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肝病基础的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临床特征及其各预后评分模型对病情判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62例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70例,在纳入的192例患者中,其肝病基础分别为非肝硬化慢性肝病(A组,n=54)、代偿期肝硬化(B组,n=87)和失代偿期肝硬化(C组,n=51)。分别采用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欧洲肝病学会慢性肝衰竭研究组CLIF-C ACLF评分模型和中国重型乙型肝炎研究组(COSSH)模型预测28 d和90 d生存情况。结果 三组性别、年龄和病因构成比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血清TBIL和INR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C组腹水和细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70.6%和47.1%,显著高于B组的62.1%和33.3%或A组的40.7%和22.2%(P <0.05);A组28 d和90 d生存率分别为63.0%和59.3%,与B组的69.0% 和57.5%或C组的56.9%和47.1%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血清TBIL、Cr、INR和肝性脑病是ACLF患者90 d死亡的影响因素;MELD、CLIF-C ACLFs和COSSH-ACLFs模型预测生存的效能显著优于Child-Pugh评分,而以MELD评分的效能最优。结论 不同肝病基础的ACLF患者临床特征和并发症存在差异,预后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第三腰椎骨骼肌指数(L3-SMI)及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2015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26例住院期间完善了腹部CT或MRI检查的ACLF患者,计算L3-SMI,比较不同L3-SMI水平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入组患者男性113例,女性13例;男性患者L3-SMI为(40.3±7.4)cm2/m2,显著大于女性患者[(33.9±4.5)cm2/m2,P<0.05];在男性患者中,有肝硬化基础者L3-SMI为(38.1±5.9)cm2/m2,显著低于无肝硬化基础者[(42.0±7.9)cm2/m2, P<0.05];酒精性肝病患者L3-SMI为(34.8±6.8)cm2/m2,显著低于非酒精性肝病患者[(41.5±7.0)cm2/m2, P<0.05];90 d生存组患者L3-SMI为(40.7±7.7)cm2/m2,与90 d死亡患者[(38.8±6.3)cm2/m2, P>0.05]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男性患者分为低L3-SMI组(≤40 cm2/m2)61例和高L3-SMI组(>40 cm2/m2)52例,结果低L3-SMI组和高L3-SMI组患者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19.7%和13.5% (P>0.05),低L3-SMI组90 d生存率为68.9%,与高L3-SMI组的76.9%(P>0.05)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L3-SMI组患者体质指数为(24.5±3.9)kg/m2,显著高于低L3-SMI组[(20.5±2.9)cm2/m2, P<0.05];高L3-SMI组患者血红蛋白为(126.4±23.2)g/L,显著高于低L3-SMI组[(114.7±21.3)g/L, P<0.05];高L3-SMI组患者血钠为(136.6±4.1)g/L,显著高于低L3-SMI组[(133.5±4.5)g/L, P<0.05];低L3-SMI组和高L3-SMI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分别为[(437.1±198.3)μmol/L和(317.4±173.0)μmol/L,P<0.05],差异显著。结论 女性患者、低体质量患者、肝硬化患者、酒精性肝病患者L3-SMI水平更低,ACLF患者L3-SMI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与疾病转归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需进一步扩大样本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7年4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HBV-ACLF患者134例,采用imLDRTM多重SNP分型试剂盒检测血清IL-6基因rs1524107、rs2069837、rs2069840和rs2069845共4个位点的SNP分型,应用Gene Mapper 4.1软件进行原始数据的分析。结果 在本组134例ACLF患者中,90 d生存99例(73.9%),死亡35例;死亡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399.3±168.8)μmol/L,显著高于生存组【(285.9±121.5)μmol/L,P<0.05】,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为(2.3±0.8),显著高于生存组【(1.7±0.4),P<0.05】,而两组血清白蛋白、肌酐、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基因rs1524107、rs2069837、rs2069840和rs2069845位点分布情况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P>0.05),具有群体代表性;两组IL-6基因rs1524107、rs2069837、rs2069840和rs2069845位点基因型频数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6基因rs1524107、rs2069837、rs2069840和rs2069845位点等位基因频数分布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HBV-ACLF生存与死亡患者,血清IL-6基因位点SNP分布无显著性差异,因此该检测不能预测患者预后,可根据其他常用的指标预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建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预测模型,即RNM。方法 回顾性分析HBV-ACLF患者102例,随访患者90 d内生存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对预后有影响的因素,构建短期预后预测模型,即RNM。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指标预测预后的价值。结果 本组90 d生存48例,死亡54例(52.9%);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并发感染、RDW、WBC、NEU、NLR、TBIL、INR、Cr和MELD评分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而淋巴细胞(LY)、ALB、Na+和PTA显著低于生存组(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RDW(OR=1.410,95%CI,1.149~1.730)、NLR(OR=1.155,95%CI,1.001~1.333)和MELD评分(OR=1.128,95%CI,1.001~1.271)为影响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得出,RDW(AUC=0.826)、NLR(AUC=0.819)、MELD评分(AUC=0.791)和RNM模型(AUC=0.888)具有预测肝衰竭预后的应用价值,其中RNM模型的预测价值最优。结论 我们基于RDW和NLR建立的RNM模型预测CHB-ACLF患者90 d预后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pre-ACLF)患者血清M30和M65水平在早期诊断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的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35例pre-ACLF患者(痊愈20例、进展15例)、40 例 HBV 相关ACLF 患者(生存20 例,死亡20例)、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和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M30和M65水平,分析其对pre-ACLF及ACLF患者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结果 ACLF组和pre-ACLF组血清M30和M65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或CHB患者,ACLF组显著高于pre-ACLF组(P<0.05);pre-ACLF进展组血清M30和M65[分别为(493.80±143.85)U/L和(712.47±305.67)U/L],与痊愈组[分别为(351.40±127.78)U/L和(448.15±165.14)U/L]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re-ACLF进展组与ACLF患者比,血清M30和M65水平[分别为(503.29±184.43)U/L和(746.99±275.19)U/L],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血清M30和M65水平鉴别诊断Pre-ACLF临床转归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7和0.867;当M30≥453.70 U/L时,其预测预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67和0.850;当M65≥626.71 U/L时,其早期预测ACLF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00 和 0.850。死亡的ACLF患者血清M30和M65水平虽高于ACLF好转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30和M65是反应肝衰竭及肝衰竭前期患者肝细胞坏死或凋亡较敏感的指标,可用于早期诊断ACLF。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影响伴有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B型和C型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2017年11月1日~2020年3月31日我院住院的首次诊断的ACLF患者58例,其中B型18例(31.0%),C型40例(69.0%),胃镜检查提示存在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随访 6个月。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在随访的6个月内,20例(34.5%)死亡,1例行肝移植,2例失访,35例(60.3%)生存;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在腹水量(P=0.039)、住院期间是否行硬化剂治疗(P=0.010)、临床分型(P=0.034)、肝性脑病(P=0.029)和静脉曲张程度(P=0.046)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腹水量(OR=9.76)、住院期间是否行硬化剂治疗(OR=19.28)和肝性脑病(OR=5.98)均是影响患者6个月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存在大量腹水、严重肝性脑病和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治疗可能严重影响ACLF患者生存,临床医生应尽快控制并发症,不推荐进行硬化剂治疗静脉曲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HBV-ACLF)患者血清聚集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住院的HBV-ACLF患者48例和同期入院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6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聚集素水平。结果 HBV-ACLF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清ALT、AST、TBIL和MELD评分分别为(8.0±2.8)×109/L、(418.2±163.5)U/L、(386.1±139.2)U/L、(226.6±74.4)μmol/L和(23.2±5.3),显著高于CHB组【分别为(6.0±2.3)×109/L、(163.8±75.7)U/L、(118.7±73.3)U/L、(25.6±12.4)μmol/L和(9.6±3.6),P<0.05】,而外周血PLT计数为(101.8±42.0)×109/L,血清Alb水平为(32.6±7.6)g/L,PTA为(35.3±5.3)%,血清聚集素水平为(51.0±5.9)μg/mL,显著低于CHB组【分别为(128.5±54.4)×109/L、(38.1±8.5)g/L、(77.4±9.3)%和(185.9±13.5)μg/mL,P<0.05】;9例HBV-ACLF晚期患者血清凝集素水平为(28.5±3.8)μg/mL,显著低于20例早期【(72.6±7.2)μg/mL,P<0.05】或19例中期【(46.0±5.2)μg/mL,P<0.05】患者,13例感染患者血清凝集素水平为(36.6±4.6)μg/mL,显著低于35例无感染患者【(56.6±6.1)μg/mL,P<0.05】,15例死亡患者血清凝集素水平为(39.8±4.3)μg/mL,显著低于33例生存患者【(72.3±7.6)μg/mL, P<0.05】;死亡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更高,MELD评分更高,PTA更低,并发肝性脑病为46.7%,并发肝肾综合征为40.0%,与生存患者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HBV-ACLF患者血清聚集素降低,其降低程度与预后相关,是否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用于评估HBV-ACLF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采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ACLF患者45例,其中20例接受DPMA(对照组),另25例接受UC-MSCs移植联合DPMAS治疗(观察组),观察8周。使用BD公司FACScaliber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T细胞、CD3+CD4+T细胞和CD3+CD8+T细胞百分比,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结果 在治疗8周末,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为(43.3±14.5)μmol/L,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为(16.8±4.1),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6.6±10.5)μmol/L和(20.6±4.8),P<0.05】,而血清白蛋白水平为(32.1±6.8)g/L,PTA为(57.9±5.3)%,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7.2±7.3)g/L和(53.8±5.5)%,P<0.05】;外周血CD3+CD8+T细胞百分比为(13.1±2.5)% ,显著低于对照组【(17.1±3.3)%,P<0.05】,而CD3+T细胞为(63.1±3.1)%,显著高于对照组【(59.7±4.2)%,P<0.05】,CD3+CD4+T细胞百分比为(3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34.9±4.1)%,P<0.05】;观察组血清TNF-α水平为(7.1±4.3)ng/L,显著低于对照组【(11.2±5.2)ng/L,P<0.05】,血清IL-6水平为(8.4±2.7)ng/L,显著低于对照组【13.2±3.2)ng/L,P<0.05】;对照组生存12例(60.0%)例,观察组生存22例(88.0%,P<0.05)。结论 在DPMAS治疗的基础上适时给予UC-MSC移植治疗ACLF患者近期疗效较好,其远期疗效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6年9月~2017年10月本院感染病科收治的60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分别接受血浆置换和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观察12周。结果 在治疗12周末,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为(75.3±2.8)%,血清白蛋白水平为(37.0±3.0)g/L和血清总胆红素为(180.2±93.0)μmol/L,与对照组【分别为(60.2±2.1)%、(33.6±2.5)g/L和(232.0±98.3)μmol/L,P<0.05]比,差异显著;观察组外周血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分别为(103.2±22.1)g/L和(80.2±5.9)×109/L,血钾、钠和氯分别为(3.7±0.8)mmol/L、(137.1±5.0)mmol/L和(99.0±7.2)mmol/L,血肌酐水平为(73.2±14.8)μmol/L,与对照组比,无显著差异【分别为(102.6±15.3)g/L、(75.5±6.0)×109/L、(3.7±0.5)mmol/L、(137.5±8.0)mmol/L、(99.1±5.7)mmol/L和(73.5±15.5)μmol/L,P<0.05】;在治疗12周末,观察组病死率为1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P<0.05)。结论 使用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能够降低近期病死率,其远期效果值得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HBV-ACLF)患者血清p6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和Beclin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8年9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HBV-ACLF患者60例和同期体检的健康人65例,计算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MELD),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p62、Beclin1和LC3-Ⅱ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估指标对HBV-ACLF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60例HBV-ACLF患者血清LC3-Ⅱ和Beclin1水平分别为(66.8±13.5)ng/mL和(11.7±3.6)ng/mL,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分别为(35.8±6.2)ng/mL和(8.2±2.9)ng/mL,P<0.05】,而血清p62水平为(2.5±0.9)ng/mL,显著低于健康人【(4.5±1.6)ng/mL,P<0.05】;在治疗观察90 d,本组HBV-ACLF患者死亡18例(30.0%);入院时死亡组血清LC3-Ⅱ、Beclin1和MELD评分为(76.25±12.1)ng/mL、(10.9±3.2)ng/mL和(20.1±3.3)分,均显著高于生存组【分别为(62.8±10.2)ng/mL、(13.4±3.5)ng/mL和(16.7±4.6)分,P<0.05】,而血清p62水平为(1.7±0.6)ng/mL,显著低于生存组【(2.9±0.8)ng/mL,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以血清p62<2.2 ng/mL、LC3-Ⅱ>70.3 ng/mL和Beclin1>12.6 ng/mL为截断点,预测HBV-ACLF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856、0.820和0.765,三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10,与以MELD评分>18.3 分为截断点的预测效能为0.917相差无几。结论 应用血清p62、LC3-Ⅱ和Beclin1水平预测HBV-ACLF患者预后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值得进一步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采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血浆置换(PE)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并发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0月~2019年11月于我院重症医学科救治的65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并发AKI患者,其中35例接受CRRT联合PE治疗,30例接受PE治疗。计算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肌酐清除率(Ccr)和联合钠的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Na)。结果 联合组患者90 d生存率为54.3%,显著高于PE组的23.3%(P<0.05);在治疗后90 d,联合组19例生产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28.8±11.1)μmol/L,显著低于PE治疗组7例生存者的【(39.4±13.0)μmol/L,P<0.05】;在治疗后28 d,联合组25例生存者eGFR水平为(79.4±24.7) mL/min/1.73 m2,显著高于PE组16例生存者的【(65.75±16.1)mL/min/1.73 m2,P<0.05】,Ccr水平为(77.3±25.7)mL/min,显著高于PE组的【(63.4±20.1)mL/min,P<0.05】,MELD-Na水平为(22.4±4.5)分,显著低于PE组的【(29.5±4.1)%,P<0.05】,在治疗90 d,两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采用CRRT和PE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并发AKI患者可提示短期生存率,可能与保护肝肾功能有关,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PE)序贯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HBV-ACLF)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8年5月~2020年5月诊治的64例HBV-ACLF患者,其中33例接受PE治疗,31例接受PE序贯DPMAS治疗,观察90 d疗效。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在治疗28 d和90 d,序贯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119.5±19.4)μmol/L和(29.5±10.4)μmol/L,显著低于PE组【分别为(149.5±30.5)μmol/L和(52.4±15.9)μmol/L,P<0.05】;在治疗90 d,序贯组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分别为(12.6±3.5)mg/L、(0.5±0.2)ng/L和(13.4±2.7)ng/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9.2±3.3)mg/L、(0.7±0.4)ng/L和(18.2±3.5)ng/L,P<0.05】;在治疗90 d,序贯组生存26例(83.9%),PE组生存19例(57.6%),经Kaplan-Meier法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血浆置换序贯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HBV-ACLF患者可改善肝功能,清除血清炎症因子,提高短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TDF)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序贯血浆置换(PE)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HBV-ACLF患者50例,其中25例观察组采用TDF联合DPMAS序贯PE治疗,另25例对照组采用TDF联合PE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 在治疗12周末,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为(24.0±14.5)μmol/L,国际标准化比值为(1.1±0.3),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1.6±15.9)μmol/L和(1.3±0.4),P<0.05】,而血清白蛋白水平为(34.8±6.1)g/L,显著高于对照组【(30.9±5.2)g/L,P<0.05】;血清IL-6水平为(52.7±25.2)ng/L ,降钙素原为(0.4±0.1)ng/L,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为(120.6±24.4),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为(1.9±0.5),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7.2±30.8)ng/L、(0.5±0.2)ng/L 、(139.3±26.7)和(2.4±0.6),P<0.05】;对照组生存12例(48.0%),观察组生存18例(72.0%,P<0.05)。结论 TDF联合DPMAS序贯PE治疗HBV-ACLF患者近期疗效较好,可能与有效清除了血清内毒素,降低了细胞因子水平,改善了肝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经肝动脉肝内移植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6例,给予所有患者内科综合治疗,研究组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自体BMSC经肝动脉肝内移植治疗。结果 在治疗24 w末,研究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17.2±2.3)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21.7±2.9)μmol/L,P<0.05】,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分别为(31.4±5.8)g/L和(241.4±54.3)mg/l,显著高于对照组【(28.9±5.2)g/L和(197.8±42.7)mg/l,P<0.05】;研究组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和Ⅳ型胶原水平分别为(116.1±42.7)μg/L、(67.1±18.1)μg/L和(92.2±14.9)g/L,显著低于对照组【(163.5±38.8)μg/L、(98.7±21.3)μg/L和(112.8±16.7)g/L,P<0.05】;研究组外周血CD3+和CD4+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分别为(67.2±4.3)%、(42.8±1.2)%和(1.5±0.1),显著高于对照组【(60.8±3.3)%、(37.6±4.6)%和(1.4±0.1),P<0.05】;研究组Child-Pugh评分为(7.8±1.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8.8±2.3)分,P<0.05】,MELD评分为(14.3±2.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7.6±2.4)分,P<0.05】。结论 采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经肝动脉肝内移植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可有效改善肝功能,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生长抑素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及其对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2017年7月~2019年5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给予对照组静脉滴注奥曲肽,给予观察组奥曲肽联合生长抑素静脉滴注治疗3~7 d,随访1 w。使用CS-5100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血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酶活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 在治疗2 w末,观察组血清白蛋白水平为(33.5±3.1)g/L,显著高于对照组【(31.8±2.3)g/L,P<0.05】,而血清总胆红素和血氨水平分别为(30.9±10.2)μmol/L和(32.5±11.8)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41.4±14.3)μmol/L和(45.2±14.6)μmol/L,P<0.05】;观察组PT水平为(12.4±1.9) s,显著短于对照组【(14.1±2.3) s,P<0.05】, TT为(18.2±2.1) s,显著短于对照组【(20.4±2.5) s,P<0.05】, APTT为(34.5±4.8) s,显著短于对照组【(37.3±5.2) s,P<0.05】, FIB水平为(2.4±0.6) g/L,显著高于对照组【(2.1±0.5) g/L,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和住院日为(20.7±3.1)h和(8.5±2.3)d,显著短于对照组【(24.6±3.9)h和(10.3±2.5)d,P<0.05】,72 h再出血发生率为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结论 应用生长抑素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能显著减少输血量,缩短止血时间和住院日,可能与改善了凝血功能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衍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d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和系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SII)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5例和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85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IL-17。常规检测血细胞计数。结果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TBIL和INR分别为(43.1±8.5)μmol/L和(1.3±0.6),显著高于【分别为(19.4±3.0)μmol/L和(1.1±0.2),P<0.05】,而血清ALT和ALB水平分别为(63.6±8.2)U/L和(30.8±4.6)g/L,显著低于CHB组【分别为(104.1±14.9)U/L和(39.0±8.1)g/L,P<0.05】;肝硬化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17水平分别为(88.7±11.6)pg/mL、(95.6±12.5)pg/mL和(45.6±8.9)ng/mL,显著高于CHB组【分别为(68.2±9.3)pg/mL、(67.9±9.5)p...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比较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RBV)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7年2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102例CH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分别给予利巴韦林(RBV)联合普通α-2b干扰素治疗或应用RBV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6个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CV RNA载量,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观察组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率(ETVR)为8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0%(P<0.05),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为8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0%(P<0.05);在治疗结束时,观察组血清ALT水平为(36.8±4.1)U/L,显著低于对照组【(61.5±4.3)U/L,P<0.05】,血清AST水平为(38.4±3.4)U/L,显著低于对照组【(51.6±3.6)U/L,P<0.05】;在治疗4 w、12 w和24 w,观察组血清HCV RNA水平分别为(4.6±1.2)Ig IU/mL、(4.1±1.1)Ig IU/mL和 (3.6±0.9)Ig IU/m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1±1.1)Ig IU/mL、(4.7±1.2)Ig IU/mL和(4.2±1.0)Ig IU/mL,P<0.05】;在治疗结束时,观察组外周血CD3+细胞百分比为(73.8±7.5)%,显著高于对照组【(65.6±6.9)%,P<0.05】,CD4+细胞百分比为(49.5±6.3)%,显著高于对照组【(34.8±5.8)%,P<0.05】,而CD8+细胞百分比为(17.6±3.8)%,显著低于对照组【(25.9±4.6)%,P<0.05】,CD4+/CD8+细胞比值为(1.0±0.2),显著低于对照组【(1.4±0.3),P<0.05】。结论 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RBV抗病毒治疗CHC患者疗效尚可,在不能应用直接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下继续应用标准疗法仍可获得一定的抗病毒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