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56例患者的糖化血清蛋白(GSP)测定值和其20天前的平均血糖值作回归和相关分析,确定出利用GSP推算患者20天前平均血糖浓度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实验室检验方法包括尿液检查和血液生化检查。糖化血清蛋白(glucosylated serum proteins,GSP)半衰期短(17-19d),可反映机体2-3周内血糖的平均水平,且GSP测定不受患者临时血糖浓度波动的影响,因此被广泛用于DM患者血糖浓度的近期监控和疗效评价。GSP的测定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层析法和化学法,其中HPLC法是GSP测定的参考方法;化学法有硝基四氮唑盐(NBT)还原法和酶法,均适用于自动化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有迅速增长的趋势。视网膜、。肾、神经等组织并发症的发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严格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可以有效地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目前临床实验室检测用于监测血糖浓度的常用指标有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清蛋白(GSP)、糖化血红蛋白(HbAlc)、糖化清蛋白(GA)等。GA是近年来提出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新指标。现就GA的生理特性、检测方法、检测方法的影响因素、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血糖(FPG)联合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DREW-DS5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HbA1c,HITACHI 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FPG,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227例门诊患者同时测定HbA1c和FPG,确诊了38例糖尿病患者。其中19例FPG正常,HbA1c异常,经OGTT或餐后2h血糖复查,最后确诊11例为Ⅱ型糖尿病患者;33例FPG和HbA1c均异常的患者,经OGTT或餐后2h血糖复查确诊27例糖尿病患者。38例确诊患者的平均血糖值与HbA1c密切相关,两者之间的关系为:HbA1c增加1%,平均血糖值增加1.33~1.61mmol/L,HbA1c与平均血糖值的最佳符合点在餐后2h,FPG的相关性最差。结论HbA-C对糖尿病的筛选较FPG有更高的敏感性,对糖尿病的诊断和长期血糖水平的监控和观察有重要意义,可作为轻症、Ⅱ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5.
杨昕 《临床医学》2011,31(4):49-50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糖化血清蛋白(GSP)、空腹血糖(FBG)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对2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HbA1 c、GSP及FBG检测并做眼底检查。其中糖尿病正常眼底(NDR)组11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108例。结果 DR组HbA1 c及GSP值明显高于NDR组(P〈0.01),而FBG水平DR组与ND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1 c及GSP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发现DR的指标,两者结合考虑更有助于DR的发现。  相似文献   

6.
<正>有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比非糖尿病患者增加两倍[1]。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以反映出患者1~2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有较好的稳定性,是血液中葡萄糖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非酶的缩合产物,是评价血糖控制情况的金标准[2]。糖化血清蛋白(GSP)是血浆蛋白质与葡萄糖分子经过非酶糖基化过程,形成的醛酮复合物,测定糖化血清蛋白本质是反应血浆中总的糖化血浆蛋白质的含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G lyPro酶法自动分析测定糖化血清蛋白(GSP),探讨GSP对糖尿病(DM)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0名正常健康者,88例胰岛素抵抗者,176例2型DM患者及1 275名社区人群进行GSP、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 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收缩压、舒张压等项目检测。结果G lyPro酶法GSP检测正常参考范围(204.32±35.41)μmol/L,24 h内平均变异为10.49%。GSP与FPG、2hPG、TG、收缩压、舒张压、TC显著相关(P<0.05);FPG异常、糖耐量受损与DM组及代谢综合征组GS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糖控制不佳的DM患者治疗后GSP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GSP可作为DM、胰岛素抵抗及代谢综合征的病情监测及疗效判断的又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8.
雷强  华燕  詹云  于陈宝 《华西医学》2007,22(4):862-862
糖化血清蛋白(GSP)是反映近两周左右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一样,只能反映血糖水平,不能反映血糖波动即高血糖和低血糖的情况.近年由于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的临床应用,可连续监测3天血糖谱的变化.由于我院不能检测HbA1C,为此,我们选择了GSP达标的糖尿病患者,用CGMS的雷兰系统监测其3天血糖谱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糖化血清蛋白检测对糖尿病监测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应用GlyPro酶法自动分析测定糖化血清蛋白(GSP),探讨GSP对糖尿病(DM)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0名正常健康者,88例胰岛素抵抗者,176例2型DM患者及1 275名社区人群进行GSP、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收缩压、舒张压等项目检测.结果 GlyPro酶法GSP检测正常参考范围(204.32±35.41) μmol/L, 24 h内平均变异为10.49%.GSP与FPG、2hPG、TG、收缩压、舒张压、TC显著相关(P<0.05);FPG异常、糖耐量受损与DM组及代谢综合征组GS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糖控制不佳的DM患者治疗后GSP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 GSP可作为DM、胰岛素抵抗及代谢综合征的病情监测及疗效判断的又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联合糖化血清蛋白(glycosylated serum protein,GSP)测定鉴别应激性高血糖与糖尿病高血糖的价值。方法: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升高的急危重症患者433例,依据既往病史,排除异常糖摄入后,分为应激性高血糖组196例,糖尿病未控制组151例和糖尿病肝肾病组8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93例为健康对照组,测定4组发病48 h内HbA1c和GS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应激性高血糖组与糖尿病未控制组、糖尿病肝肾病组F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μ=1.62,1.40,P>0.05);糖尿病未控制组HbA1c,GSP高于应激性高血糖组、健康对照组(μ=29.45,27.94,P<0.05);糖尿病肝肾病组HbA1c高于应激性高血糖组(μ=19.82,P<0.05),GSP水平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μ=1.27,P>0.05);应激性高血糖组FPG高于健康对照组(μ=18.34,P<0.05),GSP和HbA1c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μ=1.61,1.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