流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序列分析表明,病毒呈遗传同质性.大多数季节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和遗传性与A/Brisbane/59/2007密切相关.许多新近分离的甲型H3N2流感病毒的抗原性与南半球现行疫苗病毒A/Pert]h/16/2009密切相关.大多数B/Victoria/2/87谱系病毒的抗原性与疫苗病毒B/Brisbane/60/2008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2009年9月-2010年1月,全球分离到甲型H1N1、甲型H3N2、甲型H5N1、甲型H9N2和乙型流感病毒.全球流感疫情比上年同期严重得多,由2009大流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传播所致.北半球有2009大流行甲型H1N1流感的广泛疫情,这比通常季节性流感出现得早.南半球大多数国家到9月,大流行流感疫情已减至散发病例状态.对流感病毒分离株的抗原性和遗传学分析表明,2009大流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呈抗原同质性,并与疫苗病毒A/California/7/2009密切相关.2009大流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序列分析表明,病毒呈遗传同质性.大多数季节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和遗传性与A/Brisbane/59/2007密切相关.许多新近分离的甲型H3N2流感病毒的抗原性与南半球现行疫苗病毒A/Pert]h/16/2009密切相关.大多数B/Victoria/2/87谱系病毒的抗原性与疫苗病毒B/Brisbane/60/2008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1983年10月~1g84年2月世界流感概况在1983~1984年流感流行季节,除了日本、美国和苏联出现大规模流行外,世界其余地区流感发生极少。最近5年中,已分离到甲型流感病毒H1N1和H3N2亚型以及乙型流感病毒株。甲型流感(H1N1)1983年10~12月间,南非发生一起甲型流感(H1N1)爆发。日本儿童中也发生广泛传播,美国仅为少量散发  相似文献   

13.
1998~1999年流感流行季节使用流感疫苗成分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10月至1998年2月,全球分离到的甲型流感病毒主要为甲型流感(H3N2)亚型,而香港分离到甲型流感(H5N1)亚型。对流感病毒分离株的抗原性分析表明,甲型流感(H3N2)病毒分离株的抗原性与A/武汉/359/95或A/悉尼/5/97相关;甲型流感(H1N1)病毒分离株的抗原性与A/巴伐利亚/7/95或A/北京/262/95相关;乙型流感病毒分离株的抗原性与B/北京/184/93和B/哈尔滨/7/94相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不同年龄组人群甲型H1N1流感血清抗体水平,对人群中甲型H1N1与2008-2009年季节性流感疫苗株A/Brisbane/59/2007(H1N1)的血清抗体水平进行分析比较.方法 应用常规微量血凝抑制试验(micro-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test,HI)对上海地区不同年龄组(0~5月龄、6月龄~4岁、5~24岁、25~59岁和≥60岁)人群进行甲型H1N1流感抗体检测.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的比较采用Pearson X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分析.结果 上海地区人群甲型H1N1流感血清抗体总阳性率为9.2%(37/404).不同年龄组中以老年人组(≥60岁)的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为25.0%(21/84);其次是成年人组(25~59岁),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0.0%(8/80);其他年龄组血清抗体阳性率较低.Pearson X2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之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2008-2009年季节性流感疫苗株A/Brisbane/59/2007(H1N1)抗体阳性的329份血清中有31份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季节性疫苗株抗体阴性的75份血清中有6份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经Pearson X2检验分析,这两层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上海地区人群血清中甲犁H1N1流感抗体水平普遍偏低,其中老年人组抗体水平最高,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高度易感;季节性疫苗株A/Brisbane/59/2007(H1N1)HI抗体阳性人群血清不能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产生交叉保护抑制.  相似文献   

15.
2009~2010年上海市长宁区流感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009-2010年长宁区的流感流行特征.方法:对辖区内开展的流感样病例(简称ILI病例)监测情况和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2010年报告流感病例355例,2009年和2010年的甲型H1N1流感和季节性流感发生比例有明显差异(χ2 =77.02,P<0.00).2009-2010年共监测2840例ILI病例,平均就诊百分比为0.30%,ILI病例发生呈时间分布,高峰在2009年5~8周、34~40周和49周至2010年第8周.病原学监测阳性率为37.56%,2009年8-9月甲型H3型为主要流行株,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以甲型H1N1型为主导毒株,2010年2-6月,B型毒株替代甲型H1N1型成为主要流行株,7-10月甲型H3型再次成为流行株,11-12月甲型H1N1、甲型H3和B型毒株混合流行.结论:病原学监测阳性检出率与ILI病例流行高峰基本一致,加强ILI病例监测可有效预防流感暴发.  相似文献   

16.
2016年9月-2017年2月,全球分离到2009年大流行甲型H1N1(甲型H1N1pdm09)、甲型H3N2和乙型流感病毒.对流感病毒分离株的抗原性和遗传学分析表明,几乎所有新近分离的甲型H1N1pdm09流感病毒的抗原性都与疫苗病毒A/California/7/2009和A/Michigan/45/2015难以区分,大多数新近流行的病毒属于进化亚枝6B.1.大多数新近分离的甲型H3N2流感病毒的抗原性与细胞培养病毒A/Hong Kong/4801/2014相关,且大多属于进化亚枝3C.2a1.新近分离的B/Victoria/2/87谱系病毒的抗原性和遗传性与B/Brisbane/60/2008和B/Texas/2/2013密切相关,B/Yamagata/16/88谱系病毒与B/Phuket/3073/2013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湛江市流行性感冒(流感)的流行特征及掌握病毒毒株变异情况,为制定流感防控策略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湛江市流感监测网络系统,对流感作流行病学、病原学监测,并严密监控湛江市各地流感暴发情况.结果 2004-2006年监测医院上报流感样病例21 875例,占监测医院内科门诊(或儿科门诊、发热门诊)病例的7.6%,病例以少年儿童为主,占92.0%,全年均有病例发生,冬春季病例较多;3年共分离到106株流感病毒毒株,有甲3(H3N2)、甲1(HINI)亚型和B型,病毒毒株以甲1(H1N1)为优势株;暴发疫情20宗,均发生在中、小学校.4起由甲3(H3N2)亚型病毒毒株引起,4起由B型毒株引起.结论 流感监测工作对控制流感流行与预测有重要意义,需加强湛江市各学校及农村地区的流感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2008年9月-2009年1月,全球分离到甲型流感(H1N1)、甲型流感(H3N2)、甲型流感(H5N1)和乙型流感病毒.全球流感疫情比上年同期轻,但一些欧洲国家疫情较重.南半球许多国家仍有流感疫情.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疫情较轻.对流感病毒分离株的抗原性和遗传学分析表明,大多数甲型流感(H1N1)病毒与2008-2009年疫苗株A/布里斯班/59/2007密切相关.新近分离株的血凝素属于以A/布里斯班/59/2007和A/香港/2652/2006为代表的两个不同进化支.大多数新近分离的甲型流感(H3N2)病毒的抗原性与疫苗病毒A/布里斯班/10/2007和A/乌拉圭/716/2007相似,系统发生分析属于A/布里斯班/10/2007进化支.B/山形/16/88谱系的大多数病毒与疫苗株B/佛罗里达/4/2006和B/布里斯班/3/2007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2008年9月-2009年1月,全球分离到甲型流感(H1N1)、甲型流感(H3N2)、甲型流感(H5N1)和乙型流感病毒.全球流感疫情比上年同期轻,但一些欧洲国家疫情较重.南半球许多国家仍有流感疫情.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疫情较轻.对流感病毒分离株的抗原性和遗传学分析表明,大多数甲型流感(H1N1)病毒与2008-2009年疫苗株A/布里斯班/59/2007密切相关.新近分离株的血凝素属于以A/布里斯班/59/2007和A/香港/2652/2006为代表的两个不同进化支.大多数新近分离的甲型流感(H3N2)病毒的抗原性与疫苗病毒A/布里斯班/10/2007和A/乌拉圭/716/2007相似,系统发生分析属于A/布里斯班/10/2007进化支.B/山形/16/88谱系的大多数病毒与疫苗株B/佛罗里达/4/2006和B/布里斯班/3/2007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1991年10月~1992年9月,以甲型流感病毒为主,H3N2和H1N1两种亚型均有传播。尽管H1N1亚型在日本和新西兰报告较多,但一般说来甲型流感(H3N2)是较常见的流感亚型。虽然许多国家报告乙型流感,但分离株很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