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香陈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明艳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7):1261-1262
目的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香陈颗粒中香附、陈皮、山楂、甘草。方法香附鉴别以苯-醋酸乙酯-冰醋酸(92∶5∶5)为展开剂,以二硝基苯肼试液为显色剂;陈皮鉴别以醋酸乙酯-甲醇-水(100∶17∶13)为展开剂,并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醇-水(20∶10∶1∶1)的上层溶液进行2次展开,以三氯化铝试液为显色剂;山楂鉴别以氯仿-丙酮(9∶1)为展开剂,以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甘草鉴别以醋酸乙酯-甲醇-冰醋酸-水(30∶2∶2∶4)上层液为展开剂,以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结果各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鉴别方法简便,可靠,灵敏,专属性强,可用于香陈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淫羊藿,采用硅胶G薄层板,展开剂为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10:1:1:1),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为显色剂,105℃加热数分钟,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鉴别白芍用硅胶G薄层板,展开剂为氯仿-甲醇(5:1),5%香草醛硫酸溶液为显色剂,热风吹至斑点清晰,两个组份的斑点均清晰,其它组分无干扰。  相似文献   

3.
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淫羊藿,采用硅胶G薄层板,展开剂为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10:1:1:1),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为显色剂,105℃加热数分钟,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鉴别白芍用硅胶G薄层板,展开剂为氯仿─甲醇(5:1),5%香草醛硫酸溶液为显色剂,热风吹至斑点清晰,两个组份的斑点均清晰,其它组分无干扰。  相似文献   

4.
伤宁口服液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伤宁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鉴定了伤宁口服液中的黄芪、白术、当归、三七。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以氯仿-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2,下层)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液显色,测定波长(λs)为530nm,参比波长(λR)为700nm。结果 TLC鉴定黄芪、白术、当归、三七专属性强,重现性好;黄芪甲苷点样量在0.6-4.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4,平均回收率为97.45%,RSD为3.40%。结论 该方法结果可靠,可作为伤宁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复方柴胡口服液的薄层鉴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复方柴胡口服液(柴胡,黄芪,酸枣仁,香附,甘草等)的薄层鉴别。方法:通过薄层色谱鉴别制剂中的柴胡、黄芪、酸枣仁。结果:硅胶G薄层板,以乙酸乙酯-95%乙醇-水(18:2:1)为展开剂进行柴胡的鉴别研究,以氟仿-甲醇-水(65:30:10,10℃静置过夜取下层溶液)为展开剂进行黄芪的鉴别研究,以水饱和正丁醇为展开剂进行酸枣仁的鉴别研究。薄层色谱均能明显地检出制剂中的柴胡、黄芪、酸枣仁,定性鉴别斑点圆整,分离度好,易于区别。结论: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能有效地控制寅方柴胡口服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用簿层色谱法鉴别闹羊花,采用硅胶G薄层板,展开剂为氯仿-甲醇(10:1),50%硫酸乙醇液为显色剂。鉴别姜黄用硅胶G薄层板,展开剂为氯仿-甲醇-甲酸(96:4:0.7),365nm紫外线灯下检查。两个组分的斑点均清晰,其他组分无干优。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丹芪偏瘫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丹芪偏瘫胶囊中赤芍、丹参进行定性鉴别,对地鳖虫、全蝎进行显微鉴别,并用薄层扫描法对黄芪中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检测波长为530nm;展开剂为氯仿-甲醇-水=13:6:2;显色剂为10%硫酸乙醇溶液。[结果]黄芪甲苷在0.525-10.5μg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6.56%,峰面积(RSD)为1.15%。[结论]该方法简便、专属性强、稳定性好,可作为丹芪偏瘫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灯盏生脉片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该片中的人参、五味子、麦门冬进行定性鉴别。人参鉴别以氯仿-甲醇-水(7∶3∶1)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以5%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五味子鉴别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麦门冬以三氯甲烷-丙酮(8∶2)为展开剂。结果:各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色谱清晰,附近无杂质斑点干扰。结论:所建立的定性鉴别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灯盏生脉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定通脉滴丸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方法金银花、牛膝采用乙醇回流、玄参等药材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有效部位:比较法优选滴丸基质及其药料的配比:薄层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进行定性、定量研究。结果金银花、牛膝、玄参等分别提取后混合制成相对密度为1.40(65℃)的稠膏,以PEG6000为基质(二者比例3:7),甲基硅油为冷却剂经滴制的合格滴丸:薄层鉴别牛膝以氯仿-甲醇(40:1)为展开剂,5%磷钼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玄参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2)为展开剂,香草醛硫酸为显色剂,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滴丸中绿原酸的含量应不少于0.16%。结论制备工艺简便可行,成品质量可控,为通脉滴丸的产品研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养肝益水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本品中的黄芪、枸杞子、牛膝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方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条件为氯仿-甲醇-水(13:6:2)10℃以下放置过夜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5%硫酸无水乙醇显色,测定波长k=530nm,λR=700nm。结果: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黄芪甲苷在0.360-1.80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53,平均回收率96.13%,RSD=2.87%。结论:本法快捷、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不同炮制方法对毫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毫白芍饮片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为稳定白芍的炮制工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14:86);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30nm。结果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9.195%,RSD=0.8%(n=6),4种不同炮制方法亳白芍饮片中芍药苷的含量分别为0.55%、2.70%、3.40%、3.25%。结论在白芍的炮制过程中,加热、加水浸泡、硫磺熏对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生白口服液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淫羊藿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加水量、提取次数和煎煮时间3个因素对有效成分提取的影响。通过正交设计试验筛选提取生白口服液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影响淫羊藿苷提取的主次因素为加水量〉提取次数〉煎煮时间。最佳回流工艺为:用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h。结论: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选得到的生白口服液提取方法可行,该方法简单,容易操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合用治疗糖尿病坏疽的疗效。方法:对12例糖尿病下肢坏疽患者,在治疗糖尿病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内服中药黄芪桃红四物汤加减(黄芪、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桃仁、红花、丹参、鸡血藤、路路通、地龙、怀牛膝、甘草),外用通脉散(乳香、没药、穿山甲、水蛭、地龙、络石藤、鸡血藤、桂枝、木通、丹参)组成治疗。结果: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1例。结论:中药内外合治糖尿病下肢坏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调肺润肠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功能性便秘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口服胃肠动力药莫沙必利,观察组口服调肺润肠方,两组各治疗4w,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便秘症状的积分指数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仅为6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调肺润肠方治疗功能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葛根黄芪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牵引和戴芬口服;治疗组50例,牵引和葛根黄芪汤加减内服。结果:治疗组治愈11例,显效21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黄芪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四物汤抗痛经作用的最佳组方。方法: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以小鼠痛经模型为指标,评价抗痛经作用。结果:在四物汤中,当归抗小鼠痛经作用的药效水平3(12 g)显著高于水平1(3 g)和2(6 g),川芎水平3(9 g)与水平1(3 g)和2(6 g)相比有增强趋势;熟地黄、白芍的3个水平的药效几乎在同一水平。结论:四物汤抗痛经组方的最佳配比选为当归12 g,川芎9 g,白芍6 g和熟地黄9 g。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合艾附暖宫丸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5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白芍各15g),水煎150m L,1剂/d,早晚温服。治疗组35例桂枝茯苓丸合艾附暖宫丸(桂枝15g,茯苓20g,牡丹皮、赤芍各15g,桃仁、艾叶各10g,香附20g,吴茱萸9g,肉桂5g,当归20g,川芎15g,白芍20g,地黄15g,黄芪30g,续断15g),水煎150m L,1剂/d,早晚温服;湿气偏重加苍术20g,茯苓为30g;血瘀偏重加三棱15g,牛膝10g;手足不温或冷汗淋漓加附子6g;肝郁气滞加佛手、柴胡各10g;乳腺增生加夏枯草30g;湿热瘀结加败酱草25g,薏苡仁30g,土茯苓15g。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子宫附件、盆腔积液、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合艾附暖宫丸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板蓝根所含靛玉红、靛蓝的薄层色谱进行实验性研究。方法:采用硅胶G板点样,选择最佳展开系统和样品最低检出量。结果:获得最佳色谱条件①硅胶G板为吸附剂;②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1:1:8)为展开剂。该色谱条件下,样品所含靛玉红、靛蓝的最低检出量分别为20μl、12μl。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有效,可以作为板蓝根提取液靛玉红及靛蓝的相对含量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选沙苑子盐蒸工艺,为沙苑子规范化生产和质量保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设计L9(34),以水浸出物、总黄酮和沙苑子苷含量为指标,考查加盐量、闷润时间、蒸制时间3个因素,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沙苑子盐蒸工艺。结果:最佳工艺为为A3B2C1,即盐浓度3%,闷润2 h,蒸制1 h。结论:优选出的盐蒸沙苑子炮制工艺稳定、可行,为其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