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银质针导热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6例银质针导热疗法组,36例温针灸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例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膝关节疼痛均有缓解(P<0.05)。但银质针导热疗法组总有效率为94.4%,温针灸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2%。结论:银质针导热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优于温针灸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银质针联合系统康复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疼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银质针联合系统康复治疗,辅以抗骨质疏松药物及抗炎镇痛药,治疗一周;对照组常规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及抗炎镇痛药,静卧硬板床一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腰背部疼痛缓解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质针联合系统康复治疗能有效缓解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引起的疼痛,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治疗1组、治疗2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1组采用银质针导热治疗20 min,治疗2组采用银质针导热治疗30 min,对照组采用银质针非导热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下背痛功能障碍调查问卷(RMDQ)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观察3组临床疗效。结果 3组治疗前VAS、RMDQ、ODI和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治疗1个月,3组VAS、RMDQ和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而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治疗1个月,治疗2组VAS、RMDQ和ODI评分均低于治疗1组和对照组(P0.01,P0.05),而治疗2组JOA评分高于治疗1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2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治疗1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银质针导热治疗20 min、30 min和银质针非导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能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患者下腰背功能障碍,促进患者腰部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日常生活;且银质针导热治疗30 min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崔亮界 《四川中医》2011,(7):109-110
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采用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温针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4%,对照组总有效率81.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值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且应用灵活方便,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密集细银质针辨位导热联合推髌骨治疗髌股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以及探讨髌股关节骨关节炎的病因病机。方法:将髌股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细银质针组和普通针刺组,每组60例。普通针刺组治疗期间脱落两例,细银质针组治疗期间脱落5例。普通针刺组采用针刺辨证治疗,细银质针组采用密集细银质针辨位导热联合推髌骨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疼痛评分,评估近远期疗效。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细银质针组低于普通针刺组;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细银质针组高于普通针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 d内,细银质针组愈显率为80.00%(44/55),高于普通针刺组的70.69%(4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后随访,细银质针组愈显率为87.27%(48/55),高于普通针刺组的60.34%(3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股关节生物力学不平衡是髌股关节骨关节炎发病的重要原因,采用密集细银质针辨位导热联合推髌骨治疗髌股关节骨关节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29例为银质针导热治疗组,23例为封闭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例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6周后,银质针导热治疗组有效率为89.7%,对照组有效率为78.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13,(7):1440-1441
目的:观察拨针联合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腰骶臀部顽固性软组织损害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拨针联合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拨针联合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腰骶臀部顽固性软组织损害性疼痛,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采用银质针导热疗法(P<0.05)。结论:拨针联合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腰骶臀部顽固性软组织损害性疼痛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痊愈率,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联合针刀治疗慢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下腰痛患者9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6例。治疗组采用银质针导热联合针刀疗法,对照组单用银质针导热治疗。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腰椎屈曲范围、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 30%(42/46),对照组为76. 09%(35/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2组治疗后腰椎屈曲范围及ADL、VAS、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或P 0. 01)。结论:银质针导热联合针刀运用于慢性下腰痛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腰椎屈曲范围,减轻疼痛,提高腰部功能,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治疗高原膝关节骨性关节的疗效。方法:选择高原地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57例,用银质针在患者膝部进行密集布针,后接银质针加热巡检仪加热。结果:治愈率33.3%。总有效率100%。结论:采用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独活寄生汤治疗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所致腰背疼痛的疗效。方法:将临床收集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骨质疏松症所致的腰背疼痛症状分别采用独活寄生汤和美洛昔康治疗。结果:独活寄生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所致的腰背痛患者32例,显效14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81.3%,与美洛昔康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独活寄生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引起的腰背疼痛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对银质针温针灸配合理筋手法综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进行疗效评估和量化评价。方法:将12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银质针温针灸次谬为主配毫针温灸常规取穴加理筋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加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和功能障碍指数量表(0D1)、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的差异。结果:采用意向性治疗分析,治疗组有效率为86.66%,对照组为70%,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ODI和VAS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时相点ODI和VAs分值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同时相的ODI和VAs评分变化趋势不同,治疗组的ODI和VAS评分下降趋势快速。结论:银质针温针灸结合理筋手法综合疗法能明显改善腰椎管狭窄症的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督灸治疗脾肾阳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痛的效果。方法:选择70例骨质疏松症腰背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钙剂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督灸疗法。在治疗前及每个疗程结束后进行VAS和ODI评估。结果:督灸能够有效减轻患者腰背痛的程度(降低VAS),并能由此改善患者功能障碍(降低ODI)。结论:督灸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治疗提供一个安全、有效、易于接受的方法,可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银质针经筋理论针刺法加胸椎整复治疗肩背肌筋膜炎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治疗组44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采用银质针经筋理论针刺法加胸椎整复疗法对肩背肌筋膜炎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和循经取穴针刺治疗,治疗后常规推拿治疗,配合电脑中频治疗。两组均隔天1次,5次(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6例,总有效率达到93.2%;对照组痊愈12例,总有效率72.7%。结论:银质针经筋理论针刺法加胸椎整复治疗肩背肌筋膜炎疗效明显优于采用局部和循经取穴针刺治疗配合常规推拿及电脑中频的治疗效果,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自2011年5月~2012年12月期间门诊和住院病人中选择老年骨质疏松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60~80岁,平均67.3岁;对照组30例中,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60~81岁,平均67.3岁。实验组单独应用5mg唑来膦酸钠一次,两组同时服用阿法D3胶丸。对比治疗前后疼痛改善情况和骨密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背痛、体位变换痛及活动不便等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明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BMD 值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BMD 值无明显增加(P〉0.05)。结论:结果表明唑来膦酸钠能明显缓解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痛,并能有效增加骨密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比较3个月屈曲运动与伸展运动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疗效及差异。方法:将56名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屈曲运动组和伸展运动组,每组28例。每组患者在我院康复理疗科单纯进行3个月运动锻炼治疗。观察和比较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包括临床疗效、VAS评分法评估腰痛强度、0DI功能障碍问卷表评估腰部功能及腰椎侧位X线片上腰椎曲度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后VAS和0D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屈曲运动组VAS、0DI评分与伸展运动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屈曲运动组总有效率为84.0%,伸展运动组总有效率为92.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腰椎曲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屈曲运动组腰椎曲度与伸展运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屈曲运动和伸展运动治疗非特异性腰痛有明显疗效,且伸展运动疗效优于屈曲运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中医传统火针临床论治常见的带状疱疹。方法:采用细火针、三头火针针具,主穴加辨证论治取穴的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细针深急刺、三头火针点刺的治疗手法,隔日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口服阿昔洛韦片、肌注维生素B12、外敷等方法治疗,7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判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率70%、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痊愈率21.67%、总有效率63.33%;两组间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治疗带状疤疹疗效快,止痛效果好,病愈迅速,有不留后遗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痛Ⅰ号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腰痛Ⅰ号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腰痛宁胶囊治疗,并于第4周进行两组JOA评分及疗效比较与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JOA评分和疗效组间(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腰痛Ⅰ号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针刺疗法辅助治疗高龄女性骨质疏松性腰背痛的疗效。方法:将我院骨伤科自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50例以腰背痛为主要症状的高龄女性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基础上加行中药熏蒸及针刺治疗,对照组单纯行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作为对照组,在治疗后1周、2周后对患者腰背痛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治疗1周后、2周后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JOA评分相对于治疗1周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高龄女性骨质疏松腰背痛患者,在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基础上,辅用中药熏蒸及针刺疗法,能够更快的缓解患者腰背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