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心理护理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的有效性。[方法]将7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和音乐疗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治疗前后的抑郁、焦虑进行评价。[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干预1周后两组SDS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治疗组SDS及S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更显著的改善(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焦虑及抑郁状态,加速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病人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60 例,两组都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同时接受心理干预,采用Zung自评焦虑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调查,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SAS、SDS评分及其临床疗效.[结果]3周后SAS、SDS评分干预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冠心病病人焦虑和抑郁症状,对冠心病的治疗和改善疾病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放射性皮炎病人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例放射性皮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除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外,还接受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在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与本组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放射性皮炎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伴焦虑、抑郁病人的心理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病人伴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将66例恶性肿瘤伴焦虑、抑郁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的变化。[结果]干预后干预组SAS、SDS、HAMA和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行心理护理后恶性肿瘤病人的焦虑、抑郁程度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不同时期焦虑及抑郁状况,并探讨放松训练改善病人不良心理的效果.[方法]将40例病人分成常规护理组和观察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在病人入科第1天、第3天、第7天对两组病人进行评分,观察组第3天评分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每天2次的放松训练.[结果]对病人实施放松训练后,SAS及SDS评分均低于放松训练前及常规护理组(P<0.001).[结论]ICU病人存在焦虑及抑郁等不良心理,放松训练有利于改善病人焦虑及抑郁等不良心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理状况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对两组病人心理状况和睡眠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IS各项目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人文关怀能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理状况和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双心护理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病人心理的影响.[方法]将216例永久起搏器植入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双心护理,采用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估,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心护理能减轻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病人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冠心病病人的疗效、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干预组在接受常规心内科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以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为评估工具。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后SAS、SDS评分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治疗后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是降低冠心病病人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疗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认知疗法在天疱疮病人心理护理中的疗效。[方法]将80例天疱疮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心理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疗法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疼痛程度,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抑郁、焦虑程度评定。[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后疼痛率低于对照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天疱疮病人心理护理中应用认知疗法,可改善病人的疼痛程度、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干预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4例CHF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病人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状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SAS和SDS评分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改善CHF病人的焦虑、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