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了解厦门市5岁以下儿童死因变化及生存水平,提高儿童的生命质量及医疗保健服务水平.方法 通过市、区、街道(乡)妇幼保健三级网及儿童生命监测系统收集资料,对1993~2000年厦门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情况统计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1993年为27.88‰,2000年为11.66‰,(X2=80.00,P<0.01).厦门市1993~2000年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为肺炎、出生窒息、早产、先天畸形、腹泻,肺炎和腹泻呈下降趋势,早产、出生窒息、先天畸形呈上升趋势,其中先天畸形上升较明显.儿童死前均得到相应的医疗保健服务,死前就医、死前明确诊断、死于医疗保健机构者均达90%以上.结论厦门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已达到<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提高医疗保健机构的诊治水平和服务水平是社会的需求,也是提高儿童生存水平的措施之一,全社会都应重视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厦门市5岁以下儿童死因变化及生存水平,提高儿童的生命质量及医疗保健服务水平.方法 通过市、区、街道(乡)妇幼保健三级网及儿童生命监测系统收集资料,对1993~2000年厦门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情况统计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1993年为27.88‰,2000年为11.66‰,(X2=80.00,P<0.01).厦门市1993~2000年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为肺炎、出生窒息、早产、先天畸形、腹泻,肺炎和腹泻呈下降趋势,早产、出生窒息、先天畸形呈上升趋势,其中先天畸形上升较明显.儿童死前均得到相应的医疗保健服务,死前就医、死前明确诊断、死于医疗保健机构者均达90%以上.结论厦门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已达到<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提高医疗保健机构的诊治水平和服务水平是社会的需求,也是提高儿童生存水平的措施之一,全社会都应重视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重庆市2006-201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主要死因别死亡率及死因构成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重庆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收集的2006-2015年以人群为基础监测资料,计算并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其主要死因构成的变化.结果 2006-2015年重庆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分别由2006年的13.5‰、10.7‰和7.3‰下降至2015年的10.1‰、6.9‰和4.2‰.2015年重庆市5岁以下儿童前5位死因为先天性心脏病、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肺炎、溺水和出生窒息.2006-2015年重庆市5岁以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死亡构成比逐年上升,各主要死因别死亡率均逐年下降.结论 重庆市2006-201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主要死因别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先天性心脏病死亡构成呈上升趋势,肺炎、出生窒息死亡构成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临沧市临翔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及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儿童保健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临翔区妇幼卫生年报资料,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0年来临翔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到2010年已降至9 99‰;婴儿死亡的主要死因依次为出生窒息、肺炎、早产低出生体重,而1~4岁儿童的主要死因为意外死亡与肺炎;死前就医率59 5%,在就医途中死亡的比例仅7 02%.结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是降低出生窒息、肺炎、早产的死亡率,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提高产、儿科质量,掌握窒息复苏技术,普及科学育儿知识.  相似文献   

5.
2000—2005年韶关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韶关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妇幼卫生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全国统一制定儿童死亡报告卡,建立城市和农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络,以市妇幼保健机构为中心,逐级上报死亡资料。结果:全市6年平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4.39‰,婴儿死亡率为12.10‰,新生儿死亡率为8.62‰;5岁以下儿童死亡主要以新生儿为主占59.91%;5岁以下儿童和婴儿死亡前五位死因为出生窒息、肺炎、早产低体重、先天异常、腹泻。结论:6年来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全省水平,政府应引起高度重视,提出进一步完善新生儿急救网络、加强儿科和产科携手合作、降低先天畸形患儿发生、加大农村妇幼卫生建设等措施,有效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了解和掌握酒泉市肃州区2001—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变化规律及相关因素,探讨干预措施及效果。收集酒泉市肃州区2001—2010年"妇幼卫生年报表"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对其进行整理分析。10年累计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1~4岁儿童死亡率分别为20.67‰、18.09‰、14.61‰、2.53‰。各年龄段死亡率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显示我区儿童健康状况显著改善。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先天畸形、出生窒息、意外伤害、肺炎。因此,要加强孕产期保健,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和产、儿科技术水平,普及先天畸形的早期诊断技术,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安全管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7.
唐孝兰 《海南医学》2008,19(11):102-103
目的 掌握元江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动态变化,提出干预措施与对策.方法 对2000-2007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年来元江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显著.2000年为51.26‰,2007年为19.55‰,降低2.62倍.婴儿前5位死因依次为肺炎、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腹泻、畸形.1-4岁儿童前5位死因依次为肺炎、意外死亡、腹泻、脑炎、白血病、死因不明、先心病.结论 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关键要降低肺炎、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意外死亡,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住院分娩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分析近5年怀化市0~4岁儿童死亡监测中儿童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及主要死因构成,为政府制定进一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 :5年来,监测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死亡原因按顺位依次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窒息、其他先天异常、意外窒息、交通意外和溺水等8种因素。新生儿死亡前5位死因依次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和其他先天异常等。死前接受住院治疗的儿童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结论 :采取多种措施,减少新生儿死亡是降低怀化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另外,加大儿童疾病综合管理技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推广应用;减少出生缺陷;加强宣传教育,降低意外的发生;均可有效的减少5岁以下儿童死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长春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死因顺位,探讨降低儿童死亡的干预对策。方法:对200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早期新生儿死亡率3.3‰,新生儿死亡率4.05‰,婴儿死亡率5.95‰,1~4岁儿童死亡率0.3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94‰;农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几乎是城市的2倍。新生儿死因顺位的前3位依次为:早产和低体重、出生窒息、其他先天异常和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死因顺位的前3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和早产低体重、出生窒息和肺炎、其他先天异常;0~4岁儿童死因顺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和低体重、出生窒息和肺炎。结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住院分娩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1996年萧山市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6.23‰、10.02‰和15.36‰,其中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的65.22%,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数的62.22%。5岁以下儿童前四位死因为意外事故,新生儿疾病,先天畸形和呼吸道疾病。新生儿前四位死因分别为出生窒息,早产、肺炎和败血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婺源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影响因素,为政府部门制定妇幼保健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江西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要求,以妇幼三级保健网为依托,对江西省婺源县16个乡镇(其中:国家监测点2个、省监测点5个)2006 -2010年出生的活产数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全面监测.结果 5年间婴儿死亡率为12.8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7.18‰,新生儿及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比例分别50.12%、74.70%,新生儿及婴儿死因顺位均为肺炎、出生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1-4岁儿童死因顺位为肺炎、意外及溺水、腹泻.结论 江西省婺源县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略有上升,提示我们应重点加强新生儿肺炎的防治,减少新生儿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的发生;加大宣传家长对儿童的安全监护力度,减少意外及溺水的发生;强化健康教育,提高妇幼保健质量和产儿科人员技术水平等措施,以进一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登封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趋势及其死亡原因,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方法对登封市2008-201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报告卡进行统计,调查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趋势及其死亡原因。结果 2013年登封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03‰,比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7.15‰有明显下降趋势。主要死亡原因为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窒息、意外窒息、交通意外、肺炎等。结论要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关键是要预防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提高窒息复苏技术水平,加强儿童保健工作,防止意外伤害,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掌握鹤岗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动态变化,提出干预措施与对策.方法 对2005~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年来鹤岗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显著,2005年为9.82‰,2008年为7.55‰,婴儿前3位主要死因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1~4岁儿童前3为位主要死因为意外、其他肿瘤、先天性心脏病.结论 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关键要降低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加强围产医学保健、推广和提高先天性心病的早期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准确掌握青海省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情况,以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全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方法按照《青海省5岁以下儿童监测方案》要求,以妇幼三级保健网为依托,对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及9个项目县共10个监测点2002~2006年出生的活产数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全面监测。结果5年间婴儿死亡率为30.1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33.67%。,新生儿及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比例分别为63.98%、89.13%,新生儿及婴儿死因顺位均为肺炎、出生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1~4岁儿童死因顺位为肺炎、意外及中毒、腹泻。结论青海省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03年较2002年婴儿死亡略有上升,因此加强新生儿肺炎的防治,减少新生儿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的发生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05~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探索有效地干预措施。方法:对2005~2009年回民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进行整理、统计。结果: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1~4岁儿童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4.05‰、5.93‰、0.89‰、6.82‰,5年来婴儿、新生儿死亡率呈徘徊趋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依次是先天异常、出生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肺炎及颅内出血。结论:降低新生儿、婴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重视儿科队伍建设,大力宣传妇幼保健知识,预防早产、低出生儿及先天异常的发生,避免意外死亡。  相似文献   

16.
在183.52万人群中,对1989—1990年五岁以下儿童死因进行了回顾性调查。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49.1‰,婴儿死亡率为36.4‰,新生儿死亡率为22.8‰,1—4岁儿童死亡率为4.0‰。性比分别为1.3:1,1.3:1,1.5:1和1.2:1。五岁以下儿童前五位死因是肺炎(22.9%)、新生儿窒息(19.3%)、溺水(13.1%)、早产(9.7%)和重症腹泻(4.9%)。婴儿前五位死因是肺炎(27.2%)、新生儿窒息(26.1%)、早产(13.3%)、重症腹泻(4.8%)和先天畸形(2.8%)。  相似文献   

17.
陈淑芸 《基层医学论坛》2013,(29):3913-3915
目的了解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主要原因,为制订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海安县2008年—2011年130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28‰,新生儿死因前3位顺位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新生儿肺炎;婴儿死因前3位顺位是早产、低出生体重,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和出生窒息并列第三;5岁以下儿童死因前3位顺位是早产、低出生体重,溺水,肺炎。结论威胁我县5岁下儿童健康的主要死因是早产、低出生体重、溺水和肺炎。  相似文献   

18.
2005-2008年宁夏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2005-2008年宁夏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探求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干预措施,对宁夏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自2005年到2008年分别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1);山、川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差异逐渐缩小;前五位死因分别为:出生窒息、肺炎、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其他先天异常、先天性心脏病;死前就医、未就医的比例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强化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加强早产儿临床管理、提高农民保健意识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宁夏2001-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探讨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对宁夏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整理、汇总,结果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2001至2010年呈逐年下降趋势;山区5岁以下儿童各年龄段死亡率明显高于川区,但山、川区差距逐渐缩小;5岁以下儿童死亡前五位死因为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先天异常;2001、2005、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前就医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52,P<0.05)。结论应继续提高儿童保健综合服务质量和能力,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我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及主要死亡原因并探讨干预措施,对2000-2003年银川市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银川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依次为肺炎、出生窒息、早产、意外事故、先天畸形、低出生体重。认为要降低我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首先是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提高危重症的急救能力,加强监护和转诊,提高产科新生儿存活质量,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普及科学知识和健康教育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