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非增强扫描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43例MSCT非增强扫描影像资料。结果:43例急性阑尾炎中,MSCT确诊41例(其中单纯性阑尾炎6例、化脓性阑尾炎29例、阑尾脓肿4例、阑尾穿孔2例),漏诊2例。结论:MSCT非增强扫描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其并发症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郭永华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7):122-12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可疑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分析我院经CT平扫及增强扫描和手术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32N,分析其CT表现。结果:CT表现为阑尾肿大、管壁增厚、管腔积液扩张13例,阑尾系膜增厚周围炎性渗出12例,合并阑尾脓肿5例,1例有盲肠壁增厚改变。1例为盆住阑尾,未能明确诊断。结论:多层螺旋cT有助于可疑急性阑尾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69例临床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急性阑尾炎病例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以超声显示肿大阑尾为直接征象诊断急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为71.01%(49/69):以超声显示肿大阑尾结合间接征象诊断急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为88.41%(61/69).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综合急性阑尾炎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并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可为临床提供客观的诊疗依据.  相似文献   

4.
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7例临床疑似阑尾炎患者的术前螺旋CT对照术后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诊断急性阑尾炎正确的有53例,2例假阳性,3例假阴性;经手术病理诊断为急性阑尾炎56例,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准确率为95%。结论螺旋CT能显示阑尾本身、其周围组织改变及合并症,可显著提高急性阑尾炎的术前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螺旋CT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螺旋CT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首诊疑似阑尾炎患者的术前螺旋CT对照术后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诊断急性阑尾炎25例,1例假阳性,4例假阴性;经手术病理诊断为急性阑尾炎29例。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准确率为87%。结论螺旋CT能显示阑尾本身及其周围组织改变,可显著提高阑尾炎的术前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声像特点。方法:对2009年6月一2010年6月手术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50例,采用PHIUPSHD11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8MHz,阑尾必要时进行麦氏点探头加压试验。结果:15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前超声诊断130例,诊断符合率86.67%,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超声诊断78.00%、化脓性阑尾炎超声诊断93.48%、坏疽性阑尾炎诊断97.14%、阑尾周围脓肿诊断100.00%,随着阑尾病理变化进展,超声诊断检出率增加(P〈0.05)。直接声像图表现、阑尾增粗、同心圆征、阑尾壁增厚、阑尾积液、阑尾周围暗带环绕;间接征象有阑尾区低回声肿块、盲肠积液积气、盆腔积液,肠管局部扩张、游离液性暗区、气体多层反射回声。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阑尾炎其超声图像各有不同的特征,病变轻时声像改变不典型,操作要耐心、认真,逐步加压作多切面、多方位扫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运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薄层重建及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急性阑尾炎诊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随机选取的58例经手术确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MSCT扫描图像应用多平面重建法(MPR)、曲面重建法(CPR)等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图像重建、分析.结果:58例病例中,49例可见阑尾增粗、管壁增厚,部分阑尾管腔萎陷闭塞,其内可见积液、积气;除阑尾增粗表现外,腔内见粪石者17例;阑尾周围脂肪间隙模糊,筋膜增厚36例;阑尾周围渗出、腹腔积液7例;阑尾脓肿9例;阑尾坏疽、穿孔伴周围炎3例,腹腔内可见游离气体及阑尾周围小气泡影;CT检查为阴性结果,但临床术后确诊阑尾炎3例.结论:MSCT优越的性能配合其多种强大的后处理技术可提高阑尾炎CT诊断的准确率及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临床疑诊阑尾炎收治入院的患者32例,术前均作了常规横断面轴扫和三维重建技术处理,诊断阑尾炎的标准包括阑尾体增粗,阑尾结石、钙化,伴有阑尾周围的炎性改变等.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对照手术病理,术后30例确诊为阑尾炎,诊断阑尾炎准确率高达93%.CT多平面三维重建MPR技术图像直观,能从冠状面、矢状面及任意斜面清晰地显示阑尾体的改变及其周围炎症、并发症等的征象.结论 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MPR技术显著提高了对临床症状模棱两可、临床疑诊阑尾炎患者的术前诊断能力.CT检查对阑尾炎的诊断具有较高准确度及敏感度,而且能发现除阑尾炎以外的其他病变,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阑尾病变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超声对阑尾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0例急性阑尾炎进行超声检查,将其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为85.5%。结论:超声对急性阑尾炎有狠高的诊断价值。临床上既要重视超声诊断的直接征象,也要重视间接征象及临床病史等,以提高正确的诊断率,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在阑尾炎患者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廉江市人民医院随机采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接受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的540例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CT检查结果与特征表现。结果:540例患者中包括急性阑尾炎者284例、慢性阑尾炎者186例、并发阑尾周围脓肿者7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经由多层螺旋CT检查提示患者阑尾均出现不同程度增粗和肿大情况,阑尾壁存在增厚情况,慢性阑尾炎患者具有阑尾不同程度增粗情况、阑尾闭塞、边缘毛糙特征、阑尾结石以及盲肠、腹膜和末端回肠筋膜的粘连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在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能够观察患者诸多阑尾病变特征,可为患者的治疗及术前准备等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螺旋CT诊断女性盆腔囊性肿块的正确性。方法:收集明确诊断的女性盆腔囊性肿块15例.所有病例行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并对其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良性13例,恶性2例。CT诊断定位正确14例(93.3%),定性正确10例(66.7%)。其中卵巢囊性畸胎瘤2例;卵巢囊腺瘤3例;卵巢囊腺癌1例;卵巢转移瘤1例;卵巢内膜异位囊肿2例;卵巢囊肿3例;盆腔囊性感染性包块3例;结论:螺旋CT对女性盆腔囊性肿块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别行CT及超声影像学检查,比较各自临床价值。结果:5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CT检查阳性者42例,阳性率为72.41%,超声检查阳性者35例,阳性率为60.34%,CT检查阳性率高于超声,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可为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妇科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3例急腹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腹症中确诊为异位妊娠142例(73.6%),卵巢破裂19例(9.8%),急性盆腔炎18例(9.3%),其他14例(7.3%)。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妇科急腹症病种多、病情变化迅速,诊断要详细询问病史,结合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4.
藏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干 《西部中医药》2010,23(6):13-14
目的:观察藏药配合西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对120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运用藏药益西周胍卡擦坚结合西药头孢曲松钠与替硝唑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头孢曲松钠与替硝唑静脉滴注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27例,有效2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痊愈2例;有效30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53.33%,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藏药配合西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小儿急性阑尾炎中高频超声及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的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急性阑尾炎具有特征性声像图表现,即右下腹部低回声区呈索条形、椭圆形、不规则形。超声对本病的诊断符合率为91.7%,彩色血流显像检出率75%。结论:高频超声及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对小儿急性阑尾炎具有独特的诊断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0例临床怀疑急性阑尾炎的腹痛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急性阑尾炎116例,超声诊断正确106例(符合率约91.3%),漏诊10例,误诊5例。非阑尾炎24例,20例超声诊断正确,4例超声仅提示间接征象。结论超声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X线和CT检查手段,观察、测量该症在影像学表现,从临床症状、体征与影像学表现上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诊断依据。方法:门诊随机选择年龄在50岁以下,无慢性腰痛病史的患者58例,治疗前详细询问病史,查体。行X线、CT检查,采用手法治疗。并对X线和CT结果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本组病例X线测量有病变棘突中线偏离者48例占82.7%,小关节间隙不等宽49例占86.2%,小关节模糊不清8例占13.8%,脊柱侧弯41例占71%。CT检查主要表现为两侧小关节间隙不对称,椎小关节面骨质硬化,小关节突密度不均匀,关节面不光整,韧带钙化等.。小关节角测量,患椎与健椎比较无明显差别,有牵涉性疼痛12例占20.68%。结论:急性腰椎小关节紊乱符合滑膜嵌顿的特点。棘突偏斜与小关节不等宽同时存在,棘突偏斜部位与压痛部位一致,腰椎侧弯其程度与疼痛程度有关,与是否有放射痛无关。CT小关节角变化与临床症状无明显关联。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X线、CT检查,腰椎侧弯、棘突偏斜、小关节不等宽可作为临床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进行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急性胰腺炎中西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2008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2例,所选病例均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中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结果:观察组治愈30例(83.33%),有效5例(13.89%),总有效率为97.22%,与对照组相比,治愈率、总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和恶心呕吐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白细胞、血和尿淀粉沉淀恢复时间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西医结合中药治疗,能够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消失时间,且能加速患者血、尿淀粉沉淀的恢复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8排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肝细胞肝癌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CT检查联合手术病理检查证实均为肝细胞肝癌的患者48例,使用8排螺旋CT进行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并对各期CT检查图像重建分析。结果:动脉期患者螺旋CT扫描显示高密度强化患者33例(68.75%),显著高于低密度无强化患者15例(31.25%);门静脉期患者螺旋CT扫描结果显示高密度强化患者5例(10.42%),等密度强化12例(25.00%),两者均显著低于低密度强化的31例(64.58%);平衡期患者39例(81.25%)为低密度无强化,显著高于混合低密度强化的9例(18.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排螺旋CT分期增强扫描诊断肝细胞肝癌能有效提升临床诊断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王建华 《西部中医药》2012,25(5):98-100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护理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协同增效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急性阑尾炎常规护理及抗炎、解热、镇痛等内科对症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本组急性阑尾炎患者辨证分型特点给予有针对性、预见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40.00%,对照组为30.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为80.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观察组患者感觉、思维、情感、行为、意识、日常生活习惯、社会人际关系、饮食习惯、睡眠情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护理对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有协同增效作用,且可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