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且经检查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及全身出血性疾病者。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是妇科临床常见病。根据卵巢功能障碍的情况,功血可分为无排卵性和排卵性两大类型,无排卵性功血最为常见,多发生于青春期及更年期,排卵性功血多见于育龄期。  相似文献   

2.
功血,又称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属异常子宫出血范畴,是指由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可分为无排卵性和排卵性两类,其中无排卵性功血约占85%[1]。而功血则属于中医“崩漏”范畴,是妇科常见病,亦是疑难杂症。古今医者均对崩漏进行了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现将近10年的中医药治疗状况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48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为妇科常见病,为由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功血分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2种,约85%为无排卵性功血。临床表现为子宫不规则出血,特点是月经周期紊乱,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甚至大量出血。我科2003年9月--2005年5月共收治48例此类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将体会介绍以下。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指非全身及生殖系统的各种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的异常。临床分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两类,排卵性功血的的特点为月经周期相对规律,主要表现为周期缩短、经期延长或月经周期出血;无排卵性功血为月经周期不规则,经量多或淋漓不净。笔者在临床中自拟调经汤治疗功血崩漏90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诊断与中西医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性子宫出血病(功血)是由于内分泌功能失调所引起的子宫出血,有别于因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子宫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分无排卵与有排卵2型,前者约占功血的80%,后者较为少见,一般功血即指无排卵型功血.无排卵型功血多见于青春期与绝经前期,其原因是在性成熟与衰退过程中,易出现无排卵的缘故。  相似文献   

6.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指下丘脑——垂体——卵巢(H—P—O)轴系统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失常所致的异常子宫出血,而致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引起子宫出血的器质性病变。功血是妇科常见宾病,约占妇科门诊患者的10%。依据发病机制是否有卵的发生,分为无排卵型功血和排卵型功血两类。无排卵型功血,常发生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前者卵巢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后者因卵巢功能日趋衰退而引起。  相似文献   

7.
崔英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11):2816-2817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指非全身及生殖系统的各种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多是由于生殖内分泌功能紊乱造成的异常子宫出血[1],是一种常见妇科疾病,可发生于月经初潮至绝经之间的任何年龄[2]。临床上通常将其分为两大类;无排卵型功血和有排卵型功血,无排卵型功血较常见,占功血的80%~90%,多见于青春期和绝经过渡期,由于下丘脑-垂体  相似文献   

8.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检查及生殖器官检查均未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疾病。按卵巢功能发生障碍的类型,功血可分为有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两类。无排卵性功血主要发生于青春期和围绝经妇女。1发病机理现代医学认为青春期功血是由于青春期妇女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功能未臻成熟,对卵巢激素的正反馈反应异常,在精神过度紧张、恐惧、环境和气候改变、营养不良等诸因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是妇科常见病,临床可分为排卵性功血和无排卵性功血,以无排卵性功血多见,约50%发生在围绝经期。围绝经期功血是指排除由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或全身性疾病所导致的生殖器官出血,因围绝经期妇女卵巢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10.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西医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亚玲 《中医药学刊》2006,24(6):1179-1180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为妇科常见病,表现为月经周期失去正常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甚至不规则阴道出血,经检查内外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的异常子宫出血。一般可分为排卵性、无排卵性功血两大类。它属于中医妇科中崩漏范畴,可以发生于月经初潮至绝经间的任何年龄。  相似文献   

11.
在没有全身出血性和子宫的其他器质性疾病的情况下,由于内分泌功能失调而引起的月经过多或淋漓不尽的现象,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分为无排卵性功血和排卵性功血。无排卵性功血主要多见于青春期与绝经期。排卵性功血比较少见。正常的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在雌、孕激素的作用下生长而出  相似文献   

12.
止血三法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正>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指因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功血可分为排卵型和无排卵型两类。其中80~90%的病例属于无排卵型功血,排卵型功血为数相对不多,常需与器质性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13.
吕玉玲  张汉琴 《河北中医》2006,28(3):185-186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功血可分为无排卵型和排卵型两类,约85%的病例属无排卵型功血。1996~2004年,我们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无排卵型功血64例,并与西药治疗56例进行对  相似文献   

14.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它分无排卵型和排卵型两类.其中无排卵型功血属中医崩漏的范畴[1].  相似文献   

15.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为妇科常见病,表现为月经周期失去正常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甚至不规则阴道出血,经检查内外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的异常子宫出血,一般可分为排卵性、无排卵性功血两大类。它属于中医妇科中崩漏范畴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为妇科常见病,临床上约85%为无排卵性功血,多发生于青春期和绝经过渡期。子宫内膜简单型增生过长是绝经过渡期无排卵性功血中常见的病理类型.2000--2006年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患者3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是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按发病机制可分无排卵性和排卵性功血两大类,前者占70%~80%,多见于青春期和绝经过渡期妇女;后者占20%~30%,多见于育龄妇女[1]。笔者现将41例功血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指由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表现为出血量多,出血时间过长和(或)间隔时间过短,可引起患者贫血、继发感染、不孕等,常使患者精神负担加重,甚至需要切除子宫。临床上功能分为无排卵型和排卵型两类,其中无排卵性功血约为85%。  相似文献   

19.
申伟平 《光明中医》1997,12(4):17-19
谈功血与用药申伟平河南省濮阳市中医医院(457000)功血,即指功能性子宫出血,归属于祖国医学“崩漏”等范畴(不包括器质性病变)。临床中分为有排卵型与无排卵流功血型两大类,其中有排卵型功血多发生于生育期、流产后,而无排卵功血多发生于青春期、更年期。临...  相似文献   

20.
功能性子宫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中医》1997,17(4):206-207
功能性子宫出血主题词子宫出血/中医病机子宫出血/中医药疗法子宫出血/针灸疗法“无排卵功血”因机证治谈李翠萍河南中医学院(450003)无排卵功血,实乃中医所称“崩漏”,《景岳全书·妇人规》谓其“经乱之甚”。“经”是指崩漏属于月经病的范畴,“乱”指月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