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处方用药规律。方法:在收集相关处方的基础上,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构建数据库,进而利用该系统的数据分析模块中嵌入的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为主要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并获得含牛膝处方中单味药物频次、药物组合频次、关联规则与核心药物组合等。结果:含牛膝处方常用于治疗眩晕、痹证、腰痛等病证,高频次药物包括赤芍、桑寄生、白芍、丹参、益母草等,高频次药物组合包括"牛膝、赤芍","牛膝、桑寄生","赤芍、桑寄生"等,置信度≥0.9的关联规则包括"续断-牛膝","白芍,桑寄生-牛膝","白芍,赤芍,桑寄生-牛膝"等。结论:颜正华教授含牛膝处方所用药物多具活血通络、补肝肾、强筋骨等功效,组方法度清晰严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处方用药规律。方法:在收集处方的基础上,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构建数据库,使用软件的统计报表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含赤芍处方中单味药物频次、药物组合频次、关联规则与核心药物组合等。结果:含赤芍处方常用于治疗眩晕、胃痛、痹证等病证,高频次药物包括牡丹皮、白芍、陈皮等;高频次药物组合包括"丹参,赤芍""白芍,赤芍""赤芍,陈皮"等,置信度为1的关联规则包括"甘草-赤芍""牡丹皮-赤芍""牛膝-赤芍""白芍-赤芍"等。结论:颜正华教授含赤芍处方所用药物多具有理气活血之功效,用药集中,组方法度清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颜正华教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出诊处方中含有白芍的处方,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构建数据库,使用软件的统计报表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含白芍处方中单味药物频次、药物组合频次、关联规则与核心药物组合等。结果含白芍处方常用于治疗眩晕、胃痛、反酸等病证,高频次药物包括赤芍、陈皮、丹参、当归、茯苓等,高频次药物组合包括“白芍,赤芍”“丹参,白芍”“白芍,陈皮”等,置信度≥1的关联规则包括“赤芍-白芍”“龙骨-牡蛎”“当归,赤芍-白芍”“赤芍,桑寄生-白芍”等。结论颜正华教授含白芍处方所用药物多具补血活血、安神之功效,用药较为集中,组方法度清晰。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收集颜正华教授2000-2009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出诊处方,分析含当归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在收集处方的基础上,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1)构建数据库,使用软件的统计报表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含当归处方中单味药物频次、药物组合频次、关联规则与核心药物组合等。结果含当归处方常用于治疗胃痛、痹证、月经不调等病证,高频次药物包括赤芍、白芍、丹参、陈皮、香附等,高频次药物组合包括“当归,赤芍”“白芍,当归”“丹参,当归”等,置信度≥0.9的关联规则包括“大枣-当归”“砂仁-当归”“党参-当归”“龙骨-牡蛎”等。结论颜正华教授含当归处方所用药物多具补血活血、理气调经等功效,用药较为集中,组方法度清晰。  相似文献   

5.
收集了颜正华教授治疗心系病证的病案,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等,分析颜正华教授治疗心系病证的用药经验.结果显示,高频次药物包括丹参、炒酸枣仁、首乌藤、牡蛎、茯苓等,高频次药物组合包括牡蛎-龙骨、首乌藤-炒酸枣仁、丹参-炒酸枣仁等,置信度为1的关联规则包括降香→丹参、薤白→丹参、龙骨→牡蛎、丹参,龙骨→牡蛎等,核心组合包括白菊花-天麻-白蒺藜、续断-桑寄生-牛膝、珍珠母-首乌藤-柏子仁-龙骨等.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在收集颜正华教授含首乌藤处方的基础上,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构建数据库,进而应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分析含首乌藤处方中单味药物频次、药物组合频次、关联规则与核心药物组合等。结果显示,含首乌藤处方中高频次药物包括炒酸枣仁、牡蛎、龙骨、丹参、赤芍等,高频次药物组合包括"首乌藤-炒酸枣仁"、"牡蛎-首乌藤"、"首乌藤-龙骨"等,置信度为1的关联规则包括"牡蛎→首乌藤"、"茯苓→首乌藤"、"炒酸枣仁→首乌藤"、"白芍→首乌藤"等,治疗不寐的核心药物组合为龙骨、首乌藤、丹参、牡蛎、远志、珍珠母、茯苓、炒酸枣仁,治疗胸痹的核心药物组合为丹参、首乌藤、炒酸枣仁、瓜蒌、薤白、赤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处方用药规律。方法在收集颜正华教授含茯苓处方的基础上,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构建数据库,使用软件的统计报表模块、数据分析模块,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含茯苓处方中单味药物频次、药物组合频次、关联规则与核心药物组合等。结果含茯苓处方常用于治疗眩晕、胃痛、泄泻等病证,高频药物包括陈皮、赤芍、丹参、炒酸枣仁、首乌藤等,高频药物组合包括"陈皮,茯苓"、"丹参,茯苓"、"茯苓,炒酸枣仁"等,置信度≥0.9的关联规则包括"龙骨→牡蛎"、"茯苓,龙骨→牡蛎"、"牡蛎,首乌藤→龙骨"、"炒白术→茯苓"等。结论颜正华教授含茯苓处方所用药物多具理气、安神、凉血等功效,用药较为集中,组方法度清晰。  相似文献   

8.
基于数据挖掘的国医大师颜正华治疗咳嗽用药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研究收集颜正华教授治疗咳嗽处方188首,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颜正华教授治疗咳嗽的用药经验,挖掘出“竹茹-杏仁-紫菀”等20个核心组合和“紫菀-黄芩-桑寄生-竹茹-枇杷叶”等10个新处方。研究结果显示颜正华教授治疗咳嗽经验丰富,多用疏散风热、清肺止咳之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肝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治疗肝病处方,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构建数据库,进而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和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确定处方中各药物和药物组合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等。结果:高频次药物包括茯苓、丹参、茵陈、白术、柴胡等;高频次药物组合包括"丹参、茯苓","白术、茯苓","丹参、赤芍"等;置信度为0.6以上的关联规则包括"黄芪-丹参","白术-茯苓","黄芪-茯苓","党参-茯苓"。结论:纳入研究治疗肝病的处方多用健脾渗湿、凉血活血、养阴柔肝、疏肝解郁之品,配伍精巧,符合中医标本兼治的用药原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颜正华教授治疗痞满的用药规律与经验.方法 收集颜正华教授治疗痞满的病案,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颜正华教授治疗痞满的用药经验.结果 对筛选出的143首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51个核心组合和12首新处方.结论 颜正华教授治疗痞满多用疏肝理气、活血消胀之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当代中医妇科名家治疗闭经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当代中医妇科名家治疗闭经的医案,运用apriori算法进行数据挖掘,找出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治疗闭经的核心药物组合以及新处方。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出15位医家共235诊闭经医案,涉及250味中药。治疗闭经最常用的药物分别为牛膝、熟地黄、川芎、当归及白芍。最常用二联药物分别为赤芍-当归、鸡血藤-当归、白芍-当归、川芎-当归及熟地黄-当归;最常用三联药物分别为川芎-牛膝-当归、白芍-熟地黄-当归、川芎-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当归及白芍-牛膝-当归。最常用四联药物为白芍-川芎-熟地黄-当归及白芍-川芎-牛膝-当归。结论:当代妇科名家治疗闭经喜用养血活血药物,牛膝、熟地黄、川芎、当归及白芍则为核心药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妇科治疗肾虚型月经病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指导。方法:收集江苏省中医院妇科门诊2016年5月到2016年10月治疗肾虚型月经病处方1 075张,利用微软Excel强大的排序、筛选和统计功能进行数据挖掘,统计各中药的用药比例。结果:使用频率在50%以上的单味中药有续断、茯苓、白芍(炒)、山药、丹参、山茱萸(酒)、赤芍、菟丝子8种。使用频率在30%~50%的中药有当归、白术(麸炒)、香附(醋)、熟地黄、牡丹皮、杜仲(盐)6种。使用频率在10%以上43种中药中,以中药学常规分类,使用率较高的依次是补益药、活血化瘀药,其他为清热药、理气药等。以药性分类,使用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温性药、平性药及寒性药,温性药的使用率显著高于平性药、寒性药。药对使用以茯苓-山药为最高(51.2%),其次是山药-山茱萸(47.7%),白芍-赤芍(39.5%)等。结论:我院妇科治疗肾虚型月经病擅用续断、茯苓、白芍(炒)、山药、丹参、山茱萸(酒)、赤芍、菟丝子等单味药,药对则以茯苓-山药,山药-山茱萸,白芍-赤芍应用见长。这些药物的应用充分体现了补益、健脾、活血、祛寒的治法治则,反映了治疗肾虚型月经病的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13.
基于拉曼光谱技术的白芍药汤剂的光谱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测定单味白芍饮片汤剂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集7批次白芍饮片、5批次白芍药材、5批次赤芍饮片制备所得汤剂的拉曼光谱,并进行初步谱峰归属,分析白芍饮片汤剂与白芍药材汤剂的拉曼光谱,对比白芍饮片汤剂和同属药物赤芍饮片汤剂的拉曼光谱.结果:白芍饮片汤剂拉曼光谱在637,783,847,981,1 091,1 128,1 336,1 458,1 636cm-1处出现9个拉曼信号.白芍药材汤剂拉曼光谱中的783,981,1 128,1 336,1 458 cm-15个拉曼峰同样存在于白芍饮片汤剂的拉曼光谱中,633,1 633 cm-1拉曼峰发生微小频移,而716,737,835,916,1 072,1 271,1 600 cm-1等拉曼峰消失.此外白芍饮片汤剂和同属药物赤芍饮片汤剂的拉曼光谱存在较大差异.结论:拉曼光谱可能为白芍药或其他中药汤剂提供一种快速的化学成分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白芍、赤芍及其有效成分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对血虚小鼠的补血作用. 方法: 采用综合放血法复制小鼠血虚模型,灌胃给予白芍水提物、赤芍水提物,检测小鼠外周血象,根据实验结果和白芍、赤芍水提物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的含量,进一步采用同一实验方法进行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补血作用比较研究. 结果: 造模第7天,2 g·kg-1白芍和2 g·kg-1赤芍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升高作用明显(P<0.01);造模第14天,2 g·kg-1白芍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升高明显(P<0.01),2 g·kg-1赤芍作用不明显,同剂量组相比,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造模第7天,120 mg·kg-1芍药苷、120 mg·kg-1芍药内酯苷对小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升高作用明显(P<0.01),60 mg·kg-1芍药内酯苷、30 mg·kg-1芍药内酯苷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有提升作用(P<0.05);造模第14天,120 mg·kg-1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对红细胞、血红蛋白有较好的提升作用,与同剂量组的芍药苷相比,120,30 mg·kg-1芍药内酯苷的红细胞数升高明显,差异显著(P<0.05);30 mg·kg-1芍药内酯苷组的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 结论: 白芍的补血作用略优于赤芍;芍药内酯苷具有补血作用且补血作用优于芍药苷;白芍有较强的补血作用可能与白芍中含有的芍药内酯苷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研究王阶教授治疗频发性室性早搏的用药经验与组方规律,传承王阶教授临床诊疗频发室性早搏的经验。方法:收集并整理王阶教授2016-2020年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医案处方,采用改进的互信息法、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对处方中药物的性味、归经、应用频次、药对组合等进行统计、关联规则分析与新方发现。结果:共收集王阶教授治疗频发室性早搏处方122则,中药110味,多为辛、甘药物,归经则以脾经为主,兼有心、肾、肝、肺、胃经。使用单药频次最高的桂枝、白芍、生牡蛎、生龙骨、炙甘草、大枣,高频对药为桂枝-白芍116次(占95.08%);常用角药为桂枝-生龙骨-生牡蛎108次(占88.52%),桂枝-白芍-生龙骨106次(占86.89%),桂枝-白芍-生牡蛎106次(占86.89%)。常用药对为木香-砂仁等。核心处方药物为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生龙骨-生牡蛎-牛膝-党参-黄芪-肉苁蓉-茯苓-酸枣仁。结论:王阶教授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用方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为主,药物以桂枝、白芍、生牡蛎、生龙骨、炙甘草、大枣等为主,临床诊疗时随病、证、症进行用药加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和总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中医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总结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TD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1998年至2015年CNKI,万方数据库中中医药治疗TD的期刊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建立中医药治疗TD的方剂数据库,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及复杂熵聚类分析,总结分析组方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232首处方,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是:钩藤、白芍、僵蚕、甘草、天麻等,药物归经以肝经最多,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处方,通过聚类分析得到7个新方。结论:目前中医药治疗TD以健脾平肝、化痰熄风为主,调肺是关键。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研究中医药治疗TD方剂用药规律具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我国岭南和华北地区名老中医辨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用药规律异同。方法:从数据库和书籍搜集岭南、华北地区名老中医治疗NAFLD的处方,从用药频次、类别、性味归经与配伍规律的角度分析两地医家治疗NAFLD用药习惯的异同。结果:两地有16味共同的高频药物;主要药物类别均为补益药、利水渗湿药与活血化瘀药等;共同的核心药物配伍为泽泻、山楂、郁金、丹参和柴胡。差异在于岭南地区使用归脾经药物更多(P<0.05),多用白芍、决明子、茯苓、甘草、荷叶、莱菔子与三七(P<0.05);华北地区则多用赤芍、黄芪、当归与延胡索。结论:两地名老中医均以健脾祛湿、活血理气消滞为NAFLD的基本治则,各自特色在于,岭南更侧重健脾祛湿、益气养阴、理气化痰,且用药较平和;华北更侧重疏肝活血和养肝清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