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背景: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后常遗留较大的松质骨缺损,需要有效的植骨填塞和内固定治疗。 目的:探讨运用纳米人工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应用特点。 方法:由作者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中检索,以“纳米人工骨,胫骨,骨折” 为中文关键词,计算机检索1990-01/2010-12有关纳米人工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文章,经检索共查到相关文献48篇,筛选纳入20篇文献进行评价。同时对采用纳米人工骨植骨结合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纳入分析的42例患者,随访6个月~2年6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4.2个月。按Merchant评分标准,其中优39例,良2例,可1例。检索分析表明纳米人工骨是应用纳米技术制备的生物材料,是一种理想的骨修复材料。人工植骨材料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能有效避免骨折再移位和关节面高度的丢失,与宿主生物相容性好,骨传导性好,无排斥、过敏反应,创伤小,固定牢固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可塑形跟骨钛钢板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可塑形跟骨钛钢板的生物力学性能及其对跟骨骨折固定的有效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钢板各部分及螺钉的生物力学性能进行测定,并运用实验应力分析方法对8具新鲜跟骨骨折模型进行内固定分析。结果:该钢板固定的跟骨骨折其强度与刚度均高于正常足(P<0.05),足以能承载足部所受的力学载荷。结论: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在接能力高,柔性大,固定可靠、贴合、稳定性发,是固定跟骨骨折理想的内固定器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国蒙医整骨术的骨折固定生物宏观特征及其准则。方法基于中国蒙医整骨术骨折固定人与自然和谐(含躯体与功能统一)生命自然观,利用现代生理心理、生物力学原理及方法探究其骨折固定的生物宏观特征及其准则。结果中国蒙医整骨术蕴含着骨折"动"固定结构与受力、静态与动态、成骨与破骨、生理与心理稳定生物宏观特征及其准则,因而是骨折的一种无创伤、无遮挡固定疗法。结论中国蒙医整骨术的骨折"动"固定蕴含的生物宏观特征及其准则是他传继与沿用至今的根本支撑点,可作为当今骨折固定原则方法的一种新尝试。  相似文献   

4.
骨粘合剂强化椎弓根螺钉的有关生物力学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被认为是最有效的胸腰椎和腰骶椎后路固定方法。但随着它的广泛应用,与之有关的并发症如螺钉的松动、脱出导致固定失败、假关节形成等屡有报道,尤其在骨质疏松病人中发生率更高。随着人口老龄化,这类问题将会更加突出。如何提高螺钉在椎体和椎弓根内的牢固性?许多学者向孔道中注入骨粘合剂强化和修复椎弓根螺钉并进行了一系列生物力学研究,认为骨粘合剂强化了固定界面,从而减少固定界面的破坏,早期内固定得以实现,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和骨折愈合,是一种有效的方法[1 4 8~12 14]。现结合国内外在这方面…  相似文献   

5.
背景:注入骨水泥是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常用的固定方法之一。 目的:评估注入骨水泥内固定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以及固定效果。 方法:选取骨质疏松胸腰椎标本,测定骨密度以及最大压力载荷、位移、刚度等力学性能指标,建立骨折模型,注入骨水泥固定后,再次测定最大压力载荷、位移、刚度指标,比较注入骨水泥固定前后生物性能的变化,同时与椎弓根螺钉固定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生物学性能进行比较。对注入骨水泥固定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通过评估患者缓解疼痛程度、胸腰椎体高度恢复程度以及骨水泥注入量和骨水泥外渗等情况,明确注入骨水泥固定治疗的效果。 结果与结论:生物力学实验测定注入骨水泥固定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后的最大载荷为2 285 N,比骨折前承受的最大载荷1 954 N强度增加了近16.9%,注入骨水泥固定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后的刚度为427 N,比骨折前刚度349 N增加了近22.1%,显示出良好的生物性能。对应用注入骨水泥固定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以及应用闭合复位注入骨水泥固定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发现2种方法均可以使患者的疼痛得到明显的缓解,而闭合复位注入骨水泥固定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时骨水泥注入量、局部后凸角以及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均更好,表明闭合复位辅助下注入骨水泥固定是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组合式骨牵引(CTBT)的生物力学性能及其对跟骨骨折固定的有效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6具新鲜跟骨骨折模型,对其进行组合式骨牵引固定,并作应力分析,并对组合式骨牵引支架进行强刚度测定。结果组合式骨牵引治疗跟骨骨折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均满足生物力学的性能要求,达到并超过正常足承载能力(P〈0.05)。组合式骨牵引支架的强、刚度和承载能力完全能够满足正常足的要求,创伤小,安全可靠。结论组合式骨牵引治疗跟骨骨折符合生物力学原理,不但强、刚度高,承载能力大,而且固定坚强,贴合,稳定性好,是目前治疗跟骨骨折理想的外固定器械。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分析单侧外固定支架(外支架)结合骨结构重建治疗胫腓骨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3例胫腓骨不稳定骨折予小切口下有限内固定,植骨等方式行骨结构重建并结合外支架固定。结果:53例中有86.8%(46例)正常骨愈合,延迟愈合5例,畸形愈合2例,占13.2%。针道感染有9.5%(5例)。踝关节背伸僵硬有5.7%(3例),无针道松动及断针。结论:(1)外支架可为骨折提供良好生物学环境,但存在抗压、抗弯性能弱的缺点;(2)通过骨折骨结构重建稳定骨界面,应用“6”针固定,增加阻力臂缩短动力臂,缩短骨架间距等措施维护及提高其生物刚度;(3)术后适时调节刚度,使高强度固定向弹性固定过渡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8.
背景:研究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是一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安全性、生物活性和骨传导能力的高强度高韧性复合材料。 目的:分析转染LIM矿化蛋白1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接骨板治疗犬股骨骨折的可行性和效果。 方法:收集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LIM矿化蛋白1转染后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接骨板复合制备新型生物活性接骨板。48只杂交犬建立右侧股骨中段横形骨折模型,分别用转染/未转染LIM矿化蛋白1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接骨板、单纯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接骨板和钢板螺钉进行修复。 结果与结论:修复后8周及修复后12周转染组内固定失败率均低于未转染组和单纯接骨板组(P < 0.05),与钢板螺钉修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转染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其他组。修复后12周转染组接骨板与犬股骨外侧皮质完全融合,骨干间有明显新骨生成。未转染组和单纯接骨板组未见或少量骨组织生成。说明新型生物活性接骨板能促进骨折愈合并与自体骨融合,不需要二次手术取出,但该新型接骨板的强度有一定的局限性,用于犬股骨骨折的治疗时必须辅加外固定。   相似文献   

9.
长沙铁路医院研制成功“生物钉”长沙铁路医院三外科教授、主任医师祝天经等人研制成功治疗骨折新产品——可吸收性多棱棒及系列产品(简称“生物钉”)。“生物钉”主要用于人体中(除头部)的关节内和关节附近的骨折和骨移置后内固定。过去,我国曾引进国外的“生物钉”...  相似文献   

10.
背景:纳米人工骨是一种新型的骨移植材料,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等优势,但其治疗骨肿瘤及骨病的临床效果尚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回顾性分析纳米人工骨混合自体骨治疗骨肿瘤及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3例骨肿瘤及骨病患者病灶进行彻底刮除,选用大小不一的纳米人工骨条或颗粒混合人工骨充填,并用尽量将腔隙填满压实。病理性骨折的4例患者行内固定,其余患者未行内固定,依病情选择适当的支具。观察植骨后患者全身状态及植骨局部情况,术后不同时间X射线片观察植骨局部情况。结果与结论:43例患者均获随访,最短为6个月,最长为24个月。1例患者切口延迟愈合。余患者全身状态及切口愈合均良好。术后1~3个月纳米人工骨混合人工骨植入区与缺损周围的骨组织之间界限模糊,但局部仍可见密度高影。约12个月植入骨区与周围骨组织密度相似。结果证实应用纳米人工骨混合人工骨治疗骨肿瘤及骨病效果满意,且并发症较少,其为一种比较理想的移植骨替代物,且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Cyanoacrylate adhesives are widely used in medical fields such as hemostatic agent, wound closure and medical embolism. OBJECTIVE: To point out the problems and focus of research of cyanoacrylate adhesives used in the orthopedic field through reviewing the propertie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cyanoacrylate adhesives in fracture fixation and relevant modification research. METHODS: Articles related to cyanoacrylate as bone adhesives and relevant modification studies were retrieved in CNKI and PubMed databases (2008-01/2015-12). The key words were “cyanoacrylate, fracture, bone defect” in Chinese and English, respectively. A total of 40 articles based on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 were obtained for the further review. RESULTS AND CONCLUSION: Cyanoacrylate adhesiv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medical fields such as vascular anastomosis and embolization in vascular surgery, soft tissue repair, skin closure. However, it is still in the stage of animal experiments as bone adhesives for fracture fixation in load-bearing parts. Importantly, there are two problems to be solved. First, cyanoacrylate adhesives could not complete the fixation of fracture in the load-bearing parts because of viscosity and biomechanical deficiencies. Second, it still needs to observe whether the adhesives on the fracture end hinder the growth of bone. In conclusion, modification of cyanoacrylate shows a great potential in fracture fixation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internal fixation methods. This new method has a wonderful prospect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fracture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使用新型的骶髂关节解剖型棒-板内固定系统(SABP)对骶髂关节骨折脱位 进行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与骶髂关节螺钉、和前路重建钢板固定进行对比,验证 和分析其力学性能。 方法 根据CT扫描数据,采用专门的流线型生物力学有限元网格划 分器,建立完整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去掉模型一侧的骶髂关节韧带群模拟骨折脱位, 使用新型的SABP内固定系统进行固定模拟,同时分别使用骶髂关节螺钉(SS)和前路重 建钢板固定(SP)建立对比模型,进行加载计算,分析受力情况。 结果 SABP 固定的 最大位移值比 SS固定减小约40%,比 SP固定减小约42%。与对照组相比,SABP 固定模 型中,在主要传承负载区域的最大Stress 值均为最小:在损侧髋皮质骨、和损侧髋软 骨区域, 比SS固定减小约 33%-70%;在骶皮质骨、和损侧髋皮质骨区域,比SP固定减 约 60%-75%。 结论 新型骶髂关节解剖型棒-板内固定系统的固定形式更趋合理,固定 结构更趋稳定,为骨盆骨折的治疗增加了一种更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可降解聚合物具有可降解、能被人体吸收、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 ,在骨折内固定和骨缺损修复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的研究表明 :其作为骨折内固定物 ,已得到成功的应用 ;作为骨组织填充物 ,需与 BMP复合 ,以提高其骨诱导活性 ;作为组织工程用的支架材料 ,需进一步提高其机械强度。总之 ,作为可降解聚合物 ,在生物相容性、降解时间的可控性、机械性能和制作工艺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PURPOSE: The aim is to investigate fixation of cervical vertebral fractures by patching it with a composite laminate of adhesive and fibres, in comparison with use of only adhesives. MATERIAL AND METHODS: The composite fixation was tested on bonded roe deer vertebrae. 25 specimens were sawed in two halves, creating a generic fracture, and thereafter bonded. The adhesives used were a dental system, Scotchbond XT, and a cyanoacrylate, M-bond 200. The fibres used were unidirectional carbon fibres and randomly distributed E-glass fibres. The composites were applied as a 7 mm wide patch circumferential along the induced fracture. Reference specimens for comparison were also made. Th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was tested in an Instron 5567. The failure site was examined with a microscope. Strain vectors were tracked using Digital Speckle Analysis. RESULTS: Scotchbond XT + E-glass fibres gave best results, with a tensile strength of 3.5 N/mm circumferential length (24.3% of reference). All composites had lower stiffness than cortical bone. The dental adhesive fibre composites gave better results than the cyanoacrylate fibre composites. In all cases fibre reinforced adhesive composite gave better results than adhesive without fibre reinforcement. CONCLUSION: Fibre-adhesive composite is a promising technique for fixating cervical vertebral fractures.  相似文献   

15.
背景: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人体骨折固定上,与锁定钢板相比效果如何,有待实验证实。 目的:比较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金属锁定接骨板钉系统固定股骨干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 方法:对两种固定方式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拟加载,了解各模型中骨与内固定的应力分布和应变特点,并对结果加以分析。 结果与结论:爬楼梯时接骨板锁定螺钉上的应力比步态时增48.6%,达到480 MPa,最大应力出现在中间锁定螺钉上。桥接系统中间联接棒上的最大应力比步态时大34.1%,最大值为373.9 MPa,出现在联接棒中间略远端附近;骨折区域上的应力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小于金属锁定接骨板钉系统。提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较金属锁定接骨板钉系统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固定更牢靠、利于骨折生长,是骨折内固定的一种更好选择。  相似文献   

16.
背景:在骨折治疗原则上,主要体现在从生物学和机械力学两方面进行骨结构重建,把生物固定与机械固定,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相结合。 目的:介绍骨折治疗、骨结构重建理念的发展历程和研究进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6-01/2011-05)、Pubmed数据库和Medline database(2006-01/2011-05)数据库有关骨结构的重建理念的文章,检索词分别为“骨结构,重建,理念”和“bone structure,rebuild,principle”,语言分别设定为中文和英文。 结果与结论:共收集30篇有关骨结构的重建理念的文章,排除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14篇符合综述要求。骨折的治疗理念已经由机械力学固定体系逐渐转向生物学固定体系。骨折治疗必须着重于寻求骨折稳固和软组织完整之间的一种平衡,植入物和器械设计明显改善。近年来,又出现了数字化虚拟人体技术、生物力学有限元理论、创伤控制论、骨质疏松的药理学研究、用组织工程学理论和技术修复创伤缺损等。总的来说,骨结构重建的理念就是患者为中心,在宏观与微观的层次上选择骨折治疗最合理的方法,引导和促进骨的愈合、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特点及临床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公怡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7,27(10):1088-1092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病率与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密切相关。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特点是:骨质量差,骨折愈合时间迟缓,再骨折的发生率较高。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包括骨折的外科治疗和抗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抗骨质疏松的治疗,一方面可以提高骨量、改善骨质量,另一方面有降低再骨折风险的重要临床意义;骨折的外科治疗应以简便、安全、有效为原则。由于骨的质量差,骨折后内固定物及植入物固定的牢固程度差,易发生松动,因此需要寻找更接近骨刚度和骨弹性模量的内植物,研发能更快速、有效改善骨量与骨质量的制剂以改进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过程中骨折的外科治疗和抗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应并重,才可以达到更理想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背景:骨折的愈合除了与骨折类型、骨折局部血运及感染等因素有关之外,还与内固定物的选择、使用及规范操作有着很大的关系。 目的:分析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后出现骨不连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及合适的内固定物选择方案。 方法:由第一作者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中检索2000-01/2010-05有关骨折内固定后骨不连及治疗骨不连的研究文章,关键词为“骨折,内固定,骨不连”。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筛选纳入25篇文献进行深入分析。 结果与结论:四肢骨折内固定后骨不连的发生率除了与骨折类型、骨折断端血运以及感染等因素有关之外,还与操作技术,尤其是内固定物选择以及内固定的使用方式有直接关系。对于许多骨折,如何针对骨折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以及准确的操作技术是维持内固定物长久有效性、促进骨折愈合的重要因素。虽然由于受伤机制的不同,四肢骨折会有许多复杂的类型,并对骨折愈合有一定的影响,但随着骨折内固定材料的不断推陈出新,对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骨折有着越来越多针对性的固定方式。内固定物的选择及使用方式的准确与否,对于骨折内固定后的愈合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可降解镁合金接骨板修复骨折过程中的降解行为及力学性能。方法 将36只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实验组(镁合金接骨板组,n=18)及对照组(钛合金接骨板组,n=18),分别利用镁合金接骨板及钛合金接骨板进行骨折固定。术后通过X线片检查、扫描电镜检查、能谱分析、失重试验及4点弯曲试验,评价镁合金接骨板修复骨折过程中的降解行为及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结果 镁合金接骨板在体内可逐渐降解;镁合金接骨板随着体内植入时间延长,其降解逐渐加深,且表面为均匀腐蚀;镁合金接骨板随着降解过程的加深,力学性能逐渐减弱。结论 镁合金接骨板在体内可随着骨折愈合而逐渐降解,其力学性能也逐渐衰减,但是其仍能满足骨折内固定的要求,是一种良好的新型可降解骨科植入材料。  相似文献   

20.
聚氨酯胶黏剂因其优异的粘合性能,在医学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寻求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良好粘合性、可降解、无不良反应、消毒灭菌、在存在水的环境下能继续保持粘合特性的聚氨酯胶黏剂已成为医学领域的重点。该文综述了医用聚氨酯胶黏剂在创伤敷料、骨粘合剂、压疮的预防与治疗、经皮给药系统、手术薄膜及医药包装等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聚氨酯胶黏剂应用于医学中的发展前景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