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对骨科创伤感染患者进行封闭负压引流(VS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2月我院骨科创伤感染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32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应用VSD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平均换药次数为(2.63±0.63)次,创面愈合时间为(20.21±5.32)d,住院时间为(24.32±6.32)d,住院费用为(8221.21±352.11)元,创伤感染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骨科创伤感染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在对骨创伤创面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的效果。方法在我院相关科室选择了骨创伤创面患者,随机抽取98例作为研究对象,予以两种不同的引流方式进行分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创面感染的概率(0.0%)较对照组(14.3%)低;实验组患者创面愈合的时间为(17.5±3.0)天,较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的时间(25.5±5.7天)短;实验组患者在院内进行治疗的时间为(23.7±3.6)天,较对照组患者(30.2±6.7天)短;且实验组患者创面进行换药的次数为(3.3±0.8)次,较对照组患者(7.8±1.7次)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创伤创面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选用负压封闭引流(VSD)的效果显著,可以降低患者创面发生感染的可能性,进而加速患者创面的愈合速度,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骨科创伤感染治疗中应用VS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分成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9),观察组患者行VSD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换药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不同时间创面愈合情况及一般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2周创面愈合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1周、3周及以上创面愈合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换药频率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骨科创伤感染治疗中应用VSD的临床疗效显著,对患者创面的愈合及恢复均有促进作用,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换药频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VSD在骨科创伤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4例行骨科创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观察组采用VSD(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方法。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及治疗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6%,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7.8±5.6)d和(17.5±3.6)d,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8%,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30.2±6.3)d和(28.6±4.2)d。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技术在骨科创伤应用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优于传统创伤治疗中的引流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VSD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90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常规换药联合VSD技术治疗。比较两组骨科创伤感染治疗效果;创伤感染创面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创面疼痛程度、感染部位炎症水平。结果观察组骨科创伤感染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伤感染创面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创面疼痛程度、感染部位炎症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创面疼痛程度、感染部位炎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换药联合VSD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炎症和加速创面愈合,促进骨折愈合,缓解患者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疗效及与常规换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入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骨科创伤感染患者90例,采用抽签法的分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换药处理法,实验组采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VSD)处理法,对比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时间。结果经过调查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低于实验组,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结论在骨科创伤感染实际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VSD)处理法,能够加快创面的愈合速度,提升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216例行负压引流技术的骨科患者,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及常规负压引流技术患者各108例。所有患者均得到门诊随访,随访时间12.3±2.4个月。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更换引流管次数、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创面愈合率和感染复发率的差异,来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更换引流管次数、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较,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创面愈合率和感染复发率两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经我院研究发现,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有效的治疗骨科感染,促进创面愈合,且治疗周期短、费用低,在治疗骨科感染,与创面愈合方面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8.
毕国庆 《微创医学》2014,(6):720-721
目的观察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vacuum-sealing drainage,VSD)与普通换药法在骨科创伤中临床疗效。方法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4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VSD实验组24例和普通换药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感染切口的清洁时间、愈合时间、感染的并发症、患者满意度评价,比较VSD与普通换药的疗效差别。结果 VSD实验组的清洁时间为(4.50±1.25)d、伤口愈合时间为(8.45±1.90)d,均明显少于普通换药组[(9.60±1.50)d,(13.40±2.4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组创面并发症发生率为16.6%(4/24)明显低于普通换药组(55.0%,1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10±0.95)分,明显高于普通换药组[(5.35±1.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技术能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分泌物和坏死组织,促进创面愈合,疗效显著、使用安全、操作简便,是治疗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简单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骨科收治的68例患者,并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普通的创面清理方法,实验组采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Ⅱ期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换药次数、创面面积。结果实验组在Ⅱ期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换药次数上均少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创面面积也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骨科创面治疗中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0.
闵廷瑜  高建军 《当代医学》2013,(27):107-108
目的分析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淮安市仁和医院住院治疗的50例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VSD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引流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治愈时间为(16±8)d明显小于对照组的平均治愈时间(22±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应用VSD技术能够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比传统的引流技术以及换药方式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骨科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80例骨科创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VSD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情况、感染复发情况进行对比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情况、感染复发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VSD对骨科创面修复的治疗效果良好,临床应用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在骨科创伤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科创伤感染患者14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70例,行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70例,采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对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感染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感染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换药次数、Ⅱ期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抗感染费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在控制骨科创伤感染、促进患者创面愈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方面均可发挥积极作用,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骨科患者创伤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04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52例,采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治疗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换药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常规换药治疗,对骨科创伤感染患者采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能有效减少患者换药次数,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在骨科创伤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科创伤感染患者14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70例,行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70例,采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对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感染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感染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换药次数、Ⅱ期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抗感染费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在控制骨科创伤感染、促进患者创面愈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方面均可发挥积极作用,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改良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Ⅳ期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Ⅳ期压疮患者4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实验组采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处理伤口,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处理伤口,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愈合创面感染控制情况、伤口换药平均时间,患者伤口疼痛评价及每例伤口的均次数换药费用。结果:实验组创面的愈合效果、愈合时间和创面感染控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疼痛、换药频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Ⅳ期压疮可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分析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1例创伤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5例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6例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15.2±2.6)d明显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2.1±0.6)次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与常规换药相比,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感染中治疗效果更高,能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治疗效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难愈性创面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对比封闭式负压引流(VSD)与传统换药方法在治疗难愈性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烧伤整形科收治的难愈性创面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清创、换药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清创的基础上应用VSD治疗,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换药次数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VSD治疗难愈性创面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换药次数,加快创面的愈合时间,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孙慎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2):1564-1565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SD)在骨科创伤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骨科创伤感染患者7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9)和观察组(n=40例).对照组予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予VSD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换药次数、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换药次数、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VSD法能明显改善骨科创伤感染微环境,促进伤口愈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陈伟  马慧芳 《医学综述》2014,20(19):3640-3641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于骨科创伤术后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临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骨科创伤术后感染患者9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VSD组(采用VSD处理切口)和传统组(采用传统方法处理切口)。比较两组患者的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抗生素费用以及治疗第7、14、21天时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VSD组患者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抗生素费用分别为(4.1±1.0)次、(17.6±3.3)d、(1 877.4±88.5)元,均显著少于传统组的(10.2±2.5)次、(34.8±4.8)d、(3 426.1±102.0)元(P<0.05);其治疗第7天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第14、21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治疗创面感染效果的近期疗效优于传统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近期的切口愈合率,减少换药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跟骨开放性骨折感染创面的临床护理。方法收集在我院接受治疗100例跟骨开放性骨折感染创面患者,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陈旧的换药治疗与护理,实验组给予(VSD)与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创面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与治疗费用。结果实验组患者创面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与治疗费用都显著好于对照组,对比发现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让跟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创面感染患者接受VSD技术治疗与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换药次数,减少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得到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