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量化评估颈椎屈曲不同角度斜方肌弹性模量的应用价值。 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招募20名健康成年男性实习医师作为试验对象。在受试者颈椎屈曲0°和30°时,测试人员A和B分别使用SWE量化评估斜方肌上束剪切模量,5 d后测试者A进行重复评估。记录颈椎屈曲0°和30°时,利手侧和非利手侧斜方肌的弹性模量。使用同类相关系数(ICC)进行信度试验,验证重测信度和测试者间信度,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颈椎屈曲不同角度利手侧与非利手侧斜方肌上束弹性模量的差异。 结果使用SWE技术评估斜方肌上束弹性的重测信度和测试者间信度均为优秀(ICC=0.77~0.86,ICC=0.86~0.98)。在颈椎屈曲0°和30°时,斜方肌上束剪切模量分别为(40.47±11.37)kPa、(49.52±14.46)kPa,相比增加了22.36%,最小检测变化值为7.04 kPa。此外,在颈椎屈曲0°和30°时,利手侧斜方肌上束剪切模量均高于非利手侧[(40.47±11.37)kPa vs (35.25±9.46)kPa;(49.52±14.46)kPa vs (43.87±10.61)kP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4,P<0.001;t=3.27,P=0.001)。 结论SWE在量化评估健康人斜方肌弹性模量试验中信度高,并能够客观地评估颈椎屈曲过程中斜方肌上束剪切模量的变化、最小检测变化值以及利手侧和非利手侧弹性模量的差异,由此可知,SWE在评估肌肉骨骼组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治疗中的监测价值。方法:38例骨科术后下肢DVT患者均经药物抗凝、溶栓治疗。其中12例中央型DVT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导管溶栓治疗,26例周围型DVT患者采用足背静脉推注溶栓药物治疗,7d为1个疗程。于溶栓治疗1、3、5、7d后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动态观察血栓变化及消溶情况。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溶栓治疗1、3、5、7d后分别有1例、8例、17例、27例血栓全部消溶、静脉管腔完全再通;1个疗程结束后,尚有11例血栓未完全消溶,血栓段深静脉部分再通。38例下肢DVT中,显效27例(71%),有效11例(29%),无效0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实时监测下肢DVT治疗过程中血栓动态变化及消溶情况,客观评价溶栓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全程动态监测在儿童鼻骨骨折复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鼻骨骨折患儿48例,术前均行超声及CT检查,术中超声全程动态监测复位器位置、骨折复位及鼻腔填塞情况,记录手法整复实施时间、二次手法整复率、CT扫描次数、CT评分、鼻通气评分等。结果48例患儿均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法整复治疗,平均术前时间(22±6)h,手法整复实施时间(22±6)h,均未进行二次手法调整,CT扫描次数平均2次/人,平均住院时间(4.5±1.6)d。术前CT评分2分以下者48例,术后CT评分2分以上者47例;鼻通气评分术前5分以上者9例,术后5分以上者47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全程动态监测下行儿童鼻骨骨折闭合复位,可快速、准确地协助临床更安全地完成诊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神经肌电图检查对足下垂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病特点、病因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以后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门诊无明显外伤的足下垂患者20例,对患侧下肢行神经及相关肌肉检测,通过所得数据分析足下垂患者患病原因。结果:7例诊断为腓总神经病,其中4例以腓骨小头上-下段传导速度减慢、动作电位波幅下降超过50%,为不良姿势、体位导致,3例为局部肿物压迫导致腓骨小头处卡压;7例以腓骨长肌、胫后肌、臀中肌、腰椎旁肌肌神经源性损害为主,诊断为腰5神经根病;6例为腓总神经、胫神经动作电位波幅下降,腓骨长肌、股二头肌长头神经源性损害,臀中肌、腰椎旁肌肌电图未见异常,诊断为坐骨神经病。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查在足下垂患者的病因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髌腱和股四头肌硬度,并进行重复性测试信度研究。方法 2017年10月至11月,两名检查者使用弹性剪切波超声分别测量20例健康男性的髌腱和股四头肌的平均硬度,重复测量在第一次测量后5 d进行,通过等级相关系数(ICC)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估。结果测量髌腱时,检查者内ICC=0.79,检查者间ICC=0.79;测量股直肌时,检查者内ICC=0.71,检查者间ICC=0.73;测量股外侧肌时,检查者内ICC=0.84,检查者间ICC=0.74;测量股内侧肌时,检查者内ICC=0.95,检查者间ICC=0.94。结论应用弹性剪切波超声成像技术测量髌腱和股四头肌硬度是一种可靠、可重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引导鼻骨骨折闭合复位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60例临床确诊的鼻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2组患者均在全麻下行鼻骨骨折闭合复位治疗,其中试验组为实时超声引导下行骨折闭合复位,对照组为传统视诊、触诊下骨折闭合复位。复位后,基于鼻部CT平扫图像采用3分法评价复位效果。对比分析2组间骨折二次复位率、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CT评分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骨折二次复位率为0,对照组为13.33%(4/3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P=0.038)。试验组患者中位住院时间为4天,对照组为5天,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Z=-5.024,P<0.001)。试验组术后CT评分为3分、2分及1分者分别为19例、11例和0,对照组分别为11例、16例和3例,试验组较对照组复位效果更优(χ2=6.059,P=0.048)。结论 实时超声引导鼻骨骨折闭合复位精准、可靠,可减少骨折二次复位风险并避免X线辐射,且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医患双方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1例(25个结节)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25个(100%)结节呈实质性,23个(92%)结节为低回声,16个(64%)结节伴微钙化,15个(60%)结节边缘呈毛刺状,14个(56%)结节单发,13个(52%)结节纵横比≥1,11个(44%)结节侧后方声影,8例(38%)患者伴有颈淋巴结肿大。结论超声对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转移性骨肿瘤原发灶的影像学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 0 1 - 1 0~ 2 0 0 4 - 0 5我院共收治以骨转移为首发症状而就诊的转移性骨肿瘤 6 8例 ,对原发灶的影像学检查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本组均经病理证实。其中男 5 7例 ,女 1 1例。年龄3 8~ 79岁 ,平均 5 2岁。以病理性骨折为首发症状者 3 6例(5 3 %) ,以骨痛为首发症状 2 3例 (3 4 %) ,以神经系统症状而就诊 9例 (1 3 %)。多发骨转移 5 7例 ,单发骨转移 1 1例。1 .2 方法 原发病灶通过超声多普勒、X线胸片以及 CT、MRI等检查定位。2 结果本组均经超声多普勒及 X线胸片检查 ,其中超声多普勒检出原发…  相似文献   
9.
外固定疗法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的选择应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正骨研究所(471002)陈柯沈素红自1995~1997年,我们根据损伤类型选用不同的外固定疗法治疗胫腓骨骨折48例,均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8例,男36例,女12例;年龄...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