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的一般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对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影响及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作用的影响。方法:尾静脉注射给予小鼠不同剂量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或同时腹腔给予阈下催眠剂量的戊巴比妥钠,观察小鼠一般行为学指标和自主活动的变化,以及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的影响;给予麻醉犬不同剂量清开灵冻干粉观察该药对血压,心电图以及呼吸指标的影响。结果: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大剂量(210.18 mg/kg)对小鼠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P<0.05),并有延长巴比妥类睡眠时间的作用(P<0.05)。对犬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清开灵冻干粉各剂量(43.92 mg/kg、21.96 mg/kg、10.98 mg/kg)均对麻醉犬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均无影响(P>0.05)。结论: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有一定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对心血管系统(心率、心率节律、心电图)、呼吸系统(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呼吸节律)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对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与市售清开灵注射液作比较,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浓缩液对临床分离的47株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憾),观察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体外抗菌活性。结果:对金葡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孢菌、肺炎克雷伯菌,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与市售清开灵注射液均显示出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体外抗菌活性强于市售清开灵注射液。按药液稀释度计算,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浓缩液对金葡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孢菌、肺炎克雷伯菌的MIC和MBC分别为市售清开灵注射液的1/4-1/2。结论: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对临床分离的致病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且略优于市售清开灵注射液。  相似文献   

3.
清开灵注射液对实验性发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复制家兔内毒素和内生致热原性发热模型 ,观察清开灵对实验性发热的作用。方法 :采用雄性日本大耳白家兔 ,体重 2 2~ 3 0kg。实验分两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观察清开灵对内毒素和内生致热原性发热的解热效应。 48只家兔随机分成 6组 :生理盐水对照组 (im .1mL/kg) ;清开灵组 (im .1mL/kg) ,内毒素组 (iv .5μg/kg) ;内毒素 清开灵组 (im .清开灵 1mL/kg ,0 .5h后iv ,内毒素 5μg/kg) ;内生致热原组(iv .1mL/kg) ;内生致热原 清开灵组 (im .QKL ,0 .5h后iv,内生致热原 1mL/kg)。第…  相似文献   

4.
精制清开灵干预MCAO再灌注损伤的药效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工艺改进后的精制清开灵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拮抗作用。 方法:选取成年雄性大鼠120只,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病理学指标判断不同治疗组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拮抗作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脑组织海马脑源性生长因子(BDNF)含量的变化。 结果:精制清开灵减轻脑缺血大鼠再灌注损伤,核磁共振表现为病灶周边区RA值,FA值明显高于模型组,脑源性生长因子BDNF表达多于模型组。 结论:精制清开灵具有脑神经保护作用,在有效时间窗内给予该药物的干预可能是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措施,其作用与BDNF有关。  相似文献   

5.
研发清开灵眼用凝胶并对其质量进行控制。以羟丙甲纤维素(HPMC)主要基质刺成眼用凝胶,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进行质量控制,定量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测定其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和胆酸的含量。清开灵眼用凝胶成型性、澄明度好,且成本低,质量可控。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清开灵眼用凝胶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40例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加清开灵治疗的疗效.基本治愈24例、显著进步12例、无变化3例、恶化2例,治愈率为90.0%.溶栓结合清开灵治疗能较好改善脑组织血液、促进脑功能恢复,具有较好临床效果,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动态观察清开灵(QKL)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活性氧及游离钙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别以荧光探针二氯荧光素二酯(H2 DCFDA)和Fluo-3-AM标记细胞内活性氧及游离钙,通过激光共聚焦系统动态观察QKL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联合应用人参多糖与清开灵治疗病毒性肝炎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普  郭遂成  曾庆松 《医学信息》2006,19(7):1232-1233
目的 观察人参多糖与清开灵联合应用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倒,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人参多糖及清开灵,对照组58例,采用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79%,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人参多糖与清开灵联合应用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40例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加清开灵治疗的疗效,基本治愈24例,显著进步12例,无变化3例,恶化2例,治愈率为90.0%,溶栓结合清开灵治疗能较好改善脑组织血液,促进脑功能恢复,具有较好临床效果。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10.
醒脑健神、中风脑得平、清开灵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卒中型(SHR/SP)脑出血性中风的作用北京中医药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100029)黄启福,邹丽琰,蒋玉风,李克玲,朱陵群,李伯光,严京,贾旭脑出血是中老年急危重症,以其高病死率、致残率威胁着人类健康。本...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清开灵注射液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作用。方法: 采用耳缘静脉持续滴注LPS的方法建立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模型,观察各组动物24 h内各时点生存率;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凝固法测定纤维蛋白原含量;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全自动血浆分析仪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以及血尿素氮(BUN);发色底物法测定蛋白C及抗凝血酶Ⅲ的活性;ELISA法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 兔静脉持续滴注LPS后,APTT和PT显著延长,ALT和BUN显著升高,蛋白C和抗凝血酶Ⅲ的活性明显降低,血小板计数显著减少,血浆TNF-α含量显著升高。给予清开灵注射液后,APTT和PT的延长明显缩短,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含量、蛋白C及抗凝血酶Ⅲ活性均明显恢复;ALT、BUN以及血浆TNF-α含量明显降低。结论: 清开灵注射液对LPS所诱导的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有良好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2.
清开灵注射液对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的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北京中医药大学病理教研室(100029)朱陵群,黄启福本文按照Braunwald的方法进行新生大鼠皮质神经细胞培养,培养的第3天加入细胞分裂抑制剂以抑制非神经细胞的增殖,取培养第10天的神经细胞用...  相似文献   

13.
醒脑健神、中风脑得平与清开灵对SHR/SP出血性脑中风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作用北京中医药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l00029)黄启福,蒋王风,朱陵群,李克玲,邹丽琰,贾旭,严京,李伯光本文观察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卒中型(5HR/SP)脑出血中风时海马兴奋性氨基...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观察了脑出血后SOMmRNA在大脑皮层表达的变化以及中药清开灵注射液对其表达的影响。Wistar大鼠用胶原酶脑内注射法诱发脑出血,动物分别存活1、3、7d后,用地高辛标记的SOMcRNA探针进行杂交,抗地高辛抗体孵育,NBT/BCIP显色,用图像分析仪测量前额皮层Ⅱ~Ⅲ层的SOMmRNA阳性神经元。结果表明:大鼠脑出血后大脑皮层Ⅱ~Ⅲ层内表达SOMmRNA的神经元数目逐步减少,单个细胞SOMmRNA的光密度也逐步降低;清开灵可增加SOMmRNA表达的数量和神经元内SOMmRNA的强度。SOM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分布广泛,功能复杂。目前认为它还是一种神经营养性物质。我们认为SOMmRNA在脑出血后表达减少是神经元受损的表现,而清开灵治疗后SOMmRNA表达的上调是其治疗机理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清开灵(QKL)注射液的解热机制。方法:建立家兔内毒素(ET)性发热模型,观察清开灵对家兔体温的影响和用放免法检测下丘脑cAMP及腹中隔区AVP含量的变化。结果:①ET组的△T为(1.68±0.46)℃、TRI6为29.59±10.39、下丘脑cAMP含量为(2.90±0.40)nmol/g、腹中隔区AVP含量为(47.32±3.77)ng/g,分别显著高于NS组的△T、TRI6(-0.15±4.29)、下丘脑cAMP含量,腹中隔区AVP含量及QKL+ET组的△T、TRI6(13.71±3.29)、下丘脑cAMP含量、腹中隔区AVP含量(P<0.01)。②四组下丘脑cAMP含量变化与体温变化呈明显正相关(r=0.904,P<0.01)。结论:清开灵的解热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下丘脑cAMP生成,同时通过腹中隔AVP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清开灵注射液在细胞模型上抗登革病毒Ⅱ型(DENV-Ⅱ型)作用.方法 本实验以白纹伊蚊C6/36细胞为宿主细胞,阿昔洛韦(ACV)为阳性对照药物,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和改良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来测定药物的细胞毒性、药物对DENV-Ⅱ的直接灭活作用、以及药物抗DENV-Ⅱ对细胞的吸附和对DENV-Ⅱ在细胞内复制的抑制作用.结果 该药在体外对DENV-Ⅱ无直接灭活作用,也不能阻止其对细胞的吸附,但对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一定的剂量效应依赖性.结论 该药在体外有一定的抗DENV-Ⅱ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药注射剂作为抗病毒药和抗生素的西药替代品,因其免做皮试、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而被广泛使用.我院儿科近五年来先后使用双黄连、清开灵、鱼腥草、莪术油、肿节风注射剂,出现20起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引起大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邱传禄 《医学信息》2010,23(5):1382-1383
流行性腮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可以传染的急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1].其特点是非化脓性腺体肿大、疼痛,伴有发热,口腔科、儿科就诊患者多见.由于病原学和好发人群特点,目前临床尚无特异性治疗.作者对2001年7月~2009年10月我科4年来106例流行性腮腺炎采取清开灵静脉注射,辅以中药内服外敷的方法治疗.经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临床资料:男性,40岁,工人,发热一个月,乏力、尿黄10d后于2002年6月24日入院,患者于2002年5月23日开始无诱因出现畏寒、发热症状,体温38~39℃之间,多在下午及晚间发热,但精神、食欲尚好。2002年6月14月开始感觉乏力、纳差、尿黄,在当地医院按感冒静脉注射清开灵、利复星等10d,病情无好转而来我院。入院时查体:体温39.2℃,脉搏每分102次,呼吸每分20次,血压15.6/10.0KPa。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羚蝎胶囊治疗中小量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研究范围的患者共有 60例 ,随机分成羚蝎胶囊组、清开灵注射液组各 30例。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病情程度、发病时间、既往史积分、伴发病积分、中风病中医起始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起始积分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 (P >0 0 5)。通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中风病中医积分、血肿大小、血肿吸收率观察羚蝎胶囊对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结果 :( 1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 :羚蝎胶囊组分别为 2 6 82± 7 95、1 6 3± 1 0 8;清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