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带药飞行对飞行员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对30例高血压飞行员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首选氨氯地平治疗,并根据病情加服厄贝沙坦片或贝那普利片。观察带药飞行对飞行员高血压病患者的体质指数(BM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血尿酸(UA)的影响;观察治疗前后血压降低情况和血压变异性等指标。结果与带药飞行前相比,带药飞行12 w后,飞行员高血压病患者BMI、TG、TC、LDL-C、UA明显下降(P〈0.05)。24 h收缩压均数(24h SBP)、24 h舒张压均数(24h DBP);日间收缩压均数(d SBP)、日间舒张压均数(d DBP);夜间收缩压均数(n SBP)、夜间舒张压均数(n DBP);24 h收缩压标准差(24h SSD),24h舒张压标准差(24h DSD);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 SSD)、日间舒张压标准差(d D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 S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 DSD)也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飞行员高血压病患者在首选服用氨氯地平、酌情加服厄贝沙坦片或贝那普利片下参加飞行活动,血压下降平稳,血压变异性减少,危险因素减少,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梁玉芳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2):2232-2233
目的:研究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方法,分三组:比索洛尔氢氯噻嗪组:比索洛尔氢氯噻嗪(比索洛尔5 mg+氢氯噻嗪6.25 mg)/d,64例;非洛地平组: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d,58例;福辛普利组:福辛普利片10 mg/d,52例.服药4周,若收缩压与舒张压未达标,药剂量加1倍,共服药12周,测量治疗前、治疗后2、4、6、8、12周坐位血压,治疗前、后4周测量24 h动态血压,计算谷/峰比值,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比索洛尔氢氯噻嗪组在降低收缩压与舒张压两方面均有良好疗效,优于福辛普利.比索洛尔氢氯噻嗪组、非洛地平组、福辛普利组的降压谷/峰比值均有显著性差异(收缩压:79%vs73%vs 67%,舒张压:76%vs 52%vs70%).结论:比索洛/尔氢氯噻嗪能有效降低收缩压与舒张压,并具有良好的谷/峰比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观察卡维地洛与比索洛尔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口服安慰药2周后坐位舒张压仍在95~110 mmHg,分别随机给予卡维地洛(卡组)和比索洛尔(比组)口服治疗,每组30例,疗程为24周.如降压效果未达标,则每2周递增剂量至卡组12.5~50 mg;比组2.5~10 mg.观察诊室坐位血压及心率并记录不良反应,血生化等指标.结果 (1)两组在治疗2周时诊室血压均有所下降,在治疗6~8周末下降最明显,并维持至24周;(2)24周末卡组诊室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降低幅度为19.7/11.4 mmHg,比组SBP/DBP降低16.6/9.1 mmHg,各组内与治疗前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心率均在正常范围内降低,比组较卡组心率下降明显;(3)卡组和比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90.0%,总显效率分别为70.0%和5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两组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变化差别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类型β受体阻滞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均有较好的疗效,卡维地洛降压幅度更大.两药依从性及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富马酸比索洛尔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我们对34例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进行治疗前后对照研究,并同期与20例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服用进口富马酸比索洛尔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硝酸甘油消耗量、心绞痛发作次数均有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无显著性,临床症状改善率国产富马酸比索洛尔组为73.53%,进口富马酸比索洛尔组为70.00%,心电图改善率国产富马酸比索洛尔组为55.88%,进口富马酸比索洛尔组为55.00%。治疗期间对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无不良影响,副作用轻微。研究结果显示:富马酸比索洛尔可控制心绞痛的发作,与进口富马酸比索洛尔比较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太极拳对原发性Ⅰ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条件的54例原发性Ⅰ级高血压患者,经过5天洗脱期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天进行太极拳运动40 min,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2.5 mg/d,连续干预6周。分别记录实验前一天和实验结束后一天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DBP),同时检测血清内皮素(endothelin,ET)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结果:实验前一天,实验组患者24 h收缩压(SBP)和24h舒张压(DBP)分别为152.44±16.21、92.92±14.35 mm Hg,对照组的患者24h SBP和24 h DBP分别为150.24±11.36、97.19±9.35 mm Hg,两组24h SBP和24h DBP水平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NO浓度分别为54.72±17.23、50.24±15.52 pg/ml、ET水平分别为109.51±39.06、122.64±37.60 pg/ml,两项指标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进行太极拳运动6周后,患者24h SBP和DBP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血清ET水平下降、NO浓度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性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6周后,患者24h SBP和DBP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血清ET、NO含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太极拳运动可以有效控制轻度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水平,调节血清ET/NO水平进而发挥对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强化降压控制策略对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血肿扩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核因子κB(NF-κB)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10 至2015-10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ICH患者88例(完成82例,脱落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强化降压组(44例,完成42例,脱落2例)和标准降压组(44例,完成40例,脱落4例)。记录两组降压前及降压1、24 h收缩压,计算降压前和降压24 h血肿量,对比血肿扩大率;降压前和降压5 d测定vWF、NF-κB水平;降压14 d发放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损伤程度,90 d发放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近期预后。结果 强化降压组降压后1 h、24 h收缩压水平均低于标准降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降压组降压24 h血肿量(12.03±4.16)ml低于标准降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降压组血肿扩大率为4.76%明显低于标准降压组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降压组治疗5 d vWF(121.54±26.67)%和外周血NF-κB(20.15±9.85)nmol/ml明显低于标准降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降压前和14 d 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强化降压组近期预后良好率为78.57%明显高于标准降压组的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强化降压控制策略可预防ICH患者血肿扩大发生,降低vWF、外周血NF-κB水平,改善疾病预后,且对神经功能恢复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赵跃萍  孙喆  刘静  袁菲阳  孙萌萌  苏宏  宋涛 《武警医学》2019,30(10):829-833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对血管内皮功能及氧化物质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05至2018-09无微血管病变的早期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50 例)与观察组(50 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降压(缬沙坦)+降糖(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片)+改善循环(银杏叶提取物)等治疗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连续治疗60 d后测定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 2 h血糖(2hPBG)、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管舒缩张因子[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及其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硝酸甘油所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氧化相关物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氧类物质(ROS)活性、丙二醛(MDA)浓度]的影响,并评估临床疗效,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各有43例完成试验。治疗后两组FBG、PBG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的BM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BG、PBG、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BP、DBP、ET-1、VEGF、ROS、MDA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O、FMD、NMD、SOD、GSH-Px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AEs),仅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皮疹、干咳等,且两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早期未发生微血管病变的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在降糖、降压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能很好地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氧化与抗氧化失衡状态,提高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PP)的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157例健康对照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按年龄分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与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组,老年健康组与中青年健康组,对各组的动态脉压(PP)、动态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进行比较。结果(1)在不考虑年龄的情况下,原发性高血压组动态PP,SBP,DBP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无论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还是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组,动态PP,SBP,DBP水平均显著高于同年龄健康对照组。(3)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动态PP显著高于中青年高血压组,两组间动态SBP比较无明显差异,而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动态DBP显著低于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组。(4)老年健康对照组与中青年健康对照组比较,动态PP水平显著增高;SBP水平无明显差异;DBP水平显著下降。结论动态PP水平随增龄而增大。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与健康对照组动态PP水平增高主要与动态DBP水平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9.
朱春红  张帆  雷联会  史斌  杨洋 《武警医学》2019,30(10):881-884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7-03至2018-12在中心进行体检的铁路职工76 456人。依据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结果按照排除标准与入选标准共纳入研究对象68 383人。收集包括既往史、家族史及烟酒嗜好等病史资料。测量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并计算体质指数(BMI)。进行空腹血糖(FBG)、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CY、尿酸(UA)等指标的检测。分析比较不同水平HCY上述指标的差异以及不同危险因素下HCY的差异,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HCY与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相关性。结果 HCY正常组42 929人,HCY增高组25 454人。两组间年龄、男性比例、心脑血管病既往史、高血压既往史、吸烟率、饮酒率、BMI、SBP、DBP、TG、LDL-C、UA等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增高组HDL-C(1.168±0.296)低于正常组(1.198±0.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及肥胖组血HCY水平均高于体重正常组,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级高血压组、二级高血压组及三级高血压组血HCY水平均高于血压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吸烟、UA升高、三级高血压、年龄(53~60岁)、二级高血压、饮酒、高血压既往史、TG升高、HDL-C降低与HCY升高存在线性关系(F=706 059.453,P<0.001)。结论 性别、吸烟、血尿酸、高血压、年龄、饮酒、TG、LDL-C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变异特点及其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5年1—12月在海口市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老年(年龄≥60岁)高血压患者47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出现心脑血管事件,将高血压患者分为心脑血管事件组(A组)和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组(B组)。随访至2018年3月31日,比较两组的体格指标、血压变异特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糖和血脂代谢指标等。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期间,71例(14.88%)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406例(85.12%)患者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钙离子拮抗剂使用率、糖尿病史、陈旧型脑梗死病史、血糖和血脂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24 h SBP、24 h DBP、dSBP、dDBP、nSBP、nDBP以及24 h SBP血压变异系数(CV)、dSBPCV高于B组,而nSBPCV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体质量指数、24 h SBP和dSBPCV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压变异性指标是独立于血压之外的老年高血压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测分析航海人员中高血压与正常血压者的 2 4h动态血压 (2 4h ABP)及偶测血压 (CBP) ,以探讨 CBP与动态血压监测 (ABPM)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用标准水银柱式血压计测坐位左上臂血压 3次 ,取平均值作为 CBP的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和平均动脉压 (MAP)。用 ABPM获得2 4h动态血压的 2 4h SBP、2 4h DBP和 2 4h MAP,以及日间平均动态血压 (d ABP)的 d SBP、d DBP和d MAP,与夜间平均动态血压 (n ABP)的 n SBP、n DBP和 n MAP。结果 高血压组 CBP的平均 SBP、DBP、MAP均高于 d ABP和 2 4h ABP(P均 <0 .0 1) ;CBP与 d ABP间的 SBP、DBP、MAP均值的差值分别为13.2 ,10 .0和 11.6 m m Hg,并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组的两者差值 (P<0 .0 1)。 CBP法与血压负荷值法[d SBP或 d DBP>12 %或 (和 ) n SBP或 n DBP>15 % ]诊断高血压的一致性为 95 % ,而后者诊断的特异性为 99% ,敏感性为 84% ,白大衣性高血压 (WCH)发生率为 16 % ;CBP法与 d ABP法 (≥ 135 / 85 mm Hg)诊断高血压的一致性为 76 % ,而后者诊断的特异性为 84% ,敏感性为 5 4% ,WCH发生率为 45 .6 %。结论  ABPM的负荷值法诊断高血压与 CBP的一致性及其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高于 d ABP法 ,提示负荷值法可能在临床诊断高血压等方面更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非洛地平不同给药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降压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轻、中度患者180例,随机分为3组,非洛地平1组(F1组)、非洛地平2组(F2组)、氨氯地平组(Am组).3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分别统计治疗前后的24 h平均收缩压(MSBP)和24 h平均舒张压(MDBP),24 h平均心率、血压晨峰、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平滑指数.结果 Am组降压效果优于F1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2组降压优于F1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m组降压有效率与F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压晨峰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 F2组血压晨峰较F1组降低明显.结论 F2组给药方法的降压质量与Am组相似,优于传统给药F1组,并能有效降低血压晨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方法评价贝尼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6例,随机分为贝尼地平组26例,厄贝沙坦组30例。分别观察服药前和服药后(8周末)的血压变化及贝尼地平服药前、后的24h,白昼、夜间的动态血压变化。结果贝尼地平组服药8周后SBP和DBP下降(16.9±11.8)和(12.8±9.2)mmHg(P<0.01)。厄贝沙坦组SBP和DBP下降(14.8±10.9)和(11.2±8.7)mmHg(P<0.01)。动态血压资料分析示服用贝尼地平后24h、白天、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下降,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分别为0.62和0.61。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贝尼地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高血压药。  相似文献   

14.
司迎  邰贺 《武警医学》2016,27(9):932-935
 目的 观察维生素E联合黄芪对新兵新训期间徒步行军后骨骼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0名男性新兵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名):A组(对照组)、B组(维生素E防护组)、C组(维生素E+黄芪防护组)。行军前B、C组连续14 d服用维生素E[8 mg/(kg·d)],在此基础上C组给予口服黄芪(15 g/d),A组服用相同体积的0.9% NaCl溶液。14 d后让60名新兵进行120 km(4 d完成,每天均为30 km)徒步行军,行军过程中3组给予腿部热敷及其按摩(20 min/次,2次/d),徒步行军结束后2、3、6、24 h抽取外周静脉血并检测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类物质(ROS)、丙二醛(MDA)浓度的变化。结果 A组外周血清CK、LDH、ROS、MDA值各个时间点均高于B、C两组,而GSH-Px、SOD活性值各个时间点均低于B、C两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外周血清CK、LDH、ROS、MDA值各个时间点均高于C组,而GSH-Px、SOD活性值各个时间点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外周血清GSH-Px、SOD活性均于行军后开始下降,6 h达到最低值,24 h开始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新兵外周血ROS、MDA均于行军后开始升高,行军结束后6 h达到高峰,行军结束后24 h开始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E联合黄芪能通过调节氧化与抗氧化平衡来抑制长时间运动中所导致的肌肉损伤,安全可靠,值得基层部队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支配术(RSD)对慢性肾病(CKD)大鼠肾功能及血压的作用,并观察其对肾胺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肾衰模型组(n=10)、RSD组(n=10)和正常对照组(n=10)。前两组以300 mg/(kg·d)腺嘌呤混悬液灌胃4周,8周时RSD组行RSD,分别在4、8周,RSD后4周测定血肌酐(Cr)值、尿素氮(Bun)值、尿量及24 h尿蛋白;8周及RSD术后4周测定血压;RSD术后4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肾胺酶蛋白的表达。结果 RSD术后4周,肾衰模型组、RSD组Cr、Bun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RSD组Cr、Bun水平均低于肾衰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衰模型组、RSD组24 h尿蛋白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尿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RSD组24 h尿蛋白明显低于肾衰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SD术后4周,肾衰模型组、RSD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高于正常对照组,RSD组SBP、DBP均低于肾衰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SD术后4周,RSD组肾胺酶的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但高于肾衰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D对CKD大鼠有延缓肾功能恶化、抑制尿蛋白增加、降低血压的作用,且能增加肾胺酶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航海人员(包括水下和水面作业)中高血压患者24小时(h)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各参数变化特征。方法:选择偶测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mmHg的37例航海人员中高血压患者24h平均SBP和DBP、白昼或夜间平均均SBP和DBP、白昼或夜间SBP和DBP负荷值、24h血压变异程度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组(P<0.05-0.01);高血压患者夜间SBP和DBP均值下降>10%(>10mmHg);水下作业组的主血压患者白昼或夜间SBP和DBP负荷值高于水上作业组(P均<0.01)。结论:本组航海人员中高血压患者均显示为勺型高血压,可能与轻、中度高血压(35/37)较多有关;水下作业高组血压患者负荷值升高明显,提示水下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与生活条件等受多种复杂因素影响,易产生增压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新型钙通道阻滞剂贝尼地平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病伴蛋白尿患者肾脏保护作用的差别。方法将60例24h尿蛋白总量〈1g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贝尼地平组(A组)与培哚普利组(B组),分别给予贝尼地平与培哚普利治疗12月,比较A、B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h尿蛋白(Pro)、血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差别。结果①治疗前A、B两组SBP、DBP、Pro、Scr、GFR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A、B两组治疗后SBP、DBP、Scr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GFR均明显升高(P〈0.05);③治疗后AB两组间SBP、DBP、Scr、GFR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贝尼地平与培哚普利比较,对老年高血压伴蛋白尿的患者,具有相似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周磊  范茂丹  陆鸣 《人民军医》2012,(3):220-222
目的:检测并分析隐性高血压疗养员的动脉弹性。方法:整群抽取我院疗养员524例,根据既往病史及血压水平分为高血压组、隐性高血压组和对照组。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采集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平均动脉压(MAP),24h动态血压(ABP)等血压参数;使用自动脉搏波速度测定仪测定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根据CFPWV测定结果计算各组动脉硬化发生率。比较3组血压水平及动脉硬化发生率。结果:高血压组和隐性高血压组SBP、DBP、PP、MAP、24hSBP、24hDBP及CF-PWV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高血压组SBP、24hSBP显著高于隐性高血压组(P<0.05);高血压组、隐性高血压组动脉硬化发生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隐性高血压病疗养员的血压水平升高、动脉硬化发生率增高,应正视其潜在危害,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对比索洛尔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12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比索洛尔灌胃,另一组给予比索洛尔与氨氯地平灌胃,分别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两组大鼠血浆中比索洛尔的血药浓度。用DAS2.0程序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比较两者的药动学参数。结果单独给药组和联合给药组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513.36±56.02)和(585.21±77.52)ng/ml,t1/2:(1.30±0.51)和(1.51±0.65)h,AUC0-t:(433.70±50.98)和(721.16±218.09)ng/(h.ml),CL/F:(38.02±5.63)和(25.9±5.18)L/(h.kg),两组间AUC0-t和CL/F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专属性、准确性、灵敏度适宜。氨氯地平可延长比索洛尔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和排泄,对比索洛尔的药代动力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联合吲达帕胺对老年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服用氨氯地平降压治疗(5 mg/d,n=39),替米沙坦组单独服用替米沙坦(80 ms/d,n=38),联合治疗组同时服用替米沙坦(80 ms/d,n=36)与吲达帕胺(1.5 mg,n=36),治疗3个月后分别测血压及空腹血尿酸(serum uric acid,BUA),分别评估对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及BUA影响.结果 治疗3个月后,共有113例具有完整的随访信息,3组SBP、DBP均较基线血压显著下降(P<0.01),联合治疗组SBP、DBP降幅均大于对照组及替米沙坦组(P<0.05).BUA水平,替米沙坦组较对照组下降(P<0.05),但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与吲达帕胺联合应用能显著增强降压作用;替米沙坦有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BUA水平的作用,但两者联合应用后减弱其降低BUA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