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隐静脉曲张严重者常并发小腿溃疡,位于内踝上部和小腿内侧下方处,病程反复迁延,溃疡久治不愈,严重影响病人身心健康。我院外科自2001年1月~2006年12月以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结合溃疡表面使用龙血竭胶囊粉外敷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并发小腿溃疡3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腔镜深筋膜下超声刀交通静脉离断术(SEPs)治疗小腿静脉慢性溃疡的价值。方法 15例同时存在浅静脉倒流、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深静脉功能不全和静脉性溃疡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均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抽剥和小腿曲张的浅静脉小切口剥脱,腔镜深筋膜下结扎交通支静脉。结果术后15例患者肢体症状和浅静脉曲张完全消失,14例患者的静脉性溃疡于术后短期内愈合,1例患者的溃疡面积明显缩小。结论腔镜深筋膜下小腿交通静脉离断术治疗小腿交通支功能不全性溃疡是安全有效的,且损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我院用针麻进行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共10例,今小结如下: 10例中有1例一次做了双侧静脉曲张的手术。1例曾做过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遗留小腿静脉曲张及溃疡而再次行小隐静脉结扎及大隐静脉残枝剥脱术;1例仅做小隐静脉高位及分段结扎;2例做大、小隐静脉同时高位结扎加剥脱术;其余6例共七条肢体均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术前准备:除按一般针麻术前准备外,仅1例病人在术前做思想工作。全部病人进手术室前半小时至一小时肌肉注射鲁米那钠0.1克,有1例术前半小时加用东莨菪硷0.3毫克,1例术前半小时加用阿托品0.5毫克。辅助用药:除术中常规输液外,1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手术加中药熏洗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合并小腿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大隐静脉曲张合并小腿溃疡患者常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术后第五天开始应用中药熏洗溃疡面。结果:本组21例,19例治愈,1例好转,1例无效,治愈率90.48%。结论:手术加中药熏洗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合并小腿溃疡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季芳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1):101-102
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表静脉因血流障碍而引起的静脉扩张、迂曲,晚期并发小腿皮肤慢性溃疡,主要发病部位是大隐静脉.临床上一般采用的是高位结扎加点状剥脱术,我科自2009年1月至6月共收治病人45例,均采用上述手术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顾鼎剑 《中医正骨》1998,10(4):27-28
小腿大面积剥脱性损伤10例治疗体会浙江省桐乡市中医医院(314500)顾鼎剑主题词软组织剥脱性损伤/手术植皮术病例报告自1997~1997年12月,我科共收治小腿大面积剥脱损伤患者10例,经采用中西医结合措施治疗,均保留了肢体,不同程度的恢复了小腿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静脉点状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12月~2013年2月采用静脉点状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疾病49例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果:采用静脉点状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疾病手术时间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疼痛、住院时间减少,无皮肤坏死、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静脉点状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疾病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应用点状剥脱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疾病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简便、经济、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并评价改良内翻式大隐静脉剥脱术对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0例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将这1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研究组患者采用改良内翻式大隐静脉剥脱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大隐静脉剥脱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改良内翻式大隐静脉剥脱术对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效果要优于传统剥脱术,应该大力推广这一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自1995年7月~1998年6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合并小腿溃疡1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1例,女5例;年龄32~71岁,平均45.5岁。静脉曲张病史5~37年,小腿溃疡病史6个月~18年。左下肢溃疡10例,右下肢溃疡6例。溃疡部位均位于小腿下1/3内踝上方附近。溃疡面积2cm×1.5cm~7cm×6cm。深静脉通畅试验均为阴性。2 治疗方法一般常规化验,检查肝肾功能,做心电图、胸透,溃疡面清洁换药。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包括其5个主要分支,然后将大隐静脉剥脱,同时行小腿溃疡周围曲张静脉皮内结扎术。术后处理:(1)青霉素静脉点滴。(2)中药口服基本方:黄芪  相似文献   

10.
冷敷疗法     
大隐静脉曲张并发小腿溃疡是外科常见病种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先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湿敷,待溃疡愈合后,再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和低位分段结扎,但临床上大多数重症病人溃疡很难愈合。笔者自1993年6月~1999年6月在溃疡期间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低位分段结扎配合应用溃愈合散治疗合并溃疡的大隐静脉曲张2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从该院收治的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中抽选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7例,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手术治疗;观察组47例,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式剥脱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高危结扎点式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STRIPP'IN静脉内剥脱器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07年3月,应用STRIPP’IN静脉内剥脱器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病人32例,观察手术疗效。结果32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术后无血肿发生,术区炎症反应轻,随访6~12月无复发。结论采用STRIPP'IN静胶内剥胶脱器治疗大隐静脉曲张,静脉剥脱完全,操作简便,创口小、恢复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外科综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该院于2017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给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曲张静脉点状剥脱术治疗)、B组(给予腔内激光结合微创手术治疗),50例/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B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24 h内VSA评分、疼痛持续时间、卧床时间、患肢功能恢复时间、总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统计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综合治疗在下肢静脉曲张中效果显著,且腔内激光结合微创手术以出血量少、疼痛持续时间及卧床时间短等优势比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曲张静脉点状剥脱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还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踝交通支瓣膜的功能不全是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常见病症,由其所引起的主要症状为小腿肿胀,足靴区色素沉着,皮肤脱屑瘙痒及淤积性溃疡等。1992~1998年笔者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该病42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2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30例,女12例;年龄32~80岁,平均56岁;病位在右小腿者20例,左小腿者15例,双小腿者7例;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后复发者6例,采用注射疗法后未愈者2例;合并急性浅静脉炎者5例,合并浅静脉结节者8例;病程最短1年,最长13年。1.2 诊断标准 临床只要有不同程度的小腿肿胀,足靴区色素…  相似文献   

15.
骨科术后孤立性小腿深静脉血栓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素红  席占国  陈柯 《中医正骨》2010,22(12):34-35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是骨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大多数的下肢深静脉血栓起源于小腿深静脉尤其是小腿肌肉静脉丛。但由于孤立性的小腿深静脉血栓症状较轻,临床上常被忽视,得不到及时治疗而使血栓向大腿扩展,严重者可导致肺栓塞,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采用大隐静脉剥脱联合透光旋切术治疗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00例,时间在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50)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n=50)采用大隐静脉剥脱联合透光旋切术治疗,分析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长、住院时长以及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长、住院时长以及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静脉曲张采用大隐静脉剥脱联合透光旋切术治疗效果较好,并发症发生率较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点状剥脱术在大隐静脉曲张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来我院择期行大隐静脉切除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观察组采用微创点状剥脱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均大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例数较少,且经有效的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观察组患者皮肤切口瘢痕3-6个月基本消失,患者对皮肤愈合情况满意。结论微创点状剥脱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美观的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观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常规手术)与观察组(n=50,改良手术),两组患者均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合并加点式剥脱术。术后评估治疗效果与手术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观察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取大隐静脉高危结扎合并加点式剥脱术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既能够缩短治疗时间同时也能够提高患者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邱刚 《双足与保健》2017,(10):89-89
目的分析下肢静脉曲张应用大隐静脉剥脱与透光旋切术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该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大隐静脉剥脱与透光旋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发生率为3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剥脱与透光旋切术联合应用于下肢静脉曲张治疗,能够有效减轻对患者的创伤,减少并发症发生,加速患者康复,可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监视引导下行射频闭合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98例(134条患肢)术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深静脉功能分级,排除血栓患者,定位标记曲张浅静脉走形,在椎管内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下行射频闭合手术,术中在彩超监视引导下对小腿曲张团块行点状剥脱、静脉环状缝扎等辅助治疗。结果:98例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完成手术治疗,痊愈出院,曲张静脉全部消失,未发生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随访6个月无再通、复发。结论:超声监视引导行射频闭合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方法便捷、安全、有目的性,能明显减少手术创口及创面,具微创、美观、并发症少、恢复快、廉价、效果优良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